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75944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21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之际,一段视频在网上刷屏。长安街上,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位抗疫英雄乘坐礼宾车,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人民大会堂。网友纷纷留言:最高礼遇!以国之名,致敬!国家表彰的,是一种悬壶济世、舍己为人的责任担当;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在这

2、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为一种难以预知的天灾,新冠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与这个“新型的未知病毒”作斗争,难度堪称前所未有:如何在对病毒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时候开展防控?如何在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春节假期阻断病毒?如何收治数目庞大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人形象地说,中国参加

3、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闭卷考试”。但超乎想象的困难,并没有压倒中国人民,反而激发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伟大抗疫精神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战风斗雨凝结而成的,是无数人攻坚克难沉淀而来的。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最艰难的时刻,伟大抗疫精神汇聚起强大力量。这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的信念。“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铿锵;“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有我!”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产党员,决心坚定。这是一种经历风雨时勇往直前的行动。

4、年逾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挤上高铁餐车,星夜兼程,赶赴武汉;张定宇在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的情况下,仍战斗在与病毒斗争的第一线。这是一种战胜风险时守望相助的温情。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发接送上下班的医务人员,并送上热腾腾的盒饭;一位“90后”项目工程师,瞒着父母奔赴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工作岗位,14亿人无所畏惧战病毒、齐心协力斗疫魔,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凭借这样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又有什么胜利不能赢取?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这是

5、一个国家挺立于灾难的姿态,这是一个民族无惧于挑战的自信。现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从更大层面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当此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际,最需要激发精神的力量,坚定必胜的信心,伟大抗疫精神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激发起亿万人民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斗志,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进入9月,武汉约140

6、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开学,安静了许久的校园又重新响起“上课”“起立”“老师好”的声音。那个富有生机活力的武汉又回来了。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让顽强拼搏、不屈奋斗激荡在每个人心间,我们就一定能以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摘编自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材料二“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胜利历史,追溯胜利根源,汲取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

7、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顽强抗争、浴血奋战,谱写了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战场上较量的不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有民族精神和国民意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一个个血染沙场的忠魂,永远为历史和后人所铭记。回望历史,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莽

8、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让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

9、、抗战到底的信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战胜利75年来,从白手起家建设新中国,到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再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从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荆棘坎坷,靠的就是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战先烈永远值得后人缅怀,抗战精神

10、永远值得后世传承。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情怀共同奋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定能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是不可阻挡的。”(摘编自何娟汲取众志成城的奋进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与空前绝后的“新型的未知病毒”斗争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没有被超乎想象的困难压倒,反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B.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战风斗雨中凝结,在攻坚克难里沉淀,为激发精神力量、坚定必胜信

11、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C.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顽强抗争,浴血奋战,最终证明了正义会战胜邪恶,光明会战胜黑暗。D.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之将倾,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的标题都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文章的论点,统摄了全文,使读者准确把握了文章的观点态度。B.两则材料均以丰富的经典的事例论证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强大的说服力。C.材料一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论证主体部分并列式安排,层次清晰,逻辑严密。D.两则材料都创作于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时代背

12、景之下,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精神,使文章具有时代感召力量。3.根据材料二第4段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其论据的一项是()(3分)A.中美贸易争端一直不断,中国政府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积极打赢贸易战。B.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根本上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的胜利。C.南三龙铁路福建龙岩站改造9小时完成,两地之间的运行时间由7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港珠澳大桥,创造了221天完成外海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这是中国的建设速度!D.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

13、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4.“抗疫精神”与“抗战精神”都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幺姨的灿烂年华贺捷生我亲爱的幺姨,总是认为自己不会被时光打败的幺姨,万不得已,终于坐上轮椅了。这让我们两代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女人,让104岁的她和84岁的我,多少有些伤感。生活那么漫长、那么灿烂,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幺姨,还以为她仍然是那个以18岁的花样年华嫁给红六军团军

14、团长萧克将军的女生呢。幺姨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她档案的第一栏写着:蹇先佛,1916年7月出生,毕业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13岁那年听说当红军的二姐也就是我妈,嫁给了在湘西创建红军队伍的贺龙。15岁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1934年12月26日,幺姨记得清清楚楚,18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加红军。父亲贺龙那天在临时司令部,忽然感到眼前一亮,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子站在面前。幺姨说,司令官,我来参加红军,你不会不欢迎吧?父亲片刻的拘谨,被幺姨的爽朗驱散了。他故意说,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

