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理学实验打打开开斯斯金金纳纳箱箱斯金纳与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斯金纳在美国公众中的名声远比在心理学界的名声大得多,一位崇拜者写道:“(斯金纳)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科学家英雄,普洛米休斯式的播火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偶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他解放了我们的思
2、想,从而脱离了古代的局限。”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斯金纳在心理学界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种典型仪器。它不只被用于研究动物行为的塑造,而且被广泛地用于脑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斯金纳箱高约1尺,长方形,一面是单向玻璃,以便于观察动物而不惊扰它,其底部是金属网,可产生电击。箱内有照明小灯,并有一根连接着食物台的杠杆或一块踏板。相应的记录装置可以把动物的按压反应记录下来。斯金纳箱斯金纳箱巴普洛夫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l 即动物既有的本能反应,如:眨眼、惊吓、流口水等,可用人为的方式加以控制,使其伴随新刺激的出现。l 在实验中,铃声是新刺激,狗听到铃声,就想到食物,所以一听
3、到铃声就会流口水。l 我们以前总以为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无法改变,事实上却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斯金纳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实验:l 斯金纳将老鼠放入斯金纳箱,用奖赏出现的时间训练老鼠按压杠杆的时间和次数。l 一开始只要老鼠压杆,就可以得到食物。l 后来老鼠若要获得奖赏,必须压杆3次、5次,或是20次。l 除了固定比例的奖赏,斯金纳也尝试把奖赏移除。最后他发现如果停止给老鼠食物,老鼠逐渐不去压杆l 一般人直觉地认为,随机且间隔如此长的奖赏,会使老鼠对获得奖赏不抱希望,致使压杆行为消失。斯金纳发现,间歇给予食物奖赏的方式,反而让这些老鼠像染上毒瘾一样,不断压杆。l 他发现奖赏间隔不规
4、则的情境下,消除既有行为需时最久。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异同相同点:l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l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l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不同点(1)经典条件反射控制特定的某个腺体,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
5、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斯金纳通过在斯金纳箱里实验老鼠压杆得食物、鸟儿叼盘子,兔子把硬币投入钱筒,教猫咪弹钢琴,教小猪使用吸尘器。证明:绝对服从造就出极端自由。人类若能放空思想,全然接受机械式的训练,就能超越所有生理限制,学会原本不属于人类的行为。只要有正确的训练,人类就能跨越身体的界限,无所不能。改变改变奖惩频率奖惩频率的启示:的启示:l 人类对奖赏的反应优于对处罚的反应。l奖赏比处罚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为。奖惩频率(强化理论)对
6、奖惩频率(强化理论)对管理实践的管理实践的启示启示n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n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n3)及时而正确强化。所谓及时强化是指让人们尽快知道其行为结果的好坏或进展情况,并尽量的予以相应的奖励,而正确强化就是要“赏罚分明”,即当出现良好行为时就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出现不良行为时就给予适当的惩罚。n4)奖人所需,形式多样。斯金纳想用这种只提供奖赏的环境训练孩童,培养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能操控周遭环境,并以此探索世界。箱里温度恒定,不需要担心过热导致尿布疹、着凉引起鼻塞等问题。由于温度调节精准,婴儿不需要盖被,也没有窒息的危险。箱子材质特殊,可以吸收臭味和湿气,清理时间可以减半。斯金纳营造
