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80898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4.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战OUTLINE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经验微生物学时期经验微生物学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现代微生物学时期现代微生物学时期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认识微生物的历程认识微生物的历程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列文虎克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巴斯德医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医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科赫科赫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十七世纪上半叶以前十七世纪上半叶以前)利用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古希腊时蒸酒古希腊时蒸酒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微生

2、物在地球上存在了微生物在地球上存在了3030多亿年,人类并不知多亿年,人类并不知道一直和微生物生死共处道一直和微生物生死共处 我国公元我国公元20002000多年前就利用微生物酿酒多年前就利用微生物酿酒 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1111世纪肺痨世纪肺痨 我国我国1717世纪初,吴有性医生在世纪初,吴有性医生在瘟疫论瘟疫论中认中认为传染病是为传染病是“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并,并且指出且指出“气即是物,物即是气气即是物,物即是气”,肯定地预见有,肯定地预见有某种实体是传染病的病原体某种实体是传染病的病原体 我国我国1818世纪,描述鼠疫世

3、纪,描述鼠疫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十七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十七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1 1、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形态学时期、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形态学时期荷兰人列文虎克荷兰人列文虎克(Leeuwenhoek)(1632-1723)(Leeuwenhoek)(1632-1723)是微生物学的先驱是微生物学的先驱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为“小动物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的微生物世界发现了杆菌、球菌和螺形菌发现了杆菌、球菌和螺形菌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

4、类从前没有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过的微小生命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会的会员 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2 2、微生物生理学时期、微生物生理学时期 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寻找各种传染寻找各种传染病病原菌病病原菌巴斯德在观察受狂巴斯德在观察受狂犬病感染的兔脊髓犬病感染的兔脊髓1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1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1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有机物发酵和腐败由微生物引起有机物发酵和腐败由微生物引起 解决葡萄酒和啤酒变酸问题解决葡萄酒和啤酒变酸问题创立巴氏消毒法创立巴氏消毒法 解决蚕茧的解决

5、蚕茧的“微粒子病微粒子病”的疾病,挽救了法国蚕丝的疾病,挽救了法国蚕丝业业 主张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可通过接触、唾主张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可通过接触、唾液及粪便传播液及粪便传播 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研究炭疽病,拯救了畜牧业年代,研究炭疽病,拯救了畜牧业 18811881年研制成功减毒活疫苗年研制成功减毒活疫苗开创人类战胜传染病开创人类战胜传染病的新世纪的新世纪 18851885年,巴斯德第一次治好了被疯狗咬伤的年,巴斯德第一次治好了被疯狗咬伤的9 9岁男岁男孩梅斯特孩梅斯特奠定了免疫学基础奠定了免疫学基础1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科赫科赫 1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科赫科赫

6、 18821882年发现引起结核病的病原年发现引起结核病的病原分离出结核分离出结核杆菌杆菌 创立了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固体培养技术、创立了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固体培养技术、染色技术、实验动物感染染色技术、实验动物感染 发现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发现炭疽杆菌、霍乱弧菌 总结了著名的总结了著名的“科赫法则科赫法则”-确立病原微生确立病原微生物物 1905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分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1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KochKoch氏确定病原体四要点氏确定病原体四要点 在每一例患病的病人中,都应找到此种微生物在每一例患

7、病的病人中,都应找到此种微生物 该微生物能被分离,且能在纯培养基中生长该微生物能被分离,且能在纯培养基中生长 培养出的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一定能导致培养出的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一定能导致动物产生该病动物产生该病 在实验性发病动物中,一定能观察并重新获得在实验性发病动物中,一定能观察并重新获得此种微生物此种微生物1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李斯特在石炭酸喷雾下进行手术李斯特在石炭酸喷雾下进行手术 李斯特李斯特 无菌操作奠基人无菌操作奠基人1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伊凡诺夫斯基伊凡诺夫斯基 病毒的发现者病毒的发现者欧立希欧立希(Ehrlich)1910年砷凡纳明抗梅毒年砷凡纳明抗梅毒药的发现者药的发

8、现者1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1929年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年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1940年弗洛瑞提纯应用于临床年弗洛瑞提纯应用于临床弗莱明弗莱明 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2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DomagkDomagk发现黄胺药发现黄胺药2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GriffithGriffith发现细菌转化现象发现细菌转化现象2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新病原微生物的确定方面新病原微生物的确定方面 19741974年从莱姆年从莱姆(Lyme)(Lyme)病患者分得疏螺旋体病患者分得疏螺旋体 19761976年在美国费城一次退伍军人会议期间发生年在美国费城一次退伍军人会议期间发生 肺炎流行

