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全套,第七章 力,R八年级下册,复习目标,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 认识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 认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施力物体,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 = mg计算重力。,力,知识点1,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也就是力产生效果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1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运动状态改变,例1 甲图表示小
2、铁球受磁铁作用力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的情景,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运动状态,相互的,甲,乙,用大小相同的力压、拉弹簧,2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的物理问题?,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例2 如图所示,(1)用较大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较小的力在A点推门相比,用较大的力能_(填“快速”或“缓慢”)地推开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2)用相等的力在A点拉门、推门,力的大小、作用 点都没变,但力的_改变了,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了;,快速,力的大小,方向,(3)用相同的力分别在 A 点、B 点推门,力
3、的大小、方向均相同,但力的_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4)以上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_、_、_决定,这三者叫做力的_.,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知识点2,弹力、弹簧测力计,例3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撞在网球拍上的网球被弹回去,压弯的跳板将跳水运动员弹起 (1)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_ _. (2)这些事例涉及的共同物理知识是_ _.,都产生了弹力,这三个事例都是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发生了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弹力,弹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打篮球时,篮球会从地面弹起,(3)小明看到跳水运动员被跳板高高弹起,思考“
4、弹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猜想一: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猜想二:弹力的大小与长度有关.请你提出猜想三:弹力的大小与_有关.,物体的厚度,(4)小明找来钢锯片、弹簧测力计、台钳 来验证猜想一,用同一钢锯片按下图从左到右顺序做的三次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台钳内,钢锯片形变量用末端侧移量 x 表示,钢锯片长度用 l 表示)请对小明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_ _.,没有控制钢锯片的长度相同,(5)小明又正确探究了弹力与钢锯片长度的关系,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 _.,钢锯片在形变量相同时,弹力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例4 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
5、华同学选用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 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 原来的长度均为 l0,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 的横截面积均相同.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l1、l2、l3和l4,如图(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中(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 _.,不同材料制成的弹簧,原长与横截面积相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2
6、)分析比较图中(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 _.,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原长不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长度不同,力,重力,弹力,知识点3,重力,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 使物体受到的力,没有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质量不变。,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地方或不同高度,重力大小略为不同,千克 (kg),牛顿(N),m,G,天平,弹簧测力计,G = mg,重点复习实验,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弹簧测力计,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
7、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2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进行实验,3画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1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关系,2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正比,10 N/kg,例5 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图中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B,例6 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 A 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 B .在图甲中画出球受到的重力 G、悬绳对球的拉力 F、墙壁对球的支持力N的示意图.,G,N,F,注重概念的理解,注重受力分析,
8、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第八章 运动和力,R八年级下册,复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理解什么是惯性,会利用惯性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知道平衡力及二力平衡条件,能对平衡力进行分析。 4.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 (3)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
9、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 (1)内容: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即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不变。 (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3.二力平衡: (1)定义: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同体。,4.摩擦力: (1)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有相对挤压的作用。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分类: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一,
10、例题1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 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 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 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
11、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这四个步骤哪些可以在现实中实现?为什么?,不可能没有摩擦,上述步骤,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事实事实推论推论 B.事实推论推论推论 C.事实推论推论推论 D.事实推论推论推论,D,排序当然是事实在前,假设推论可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序,依次为.,二力平衡,知识点二,例题2 如图所示,小刚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如果绳子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刚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绳拉狗的力小于狗拉绳的力 C.狗由于静止不动,所以没有惯性 D.小刚拉绳的力与狗拉绳
12、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状态,f1,F拉力,D,G,FN,例题3 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B,G,f,.,平衡状态,例题4 如图所示,车站进站口的水平传送带正将旅客包裹从入口车间运送到停车场。重500N的包裹静止放到传送带上,包裹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包裹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包裹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随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摩擦力,知识点三
13、,右,0,刚开始,包裹相对于传送带是向左运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f,无相对滑动时,无摩擦力.,例题5 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F1F2,F1F3),(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匀速直线,水平,(2)比较步骤_与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有关,且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粗糙,甲,乙,粗糙程度,(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
14、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力的大小有关。,摩擦,拉,(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就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按力的性质分析受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两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有的要相互接触,有的不必相互接触,所以分析受力时先要考虑相互接触时可能产生的力,看研究的物体跟哪些物体接触了,他们之间可能产生弹力、摩擦力;再看有没有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它们是否对研究的物体产生了重力、电荷间作用力、磁场作用力等。,2.根据平衡条件分析物体的受力 当物体受二力