15、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幺姨顺着父亲卖的关子说,我一个正宗的艺术系的毕业生,能写会画,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还真缺你这样的人。想了想,他神情肃然地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幺姨收敛笑容,认真地说,姐夫,二姐跟我谈过了,说了革命的艰难,说了参加红军要流血牺牲。她还告诉我大哥牺牲了。但我都想过了,二姐能吃的苦,我也能。父亲说,那好,你当红军的事,我批准了。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幺姨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们蹇家人没有说话不算数的。红二、红六军团进驻慈利县城关镇时,父亲和萧克将军进城

16、就去拜访在城东开染坊的我的外公蹇承宴。外公对他们说,蹇家先是大儿和二女当了红军,如今幺女和二儿也争着要跟你们走。我想好了,不阻拦他们。就是这次拜会,当年只有27岁的红六军军团长萧克将军与幺姨相遇相识,两人爱好相近,趣味相投。没多久,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在母亲和幺姨的故乡结婚了。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命令,踏上长征路。我在这年11月1日出生,幺姨在贵州境内发现怀孕。在接下来的路上,被称为“红军姊妹花”的母亲和幺姨,一个背着越来越沉的我走,一个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走。母亲姐妹俩在长征路上很少见面,1936年7月终于在甘孜住下来,母亲就背着我来到幺姨身边。幺姨给我们准备的礼物,是节省

17、下来的一点粮食和采来的一大把野菜。见面时,母亲告诉幺姨,她们做卫生员的弟弟在翻越雪山时,因跑前跑后照顾伤员,累死在雪山上,埋在雪谷里。没等姐妹俩从悲伤中缓过劲来,传来了部队开拔的号角声。她们心知肚明,命令是她们的丈夫方面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共同下达的,十万火急,即使幺姨随时会分娩也得出发。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第一天走了大半天,四野茫茫。幺姨突然哎哟一声,羊水破了,疼得失声喊叫,蹲在地上起不来。母亲四处逡巡一遍,看见路边有个只剩四堵颓败断墙的土堡,忙把幺姨搀进去。没有器械,没有产床,也没有水,就让姨父铲来一些草皮,垫在地上,铺上野营用的被褥,天当房,地当床。孩子生下来了,是

18、个男婴,哭声响亮。姨父喜不自禁,给他取名萧堡生,草原上土堡里出生的意思。休息了几个小时,继续上路。第三天,幺姨刚被扶上马走了几步,就一头栽下来。恰巧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大姐路过,上前一看,说失血过多是原因,但主要是饿的。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幺姨拼尽全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母亲和幺姨走出了草地,大人和孩子都活了下来。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五年前,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

19、勇敢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104岁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命运打败。(有删改)文本二我近年写的都是散文,回忆和追溯性的散文。有人说我是唯一的,是独自在营造“红色意境”。我觉得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我能够接受。但我必须告诉人们,我写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有我没齿难忘地爱着和记住的那些人。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我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遵守的原则。我重提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族的光荣,而是要说明信仰的力量和理想精神的旗帜,是父辈们舍生忘死的动力之源。信仰永远都是鼓舞我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

20、的国家才能进步。(选自贺捷生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的后记和自序,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九一八事变”的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B.作者对贺龙元帅着墨不多,通过人物之间的几句对话,就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趣随和、思虑周密的红军指挥员形象。C.文章以幺姨坐上轮椅、让人伤感开篇,又以幺姨坐上轮椅、仍“顽强挺立”结尾,这样写既首尾呼应,又升华主题。D.文章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已届耄耋之年的作家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幺姨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7.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21、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与文中“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等描写极具画面感,表现了红军的革命意志。B.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能体现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C.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具有虚构性,是萧克夫妇的“孩子”,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的珍贵资料。D.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者再现了幺姨参加红军、长征等革命往事。8.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请简要分析。(4分)9.如果在“红色

22、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秦灭,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于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定齐,凡得七十余县。韩信为

23、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天下定,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24、。”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有删改)注狱掾:监狱长。黄老:黄帝与老子。狱市:监狱、市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B.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C.孝惠帝元年/参

