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ACU建设与管理建设与管理 12PACU的设置PACU的建设PACU的管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发展历史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发展历史n麻醉恢复室最早可能追溯到1801年在英格兰为进行过大手术或危重患者准备的五张“一对一的双床”(患者一张,责任护士一张)的病房1n1873年马塞诸塞州综合医院为患者从乙醚麻醉中恢复建立了独立的恢复病房1n20世纪40年代早期,具有一定规章制度的PACU在美国建立,随后在二战后得到快速发展2n如今不仅仅在医院设置独立的PACU,在独立的门诊手术中心也设置。231.Allen A,Badgwell JM.J Perianesth Nurs.2019 Aug;11(4):248
2、-58.2.Cutugno C.Policy Polit Nurs Pract.2019 Aug-Nov;14(3-4):142-50.doi:10.1177/1527154413517722.Epub 2019 Jan 16.麻醉后监测麻醉后监测 n对象:对象:在麻醉/镇静镇 痛下完成外科手术患者 或者诊断性、介入性检 查/治疗的患者n目的:目的:以识别和处理 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 发症为重点n时间:时间:麻醉苏醒和恢复期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4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nPAC
3、U是现代医院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特特 征征 靠近手术室或其它实施麻醉/镇静镇痛的医疗场所,以减少患者转运时间。配备了专业人员及相关设备。为刚刚结束麻醉和手术的患者在转入普通病房、特护病房或ICU、直接出院回家前提供监护与治疗。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5麻醉后患者的苏醒和早期恢复;恢复恢复早期并发症的识别与干预;改善患者情况,以利于下一步治疗治疗治疗患者转入ICU/特护病房/普通病房或者直接出院回家的指征和时间评估评估特殊情况下(如需要紧急再次手术)对患者状况进行术前优化与准备术前术前准备准备PACU的功能的功能刘进,邓小明.
4、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6 建立建立PACUPACU的意义的意义n在麻醉恢复期加强病人监护和治疗n保障病人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n降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和死亡率n减轻了外科护理的压力n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 黎彩玲,等.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护理学报.2009,16(2):40-42.7麻醉科主治医师会诊医师外科医师实施麻醉的麻醉医师麻醉住院医及护士紧急支援 PACU的管理的管理由麻醉科管理建立建全管理制和岗位职责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8设施设备药品的日常维护接
5、收患者连接设备执行医嘱 患者监测及一般评估初步评估转出条件完成医疗文书PACU护士人员职责人员职责(大型医院可设独立护理单元)(大型医院可设独立护理单元)护士长护士长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910PACU的设置PACU的建设PACU的管理 PACU PACU的设置的设置n应与手术区域(包括内镜中心与介入中心)紧密相连n平均1-3个手术台配备1个PACU床位,床位数与平均手术时间相关。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11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2图片来自中山大学
6、湘雅医院床位床位n床位数与平均手 术时间相关n保证一定的空间n床头配备电源插孔、各种接口(氧气空气等气 源、负压吸引口等)、紧急呼救系统、监护仪、呼吸机及输液泵等n采用开放式的床位,床位之间应配备床帘,以保 护患者隐私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13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床位床位可移动式的转运床,有可升降的护栏和输液架,且能调整体位。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14图片来自中山大学湘雅医院 监测设备监测设备n必备:脉搏氧饱和度、ECG、无创血压监测n心电图记录
7、仪、呼气末二氧化碳、肌松监测仪及体温监测处于备用状态n特殊监测:直接动脉测压、CVP、颅内压、心排量监测及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n配备足够的便携式监测设备Whitaker Chair DK,Booth H,Clyburn P,et al.Anaesthesia.2019 Mar;68(3):288-97.doi:10.1111/anae.12146.15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其他设备n其它设备和设施:除颤仪、困难气道车、纤维支气管镜、加温毯等。n急救车、超声仪 Whitaker Chair DK,Booth H,Clyburn P,et al.Anaesthesia.2019 Mar;68(
8、3):288-97.doi:10.1111/anae.12146.16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7PACU的设置PACU的建设PACU的管理 转入转入PACU转入标准转入标准未苏醒或苏醒不完全的患者;已苏醒但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阻滞不全,术中辅助较深的静脉麻醉患者;发生区域阻滞并发症的患者区域阻滞区域阻滞平面过高的患者;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黎彩玲,等.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护理学报.2009,16(2):40-42.18 转入转入PACU转运过程转运过程n由有手术组麻醉医师、外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转运;n麻醉医师负责指导转运,确保患者安全;n预计