7、出关爱友善的环境,孩童置身其中,无须担心遭受危险,若是跌倒也不会受伤,因为每个角落都有护垫包裹。斯纳金子女控制机斯纳金子女控制机斯金纳根据其实验结果,提出了符合人性的社会政策:他主张我们应当正确评价环境所施加的巨大影响,而遵循特定方式建构环境,使其给予我们“正强化”,也就是要引导我们言行合宜,适应环境,发挥创意。呼吁社会采取正向的暗示,引导人们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消除会导致困窘愧疚的负面情境。米尔格拉姆与服从权威电电醒醒人人心心米尔格兰姆米尔格兰姆(1933-1984),美国心理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从事了大量研究,由于对从众行为的研究而著名。米尔格兰姆由于对心理学的创造性的贡献而获得了许多荣誉
8、。毕业于昆斯学院,后赴哈佛大学深造。196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入耶鲁大学。1963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该校社会关系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的行政负责人。米尔格兰姆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员,1965年获该会社会心理学奖。1972年成为古根海姆的一名研究人员。1980年应聘于纽约市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电击实验电击实验实验过程:l 实验小组告诉参与者,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告诉参与者他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l“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1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
9、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l“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l 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15 参与者将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真的进行电击。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着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
10、。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高达65%的人会遵照权威下达的指令行事,纵使这样做可能危及他人性命,也会照做不误。实验实验
11、结论结论人类残害同类,未必是先受攻击或侵犯。这些被试者性情温和、奉公守法、疼爱子女、家庭美满,且都没有不良嗜好。人格不如环境来得重要。只要所处环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以成为杀人凶手。人格不具有稳定性,所以人类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不受人格特质的影响。而是因为人格特质往往不敌时间、地点、同伴等环境因素。人类的行为只有部分源于稳定的内在人格,绝大部分随外在力量的改变而变化。35%的人抗拒主试施加给他们的情境。然而服从和反抗的被试,在这些因素上并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研究结果l米尔格兰姆对服从问题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由于对权力主义的服从,使得一些人对另一些清白无辜的人所造成的痛苦。l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之所以震
12、撼人心,或许正是因为它揭露了想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巨大落差吧!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l 在实验中 反抗者查芬说:“我怕这实验会让我太紧张,导致心脏病发作。”查芬是因为怕自己的心脏受不了才选择反抗。l 查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表现,完全让人想不到他在实验时会反抗指令。l 米尔格拉姆很难找出任何一组相对的特质,能与服从反抗完全对应。l 他发现服从的被试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比较疏远。l 反抗者曾遭受严厉殴打或剥夺某些权益的处罚。l 在军中服役的服从者略多于反抗者,其中多数服从者承认曾对人开枪,多数反抗者则不曾这样做。查芬的例子证明:人格无法决定行为,情境才是人格无法决定行为,情境才是关
