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6北京卷)图北京卷)图9 9画的是位少女,图画的是位少女,图1010是位老是位老妪,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妪,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9 9和图和图1010、再共同看图再共同看图1111,看过图,看过图9 9的人认定图的人认定图1111是少女,是少女,看过图看过图1010的人认定是老妪。事实上,图的人认定是老妪。事实上,图1111是图是图9 9和图和图1010的结合,从事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的结合,从事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妪。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老妪。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A 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B B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
2、而异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C C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 D D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呆避免的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呆避免的 C C(0505广东卷广东卷 17 17)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中,从9595号的镅号的镅(Am)(Am)开始,后序的开始,后序的2020多种元素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A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定物质B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
3、要了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D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D D(2004(2004年福建浙江卷年福建浙江卷)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象外之象”、“韵外之韵外之致致”。例如王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明A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 B艺术创作不
4、需要反映现实生活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 (20032003年江苏、广东)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年江苏、广东)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
5、异表明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A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C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2004(2004年北京卷年北京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开”,这句诗说明,这句诗说明 A A想象是突发的想象是突发的 B B想象是随意的想象是随意的 C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名言、警句、古诗文选择题解题策略
6、名言、警句、古诗文选择题解题策略 一、命题特点一、命题特点 名言警句、诗文材料题的题干一般设置为名言警句、诗文材料题的题干一般设置为名言、成语典故、诗词文论等。所选素材包含名言、成语典故、诗词文论等。所选素材包含了一个或多个政治方面的原理,多为哲学道理。了一个或多个政治方面的原理,多为哲学道理。在命题形式上多用在命题形式上多用“体现体现”、“说明说明”、“揭揭示示”等词语连接。题肢则是从政治理论角度设等词语连接。题肢则是从政治理论角度设置。选择题的特点决定了命题者不仅要设置正置。选择题的特点决定了命题者不仅要设置正确反映题干的题肢,还要设置不反映题干的题确反映题干的题肢,还要设置不反映题干的题
7、肢。不反映题干的题肢也不是随心所欲设置的,肢。不反映题干的题肢也不是随心所欲设置的,而是从易混、易错的角度设置,来考查考生分而是从易混、易错的角度设置,来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解题方法二、解题方法 1、读懂并翻译材料。解名言警句、诗文材料题、读懂并翻译材料。解名言警句、诗文材料题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把材料翻译成白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把材料翻译成白话文。翻译古文不是为了获取语文知识,而是为话文。翻译古文不是为了获取语文知识,而是为了进一步弄懂原文的意思,从而为概括材料的中了进一步弄懂原文的意思,从而为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及将其与政治原理联系起来分析奠
8、定基础。心意思及将其与政治原理联系起来分析奠定基础。2、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并与政治原理联系、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并与政治原理联系起来思考。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解古文材料题起来思考。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解古文材料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才有可的重要环节。只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才有可能将其与该材料相关的政治道理联系起来分析。能将其与该材料相关的政治道理联系起来分析。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后,应把材料的中心意思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后,应把材料的中心意思与题肢中的政治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然后确定符与题肢中的政治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合题意的选项。三、典例分析三、典例分
9、析【例【例1】孔子曰:】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认识应当和实践认识应当和实践相结合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准 评价人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评价人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A.B.C.D.【例【例2】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中指】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中指出: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10、。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论断(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论断()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 肯肯定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定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 肯定了事肯定了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否定了内因在事物变否定了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化发展中的作用 A.B.C.D.1、古人云:、古人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灾难使党经受考验,更加伟大坚强;神品格。灾难使党经受考验,更加伟大坚强;灾难
11、使人民经受考验,更加团结爱国;灾难也灾难使人民经受考验,更加团结爱国;灾难也使民族性格得到磨砺,更加坚忍不拔。使民族性格得到磨砺,更加坚忍不拔。“多难多难兴邦兴邦”表明:表明: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矛盾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矛盾是事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看问题必须要坚持一看问题必须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为二的观点 A B C D 2、荀子在天论中说:、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注:从,顺从,听命。孰与,那里比得上。制,控制
12、,掌握)这句话孰与,那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一位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春
13、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这是毛泽东采桑子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34题。题。3作者感到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战地黄花分外香”和和“不似春不似春光光”却却“胜似春光胜似春光”,这表明,这表明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观事物的认识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4、“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易老天难老”和和“一年一度秋风一年一度秋风劲劲”的哲学寓意是的
14、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5、“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家之际在于和,一生之际在于勤。一家之际在于和,一生之际在于勤。”该古语该古语主要强调了(主要强调了()A 做事情要有计划、有目的做事情要有计划、有目的 B 要具有全局意识要具有全局意识 C 要着力抓好主要矛盾要着力抓好主要矛盾 D 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 6、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
15、机引发的金融、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未体现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未体现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7、古人诗有、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无一句,素来无人能对,王安石借用王籍原诗人能对,王安石借用王籍原诗“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来对,这
16、样对仗体现了来对,这样对仗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静止和运动是统一的静止和运动是统一的 静止和运动是对立的静止和运动是对立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 B C D 8、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为而成。”这一观点这一观点()A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认为通过
17、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 D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9、在晏殊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在晏殊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而在张。而在张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多情唯有春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在不同诗人笔下,明。在不同诗人笔下,明月存在月存在“无情无情”与与“有情有情”的区别,这表明:的区别,这表明:B A世界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世界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B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主观因
18、素的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C艺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艺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产物产物 D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背离背离 10、韩愈有诗云:、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皇都。”下列诗句中与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包含相同哲理的是:含相同哲理的是: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