9、肺炎流行,次年分离出军团菌次年分离出军团菌 19831983年从慢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年从慢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分离出 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现代微生物学时期二十世纪中叶至今二十世纪中叶至今 2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19861986年我国台湾省分离得肺炎衣原体年我国台湾省分离得肺炎衣原体 19831983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HIV)近期新发现的病毒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新近期新发现的病毒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疆出血热病毒、B B 组轮状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组轮状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等戊型肝炎

10、病毒等2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19731973年以来认识的病原体示例年以来认识的病原体示例年份年份 微生物微生物 疾病疾病1973 1973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 全球性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全球性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1976 1976 小隐孢子虫小隐孢子虫 急性和慢性腹泻急性和慢性腹泻1977 1977 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1977 1977 嗜肺性军团杆菌嗜肺性军团杆菌 军团病军团病1977 Hantaan1977 Hantaan病毒病毒 伴有肾综合征的出血热伴有肾综合征的出血热1977 1977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 全球散布的肠病全球散布的肠病1980 HTLV-I T

11、1980 HTLV-I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981 1981 金葡萄菌产毒素株金葡萄菌产毒素株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982 198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O157:H7 H7 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1982 HTLV-II 1982 HTLV-II 毛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1982 Burgdorferi1982 Burgdorferi螺旋体螺旋体 莱姆病莱姆病1983 HIV 1983 HIV 爱滋病爱滋病1983 1983 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病消化性溃疡病1988 HEV 1988 HEV 肠道传播的非肠道传播的

12、非A A、非、非B B型肝炎型肝炎1990 Guanarito1990 Guanarito病毒病毒 委内瑞拉出血热委内瑞拉出血热1992 1992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O139 O139 与流行性霍乱有关的新株与流行性霍乱有关的新株1992 Hellem1992 Hellem巴尔通氏体巴尔通氏体 猫抓病,杆状血管瘤病猫抓病,杆状血管瘤病1994 Sabia1994 Sabia病毒病毒 巴西出血热巴西出血热1995 G1995 G型肝炎病毒(型肝炎病毒(HGVHGV)非肠道传播的非非肠道传播的非A A、非、非B B型肝炎型肝炎1995 1995 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 8型型 与爱滋病有关的与爱

13、滋病有关的KaposiKaposi肉瘤肉瘤1996 TSE1996 TSE致病因子致病因子 克罗伊茨非尔特克罗伊茨非尔特-雅各布病的新变型雅各布病的新变型1997 1997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A A(H5N1H5N1)流感流感2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2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方面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方面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方面 微生物检测技术方面微生物检测技术方面 防治病原微生物措施方面防治病原微生物措施方面2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感染性疾病与人类感染性疾病与人类人类已经宣布消灭的疾病:天花在某些地区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结

14、核、鼠疫正在流行的疾病: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霍乱2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感染性疾病与人类感染性疾病与人类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原有微生物的再发原有微生物的再发2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1、原已存在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原已存在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例如,消化性溃疡例如,消化性溃疡 ,T,T细胞白血病细胞白血病 2、可能早已存在但未知可能早已存在但未知,技术进步发现或技术进步发现或人畜接触机会增加人畜接触机会增加例如,丙型肝炎例如,丙型肝炎,莱姆病莱姆病3、过去确实不存在过去确实不存在,由于微生物发生变异而产生由于微生物发生变异而产生例如,例如,AIDS,O139,AIDS,O139,耐

15、药菌株耐药菌株,禽流感禽流感,SARS,SARS3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的原因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的原因u人类的不良行为人类的不良行为进入以前未进入的原始森林和地区进入以前未进入的原始森林和地区采矿采矿 旅游旅游 开垦开垦 嗜食野生动物嗜食野生动物 宠物热宠物热性乱和吸毒性乱和吸毒u气候气候u都市化都市化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拥挤拥挤 易感人群增加易感人群增加 “贫民区贫民区”u医源性感染和滥用抗生素医源性感染和滥用抗生素u战争战争 贸易贸易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u微生物的持续不断变异微生物的持续不断变异3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新近认识的致病微生物新近认识的致病微生物 禽流感病毒、禽流

