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建议时间:40 分钟)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9 江西定心卷)下列生活用品所用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大理石茶几 B. 不锈钢茶壶 C. 陶瓷茶杯 D. 塑料隔热垫 2. (2019 常州)铜能被加工成 7 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耐酸性 3. (2019 江西黑白卷)下列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是( ) A. 银 B. 铜 C. 铁 D. 金 4. (2019 河北改编)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B. 铁制品在潮湿的
2、空气中易生锈 C.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D. 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的含碳量 5. (2019 江西模拟)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 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B.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 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 空气中,铁比金和银更易生锈 6. (2019 西宁)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 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 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 甲 乙 丙 B. 乙 甲 丙 C. 乙 丙
3、甲 D. 甲 丙 乙 7. (2019 广东)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 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水 B. 乙和丙:空气 C. 甲和丙:空气 D. 甲和丁:水 8. (2019 眉山)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 是( ) A. 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前要先通 CO,加热后 B 中出现浑浊 C. 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 C 和 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bcd D. 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二、选择填充题
4、 9. (2019 北部湾经济区改编)下列措施或做法中,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 在表面刷漆 B. 用钢丝球清除铝锅内的氧化膜 C. 用湿布擦拭 D. 10. (2019 江西模拟)向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 测得混合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过滤后所得固体成 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Ag、Cu B. b 点,Ag C. c 点,Cu、Zn D. e 点, 三、填空与说明题 11. (2019 北京)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 滴加 CuSO
5、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 。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12. (2019 临沂)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 试管中实验现象是 。 (2)只通过 A 和 B 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 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 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 Zn、Cu、Ag B. Zn、Cu C. Cu、Ag D. 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编号)。 13. (201
6、9 宜昌)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图 1 图 2 图 3 (1)图 1 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图 2 的信息分析,其 原因是 ;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 3),说明铁比铜的金属 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 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或 。 四、计算题 14. (20
7、19 菏泽改编)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 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 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 g。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若要比较铜和锌的活动性强弱,除了选用酸,还可选择的试剂有 。 满分冲关 15. (2019 江西逆袭卷)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下列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 A. 氯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氯化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6. (2019 攀枝花)为了从含有 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 Cu 和硫酸亚
8、铁晶体,某学习 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 X 中只含有 Cu B. 试剂 B 是稀硫酸 C. 溶液 Z 中的溶质为 FeSO4和 CuSO4 D. 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17. 将等质量的 Mg、Al、Fe 分别放入三份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 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X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铝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一定过量,铝、铁可能反应完 D.镁和铁一定过量,铝可能反应完 18. (2019 贵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知识后, 对金属钙及其化合物
9、的化学性质非常感兴 趣,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对金属钙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钙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取一粒金属钙投入盛有 50 mL 水的烧杯中,钙粒与水剧烈反应,四处游动,产 生气泡,溶液出现浑浊,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 澄清,往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金属钙能与水反应。经进一步检验,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请写出钙与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交流与反思】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 (2)对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OH)2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10、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称取 10.0 g 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 置气密性良好,装置 A、 B、 C 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 装置增重 0.9 g,B 装置增重 2.2 g。 【分析与结论】 该包干燥剂的成分有 (填化学式), 其中Ca(OH)2的质量为 g。 【反思与拓展】 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 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若没有 C 装置,会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小的成分是 。 核心素养提升 19. (数字化, 2019 新疆)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 用传感器探
11、究反应过 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5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 AlCl3 C. 050 s,发生 Al2O36HCl= 2AlCl33H2O 反应 D. 100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20. (2019 福建) 天工开物 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 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 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已知:锌的熔点为 419,沸点为 907) 炼锌罐示意图 (1)反应区中, ZnCO3分解生成 ZnO 和另一种氧化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 和 ZnO 发
12、生置换反应得到 Zn,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 (3)“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_。 1. B 2. C 3. C 4. A 5. B 6. C 7. D 8. C 9. A 菜刀清洗后擦干(合理即可) 10. B Ag、Cu、Zn(或银、铜、锌) 11. (1)“明”字位置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Zn 2HCl= ZnCl2 H2 12. (1)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蓝色逐渐变浅 (2)B (3)B 13. (1)Fe2O3 (2)铝的密度比铜小,地壳中含量比铜高
13、(3)4Al3O2 = 2Al2O3 (4)铁丝表 面产生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FeH2SO4 = FeSO4H2 (5)Ag Al(NO3)3、 Cu(NO3)2或 Al(NO3)3、Cu(NO3)2、AgNO3 14. (1)0.2 (2)解:设 20.0 g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 ZnH2SO4= ZnSO4H2 65 2 x 0.2 g 65 2 x 0.2 g x6.5 g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6.5 g 20.0 g 100%32.5%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2.5%。 (3)硝酸亚铁溶液(合理即可) 15. B 16. B 17. D 18. (1)【实验结论】Ca2H2O= Ca(OH)2H2 【交流与反思】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分析与结论】CaO、Ca(OH)2、CaCO3 3.7 【反思与拓展】使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被 A、B 装置完全吸收 CaO 19. B 20. (1)ZnCO3 = ZnOCO2 C(或“碳”) (2)419907 (3)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或 2ZnO2 = 2Z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