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84900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282 大小:10.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2页
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2页
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2页
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2页
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蠕虫病传染病学传染病学(第第9 版版)配套课件配套课件“十三五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第第8 章章 蠕虫病蠕虫病 授课人:授课人:X X X X 凡大医治凡大医治一、吸虫病二、丝虫病三、线虫病四、肠绦虫病五、囊尾蚴病七、蠕虫蚴移行症六、棘球蚴病目 录一、吸虫病二、丝虫病三、线虫病四、肠绦虫病五、囊尾蚴病七、蠕一、吸虫病二、丝虫病三、线虫病四、肠绦虫病五、囊尾蚴病七、蠕第一节吸虫病第一节吸虫病第一节吸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四、姜片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四、姜片虫病一

2、、日本血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四、姜片虫病日本血吸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一 日本血吸虫病 病原:日本血吸虫 部位:门静脉系统所引起 感染途径: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 病理: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 临床特征急性期: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肝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害概 述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日本血吸虫概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日本血吸虫概 述述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病原学 成虫 童虫 虫卵 尾蚴 毛蚴 子胞蚴 母胞蚴钉 螺门脉系统肠 黏 膜皮

3、 肤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病原学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病原学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保虫宿主接触疫水必备三个条件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人、畜接触疫水普遍易感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接触疫水普遍易感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接触疫水普遍易感发病机制与病理虫卵可溶性虫卵抗原THC肉芽肿虫卵死亡肉芽肿退化纤维化淋巴因子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理:虫卵沉积于肝和大肠引起虫卵肉芽肿导致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理:虫卵沉积于肝和大肠引起虫卵肉芽肿导致病 理结肠病变: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急性期: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虫卵堆积,溃疡慢性期:肠壁组织增生,息肉,结肠狭窄,

4、肠系膜增厚与缩短、大网膜结成团肝脏病变早期:肝肿大,表面可见粟粒状黄色颗粒,为虫卵结节晚期: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窦前性肝硬化脾充血巨脾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阻塞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异位损害肺:间质性粟粒状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渗液脑:虫卵肉芽肿以顶叶与颞叶多见,分布大脑灰白质交界处病病 理结肠病变: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肝脏病变异位损害理结肠病变: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肝脏病变异位损害临床表现潜伏期:2373天,多为1个月急性血吸虫病 发生于夏秋季,79月,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发热:间歇热最常见,热度高低、限期与感染程度成正比过敏反应:皮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腹部症状:食欲减退,

5、呕吐、腹痛、腹泻、排脓血便肝脾肿大:90%以上肝大伴压痛,左叶较显著;半数患者轻度脾大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仅粪检发现虫卵,或体检发现肝大,B超检查呈网络样改变有症状:腹痛,腹泻,重型患者有持续性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常有肝脾肿大 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表现潜伏期:2 3 7 3 天,多为天,多为1 个月个月临床表现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最常见,脾进行性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腹水型:腹部膨隆,下肢水肿,呼吸困难、腹壁静脉怒张,脐疝和巨脾结肠肉芽肿型:病程长,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左下腹肿块,有压痛侏儒型: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伴有侏儒症异位血吸虫病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轻度咳嗽、胸

6、部隐痛,痰少。肺部体征不明显脑血吸虫病急性期: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慢性期:局限性癫痫发作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最多可达90%以上慢性与晚期患者因脾功能亢进表现为“三少”粪便检查: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急性期检出率较高肝功能试验:急性期球蛋白升高,ALT升高;晚期同肝硬化 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IDT):简便、快速,常用于现场筛查可疑病例环卵沉淀、间接血凝、间接血凝、循环抗原酶免疫:作为综合查病的方法直肠黏膜活检:血吸虫病原诊断方法之一腹部B超:判断肝纤维化的

7、程度,肝、脾体积改变,门脉血管增粗呈网织改变CT:肝脏:肝包膜增厚钙化等特异图像 脑血吸虫病:片状、结节状、团块状、混合密度或等密度块影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最多可达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最多可达9 0并发症肝纤维化并发症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并上消化道出血:晚期患者重要并发症,发生率约10肝性脑病:晚期患者并发肝性脑病多为腹水型自发性腹膜炎肠道并发症不完全肠梗阻结肠癌并发症肝纤维化并发症并发症肝纤维化并发症诊 断 流行病史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的必要条件 临床特点急性或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皮炎、荨麻疹、腹痛、腹泻、肝脾大