13、键关键。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表现某种行为,在其他情境下未必会有相同的反应。人类置身各式各样的环境,反应也随之变化,无法预料。被试在实验情境下里的行为反应,不能用以预测其他情境中的行为反应。你我是否曾多次听见带有种族歧视的诋毁时,为了避免冲突而保持沉默?你我是否曾多少次看见不公不义的事,比如同事遭受刁难侮辱时,却为了保住工作而袖手旁观?这种意念潜伏心中,受所处情境影响。实验质疑:实验质疑:实验本身受到了关于在科学实验上的伦理质疑,因为这项实验对参与者施加了极度强烈的情感压力,但这项实验带来了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发现。实验所引起最主要的评论不在于实验方法的伦理争议,而在于实验所代表的意义。米尔格拉
14、姆在他服从的危险一书中便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力的环境,与我们所痛责的纳粹时代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砰、砰、砰砰、砰、砰”就是疯子就是疯子罗森汉的精神病诊断实验他是斯坦福大学法学与心理学荣誉教授罗森汉罗森汉。他为人所知的成就,在于颠覆精神病学的诊断,他以一系列的实验揭露其弊。精神医学在当年已发展为一门地位稳固的科学,而罗森汉却以一系列的实验揭露其弊。罗森汉深知精神病医生握有极大权力,因而他设计了一项实验,来测试精神病医生的专业能力是否与其权力相称。实验过程实验过程u罗森汉搞一伙人假装精神病人入院,他自己也亲自出马,除了诊断前说有幻听之外,其余时刻都正常表
15、现。u他们陈述自己症状时,只有一项有些幻听体验,其余一切表现正常。结果,他们都“被精神病”了,顺利入院,即使入院之后都正常了,但最少也住了一个星期院。u有意思的是:这些“假病人”医生都没看出来,认为他们有病;但是,那些住院的真病人,却比医生们还专业,在3个假病人所住的医院,近1/3的精神病人认为这些装病的人没病,“你们不是疯子,你们是记者或者编辑,你们是来检查医院的!罗森汉二次试验:罗森汉二次试验:n被研究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知道罗森汉第一个研究的结果,并且不相信这种错误会在自己的医院里发生。n罗森汉告诉这些工作人员,在以后的三个月中,会有一个或几个假患者在某个时间来医院试着争取住院。n在三个月
16、的时间里,被接受住院的人共有193人。这些人当中,41名被诊断为是假患者的可能性很大,即他们都完全正常,另外,至少有一名精神病专家表示怀疑,认为正常的可能只有23人。n结果十分遗憾,罗森汉没有派任何假患者去这家精神病院。对精神病学的质疑:I.多数人的感受和想法影响着某种疾病确诊比例的高低。II.精神异常者比治疗精神异常的医生更能辨识谁是正常人。III.人类独特的心理倾向:一旦认定是这样,就会设法让情况符合内心所想。精神疾病的诊断并非依据个人内在状况而定,而是受外在情境的操控,关键在于能否敏锐地感受到环境给予暗示,并正确解读。如果精神病学可以称得上是一门科学,那么它必定还处在起步阶段。精神疾病的
17、诊断,基本是建立在共识基础上。虽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医生都会草率诊断,但这样的医生确实为数不少,甚至还可能为掩饰心虚而更加自负。医生未能严格依据DSM标准对病人的病史、发展情况作出判断。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标签标签效应效应)l这项实验反映了人类内心难免充满了主观意识,因而该实验成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重要文献,在哲学领域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l智商高低虽与天赋有关,但机会与期望的影响更大。l因此所有诊断过程必然充斥这类误差,结果并不可靠。l标签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观感。达利与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珍诺维斯之死实验背景l 1964年3月13日星期五,黑色星期五。28岁的珍诺维斯照例把车开进附近的停车场,向
18、公寓所在的大楼走去。l 凌晨3点,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对她猛刺刀。珍诺维斯呼喊,楼里居民只是求歹徒放过她,但没人下楼查看。l 歹徒莫斯里前后三次对珍诺维斯施暴,这起案件前后持续超过35分钟,每次受害者都尖声呼救,附近住户应该都听见了。尽管他们开灯察看,甚至目睹了事件经过,却没有人伸出援手。总共38名证人隔着窗户,眼睁睁看着一名女子身中多刀,饱受凌虐。实验过程实验过程l与试学生单独坐在一个房间,透过麦克风谈论自己在纽约大学遇到的挑战。受试者可以听到其他房间传来的谈话。l实验的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用两分钟时间讲述自己遭遇的问题,受试者必须依据排定的顺序,聆听预录的谈话内容,轮到自己时才能发言。l主试