16、感病毒、SARSSARS、H1N1H1N1、产、产NDM-1NDM-1细菌细菌3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产NDM-1NDM-1细菌细菌超级细菌超级细菌?3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 产NDM-1细菌:全称“产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New Delhi Metallo-lactamase 1,NDM-1)肠杆菌科细菌”,简称“产NDM-1细菌”,是一种对多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的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特点:属于肠杆菌科细菌,致病力与普通肠杆菌科细菌没有差别;由于产生NDM-1导致广泛耐药,为“泛耐药菌”;主要导致医院感染;源于南亚地区,已在全球播散。3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

17、战细菌耐药概念 多重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RD):指细菌同时对三种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耐药,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细菌对本身敏感的所有药物耐药;超级细菌(superbug):并非科学概念,一般指PDR与部分MDR,没有确切定义,以下细菌属于此列:MRSA/VRSA;VRE;MDR-PA,PDR-AB;ESBL(+)+AmpC(+)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包括产NDM-1细菌)3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细菌耐药的危害Cosgrove,et al.Clinical Infect

18、ious Diseases 2006;42:S829结果耐药菌感染(33例)敏感菌感染(66例)RR(95%CI)P 值 病死率(%)159-住院时间(天)1171.73(1.14-2.65)0.01矫正住院时间(天)1171.23(0.81-1.87)0.34医疗费用($)66590222311.710.04产与不产产与不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后果比较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后果比较3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细菌耐药的危害项目 耐药组 对照组感染结局:%治愈33.345.4 恶化9.1 4.0病死率%11.7 5.4抗生素使用种数 3.4/3 2.2/2抗生素药费合计(

19、元)均数/中位数5485.87143.3/2820.51849.03278.9/802.5总费用合计(元)均数/中位数74511.7121406.8/29052.519852.938268.4/7445.5住院时间(天)33.939.2/21.018.123.7/12.0感染治疗时间(天)22.121.1/15.011.912.5/9.0肖永红 等,抗生素类药物滥用公共问题研究,20083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为什么需要关注产NDM-1细菌 泛耐药导致的治疗挑战;多种肠杆菌科细菌发现;快速从南亚地区传播到欧美国家;不仅在医院感染这种发现,同时社区感染这种发现。3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

20、1细菌的发现 2008年在一位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对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所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环丙沙星也不敏感,仅对多粘菌素E敏感;该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和中风史,经常往返于印度和瑞典之间,此前4月曾因臀部脓肿在印度住院治疗,其后回到瑞典,因尿路感染再度入院;这株细菌携带一种新型金属-内酰胺酶,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感染地命名这种酶为NDM-1。3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南亚和英国流行情况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1,2010 DOI:10.1016/S1473-3099(10)70143-24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种类肠杆菌科埃希菌属

21、大肠埃希菌枸橼酸菌属弗劳地枸橼酸菌、异型枸橼酸菌、无丙二酸枸橼酸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板崎肠杆菌、聚团肠杆菌摩根菌属摩根摩根菌泛菌属成团泛菌、弥散泛菌普罗威登菌属产碱普罗威登菌、斯氏普罗威登菌、鲁氏普罗威登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深红沙雷菌、居泉沙雷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志贺菌属志贺、宋内、弗氏、鲍氏志贺菌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哈弗尼亚属蜂房哈弗尼亚菌耶尔森菌属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炎肠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4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传播方式 医院内感染 污染

22、的医疗器械;污染的医疗用品;污染的手 跨国传播 跨国医疗旅游4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感染临床特点 产NDM-1细菌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致病力与敏感细菌没有差别;主要引起医院感染;有社区感染报道;感染危险因素:危重患者,入住ICU;长期住院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插管或侵袭性操作;免疫抑制;呼吸机应用;4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感染临床特点 主要感染类型: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医院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感染表现没有特别之处。碳青霉烯治疗感染无效,提示该类细菌感染可能,需要及时进行检查。4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实验室诊断 产

23、NDM-1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与敏感菌没有差异,临床诊断困难;对碳青霉烯治疗无效的阴性菌感染需要考虑这类细菌感染可能;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分为三步:4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表型筛查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纸片法(K-B法,10g纸片)或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初步筛查,达到以下标准,需进行表型确认。K-B法: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抑菌圈直径22mm。MIC测定法:美罗培南MIC2mg/L;或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和肠杆菌属MIC2mg/L。亚胺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美罗培南4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