8、实验室检查寄生虫检查粪便涂片找虫卵粪便虫卵计数毛蚴孵化法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血吸虫抗原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COPT)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IHA)诊诊 断流行病史寄生虫检查免疫学检查断流行病史寄生虫检查免疫学检查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伤寒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痢疾粟粒性肺结核慢性血吸虫病: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晚期血吸虫病: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慢性腹泻:阿米巴痢疾,慢性菌痢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伤寒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伤寒治 疗治治 疗病原治疗疗病原治疗 吡喹酮(吡喹酮(p r a z i q u a n t e l)治 疗对症治疗急性期血吸虫病住院治疗,高营

9、养易消化,丰富维生素,水电解质平衡中毒症状重者可用小剂量皮质激素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应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善体质,加强营养巨脾型可作脾切除治治 疗对症治疗疗对症治疗预 防预预 防控制传染源防控制传染源并殖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二 并殖吸虫病 又称肺吸虫病是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各脏器所致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特征卫氏并殖吸虫:寄生于肺部,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等寄生于脑、脊髓、腹腔、肠、肾、皮下等组织可以引起相应脏器受损症状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和皮下游走性包块,肺部症状轻微概 述并殖吸虫病并殖吸虫病 又称肺吸虫病是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各脏器所致的一又称肺吸虫病是并殖

10、吸虫寄生于人体各脏器所致的一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四川并殖吸虫)病原学肺部-成虫水毛蚴第一中间宿主-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蝲蛄囊蚴生食含囊蚴的蟹或蝲蛄十二指肠-尾蚴终末宿主-人或哺乳动物虫卵尾蚴卫氏并殖吸虫病原学肺部卫氏并殖吸虫病原学肺部-成虫水毛蚴第一中间宿主成虫水毛蚴第一中间宿主-螺第二中间宿螺第二中间宿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卫氏并殖吸虫-患者四川并殖吸虫-病畜、病兽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蟹或蝲蛄普遍易感儿童与青少年感染率较高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卫氏并殖吸虫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卫氏并殖吸虫-患者生食或半生食患者生食或半生食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童虫:游走发病机制

11、童虫:游走 机械性损伤,代谢产物机械性损伤,代谢产物 免疫病免疫病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至数日,也可长达10年以上,多为36个月急性并殖吸虫病: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早期:腹痛、腹泻、稀便或黏液脓血便、食欲减退,低热,畏寒反复荨麻疹后期:胸痛、胸闷、气短、咳嗽慢性并殖吸虫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卫氏并殖吸虫病:咳嗽、胸痛、咯血等呼吸道症状侵犯脑脊髓、肝脏和皮下可出现肺外相应器官损害的表现四川并殖吸虫病:游走性皮下结节,如侵犯肝脏、心包、眼、脊髓,也可出现相应症状按被侵器官分型:胸肺型、腹型、皮肤型、脑脊髓型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至数日,也可长达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至数日,也可长达1 0 年以上,多为年以上,

12、多为3 6 个月个月临床表现-卫氏与斯氏并殖吸虫病临床特点 卫氏并殖吸虫病四川(斯氏)并殖吸虫病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或蝲咕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全身症状轻度常见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少见常见咳嗽,咯血痰明显,常为典型铁锈色轻咳,偶有血丝痰贫血无轻至中度胸腔积液少见较常见颅脑受损脑脓肿多见蛛网膜下隙出血多见肝脏受累少见较常见血白细胞增高轻度中至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轻度重度皮下结节与包块少见,结节内可见虫卵,偶可见成虫常见,游走性强,包块内可见童虫胸部X光片可见肺纹增粗,结节性或多房性阴影正常或轻微改变,肺部阴影常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卫氏与斯氏并殖吸虫病临床特点卫氏与斯氏并殖吸虫病临床特点 卫氏并殖吸

13、虫卫氏并殖吸虫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血沉快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高达30%40%;脑脊液、胸水、腹水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病原检查痰液、粪便、脑脊液等各种体液可见虫卵活检皮下结节或包块病理检查可见并殖吸虫虫卵、童虫或成虫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 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后尾蚴膜试验特异性较强,有早期诊断价值ELISA 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CT或MRIFDG-PET/CT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血沉快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血沉快诊 断临床表现复杂而且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 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流行区或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咕或饮用溪流生水史 临床表现 腹泻、腹