25、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D.孝惠帝元年/参为齐丞相/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吏,秦和西汉初年负责官府人事的官员,全名为主吏掾,居掾属之首。后一句中“豪吏”也是秦汉时期的官职名。B.列侯,爵位名,秦称“彻侯”,西汉沿置,因避汉武帝讳,改称“通侯”,为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级,后世亦为封侯者的泛称。C.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把符节从中间剖分为二,帝王与受封者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D.郡国,郡和诸侯王封国的统称。

26、汉初,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域。郡直接隶属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侯王统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参身经百战,屡建战功。他先后随军攻占了三秦、魏国、赵国、齐国等地,汉朝建立后,被封为平阳侯。B.曹参相齐有功,人称贤相。他厚礼请来胶西盖公,请教治理方法,在他担任齐国丞相期间,齐国安定和睦。C.曹参判断准确,料事如神。他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预测到自己将要入相,没多久,朝廷使者果然来召他。D.曹参善于用人,恪尽职守。他接替萧何做相国后,挑出那些木诎老实、不善言辞的官吏,免去他们的官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韩信为齐王,引

27、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2)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14.曹参的哪些行为体现了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霁夜孔平仲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霁:雨后或雪后转晴。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寂历:寂静冷清。帘栊:窗帘和窗牖。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李白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

28、逸”的意味。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C.最先触发诗人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一种倒叙。D.诗人选取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16.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清”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

29、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厉害的句子是“,”。(2)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3)孔子认为“礼”在治理国家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有了漫润和丰盈的军民鱼水情,十送红军,又怎么舍得送完?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对这些的亲人们来说,十万红军是亲人组成的队伍,革命的目的就是为的穷苦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是胜利之后回家过日子。多么朴素平实的愿望啊,平平凡凡之中,着参加革命的初心,诠释着中国革命的真谛。长征的伟大正在这里,长征的温柔也正在这里

30、。“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住亲人手,革命胜利早还乡”,每个字每个音,都诉说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和嘱咐,(),都跳动着胜利回家的渴望。一曲曲缠缠绵绵唱不完的红歌小调,诉说着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是的,红军,就是一支在硝烟弥漫中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的队伍,而漫漫长征路,就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的对于家园和国家的大爱之道。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作为文学工作者,需要重拾长征精神,团结一心,目光坚定,沿着人性追求真善美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直至永远,甚至永恒。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望饥寒交迫表征铺砌B.望眼欲穿饥肠辘辘象征铺砌

31、C.望眼欲穿饥寒交迫表征铺筑D.极目远望饥肠辘辘象征铺筑19.文中画横线部分可改写成:“男女老少都从家里出来相送,跟红军话别,有说不完的情深意长,热泪沾湿了衣襟。”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字。(4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不得改变原意。(4分)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作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

32、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22.使用下面提供的词语,编辑一条短信向你的外国朋友推介你心中的“美丽乡村”。要求:以“美丽乡村”开头;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5分)美丽乡村三农中国梦高铁西递村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8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广西,在桂北地区进行了惨烈的湘江战役,红军将士的鲜血浸染了这片土地。居住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蒋忠太老人,在湘江战役之后,带领儿子上山,将散落在乱树丛中的7具红军战士遗体就地合墓掩埋,并叮嘱儿孙要世代守护红军墓。安和镇文塘村村民蒋德顺告诉记者,1953年修

33、建军家山小学时,他爷爷与村民一起掩埋了71具红军战士遗体。后来,村民将这个山头改名为“军家山”。2019年,根据中央部署,全州县决定在杨梅山设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9月,纪念设施落成,立刻成为各地党员教育、游客出行的“打卡”圣地。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特定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以游客“艾红军”的名义,写一篇文章,反映自己参观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的感想。以村支书“王铁锤”的名义,为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落成庆典写一篇发言稿。以团支书“艾传统”的名义,给守护红军墓、掩埋红军战士遗体的蒋氏家人写一封致敬信。以记者“永歌”的名义,就以上材料的要点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

34、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A解析:“空前绝后的新型的未知病毒”错误。 据原文,“新型的未知病毒”是前所未有,而非“空前绝后”。2答案:C解析:“论证主体部分并列式安排”错误。论证的主体部分先提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的观点,然后分析论证“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最后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论证的主体部分应是层进式。3答案:C解析:材料二第4段论述的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抗战精神的意义和影响