19、者首先播放预录的谈话,这名学生自称患有癲痫,他用踌躇为难的语调,对“在场其他人”表示,自己的病很容易发作,特别是在考前读书时。l主试者首先播放预录的谈话,这名学生自称患有癲痫,他用踌躇为难的语调,对“在场其他人”表示,自己的病很容易发作。l受试者讲完之后,接着又陆续播送几段预录但本人不在场的访谈,直到状况出现:患有癲痫的那个人发作。因为所有人都待在彼此隔离的房间,不知情的受试者看不到对方发作的模样,也无法看到或听到“应当在场”的其他人有何反应,况且其他人不过是隔壁房间的录音带。只有31%的被试者采取行动32时间时间影响行为的可能性影响行为的可能性:l 被试者如果在3分钟内未向主试报告发生了紧急
20、情况,那么往后也不太可能这么做。l 紧急事件中,时间越久越不利。等待越久,会让人越麻痹无能。“群体人数群体人数”对行为的影响:对行为的影响:l 被试者如果以为当时在场者有4人以上,就不会采取行动帮助受害者。l 被试者如果认为那位同学癫痫发作时,只有自己在场,没有其他人,则85%的人会在3分钟内采取行动。l 旁观者人数众多往往阻碍助人行为的出现。l 群体规模与采取行动的比率相关。越多人目睹了一起事件,个别目击者会自觉责任越少,因为有越多人分摊责任。“责任扩散”拉丹和达利推测:n被试者因为极度惊吓以致无法反应,甚至毫无感觉。n没有采取行动的被试并非冷酷无情,更可能是因为知道其他人在场。n紧急情境不
21、是既定事实,而是随人感受而有不同的诠释。也许就是这样,我们才会观望迟疑,没有具体行动。达利与拉丹二度进行实验u地点在一个有通风口的房间。受试者为4名大学生,其中3位为刻意安排,另外一名受试者则不知情。u4人必须坐在房里填写有关大学生活的问卷。u几分钟后,达利与拉丹暗中前往大楼管道间,将某种气体释放到受试者所在房间,气体对人无害,却能让人以为情况紧急。u3人事先已得到指示,此时必须神态自若,继续填写问卷。u只有1位被试者在四分钟起身下楼,告知主试此事,另有3个人在实验结束前告知主试,而剩下其他人完全没有采取行动。社会暗示社会暗示作用:作用:1.人类所受的社会暗示是后天学习的产物。2.社会暗示让我
22、们知道,什么时候跳舞、什么时候跳舞、什么时候领圣餐。如果教导人们,使其了解社会暗示作用、人众无知、旁观者效应等观念,多少能抑制这些行为反应的出现。3.人一旦知道自己有多容易因为偏颇的解读而错失关键时刻,那么就会设法不让自己因此受害。推出结论推出结论:助人行为五阶段:觉察觉察:你注意到有事发生,而你可能帮得 上忙。理解理解:你认为有人需要帮助。责任责任:你自觉应该帮忙。推断推断:你决定要怎么做。行动行动:你采取行动。费斯汀格与认知不协调理论撒谎有理费斯汀格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
23、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实验实验背景:背景:基奇等其他信徒相信在12月21日,会有洪水来临。许多人为迎接洪水到来做了充足的准备,如:辞掉工作、变卖家产。然而最终洪水并没有来。信徒由原先的拒绝采访,在洪水未来之后主动联系媒体要求采访,并竭力解释他们的信念并未落空,想要说服世人相信。现象:现象:信徒为了拉近信念与现实的落差,想尽各种办法自圆其说。费斯汀格总结这样的现象,推论费斯汀格总结这样的现象,推论:一旦宗教团体秉持的信念与现实不符,此时信徒就会改变信仰。因为信徒已无计可施,只能采取这种防御机制。认知不失调实验:将被试者分为
24、两组,其中一组成员,如果说谎,每人可得20美元,另一组说谎者却只能得到1美元。研究结果出人意料,只能得到1美元的被试者,事后宣称相信自己所言属实的比例,明显高于说谎可得20美元的被试者。拿到20美元的被试者不会感受到强烈的矛盾冲突,因为他们撒谎有显而易见且强有力的解释:轻而易举就能得到丰厚的酬劳。调和一致,是人类追求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只注意到符合自己信仰的信息,习惯与认同我们信仰的人往来,当遇到矛盾冲突信息时,如果它可能危及现有信仰体系的稳定,我们就会忽略他。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某人从事与其信念相抵触的行为,所得的奖赏越微薄,此人越有可能改变原先的信念。人类在处理自己信念受到挑战时,我们的认
25、知系统人类在处理自己信念受到挑战时,我们的认知系统会进行一些处理。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会进行一些处理。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包含两个认知要素:一是关于自身特点和自己行为的知识;一是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引起两种认知不协调的原因有:自相矛盾。文化习惯不同。
26、特殊与一般的冲突。已有的经验作怪。现实实例:现实实例:琳达的女儿奥黛莉3岁那年掉进自家游泳池。只剩下心跳、排汗等基本生理功能。但奥黛莉如同圣母一般,能让耶稣雕像上流出神秘的圣油。这些圣油能治愈脑癌、心脏病、抑郁症等重大疾病。但却无法治愈琳达的乳腺癌。琳达解释她不想让女儿为自己受苦。认知不协调理论不足之处:它只能解释我们如何将思想化为行动,却不能解释我们如何改变思想。48在在解决认知不协调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哈洛与亲子