14、痛、咳嗽、咯铁锈色痰、胸腔积液,或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 实验室检查痰、粪、体液中查见并殖吸虫卵,或皮下结节查到虫体是确诊的及依据血清学、免疫学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鉴别诊断结核病肺型、颅内肿瘤、原发性癫痫、肝脓肿、病毒性肝炎、肺癌诊诊 断临床表现复杂而且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鉴别诊断结断临床表现复杂而且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鉴别诊断结治 疗治治 疗病原治疗疗病原治疗 吡喹酮(吡喹酮(p r a z i q u a n t e l)预 防预预 防控制传染源防控制传染源华支睾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三 华支睾吸虫病 俗称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因进

15、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临床特征为肝肿大、上腹隐痛、疲乏以及精神不振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石症及肝硬化概 述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 俗称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俗称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 华支睾吸虫病原学肝内中、小胆管肺部-成虫水毛蚴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囊蚴生食含囊蚴的淡水鱼虾十二指肠-蚴虫终末宿主-人或哺乳动物虫卵尾蚴华支睾吸虫病原学肝内中、小胆管肺部华支睾吸虫病原学肝内中、小胆管肺部-成虫水毛蚴第一中间宿主成虫水毛蚴第一中间宿主-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哺乳动物进食未煮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 普遍易感

16、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进食未煮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进食未煮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与否及病变程度取决于寄生在胆管中成虫的数量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与否及病变程度取决于寄生在胆管中成虫的数量临床表现潜伏期:12个月,起病缓慢轻度:无症状或上腹不适、饱胀、食欲不振、轻度腹痛普通: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隐痛、腹痛、腹泻、肝肿大、压痛、叩击痛、贫血、浮肿较重: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梗阻性黄疸严重:可呈急性起病,突发寒战、高热,食欲不振、厌油、肝大伴压痛,黄疸,脾大慢性重复感染:肝硬化,黄疸、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

17、脾大、腹水 严重感染的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侏儒症并发症:急性胆管炎和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及糖尿病、肝癌及胆管癌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表现潜伏期:1 2 个月,起病缓慢个月,起病缓慢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加10%40%,可有轻度贫血肝功能:轻至中度转移酶升高病原检查虫卵检查:粪便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发现虫卵是确诊的直接依据直接粪便镜检阳性率低,临床多用集卵法并多次检查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感染程度较轻者,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成虫纯C抗原皮内试验、间接细胞凝集试验、ELISA影像学检查超声波、CT和磁共振可显示肝内中小胆管扩张,胆管炎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8、一般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 居住或到过流行区,有生食或食未煮熟淡水鱼虾史临床表现 腹胀、腹泻、头昏、失眠、肝大或其他肝胆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 确诊: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到虫卵粪便检查虫卵是最重要的鉴别手段 异形吸虫病、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单纯性消化不良、胆囊炎、胆石症鉴别诊断诊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虫卵是最重要的鉴别手段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虫卵是最重要的鉴别手段鉴别诊治 疗治治 疗病原治疗疗病原治疗 预 防预预 防管理传染源防管理传染源姜片虫病四姜片虫病四姜片虫病四 姜片虫病 是布氏姜片吸虫寄生在人、猪小肠内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

19、腹泻、消化功能紊乱概 述姜片虫病姜片虫病 是布氏姜片吸虫寄生在人、猪小肠内所致的人畜共患寄是布氏姜片吸虫寄生在人、猪小肠内所致的人畜共患寄 布氏姜片吸虫-是寄生于人体最大的吸虫病原学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成虫水毛蚴中间宿主-扁卷螺附着在菱角、荸荠、藕节表面囊蚴生食受染水生植物终末宿主-人或猪虫卵尾蚴布氏姜片吸虫布氏姜片吸虫-是寄生于人体最大的吸虫病原学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是寄生于人体最大的吸虫病原学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受感染的猪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普遍易感儿童与青少年发病率最高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患者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普遍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