24、M-1细菌表型确认 双纸片协同试验:采用亚胺培南(10g)、EDTA(1500 g)两种纸片进行K-B法,两纸片距离10-15mm,在含EDTA纸片方向处,亚胺培南抑菌圈扩大,即可判定产金属酶。4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表型确认 采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EDTA复合纸片进行K-B法药敏试验,复合纸片比单药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增大值5mm;亚胺培南(美罗培南)/EDTA 复合E试条协同试验测定MIC,单药与复合制剂的MIC比值8;即可判定产金属酶。4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产NDM-1细菌基因确证 采用NDM-1的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及产物测序。4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1.加强对

25、产NDM-1细菌监测 医院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提高细菌耐药监测能力;临床参考细菌检验结果应用抗菌药物;定期公布各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定期回顾细菌耐药流行趋势,及时发现异常耐药现象,早期发现产NDM-1细菌加以控制。5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2.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 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开展教育、培训、监督、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特别是抗菌药物分类管理规定。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多肽类与其他

26、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5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3.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教育、培训,强化对NDM-1细菌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的认识。在进行各种侵袭性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5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必须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擦手。3.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53医学微生

27、物学的新挑战3.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对重点部门尤其是ICU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消毒剂:含氯消毒剂、0.5%过氧乙酸、2%戊二醛、0.5%醋酸环己啶-乙醇等;表面消毒方法:选择不同消毒液擦拭或浸泡。5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3.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隔离疑似或确诊产NDM-1细菌感染或定植者,预防耐药菌传播。采用接触隔离,将病人安置单独房间,接触患者时需要穿隔离衣、戴手套,相关医疗器械或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需用后严格消毒。隔离期间需要定期检测耐药菌情况。5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二、原有微生物的再发二、原有微生物的再发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 狂犬病、登革热、黄

28、热病狂犬病、登革热、黄热病 寄生虫寄生虫 疟疾、血吸虫病、神经囊尾幼病、棘阿米巴病、内脏疟疾、血吸虫病、神经囊尾幼病、棘阿米巴病、内脏利氏曼病、弓形虫病、贾第虫病利氏曼病、弓形虫病、贾第虫病 、棘球幼病、棘球幼病 细菌性细菌性 A A群链球菌、战壕热、鼠疫、白喉群链球菌、战壕热、鼠疫、白喉 、结核、百日咳、结核、百日咳、沙门菌属、肺炎球菌、霍乱沙门菌属、肺炎球菌、霍乱、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5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u葡萄球菌葡萄球菌u肠球菌肠球菌u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u肠杆菌科肠杆菌科u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5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多重耐药的

29、结核杆菌多重耐药的结核杆菌 是指病人排出的是指病人排出的TBTB至少已对至少已对INHINH和和RFPRFP产生耐药或对产生耐药或对5 5种基本抗痨药物(种基本抗痨药物(INHINH、RFPRFP、链霉素、乙胺丁醇、链霉素、乙胺丁醇、砒嗪酰胺)中的两种以上(包括两种)耐药者砒嗪酰胺)中的两种以上(包括两种)耐药者 发生原因:单一化疗、不合理化疗、不规律化疗发生原因:单一化疗、不合理化疗、不规律化疗 对策:对策:合理化疗,预防合理化疗,预防MTBMTB出现出现加强检测,及时检出加强检测,及时检出MTB MTB 约有约有75%75%的临床分离株存在的临床分离株存在RNARNA聚合酶聚合酶亚单位基因

30、亚单位基因(rpo B)(rpo B)发生突变,对发生突变,对RFPRFP耐药耐药5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肠杆菌科肠杆菌科 对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在临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在临床大量出现床大量出现 主要耐药机制主要耐药机制:产生超广谱产生超广谱-内酰胺酶内酰胺酶(Extend-Extend-spectrum-Lactamases,ESBLs)spectrum-Lactamases,ESBLs)持续产持续产型型-内酰胺酶内酰胺酶5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肠球菌肠球菌 可引起多种临床感染 对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磺胺类呈现天然耐药,对氨基糖甙类部分天然耐药 现已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

31、E)6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VRE)由由VanA,VanBVanA,VanB和和VanCVanC控制控制 VanAVanA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耐药 VanBVanB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对替考拉宁敏感对替考拉宁敏感 VanCVanC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耐药 选用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及利福平或其它选用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及利福平或其它药物药物6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葡萄球菌葡萄球菌 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的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中度