9、患者转运过程中情况可能恶化、或者PACU距离手术室 较远时,使用便携式监护仪;n转运过程中应 注意预防坠床、缺氧、人工气 道、引流管及 导尿管移位及 意外脱出。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19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转入转入PACUPACU患者移交患者移交提供完整的麻醉记录,重要情况特殊提醒安全接管患者交接病人情况手术细节术后早期医嘱联系方式麻醉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医生PACU医护人医护人员员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0麻醉恢复早期的评估与监测麻醉恢复早
10、期的评估与监测 由训练有素的PACU护士和/或麻醉医师持续监护意识水平气道开放性、呼吸频率、通气量、氧饱和度、給氧情况血压、心率和心律术后疼痛、恶心、呕吐体温、出入水量、用药、CVP、ETCO2等意识呼吸循环并发症其他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1呼吸功能呼吸功能n监测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尤其是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道通畅状态。n确认气管导管位置。n人工通气和可能 出现药物导致的 通气不足患者,建议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2图
11、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肌肉功能神经肌肉功能n使用了肌松药和合并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患者,应该评估神经肌肉功能。n评估神经肌肉功能首选物理检查,必要时可以使用肌松监测仪。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3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体温体温n低体温是苏醒和恢复早期常见情况。n应定时测量体温。n尤其应该警惕小儿体温异常(低温和高温)。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4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应常规动态监测和评估 围术期的容量状态和液 体管理情况,进行个体 化的
12、液体治疗。血液制品的使用参考相 关指南,避免随意性。容量状态和液体管理容量状态和液体管理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5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PACU的常用治疗的常用治疗 低体温n保持体温正常是苏醒和恢复期的重要目标n治疗低体温时推荐使用主动加热设备术后恶心呕吐n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必要时可以联合使用多种类型药物(糖皮质激素、氟哌利多和5-HT3受体抑制药)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6PACU的常用治疗的常用治疗低氧血症n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需紧急
13、处理。n常用的处理措施:氧疗、保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纠正存在的低氧状态。术后躁动与谵妄n应分析原因(可参考血气分析结果),n采用镇静镇痛措施,适时拔除气管导管,充分给氧,防止坠床,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7PACU的常用治疗的常用治疗寒战n保温和主动加温低体温是寒战的首要原因1n寒战的危害:2肌肉持续颤动使患者产生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并且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更明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失代偿,因此危重患者可发生心肺功能衰竭。低温引起的寒战可破坏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使机体的凝血级联反应受抑,术中
14、失血量和术后发生出血的概率显著增加,输血的概率也增加。1.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张耕,祝瑞旋.术中寒战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9;11(16):105-106.28PACU的常用治疗的常用治疗术后疼痛n个体化的治疗。1n推荐多模式镇痛1n非麻醉性镇痛药通常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氯诺昔康、帕瑞昔布等)和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等)2n应警惕外科医师使用镇痛药与麻醉科使用镇痛药物的叠加作用。11.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赵志刚,谭毅.静脉镇痛药在术