20、群患者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普遍临床表现潜伏期:13个月轻度感染:无症状或上腹不适、食欲下降中、重度感染: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间歇性上腹隐痛、腹泻、便秘严重者或儿童:全身营养不良,水肿大量感染:(虫体数可达数千条)可因虫体成团而并发肠梗阻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0%20%,可有轻度贫血肝功能:轻至中度转移酶升高,黄疸少见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找到虫卵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表现潜伏期:1 3 个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个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 居住在姜片虫流行区 生食水生植物史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上腹部隐痛、

21、慢性腹泻、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 确诊:粪便中查出姜片虫卵或在呕吐物中发现成虫 诊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断流行病学资料治 疗治治 疗病原治疗疗病原治疗 预 防预预 防管理传染源防管理传染源第二节 丝 虫 病第二节第二节 丝丝 虫虫 病病一、概述二、病原学三、生活史四、流行病学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一、概述二、病原学三、生活史四、流行病学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一、概述二、病原学三、生活史四、流行病学五、发病机制与病理六、临床表现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治疗和预防九、小结 六、临床表现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治疗和预防九、小结六、临床表现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治疗和预防九、小结 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1.

22、2000年,世界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盘尾丝虫)、利什曼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麻风病、结核、登革热。丝虫病是世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2.我国仅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分布在山东、河南以南15省市864个县市(山东、海南仅有班氏)。我国丝虫病现状及防治成绩一、概述:2 0 0 0 年,世界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年,世界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原学二病原学二病原学二二、病 原 学二、病二、病 原原 学丝虫(学丝虫(f i l a r i a):):二、病 原 学丝虫种类:二、病丝虫种类:二、病 原原 学学成 虫

23、二、病 原 学成成 虫二、病虫二、病 原原 学学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淋巴管中的成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淋巴管中的成虫二、病 原 学丝虫为胎生(丝虫为胎生(v i v i p a r i t y)。二、病)。二、病 原原 学学两种微丝蚴的共同特征:两种微丝蚴的共同特征:两种微丝蚴的共同特征:丝状蚴二、病 原 学丝状蚴二、病丝状蚴二、病 原原 学学二、病 原 学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 二、病二、病 原原生活史三生活史三生活史三三、生活史(life cycle)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三、生活史(两种丝虫的生活

24、史基本相同。三、生活史(l i f e c y c l e)2.在人体中的发育:在人体中的发育: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蠕虫病丝虫生活简史成虫微丝蚴腊肠期蚴腊肠期蚴丝状蚴成虫(淋巴系统)蚊吸血班氏:成虫微丝蚴腊肠期蚴腊肠期蚴丝状蚴成虫(淋巴系统)蚊吸血班氏: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所不同:马来丝虫: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寄生;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马来丝虫: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寄生;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生活史小结:微丝蚴在人体的夜现周期性。生活史小结:微丝蚴在人体的夜现周期性。生活史小结:流行病学四流行病学四流行病学四 我国两种丝虫均为夜现周期型,主要分布于

25、农村。以单种丝虫片状分布为特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共同特点为:这些地区水源短缺,雨量小或水分易于漏失,多半种植旱地作物,房前屋后有适宜于淡色库蚊或致倦库蚊大量孳生的积水坑洼。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共同特点为:水源充沛,雨量大或有泉水,多半为适宜于大量繁殖按蚊的水稻区。混合感染则多见于适宜两种丝虫媒介蚊孳生繁殖的地方。四、流行病学我国两种丝虫均为夜现周期型,主要分布于农村。四、流行病学我国两种丝虫均为夜现周期型,主要分布于农村。四、流行病学1.传染源 班氏丝虫只感染人,微丝蚴血症者为惟一传染源。马来丝虫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猴、猫等多种哺乳动物,感染动物亦可成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 我国北纬32以北主

26、要为淡色库蚊,以南以致倦库蚊为主。含有微丝蚴的蚊在吸血时将微丝蚴注入人体。3.人群易感性 男女老幼皆易感,2050岁人群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极少。发病率以每年511月份为高。人体感染丝虫后仅产生低水平免疫力,故可反复感染,并具有家庭聚集性。四、流行病学1.传染源传染源 班氏丝虫只感染人,微丝蚴血症者为惟一传染源。班氏丝虫只感染人,微丝蚴血症者为惟一传染源。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丝虫的种类、感染的频度、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的数量、机体的免疫反应、虫体的死活、成虫寄生部位和时间以及有无继发感染等。免疫机制是产生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宿主对丝虫抗