27、依恋关系以以爱爱之之名名哈洛(Harry F.Harlow 19051981)美国比较心理学家,早期研究灵长类动物的问题解决和辩别反应学习,其后用学习定势的训练方法比较灵长类和其它动物的智力水平。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们喜欢使用“顺从、一致、认知、次要刺激”这样的词汇,但哈利哈洛却更喜欢谈论“爱”。代母实验代母实验l 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l 刚开始,婴猴害怕极了,焦躁恐惧的蜷缩成一团。l 但没过
28、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肚子饿了就冲向铁丝缠成的哺乳机器,吸取源源不绝的乳汁,吃饱后又回到布猴柔软的怀抱,享受安全感。实验结论:实验结论:l爱源于接触,而非实物。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l“接触安适”是爱的重要成分。“面具面具”实验实验l 哈洛进一步让他的助手做了一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l 但是面具在完工之前,婴猴就已经出生了,所以哈洛把婴猴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线代母关在了一起。l 婴猴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的咬它。l 而当逼真的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地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启示:1、脸是爱的变数。爱孩子,先得爱自己
29、做父母的那张“脸”情绪管理很有必要。2、我们的需求远不止饥饿,我们努力与他人建立连接关系,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张脸在我们心中是最可爱的脸,(刻板现象),而且很难被修改。“铁娘子铁娘子”实验实验l“铁娘子”实验 是哈洛设计的一种特殊的代母,它会向小猴发射锋利的铁钉,并且向它们吹出强力冷气,把小猴吹的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并且不停尖叫。l哈洛声称,这是一个邪恶的母亲,他想看看这会导致什么结果。l他制作了各种邪恶的铁娘子,它们有的会对着小猴发出怪声,有的会刺伤小猴。l令人吃惊的是,无论什么样的邪恶母亲,哈洛发现小猴都不会离去,反而更加紧紧的抱住它们。启示:启示:I.受伤的小孩唯一倾向就是去找妈妈。受到惊吓
30、的的幼儿是不计一切代价要紧贴母亲的。II.一旦我们将自己托付给对方,对方就能我们于死地。哈洛从这个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代母养育实验”中观中观察到了一些察到了一些问题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这些小猴子”每天只需要和真的猴子玩半个小时。这样一来,幼猴完全正常。毁掉一个孩子没那么简单。轻微的晃动,柔软的触觉,和真人互动30分钟,任何母亲都能做到。表明三个变量与爱有关:接触、动作、游玩哈洛行为与实验的矛盾:哈洛行为与实验的矛盾:哈洛以“爱”为主题进行的实验,研究与爱有关的要素。但哈洛的实验过程太残忍,伤害了很多幼小无辜的幼
31、猴,使幼猴无法健康的成长。哈洛的生平经历及情绪对他想出如此残忍的实验有一定的影响。要要珍爱弱小的动物。珍爱弱小的动物。亚历山大的颠覆性成瘾实验吸吸毒毒不不要要紧紧奥尔奥尔兹与米尔纳兹与米尔纳“愉快中枢愉快中枢”他们剖开一两只老鼠的头骨,在如豆子般大小的大脑中置入细小的电极。两人发现,老鼠似乎喜欢脑部受到轻微电击的感觉,电极位置不同,反应也不一样。电极偏右,老鼠会格外温驯;偏左,则会兴奋而一直喘气。往下,老鼠会不停地舔生殖器。往上,老鼠则会胃口大增。推理:推理:老鼠为了寻求快感,会不停地刺激神经中枢。布满神经的部位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诱惑诱惑”实验实验基本假设布置过程:l 研
32、究者把16只老鼠放进豪华的老鼠乐园,另外6只老鼠则留在拥挤且与外界隔绝的笼子里。l 因为纯吗啡带有苦味,老鼠不喜欢,所以他们把吗啡掺在糖水里,给两组老鼠喝。l 起初只加一点点糖,实验越久,糖越加越多,到最后简直就像甜腻腻的甜酒。老鼠一边喝水,一边吸收难以抗拒的类鸦片药物。l 他们也提供两组老鼠普通的自来水,水质浑浊略带霉味,就放在装了吗啡水的瓶边。实验结果实验结果l 置身拥挤笼里的老鼠,就会去喝吗啡水,这些老鼠用力啜饮。l 住在老鼠乐园里的老鼠,不管实验者加再多的糖,都会排斥喝下具有麻醉效果的液体。不过有些老鼠偶尔会去喝,母鼠多于公鼠,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比较偏好自来水。l 两组老鼠都曾喝下吗啡