32、敏感的葡萄球菌 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6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由由mecAmecA基因编码的基因编码的PBP2aPBP2a与现有的与现有的-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 常伴有大内环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其常伴有大内环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其它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它抗生素的多重耐药 常呈异质性表达常呈异质性表达 万古霉素是唯一有确切疗效的药物万古霉素是唯一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均有较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均有较高的发生率高的发生率6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MRSAMRSA的调控机制的调控

33、机制 调控基因调控基因 mec I,mec RImec I,mec RI Mec I Mec I 为阻遏基因,其编码产物为为阻遏基因,其编码产物为mec Imec I蛋蛋白,为白,为mec Amec A基因的抑制子(基因的抑制子(repressor)repressor)Mec RI Mec RI 为诱导剂激活基因,在诱导剂存为诱导剂激活基因,在诱导剂存在时编码在时编码mec RImec RI蛋白,是一种辅助诱导因蛋白,是一种辅助诱导因子(子(co-inducer),co-inducer),解除对解除对mec Imec I蛋白对蛋白对mec mec A A基因的抑制基因的抑制6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

34、挑战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的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VISA or GISA)VISA or GISA)u对万古霉素的对万古霉素的MICMIC在在8-16ug/ml8-16ug/mlu已有数起报道、主要发生在已有数起报道、主要发生在MRSMRS中中u测定困难:异源性表达、生长缓慢、测定困难:异源性表达、生长缓慢、常规方法不能识别(常规方法不能识别(K-BK-B法、法、MicroScanMicroScan rapid plate)rapid plate)uVitekVitek 旧版软件不能测定(只能测到旧版软件不能测定(只能测到4ug/ml4ug/ml万古霉素),新版能测定万古霉素)

35、,新版能测定6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三、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学三、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应用检验中的应用 数码及数值鉴定技术数码及数值鉴定技术 常见的鉴定系统常见的鉴定系统 6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常见的鉴定系统常见的鉴定系统 VITEK AMSVITEK AMS系统系统 icroScanicroScan系统系统 BD BD BD Phoenix SystemBD Phoenix System BBL Crystal 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BBL Crystal AutoReader自动细菌鉴定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系统 6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使用自动化鉴定仪的局限性使用自动化鉴

36、定仪的局限性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识仪器的局限性。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识仪器的局限性。细菌的分类系统随着人们对细菌本质认识的加深细菌的分类系统随着人们对细菌本质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演变,及时补充和修改数据库是自动化鉴而不断演变,及时补充和修改数据库是自动化鉴定仪生存的根本定仪生存的根本 要加强对自动化仪器的日常维护和质控要加强对自动化仪器的日常维护和质控 自动化鉴定仪得出的结果,必须要与其它已获得自动化鉴定仪得出的结果,必须要与其它已获得的生物性状(如标本来源、菌落特征及其它的生的生物性状(如标本来源、菌落特征及其它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核对,以避免错误的鉴定。理生化特征)进行核对,以避免错

37、误的鉴定。6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四、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检验应用四、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检验应用 核酸杂交核酸杂交(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核酸扩增技术核酸扩增技术 靶扩增系统,包括靶扩增系统,包括PCRPCR、TMATMA、SDASDA;探针扩增系统,包括探针扩增系统,包括QbetaQbeta复制酶、复制酶、LCRLCR;标记扩增技术。标记扩增技术。多重多重PCRPCR,RT-PCRRT-PCR,nest-PCRnest-PCR,RAPD,RAPD,PCR-SSCPPCR-SSCP等技术等技术-细菌鉴定及分类细菌鉴定及分类6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耐药性检测耐药性检测 耐药基因

38、的检测耐药基因的检测 糖肽类:糖肽类:vanAvanA,vanBvanB,vanBvanB2 2,vanC,vanC1 1,vanCvanC3 3,vanDvanD。-内酰胺类:内酰胺类:mecAmecA,blablaTEMTEM,blablaROB-1ROB-1,blablaSHVSHV,blablaIMPIMP,blablaMIR-1MIR-1,blablaOXAOXA,blablaPER-1PER-1,blablaPER-2PER-2,blablaOXY-1OXY-1,blablaOXA-10/11OXA-10/11喹诺酮类:喹诺酮类:gyrAgyrA,gyrBgyrB,parE par