27、原的反应,引起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和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丝虫病的免疫反应与淋巴系统的损害有关。对抗原应答愈强则病变也愈严重。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丝虫的种类、感染的频度、感染期幼虫侵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丝虫的种类、感染的频度、感染期幼虫侵丝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是由成虫引起,以淋巴系统病理改变为主,包括淋巴管扩张、肥厚、炎症、曲张以致阻塞。早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管腔充满粉红色蛋白质液体和嗜酸性粒细胞。继之,淋巴管和淋巴结出现肉芽肿反应。最后淋巴管形成纤维索状物,成为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五、发病机制与病理丝虫病的基本病

28、理变化主要是由成虫引起,以淋巴系统病理改变为主丝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是由成虫引起,以淋巴系统病理改变为主六临床表现六临床表现六临床表现致病虫期成虫(主要)。微丝蚴(次要)。潜伏期45个月,也有长达1年以上。临床表现类型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急性期(早期急性过敏性炎症反应)。晚期(淋巴系统阻塞病变)。六、临床表现致病虫期六、临床表现致病虫期六、临床表现六、临床表现1.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六、临床表现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六、临床表现逆行性淋巴管炎(流火),淋巴结炎,丹毒样皮炎,精索、附睾炎、睾丸炎、丝虫热等六、临床表现2.急性期过敏性炎症反应逆行性淋巴管炎(流火),淋巴结炎,急

29、性期过敏性炎症反应逆行性淋巴管炎(流火),淋巴结炎,病灶区淋巴管炎与与细菌性淋巴管炎(向心性)区别病灶区淋巴管炎与与细菌性淋巴管炎(向心性)区别临床表现-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淋巴管炎淋巴管炎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自上而下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淋巴管炎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自上而下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流成虫阻塞+淋巴管壁纤维增生淋巴管阻塞淋巴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流入组织淋巴肿、体腔积液刺激皮下结缔组织增生血运障碍象皮肿六、临床表现3.慢性期淋巴系统阻塞发生机理慢性期淋巴系统阻塞发生机理 六、临床

30、表现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班氏丝虫反复急性炎症发作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班氏丝虫反复急性炎症发作六、临床表现(1)象皮肿()象皮肿(e l e p h a n t i a s i s)六、临床表现)六、临床表现六、临床表现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渗入鞘膜腔内,阴囊肿大。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渗入鞘膜腔内,阴囊肿大。为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所致的病变。常多次间歇发作,发作时尿呈乳白色,混有血液时呈粉红色。乳糜尿中含大量脂肪,沉淀物中有时可查到微丝蚴。六、临床表现(3)乳糜尿()乳糜尿(c h y l u r i a)为班氏丝虫病

31、患者的泌尿及腹部)为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乳糜尿血性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或来自小肠吸收的乳乳糜尿血性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或来自小肠吸收的乳班氏丝虫患者班氏丝虫患者象皮肿班氏丝虫患者象皮肿马来丝虫患者马来丝虫患者马来丝虫患者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起睾丸鞘膜积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起睾丸鞘膜积4.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六、临床表现4.隐性丝虫病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机制:(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机制:性变态性变态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实验

32、室及其他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病原学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病原学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免疫学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免疫学检查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治疗和预防八治疗和预防八治疗和预防八、治疗和预防传染源传染媒介易感人群三环节 流行环节和影响因素:患者和带虫者微丝蚴密度流行环节和影响因素:患者和带虫者微丝蚴密度 5 条条/6 0 l八、治疗和预防1.普查普治普查普治2.防蚊灭蚊防蚊灭蚊1)首选药物:海群生(乙胺嗪)八)首选药物:海群生(乙胺嗪)八海群生+桑叶注射液绑扎疗法烘绑疗法治疗八、治疗和预防象皮肿患者海群生象皮肿患者海群生+桑叶注射液八、