33、水,但相较之下,拥挤笼子中的老鼠喝水的频率是乐园中老鼠的16倍。置身“友善”环境中的老鼠会避免接触任何影响其群体行为的物质。如:海洛因。至少对啮齿类动物来说,若身处舒适情境中,便不需要鸦片之类的物质。孤立隔绝的环境不仅会造成人类的心理压力,其他动物也同样难以忍受,因而会诱发极端行为。即使是药性最强的药物,如果它会影响得到满足的机会,被试老鼠也会抗拒。假设:让老鼠享受五星级豪华饭店的高级设备,随时都能满足性需求,它当然不会上瘾。可是现实世界里,人类更为脆弱,可能会在人生低潮时开始服用药物,一旦成瘾,就停不下来。戒除过程相当痛苦,瘾头一再复发,几乎没有例外。验证:研究团队再度找来两组老鼠,一组留在
34、笼里,一组移往老鼠乐园。除了吗啡水,不给其他饮用水。57天后,所有老鼠都染上海洛因毒瘾。结论:结论:时间够久,足以产生耐时间够久,足以产生耐药性与毒瘾药性与毒瘾 再给予两组老鼠自来水与吗啡水,结果不出其所料。留在笼里的老鼠继续啜饮吗啡水。老鼠乐园里的那组,即使已经吗啡成瘾,也不去 饮用含吗啡的水,即使出现戒断症状,也会减少服用的剂量。这项发现意味着,已经形成的瘾并非不可改变。亚历山大的研究意味着亚历山大的研究意味着l成瘾反应事实上可以受自由意志所控制。l老鼠、人类拿起众所周知的导管后再放回去,没有任何问题。若是无法放手,并不是因为某些物质天生难以抗拒,而是因为动物发现在特定环境中,没有比慢性自
35、我毁灭更好的抉择。l亚历山大所谓的成瘾,是一种因应生活方式采取的策略。而所有人为建构的策略,都可以透过教育、转移注意力、机会加以改变。会不会上瘾,可以抉择。l成瘾比例的提高,并非因为药物更容易获得,而是人心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洛夫斯特与虚假记忆的实验你编织了记忆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Elizabeth Fishman Loftus 1944.10.16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1966年获得数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196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7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记忆活动,发现包括武器焦点、耶基斯-道森定律、语言暗示的影响、催眠的影响等规律。洛夫特斯早期研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后来转而研究人
36、类的认知和记忆活动,她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有关压抑记忆的延展性和可靠性方面。她在过去事件的信息是怎样塑造人类记忆的研究方面十分著名,在认知心理学方面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的工作对心理学来说是巨大的贡献,也开启记忆研究独特和有争论的一面。记忆幻境虚假记忆幻境虚假记忆实验记忆实验l她首先请受试者描述看过的物品,如:交通标志、胡须、农舍、刀子等。她可能会问受试者:“那个标志不是黄色的吗?”只要她言词暗示有此可能。受试者明明看到红色的标志,几乎都会附和说是黄色。l其次,她请受试者观赏影片,片中一名头戴面具的男性,身受枪伤,倒在无人街头。她若问到以下问题:“你记得那个人有没有留胡须?”每位受试者都说有胡须,然
37、而片中男子头戴面具,根本无从分辨。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即使是微乎其微的暗示,也会影响记忆的即使是微乎其微的暗示,也会影响记忆的真实性真实性。虚假记忆才是真的可怕。虚假记忆才是真的可怕。在购物中心迷路在购物中心迷路”的的情境实验情境实验 正式实验前,洛夫特斯要求学生在感恩节假期中,设法让兄弟姊妹产生假回忆,并将对话过程进行录音,然后返校后将录音带交给她。正式实验时,洛夫特斯为每位受试者准备一本手册,内容包括四则受试者幼时经历的事件,其中三则真实经历由家人提供,一则在购物中心迷路的经历,则是洛夫特斯杜撰。受试者家人协助为四段经历分别写下长短相近的一段叙述。受试者来到实验室,阅读手册记载的个人经历,且
38、依据记忆,写出相关细节,若不记得有此事,只需写下“我不记得了”。结果让洛夫特斯颇感讶异。25%的被试者突然想起自己曾在购物中心迷过路。不只是惊人的统计数据,而是伴随虚假记忆而来的细节描述。她说:“我很意外,这些人对无中生有的事情侃侃而谈,还深信不疑。”记忆随时间推移而消磨,难以持记忆随时间推移而消磨,难以持久久。人类无中生有的倾向相当强烈且影响广泛,甚至可以凌驾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之上。我们捏造故事不全是为了帮自己洗脱罪名,而是一种必然的反应或是难以抗拒的欲望让我们不计代价地这样做。我们渴望得到社会认可,所以采取某种说法,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否会因此成为罪人。坎德尔的海蜗牛实验想忘忘不掉埃里克坎德尔1