15、平衡时,如果知道二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一个物体受几个力平衡,则其中某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除这个力以外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用“假设法”分析物体的受力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时,有的力是否存在,我们很难直接作出判断。这时可以假设这个力存在,看物体的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物体状态发生了变化,就与假设这个力存在相互矛盾;如果假设这个力存在,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原来完全一样,则这个力是真的存在。,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第九章 压强,R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知道压力和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
16、强的方法。 2.了解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3.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固体压强,知识点一,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单位:1 Pa=1 N/m2。,增大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3)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3)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用50N的水平力将重8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压在竖直的墙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是_N,压强是_Pa。,50,5000,例题1
17、,解析:物块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对墙壁的压力是F=50N,受力面积是S=10cm10cm=100cm2=0.01m2,墙壁受到的压强: p= = =5000Pa。,体重为500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_。,1.25104,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例题2,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2015年11月7日至2016年4月12日,我国完成了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下面是科考队员在南极的一些做法:如图所示是我国科考队员在薄冰
18、上卸载卡特比勒车时的情景,车质量为2.5104kg,履带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2.5m2。(g取10N/kg),例题3,(1)为移动此车,在冰面上铺木板是为了_ _; (2)此车对木板的压强为多少?,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解:G=mg=2.5104kg10N/kg=2.5105N,液体压强,知识点二,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gh,1.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均相等; 3. 随着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 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的特点,例题4,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
19、圆台状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将其改为倒立放置,则(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C.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D.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C,倒置后,由于水的体积一定,横截面积变小,则水的深度h变大,根据 p=gh 判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由公式 p=F/S 判断,例题5,在一个重4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1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6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
20、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 = 水gh =1.0103kg/m310N/kg0.06m=600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600Pa0.02m2=12N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2=G水+G容=18N+4N=2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2= = =1100Pa,例题6,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选填“大”或“小”
21、)。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小,相平,(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相同。,深度,(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大,大,不变,相等,大气压强,知识点三,1. 大气压是大气产生的压强,标准大气
22、压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为1.013105Pa。(粗略计算可取为105 Pa) 2. 大气压可用水银气压计或无液气压计来测量。 3.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海拔3k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例题7,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D,例题8,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 mm ,此时的大气压值为_Pa,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水银密度:1.36104kg/m3;g取9.8N/kg),0.9996105,低于,解析:p=gh =1.36104kg
23、/m39.8N/kg0.75m =0.9996105Pa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故所求压强低于标准大气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四,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2.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是产生升力的原因。,例题9,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GF B. G=F C. GF D. 无法比较,A,解析:通过汽车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汽车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汽车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例题
24、10,利用如图所示的装水烧杯和两根吸管可以制作一个“口吹喷雾器”。,(1)请你将两根吸管画在装水烧杯的恰当位置,完成“口吹喷雾器”的示意图; (2)写出“口吹喷雾器”中包含的物理知识:_。(选填一点),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所示,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第十章 浮力,R八年级下册,复习目标,1.认识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会利用弹簧测力计“称重法”测量浮力,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3.理解浮沉条件,能利用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飞艇和热气球等的工作原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知识点一,物体在液体中
25、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例1,a b c d,(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N。 (2)根据图a、c、d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 (3)根据图_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8,液体密度,a b c d,a、b、c,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二,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F浮 = G排= 液 g V排,如图
26、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g取10N/kg) A.0 B.0.3N C.0.5N D.0.8N,例2,B,中间圆柱部分不受浮力,V排=80cm3510cm3=30cm3,F浮=水 g V排=1103103010-6N=0.3N,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点三,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漂浮,悬浮,F浮G,液物,F浮G,液物,F浮=G,液物,F浮=G,液=物,浮力应用,轮船:,制成“空心”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气球和飞艇
27、:,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升降,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例3,a=2g/cm3水0.5g/cm3=b,=(a+b)/2=1.25g/cm3水,=2ab/(a+b)=0.8g/cm3水,D,1.有一木块竖直地浮在水面上,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若把露出的体积切掉,则( )
28、。 A木块将全部浸没在水中 B木块剩余部分4/5浸没水中 C木块剩余部分1/5浸没水中 D木块下沉入水底,B,木块漂浮 F浮=G 水gV排= 物gV物 V排/V物= 物/ 水=4/5 物和水不变, V排/V物=4/5 不变,2甲、乙两个实心球质量相等,放入水中后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分别是各自体积的1/3和1/2,则( )(多选)。 A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是3:2 B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4:3 C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1 D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4:3,BC,F浮甲=m甲g=m乙g=F浮乙,水g V甲=水g V乙,V甲/V乙=3/4,甲/乙=V乙/V甲=4/3,3.一长方形木块,质量为2
29、7 g,漂浮于密度为0.9103 kg/m3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高度为8 cm,木块底面积为0.75 cm2,木块密度是kg/m3。,0.75103,F浮=m木g=液gV排,V排=m木/液=310-5m3,V露=80.7510-6m3=610-6m3,木=m木/V木=0.75103kg/m3,V木=V排+V露=3.610-5m3,乙,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C.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 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排开
30、水的体积不变,G甲,F拉,F浮,G甲,G丙,F浮,G乙,F浮乙,F拉,G乙G丙,乙水,=,G乙=F浮乙+F拉,G乙F浮乙,ABD,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R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 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功 W=Fs,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典型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功,转 化,动 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速 度,高 度,形变程度,机械能,质