33、治疗和预防桑叶注射液八、治疗和预防八、治疗和预防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患者八、治疗和预防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患者八、治疗和预防第三节 线 虫 病第三节第三节 线线 虫虫 病病一、钩虫病二、蛔虫病三、蛲虫病四、旋毛虫病一、钩虫病二、蛔虫病三、蛲虫病四、旋毛虫病一、钩虫病二、蛔虫病三、蛲虫病四、旋毛虫病钩虫病一钩虫病一钩虫病一1.钩虫病(ancylostomiasis,hookworm disease)是由十二指肠钩虫和(或)美洲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2.临床常见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劳动力下降。3.轻症患者可无症状,而出现严重贫血者可致心功能不全,儿童发育营养不良等。概述钩虫病

34、(钩虫病(a n c y l o s t o mi a s i s,h o o k w o r m d病原学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雌虫较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雌虫较钩虫生活简史生活史雌虫在人体小肠内产卵后,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发育为雌虫在人体小肠内产卵后,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发育为蛲虫病三蛲虫病三蛲虫病三1.蛲虫病(enterobiasis)是由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us vermicularis,蛲虫)寄生于人体肠道而引起的传染病。2.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估计有2亿多患者,患者和感染人群主要是儿童。3.

35、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概述蛲虫病(蛲虫病(e n t e r o b i a s i s)是由蠕形住肠线虫()是由蠕形住肠线虫(E n t e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蛲虫生活简史生活史蛲虫的生活史简单,无外界土壤发育阶段。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回盲蛲虫的生活史简单,无外界土壤发育阶段。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回盲 蛲虫病为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温带、寒带地区感染率高于热带,尤以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儿童是主要的感染人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幼儿园儿童的感染率为40%左右,有的高达60%。流行病学蛲虫病为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温蛲虫病为世

36、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温(一)传染源 人是蛲虫唯一的终宿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排出体外的虫卵即具有传染性。(二)传播途径 蛲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1直接感染:虫卵多经手从肛门至口入而感染,为自身感染的一种。2间接感染:虫卵经生活用品及受污染的食品而感染。3通过呼吸道感染:虫卵可漂浮于空气尘埃中,从口鼻吸入而咽下感染。4逆行感染:虫卵在肛门周围孵化,幼虫从肛门逆行入肠内而感染。(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但以儿童感染率高。有家庭聚集性。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一)传染源 人是蛲虫唯一的终宿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排人是蛲虫唯一的终宿主,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排1.蛲

37、虫头部可刺入肠黏膜,偶尔可深入黏膜下层,引起炎症及微小溃疡。由于蛲虫寄生期短暂,故肠黏膜病变轻微。2.蛲虫偶尔可穿破肠壁,侵入腹腔或阑尾,诱发急性或亚急性炎症反应。极少数女性患者可发生异位寄生,如侵入阴道、子宫、输卵管等。3.雌虫在肛门周围爬行、产卵导致局部瘙痒,长期慢性刺激及搔抓产生局部皮肤损伤、出血和继发感染。发病机制与病理蛲虫头部可刺入肠黏膜,偶尔可深入黏膜下层,引起炎症及微小溃疡蛲虫头部可刺入肠黏膜,偶尔可深入黏膜下层,引起炎症及微小溃疡1.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夜间更甚。2.由于搔抓致局部炎症、破溃和疼痛。儿童患者常有睡眠不安、夜惊、磨牙等表现,有时有食欲不振、腹痛

38、、恶心等消化道症状。3.侵入尿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与遗尿。侵入生殖道可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和下腹疼痛不适。偶尔蛲虫可经子宫与输卵管侵入盆腔,形成肉芽肿,易误诊为肿瘤。临床表现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夜间更甚。临床表现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夜间更甚。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成虫检查成虫检查 根据雌虫的生活习性,于患者入睡后根据雌虫的生活习性,于患者入睡后1 3 h,1.凡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者均应考虑蛲虫病。2.家庭内曾有蛲虫感染病例的疑似异位损害患者,也应想到蛲虫病的可能,查到成虫或虫卵可确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凡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者均应考虑蛲虫病。诊

39、断和鉴别诊断凡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者均应考虑蛲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一)内服药 可选用以下药物之一进行治疗1.阿苯达唑(albendazole)100mg或200mg顿服,2周后重复一次。2.甲苯咪唑(mebendazole)100mg/d,连服3天。3.噻嘧啶、双羟萘酸噻嘧啶(抗虫灵):小儿30mg/kg,成人每次1.21.5g,睡前顿服。2周重复一次。(二)外用药物 如蛲虫膏、2%白降汞软膏涂于肛门周围,有杀虫和止痒双重作用。治 疗(一)内服药(一)内服药 可选用以下药物之一进行治疗治可选用以下药物之一进行治疗治 疗疗旋毛虫病四旋毛虫病四旋毛虫病四1.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