35、。C项,举南三龙铁路福建龙岩站改造和港珠澳大桥完成外海筑岛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的建设速度”快,不涉及抗战精神,不能作为第4段论据。4参考答案:(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3)顽强拼搏,不屈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4)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5)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5参考答案:(1)采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开篇提出问题,表明文章观点;第2至4段从历史到现实,分析抗战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第5段总结全文。逻辑严密。(2)按照层进式(时间顺序)安排论证主体结构。第2、3段是回顾历史,第2段写抗日军民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第3段写

36、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第4段是立足现实。层次清晰,层层递进。(3)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列举大量实例,无论是抗战英烈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70多年历程中的各项成就,都证明了抗战精神的意义。引用诗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等语句,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6答案:A解析:错在对个人因素的分析上。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个人不怕吃苦、坚守信仰、奋发进取、不认输的个人因素,而不是她时髦、有文艺范的个人因素。7答案:D解析:错在对“我”的解读上。本文虽以“我”的口吻展开叙事,但“我”不是幺姨参加红军这一事件的亲历者。8参考答案:幺姨的青年时代是灿烂的,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投身革命,

37、并收获了爱情。幺姨的一生是灿烂的,她献身革命事业,勇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从不向命运低头。9参考答案:幺姨的灿烂年华刻画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营造了“红色意境”;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抒发崇敬、赞美之情,体现了“真实和真情”的创作原则;热情讴歌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而这些正是当下事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二、古代诗文阅读10答案:C解析:“尽召长老诸生问”中,“长老诸生”是“召”的宾语,“问”的主语与“召”的主语都是曹参,在“长老诸生”后断开,排除A、B两项;“问所以安集百姓”中,“所以安集百姓”是“问”的宾语,“所以”是“的方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问安定聚合百姓的方法

38、”,在“百姓”后断开,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A项,“后一句中豪吏也是秦汉时期的官职名”错误,“豪吏”不是官职名,而是指很有权势的官吏。12答案:D解析:D项,“挑出那些木诎老实、不善言辞的官吏,免去他们的官职”中“免去他们的官职”错误。原文“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意思是“曹参挑选郡国官吏中那些质朴而不善于文辞的忠厚长者,召来任命为丞相史”,是召来当官,而不是免去他们的官职。13参考答案:(1)韩信做了齐王,率领军队到陈郡,与汉王一同打败了项羽,而曹参被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2)对那些言辞刻薄的,一味想着追求好名声的官吏,就立即斥责、罢免他们。解析:(1)

39、“为”,做;“引”,率领;“诣”,到;“破”,打败;“平”,平定;“未服者”,没有降服的地方。(2)“刻深”,刻薄;“务”,追求;“斥去”,斥责、罢免。14参考答案:用黄老术相齐。曹参采用胶西盖公的黄老思想来治理齐国。不扰狱市。曹参从齐国临走时,嘱咐接任的人维持齐国监狱和市场的原状。一遵萧何的约束。萧何死后,曹参继任,行事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解析:抓住关键句“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

40、: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分析概括。参考译文: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秦朝时是沛县的监狱长,而萧何是主吏,在县里他们二人都是很有权势的官吏。秦国灭亡,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曹参随汉王到汉中,迁升为将军。(曹参)跟随(汉王)回师平定三秦,在壤乡东部和高栎攻击三秦军队,打败了敌军。高祖二年,任命曹参为代理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驻守。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另与韩信东去攻打驻扎在东张的魏将军孙遫的军队,大败敌军。乘势攻打安邑,俘获魏王将领王襄。在曲阳攻击魏王,追击到武垣,活捉了魏王豹。平定了魏

41、地全境,共得五十二座城池。在邬东攻打赵国相国夏说的军队,大败敌军,斩杀了夏说。以右丞相的身份从属于韩信,攻破齐国历下的军队,于是攻下临菑。平定齐国,攻占了总共七十多个县。韩信做了齐王,率领军队到陈郡,与汉王一同打败了项羽,而曹参被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天下平定,在高祖六年曹参被赐予列侯的爵位,与诸侯剖符分节,爵位世世代代不断绝。他在平阳的食邑有一万零六百三十户,封号叫平阳侯。孝惠帝元年,曹参为齐国丞相。他把齐国的长老、诸生全部召来,向他们征询按着齐地固有的风俗安定聚合百姓的方法。参会的儒生有数百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说法,曹参不知如何定夺。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用厚礼请他