39、929年11月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二战期间随家人移居美国,获美国国籍。195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一生效力于精神病学和生理学研究领域并获得杰出贡献。2000年,埃里克坎德尔与好友保罗格林加德以及阿尔维德卡尔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坎德尔获奖是因为在研究中发现了如何改变突触的效能,以及其中涉及了哪些分子机制。年轻的亨利 患有严重癲痫,频频发作,生活几乎停顿。斯考维勒给亨利动手术。他认为亨利的癲痫频频发作可能是大脑颞叶深层受到刺激,此处即海马回。一般认为是脑部的即时反应区,只需片刻,零星火花就能引发燎原大火。斯考维勒建议亨利割除海马回,并表示他之前为若干癫痫病患实行同样手术,术后都未
40、再发作。割除海马回后亨利的记忆越来越差。但在生活本能上却未退化。手术后几周,亨利心智错乱的情况仍未改善,斯科维尔才发现,他的确移除了引起癫痫发作的源头,但也在无意中截断了记忆的源头。脑部各处皆能进行记忆,但海马回显然是记忆的宝库。海马回显然贮藏了个人经历的重要细节,甚至可以称之为意识的核心。但脑部另有一个记忆系统程序记忆或潜意识记忆不同类别的记忆各自储存在不同的记忆区块里。海海蜗牛实验蜗牛实验l海蜗牛会从腹足的黏液腺分泌黏液,对其施以电击,腺体开口就会收缩。l坎德尔和同事随即发现,可以透过习惯化、敏感化、经典条件反射三种学习方式,改变海蜗牛这种生理反射。l坎德尔训练海蜗牛,并加以观察测量。l海
41、蜗牛一经碰触,黏液腺口就会收缩,他用放大镜与摄影机观察此时海蜗牛的神经元有何变化。l他发现海蜗牛的神经元受到电击后,会释放出神经传导物质,透过突触彼此传递,在强化刺激与反应的连结、传导过程中,神经元的连结也更为紧密。l他分别观察“感觉”、“动作”的神经元,都发现同样结果:行为定型时,神经元间脉冲反应也变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海蜗牛学习记忆新事物时,神经元产生了变化。每次练习一项工作,就等于在脑部重现执行此项任务所需的神经元网络。反复演练、再三提醒自己,特定神经突触之间的电化物质交流就越顺畅,连结就越强烈。让两种原本没有关系的神经元产生连结,特定记忆就此形成。人脑相当现实,有关联才有反应,在最常
42、走的路径上往来最为顺畅。“反应结合蛋白反应结合蛋白”CREBl它是一种积聚在脑细胞中的分子,作用在于刺激特定基因,制造蛋白质,强化细胞彼此的连结。lCREB就像细胞自由的强力胶,回忆就长期固定在细胞传导路径上。l没有CREB,记忆还是能维持一段时间,但相当短暂。莫尼斯与20世纪最前卫的心理治疗切切割割大大脑脑莫尼斯葡萄牙外科医生。莫尼斯开辟了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学科-精神外科学,因之分得1949年度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葡萄牙人。他也象其他许多神经学家一样喜欢研究脑前区-额前叶。此区无明确的功能,是一个所谓的“静区”,可以认为是脑中的一个协调中心,在这里产生联结,建立起神经
43、细胞之间的“线路”,储存生活的经验和思想。额叶切除手术额叶切除手术他的首位手术对象是一名患精神疾病的妇女,他们在患者头颅上钻了两个洞,并向她的额叶皮质泵入酒精。后来的手术则是用空心针头“掏空”额叶的几个区域从字面理解就是通过吸走大脑的某部分以达到切断神经连结的目的。所有这些手术都是不可视的,就是说他们很少打开病人的头盖骨去看他们究竟切的是哪块地方。莫尼斯表示:第一批接受手术的20位病人,7位完全痊愈,7位病情有所改善,另有六位没有变化,换言之,70%的病人的症状明显减轻,长期观察,也没有发现有副作用。但实际上,此手术危害性和后遗症非常高,术后患者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性格和思维能力。多数病人手术
44、后心智并未退化,也未出秽言,即使这种情况,也只是短期现象。一段时间后,许多病人变得比较沉静、漠然,这种变化相当微妙,感觉好像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徒有其形,但缺乏个性、感情等细微特征。但莫尼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深信但莫尼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深信人脑乃神圣之所,尽管这种牢不可人脑乃神圣之所,尽管这种牢不可破的信念并不妨碍我们探索其他治破的信念并不妨碍我们探索其他治疗精神疾病的手术,但我们的言行疗精神疾病的手术,但我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屡屡反映出这一举止、思想观念都屡屡反映出这一信念的可贵。信念的可贵。当时外界媒体评价当时外界媒体评价据报导,其他治疗重度精神病人的方式皆不见效,而在接受新研发的脑部手术后,65%的病人的病情获得了显著改善。唯有若干权威的神经学家深表怀疑。70年代后它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被认为是极不人道的手术,医学界也逐渐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