40、旋毛线虫所致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旋毛虫幼虫的肉类而感染。2.临床主要特征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肉剧烈疼痛、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幼虫移行至心、肺、脑时,可引起心肌炎、肺炎或脑炎等。概述旋毛虫病(旋毛虫病(t r i c h i n o s i s)是旋毛线虫所致的动物源性人)是旋毛线虫所致的动物源性人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旋毛虫生活简史生活史 旋毛虫虫体细小,雌雄同体。常寄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在宿旋毛虫虫体细小,雌雄同体。常寄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在宿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西欧与北美发病率较高。我国云南、西藏、广东、湖南、福建、河北、四川、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

41、、湖北、广西及香港特区均有发生或流行。流行病学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西欧与北美发病率较高。我国云南、西藏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西欧与北美发病率较高。我国云南、西藏(一)传染源 宿主包括家畜与100余种野生动物。家畜中以猪为主。我国东北与中原地区野外散放养猪,猪食含幼虫包囊的肉屑而感染。狗感染率较高,鼠、猫、熊、野猪、狐、狼等是保虫宿主。(二)传播途径 多因生食被感染动物的肉类及其制品而感染,其中生食猪肉感染者超过90%。有部分地区居民将生猪肉丝伴作料调味后食用易受感染。带旋毛虫幼虫或包囊的粪便污染食物或水,被食入后也可导致感染。(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染,主要与生食肉类的饮食习惯有关。感

42、染后有一定免疫力,再感染可无或仅有轻度症状。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一)传染源 宿主包括家畜与宿主包括家畜与1 0 0 余种野生动物。家畜中以猪余种野生动物。家畜中以猪1.旋毛虫的致病作用及病情轻重与感染数量、发育阶段、人体免疫反应状态有关。仅吞食1020个包囊者可不发病,若吞食数千个者则可发生严重感染,甚至可危及生命。发病机制与病理旋毛虫的致病作用及病情轻重与感染数量、发育阶段、人体免疫反应旋毛虫的致病作用及病情轻重与感染数量、发育阶段、人体免疫反应2.主要病变是移行期幼虫侵入血流至内脏器官,其机械及代谢产物刺激所致。感染早期患者血液中IL-3、IL-4等增多,提示还可能与细胞因子有关。在各脏

43、器中由于旋毛虫引起血管损伤,继而诱发急性炎症与间质水肿。在空肠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灶性出血,但病变常较轻。旋毛虫病心肌炎表现为细胞浸润与灶性坏死,继以肌束纤维化,但尚未见其形成包囊,心肌炎并发心衰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度感染者幼虫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脑炎,皮质下可见肉芽肿性结节。脑脊液偶可查见幼虫。幼虫损伤肺毛细血管可引起灶性出血、水肿甚至支气管肺炎。发病机制与病理2.主要病变是移行期幼虫侵入血流至内脏器官,其机械及代谢产主要病变是移行期幼虫侵入血流至内脏器官,其机械及代谢产3.感染23周后幼虫定居于骨骼肌引起旋毛虫病肌炎,常侵犯膈肌、舌肌、咀嚼肌、肋间肌、颈肌、肱二头肌与腓肠肌等。主

44、要病变依次为:肌肉纤维变性,肌横纹消失,嗜酸性颗粒和肌浆溶解;幼虫死亡后引起肉芽肿反应;在视网膜、胰腺、肝、肾、胎盘、胆囊、乳腺、骨髓及淋巴结等组织内偶可发现旋毛虫幼虫,并造成一定损害并出现相应症状。发病机制与病理3.感染感染2 3 周后幼虫定居于骨骼肌引起旋毛虫病肌炎,常侵犯周后幼虫定居于骨骼肌引起旋毛虫病肌炎,常侵犯(一)早期 为成虫在小肠的阶段,多为肠炎症状,起病第1周可有腹泻水样便、腹痛、恶心等表现。本期症状轻而短暂。临床表现(一)早期(一)早期 为成虫在小肠的阶段,多为肠炎症状,起病第为成虫在小肠的阶段,多为肠炎症状,起病第1 周可周可(二)急性期 为幼虫移行阶段,于起病第2周起,幼