42、来。(曹参)见到盖公后,盖公对他说,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清静无为让百姓自然安定,以此类推,详尽加以陈述。曹参于是让出正堂,让盖公居住在那里。他的治理方法主要采用黄老学说,所以在他当齐相的九年里,齐国安定繁荣,人们极力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孝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后,告诉门人:“赶快整理行装,我将要到京城接任朝廷相国了。”没多久,朝廷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临走时,嘱咐接任他做齐国丞相的人说:“让齐国保存监狱和市场以作为某些人寄托之所在,要慎重对待,不要惊扰。”继任丞相说:“治理齐国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吗?”曹参说:“不是的。那监狱和市场是善恶并容的地方,假使你去惊扰它,奸人到哪里去容身呢?我

43、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曹参接替萧何为汉朝相国,一切事情都遵照萧何旧有的规章办,没有一点变更。曹参挑选郡国官吏中那些质朴而不善于文辞的忠厚长者,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对那些言辞刻薄的,一味想着追求好名声的官吏,就立即斥责、罢免他们。曹参任汉朝相国,前后共三年。去世,谥号为懿侯。百姓歌颂曹参说:“萧何制定法令,严明整齐划一;曹参接替相位,谨遵而无变更。在清静无为的政策下,人民安定团结。”15答案:D解析:D项,“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错。原文先写“狂风送雨”,虚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景色阴沉;接着写“淡月笼云”,雨霁后的朦胧月色;然后写“独将凉意伴流萤”,流萤闪闪发亮。可见整首诗景物安排由

44、幽暗转向明朗。16参考答案:对比,作者将清晨秋叶的坠落声、戍墙上的铃声与昨夜狂风暴雨对比映衬,突出夜雨初霁的清静。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角度写“淡月笼云”,从触觉角度写“凉意”,从听觉角度写“秋声随堕叶”,营造出一种清静、清新之感。想象,诗歌尾联作者想象经过暴雨洗过的庐山,必然是一片青翠,给人清爽之感。(答虚写也可。)以声衬静(答“以动衬静”亦可),以墙铃声、落叶声反衬暴风雨之后秋夜的清冷、寂静。解析: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古人说,“秋风清,秋月明”,清风明月是秋夜富于特征性的景物。秋叶飘落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

45、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描写这种清秋之景,诗人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诉诸视觉的朦胧月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显得“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铃”与之映衬,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更显得清寂。在提起“狂风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霁夜,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便加强了雨过天晴的切身感受。秋声是听出来的,“堕叶”也是听出来的,在夜里,落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这里用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引动清秋逸兴,很有艺术效果。尾联想象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明日必然是苍翠欲滴,给人清爽之感。17答案:(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鼎铛玉

46、石金块珠砾(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三、语言文字运用18答案:C解析:极目远望: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结合语境“望眼欲穿”更切合。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其贫困。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饥寒交迫”比“饥肠辘辘”表达的意思更广。表征:显示出来的现象;表现出来的特征。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结合语境应用“表征”。铺砌:用砖、石等覆盖地面或建筑物的表面,使平整。铺筑:铺设修筑。语境中是抽象的概念,用“铺筑”更恰当。19参考答案:原文句式较为整齐,读之有节奏感,与上文语言风格协调一致。原文的“长”与前文的“响”“乡”合辙押韵,充满诗意,情感表达更饱满。20答

47、案示例:都饱含着对故乡和土地的眷恋文学的长征才刚刚开始21参考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作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解析:此题要研究句中画线部分内容上、句式上的特点,画线部分是由三个判断句构成,我们可以以画线部分第一分句“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作为一个标准句,然后仿照第一分句,再写出符合排比句要求的第二分句、第三分句。22答案示例:美丽乡村,美在绿水青山,美在生机盎然,更美在幸福生活。它不仅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三农”梦,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你如果来到中国,还可以乘坐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高铁去欣赏犹如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代表西递村。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把握审题的重点:以“美丽乡村”开头、修辞和字数要求。在写作内容方面注意题干所给的几个词语之间的联系,不能遗漏。四、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4单元+期末共5套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