39、E 乙胺丁醇:乙胺丁醇:embBembB,吡嗪酰胺,吡嗪酰胺pncApncA。利福平。利福平rpoBrpoB。链霉素:链霉素:rpsLrpsL,rrsrrs。异烟肼:异烟肼:katGkatG,inhAinhA,ahpC ahpC 7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应用基因技术进行分型和鉴定应用基因技术进行分型和鉴定7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7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7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DNADNA杂交可得出杂交可得出DNADNA之间核苷酸顺序的互补程之间核苷酸顺序的互补程度,从而推断不同细菌基因组间的同源性。度,从而推断不同细菌基因组间的同源性。目前最常用的是复性速率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复性速率法同一菌的

40、复性率为同一菌的复性率为100%100%80%-90%80%-90%的同源为同一种内同一亚种的细菌的同源为同一种内同一亚种的细菌60%-70%60%-70%同源性为同一种内不同亚种的细菌同源性为同一种内不同亚种的细菌20%-60%20%-60%同源则是同一属中的不同菌种同源则是同一属中的不同菌种 这种方法还可对新菌种或表型性状差别很小这种方法还可对新菌种或表型性状差别很小而难以肯定的菌株做出较可靠的判定,并可而难以肯定的菌株做出较可靠的判定,并可修正其他方法的分类和鉴定错误修正其他方法的分类和鉴定错误74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rRNA-DNArRNA-DNA杂交杂交 变性变性rRNArRNA与

41、变性与变性DNADNA混合时,混合时,rRNArRNA与其互补与其互补的的DNADNA链形成杂交双链,链形成杂交双链,rRNArRNA分子与异源分子与异源DNADNA杂交时,也能在其同源区形成互补双链,这种杂交时,也能在其同源区形成互补双链,这种杂交双链的稳定性与其同源性成正相关,适于杂交双链的稳定性与其同源性成正相关,适于细菌属及属上水平的分类研究。现最常用的是细菌属及属上水平的分类研究。现最常用的是硝酸纤维膜结合法硝酸纤维膜结合法 16S rRNA16S rRNA序列测定序列测定 rRNArRNA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在所有的细胞生物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在所有的细胞生物中都存在,在长期的进化

42、中,中都存在,在长期的进化中,16SrRNA16SrRNA的总碱的总碱基数有所不同,保守的部分使不同序列很容易基数有所不同,保守的部分使不同序列很容易相互对齐进行比较相互对齐进行比较75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在在16S16S和和23S rRNA23S rRNA的间隔区,各菌种的长度是的间隔区,各菌种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利用包含不一样的,利用包含16S16S和和23S rRNA23S rRNA部分序列部分序列的引物对间隔区进行扩增,分析其长度多态,的引物对间隔区进行扩增,分析其长度多态,或结合或结合RFLPRFLP技术进行分析来鉴定菌种技术进行分析来鉴定菌种 此外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此外限

43、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RFLP)、脉冲场凝胶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FGE)、随机引物扩增)、随机引物扩增法(法(RAPDRAPD)等技术常用于菌株间的差异比较)等技术常用于菌株间的差异比较76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77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78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五、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五、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79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病毒突变体的起源病毒突变体的起源某些病毒的基因突变率可高达某些病毒的基因突变率可高达1010-3-31010-4-4(例如逆转录病毒(例如逆转录病毒HIVHIV),),而有些病毒突变率仅为而有些病毒突变率仅为1010-8-81010-11-11(如

44、疱疹病毒),相当于细胞(如疱疹病毒),相当于细胞DNADNA的自发突变率。大多数的自发突变率。大多数RNARNA病毒的突变率要远远高于病毒的突变率要远远高于DNADNA病毒病毒诱发突变诱发突变 突变具有双重作用,病毒突变可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突变具有双重作用,病毒突变可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从而逃逸从而逃逸免疫应答,但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并会产生许多缺陷颗粒免疫应答,但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并会产生许多缺陷颗粒人工突变人工突变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病毒基因组进行突变,如直接诱发寡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病毒基因组进行突变,如直接诱发寡核苷酸突变和基于核苷酸突变和基于PCRPCR的基因突变技术已得