45、虫移行导致中毒过敏症状。1.畏寒、发热,体温达3840,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24周,重者可达6周。发热时80%的患者多有眼睑与面部水肿,严重者下肢水肿。约20病例有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可有结膜下或指甲下线状出血。2.突出的是全身肌肉剧烈疼痛、肿胀,硬节感,压痛触痛明显,以腓肠肌为甚。多为强迫屈曲状态,不敢活动而呈瘫痪样。严重者咀嚼、吞咽、呼吸和动眼时感疼痛,可出现声哑,眼部症状可有视力模糊、复视甚至失明。3.可并发心肌炎、脑膜脑炎及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二)急性期(二)急性期 为幼虫移行阶段,于起病第为幼虫移行阶段,于起病第2 周起,幼虫移行导致周起,幼虫移行导致(三)恢复期 为成囊期,病

46、程1个月左右,随着肌肉包囊形成,急性期症状逐渐消退,但肌肉疼痛、乏力可持续数月。少数患者仍可并发心衰与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表现(三)恢复期(三)恢复期 为成囊期,病程为成囊期,病程1 个月左右,随着肌肉包囊形成,个月左右,随着肌肉包囊形成,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一般检查(一)一般检查 幼虫移行期白细胞达(幼虫移行期白细胞达(1 0 2 0)1 0 9/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病原体检查(三)病原体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免疫学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免疫学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根据病前12周生食或半生食感染动物肉类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疑诊本病,病原学检查阳性

47、即可明确诊断。2.早期应与食物中毒、菌痢、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肌肉疼痛剧烈者需与皮肌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前根据病前1 2 周生食或半生食感染动物肉类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疑周生食或半生食感染动物肉类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疑(一)病原治疗 阿苯达唑(albendazole)为首选药物。成人剂量为400500mg,每天23次;儿童按20mg/(kgd),每天2次,疗程57天。(二)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改善症状并防止类赫氏反应。(三)对症治疗 重症者在病原治疗的同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症状,并可防止类赫氏反应。预防、处理心

48、衰等。治 疗(一)病原治疗(一)病原治疗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a l b e n d a z o l e)为首选药)为首选药1管理传染源 对于钩虫病、蛔虫病和蛲虫病,应积极治疗新发病例;同时宜根据当地感染率高低,采取普遍治疗或选择性人群重点治疗。对于旋毛虫病,应提倡生猪圈养,饲料加热防猪感染;隔离治疗病猪。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避免其污染猪圈。2切断传播途径 对于钩虫病、蛔虫病和蛲虫病,应加强粪便管理,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变施肥和耕作方法,尽量避免赤足与污染土壤密切接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对于旋毛虫病,有关机构应加强对屠宰场的检验检疫工作,未经检验的

49、肉类不得出售,避免私宰猪肉。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预防线虫感染的疫苗均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无市售产品可用。故重点在于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包括线虫病在内的肠道传染病的认识,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为猎奇而生食猪肉或其他动物肉类及其制品。预防1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对于钩虫病、蛔虫病和蛲虫病,应积极治疗新发对于钩虫病、蛔虫病和蛲虫病,应积极治疗新发1.线虫病在全球的流行及控制情况。2.常见线虫的生活史及其意义。3.常见线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4.常见线虫病的临床表现。5.常见线虫病的实验室诊断。6.常见线虫病的治疗。线虫病在全球的流行及控制情况。线虫病在全球的流行及控制情况。钩虫生活简史

50、钩虫生活简史钩虫生活简史 钩虫感染遍及全球,约有10亿人以上有钩虫感染,尤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普遍,农村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感染高度流行区感染率在80%以上,一般感染率为5%30%。国内除黑龙江、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等省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尤以四川、浙江、湖南、福建、广西、广东等较重。流行病学钩虫感染遍及全球,约有钩虫感染遍及全球,约有1 0 亿人以上有钩虫感染,尤以热带和亚热亿人以上有钩虫感染,尤以热带和亚热(一)传染源 主要是钩虫感染者与钩虫病患者。钩虫病患者粪便排出的虫卵数量多,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二)传播途径 农村钩虫感染主要经皮肤感染。亦可生食含钩蚴的蔬菜、黄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