15、后镇痛中的应用现状.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4(11):1091-1095.29氟马西尼可用于拮抗其引起的呼吸抑制和镇静不常规使用有再次出现呼吸抑制的风险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1纳洛酮拮抗其引起的呼吸抑制不常规使用有再次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可能导致疼痛、高血压、心动过速和急性肺水肿阿片类阿片类1个体化评估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有指征时,建议使用肌松拮抗剂肌松药肌松药1药物拮抗效应1.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2.陈瑛瑛,等.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术后呼吸抑制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2019;31(3):307-309.30药物拮抗效应
16、可通过不同药物之间的作用,有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2。转出转出PACUPACUnPACU应有明确判断将患者转出至应有明确判断将患者转出至ICU、特护病房、普通病房或直接出院回家的特护病房、普通病房或直接出院回家的标准。标准。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31转出PACU普通病房(基本标准)完全清醒、气道保护性反射恢复 在PACU停留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气道通畅、呼吸和氧合恢复至术前基础水平循环稳定,外周灌注充足,无不明原因心律失常和不可控制的出血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得到控制体温基本正常、提出术后补液建议,完善记录意识意识呼吸呼吸
17、循环循环并发症并发症其他其他体温体温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Cutugno C.Policy Polit Nurs Pract.2019 Aug-Nov;14(3-4):142-50.doi:10.1177/1527154413517722.Epub 2019 Jan 1632Steward苏醒评分表注:上述三项总分为注:上述三项总分为6分,当患者评分分,当患者评分4分,可考虑转出分,可考虑转出PACU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33PACU转出评分标准(转出
18、评分标准(Aldrete评分表评分表)注:上述五项总分为注:上述五项总分为10分,当患者评分分,当患者评分9分,可考虑转出分,可考虑转出PACUCutugno C.Policy Polit Nurs Pract.2019 Aug-Nov;14(3-4):142-50.doi:10.1177/1527154413517722.Epub 2019 Jan 1634转出转出PACU日间手术或无痛诊疗日间手术或无痛诊疗n除满足基本标准外,应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离院后注意事项,包括书面医嘱;告知医护人员联系电话,以备急用。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
19、192.35转出转出PACU危重患者危重患者nPACU有时被用于临时管理危重患者,有的 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转入ICU。nPACU工作人员应接受对危重患者接收、管 理和安全转运的培训n建立协调机制,尽早 将危重症患者转入ICU 接受治疗。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36图片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内转送PACU明确接送人员;联系设备准备转送后转送后 转送前转送前 转送中转送中普通病房/监护室至少两名陪同人员(医护人员);必要时使用便携式监护设备转交麻醉及PACU记录;重点情况交班;交接导管、引流管、药物、输液转出患者的转送转出患者的转
20、送推荐使用正式的交接单推荐使用正式的交接单 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37小儿患者的麻醉后监护小儿患者的麻醉后监护n建议设置专门的PACU区域,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并营造 良好的环境。n考虑允许父母/其他监护人在患儿苏醒后在 PACU陪伴患儿。n配备适合儿童使用的的各种型号气道工具和 监护设备,可以配备单独的儿童急救车。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38n小儿患者术后更容易躁动和失去定向力,应注意预防意外伤害n心动过缓、喉痉挛、体温异常在儿童更易发生n小儿低氧血症发
21、展较成人更快,应迅速处理n评估与管理小儿术后疼痛较为困难,但应重视小儿术后镇痛并预防相关副作用小儿患者的麻醉后监护小儿患者的麻醉后监护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39n并非只有实施全身麻醉或镇静镇痛术的患者才需要进入PACU。n接受区域阻滞、神经阻滞麻醉或复合全身麻醉/镇静镇痛的部位麻醉患者 n接受局部麻醉的患者,如病情需要,在手术或麻醉医师认为有必要时也应转入PACU观察n门诊手术患者,病情不稳定需短期观察者也可转入PACU观察。非全身麻醉的术后恢复非全身麻醉的术后恢复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40PACU质量控制质量控制n记录所有麻醉后恢复患者的苏醒质量和转归数据。n记录临床不良事件并反馈到临床管理中。n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心脏骤停 严重的气道并发症 苏醒后中、重度疼痛 术中知晓 严重低体温 苏醒延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意外坠床 需要心血管支持 再次手术刘进,邓小明.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G】.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7-192.41谢谢!谢谢!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