31、 量,质 量,守 恒,2机械能,如果一个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 = Fs 。,1功,基本概念,功与时间的比叫功率, 。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2功率,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重 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 动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可
32、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4机械能及其转化,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注重概念的理解,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2.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通过了距离,但在距离的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有力且通过距离,但力和距离的方向相互垂直。,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功率定义式 匀速运动时 导出公式 P = Fv,4功和能的关系,例 物体自由下落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功; 举起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了变化,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
33、关, 怎样控制钢球在水平面上的的速度? 根据什么现象判断钢球的动能?,例如,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撞击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所示,用质量不同的钢球A、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同一块木块C。 (1)让钢球A、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使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本实验研究的是钢球具有动能大小跟_的关系; (3)实验可得结论: _。,质量,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知识点1,功,例1 在如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
34、举着杠铃原地不动,人扛着米袋爬上楼梯,米袋在力的作用下,斜向上运动,人克服米袋的重力做了功,未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B,例2 在雪地上,紧急刹车后,车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在这一过程中,汽车是否做了功?如果做了功,请指出是对什么做了功?如果没做功,请说明理由。,答案:汽车做了功,汽车行驶一段距离停下来,汽车动能减小,车克服了地面的阻力做了功。,知识点2,功率,例3 一列质量为 1103t 的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 9103N。 (1)火车的牵引力多大? (2)火车行驶1min时间内,重力做了多少功?机车牵引力做了多少功?牵引力的功率多大?,
35、解:(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F牵 = f = 9103N.,(2)火车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 WG = 0 . 因为180km/h=50m/s,1min=60s,所以火车在1min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s = vt =50m/s60s=3103m, 机车牵引力做的功: W牵 = F牵 s = 9103N3103m = 2.7107J, 牵引力的功率,例4 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 A.海面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筋,知识点3,机械能及其转化,只具有动能,B,只具有重力势能,只具有弹性势能,例5 质量相等的甲、乙
36、两辆小车,在同一水 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判断( ) A.甲车的动能大 B.乙车的动能大 C.甲车的重力势能大 D.乙车的重力势能大,v甲 v乙,A,甲乙两车均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故其重力势能均为零,例6 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 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 v 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b 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 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 D.在b点时重
37、力等于弹力,D,v先增大后减小,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解析:由图乙可知,开始时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小球的重力大小不变,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增大到等于小球的重力, 然后弹力继续增大,大于 小球的重力,小球的运动 速度将减小,故在b点时小 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 弹力,D选项正确。,例7 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
38、,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 A 点自由滑下,经 C 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 B 点自由滑下,经 C 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 P2点。此时小球经过 C 点的速度_(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上一步中小球 经过 C 点的速度,由此可 证明猜想是_(选 填“正确”或“错误”)的。,大于,正确,(3)为了验证猜想,应控制小球离开 C 点时的_大小不变。小兵增加 h 的高度,仍让小球从 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 P3点,比较 OP3 和_ (选填“OP1”或“O
39、P2”) 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 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 飞行的水平距离越_ (选填“大”或“小”)。,速度,OP1,大,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R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种类及其应用,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知道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能正确分析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并能进行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杠杆及其平衡条件,知识点一,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
40、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例1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水平,1,0.6,F1l1=F2l2,例2 如图甲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状态下拉力F1=_N。试作出F1的力臂l1。,6,l1,滑轮和其他简单机械,知识点二,定滑轮,动滑轮,F 拉力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G 物重 G动 动滑轮重 s 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上升的高度,例3 如图所示,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C,等臂杠杆
41、,轮轴,轮轴,费力杠杆,例4 如图所示,图中是一个_滑轮,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为1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若F拉滑轮运动的速度是1m/s,则物体A移动的速度是_。,动,5N,2m/s,例5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270N B.360N C.540N D.720N,B,G总4l=F3l,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知识点三,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减轻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加润滑油
42、); 允许情况下增加物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例6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
43、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杠杆的自重,变大,解析:利用杠杆来提升重物,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提升钩码时,对钩码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杠杆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功的计算式和机械效率的定义可得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Gh1/Fh2100%;在钩码重一定时,提升相同高度,则有用功一定,因此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原因是额外功,即克服杠杆的重力所做的功;当钩码位置移到C点时,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重心向上移动的距离变小,即额外功减小,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此时机械效率变大。,例7 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 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 也是
44、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 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1)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_。 (2)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_。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
45、问题是: _。 (5)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_(填“省力”或“费力”)。,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6.0,58.3%,斜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或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或高),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省力,解析:通过表格数据1、2、3可以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粗糙程度有关,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拉物体时拉力沿斜面向上,拉力做的功为W=Fs为总功,克服木块重力做的功W有=Gh为有用功,其机械效率=W有/W总;实验的1、4、5次实验中斜面的倾角不同,斜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实验2与4或3与5可以看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的倾角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即越省力。,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