45、到广泛应用。现在的基因突变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在结合酶消化技术(引起基因缺失)和接头扫描技术(形成基因结合酶消化技术(引起基因缺失)和接头扫描技术(形成基因插入),可以在病毒基因组的任何特异性位点,准确安全地诱插入),可以在病毒基因组的任何特异性位点,准确安全地诱导出几乎任何类型的突变。这类突变可成为人工突变。导出几乎任何类型的突变。这类突变可成为人工突变。80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病毒突变的类型病毒突变的类型 生化标志物基因突变生化标志物基因突变:耐药基因突变,导致病毒毒力改变的特异突变;耐药基因突变,导致病毒毒力改变的特异突变;形成多态性,使蛋白质和核酸电泳迁移率发生改变以及对灭活剂形成多

46、态性,使蛋白质和核酸电泳迁移率发生改变以及对灭活剂的敏感性改变。的敏感性改变。缺失突变:缺失突变:在某些方面与无义突变相似,但可以是一个或在某些方面与无义突变相似,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病毒基因缺失,也可以是基因组中非编码调控区(如多个病毒基因缺失,也可以是基因组中非编码调控区(如启动子等)的缺失。启动子等)的缺失。自发缺失突变体通常可在病毒群体中累积,生成大量缺陷自发缺失突变体通常可在病毒群体中累积,生成大量缺陷-干扰(干扰(D.I.D.I.)颗粒。尽管这些颗粒不具有感染性,但仍有一定的遗传学上)颗粒。尽管这些颗粒不具有感染性,但仍有一定的遗传学上的意义,有人认为它们在某些病毒感染过程中以及发病

47、机理方面的意义,有人认为它们在某些病毒感染过程中以及发病机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重组,可以使基因缺失病毒回复突变为野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重组,可以使基因缺失病毒回复突变为野生型病毒,但发生频率通常比较低。型病毒,但发生频率通常比较低。81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肝炎病毒的变异及基因分型概述肝炎病毒的变异及基因分型概述n HAVHAV为小为小RNARNA病毒科成员,现已被归入嗜病毒科成员,现已被归入嗜肝肝RNARNA病毒科。人源病毒科。人源HAVHAV存在存在4 4个基因型个基因型(型),型间核苷酸同源性型),型间核苷酸同源性85%,85%.85%.不同基因型的不同基因型的HAVHAV抗原性相同,

48、抗原性相同,因此,因此,HAVHAV只有一个血清型只有一个血清型n HBVHBV为嗜肝为嗜肝DNADNA病毒科成员,可分为病毒科成员,可分为6 6个基个基因型因型(基因型(基因型AFAF),不同地域、人种的不同地域、人种的HBVHBV基因型可能有着不同的分布。基因型的基因型可能有着不同的分布。基因型的差异与致病性、抗病毒治疗效果、预后等的差异与致病性、抗病毒治疗效果、预后等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关系尚无明确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82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肝炎病毒的变异及基因分型概述肝炎病毒的变异及基因分型概述n HDV HDV是一种是一种RNARNA缺陷病毒现被归类于卫星病毒科成员。世

49、界缺陷病毒现被归类于卫星病毒科成员。世界各地各地HDVHDV不同分离株的核苷酸变异在不同分离株的核苷酸变异在11%11%17%17%之间。之间。HDVHDV可分为可分为3 3个基因型个基因型 ,大部分分离株为,大部分分离株为型,型,型和型和型分别型分别在日本和南美多见。在日本和南美多见。n HCVHCV为黄病毒科成员,该病毒变异较大,目前至少存在为黄病毒科成员,该病毒变异较大,目前至少存在6 6个个以上的基因型以上的基因型。HCVHCV的基因型与致病、预后、干扰素的治疗的基因型与致病、预后、干扰素的治疗等密切相关,需引起高度重视。等密切相关,需引起高度重视。n HEVHEV为环状病毒科成员,感

50、染后导致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和为环状病毒科成员,感染后导致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和发病经过与甲型肝炎有一定差异,比如妊娠妇女感染的死亡发病经过与甲型肝炎有一定差异,比如妊娠妇女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发病者年龄分布不明显;更容易发生瘀胆;重型肝率较高;发病者年龄分布不明显;更容易发生瘀胆;重型肝炎的发生率高于甲肝;患病后无终身免疫等等。世界各地的炎的发生率高于甲肝;患病后无终身免疫等等。世界各地的HEVHEV分离株可分为分离株可分为2 2个基因型个基因型,即缅甸型和墨西哥型,我国,即缅甸型和墨西哥型,我国、东南亚各国及印度流行的为缅甸型。、东南亚各国及印度流行的为缅甸型。8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HBV-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