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92904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通史综述】一、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我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搞得最好的时期之一。我国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革”时期: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9月-1966年9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既不同于前七年党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也不同于后十年是全局性的严重“左”倾错误。这十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指导上有过严重失误,但有错有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

2、的过程,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十年,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没有得到清理和纠正,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倾错误还有发展,但是这些错误还没有发展到支配全局的程度。这十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6年9月至1957年12月,中共贯彻执行“八大”路线经济建设取得了好成绩。第二阶段是1958年到1960年,又称“大跃进”的三年,党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严重的“左”倾错误。第三阶段是1960年冬至1966年春,是调整国民经济的五年。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党的工作是向上发展的。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阶段特征:“左”倾错误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

3、经济领域遭受严重损失。两弹一星”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阶段特征:“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民主政治不断健全的时期;更是中国融入世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时期。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国庆阅兵时所说:“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专题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通史坐标】【考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

4、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统一基准考点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奠基: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确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2) 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3) 成立:1

5、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共同纲领施政纲领。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意义: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注意: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三大改造结束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才真正建立。2建国初期三大新型民主政治制度注意:1.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革命性,体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特点。2.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

6、质的宪法,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二字不可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和发展,并发挥作用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

7、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施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1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58)。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议政党,而不是反对党、在野党,与中共在政治目标、根本利益上有一致性。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

8、)中共八大的探索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后,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一个全新课题。内容: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2)“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民主遭践踏:a.人大制度、政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各项法律名存实亡b.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法制遭践踏:a.大批干部、群众遭受人身胁迫。b.1967年“造反派”组织非法夺权,秩序遭破坏。注:1.“文革”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2. “文革”的

9、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完善国家领导体制;要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坚决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3. 建国以来“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3)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内容:a.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b.政治上: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c.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d.经济

10、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a.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c.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体现建设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修订宪法: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82年宪法)加快步伐:a.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b.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全会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体系

11、: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加快发展:a.十八大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新提法,意味着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形式,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期。b.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12、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现代中国的政治“四”指四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三”指三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确立时期;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挫折时期;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二”指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指一大特色: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2.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1)一个理念:依法

13、治国。(2)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3)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4)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民主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如右图)4.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大职能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

14、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曲折1966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完善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近现代中国的三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背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宪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1949年开始筹建新中国政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内容(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规定了国民的基本人权;(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4)实行责任内阁制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方针和政策;代行全国人大职能(1949

1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确立了新中国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史观评价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结束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全球史观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社会史观带来婚葬礼俗的改

16、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6.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类别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区别设立区域港澳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沿海特定区域指导原则“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的经济政策自治程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有“一定的自治权”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社会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决问题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联系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享有自治权,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7.多视角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17、协商制度的特点(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的关系。(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同点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行使权力的主体代表最

18、广大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权力主体是全体人民资产阶级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主要权力机构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制约,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阶级本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党活动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相同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定期选举产生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基准考点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

19、祖国的方针。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确立: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为实现主权完整和统一而做出的战略决策。(3)意义a.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b.大贡献: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c.大促进: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 香港、澳门回归(一)香港回归(1)过程:达成协议:1984年12月。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 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

20、实的一步。(二)澳门回归:(1)达成协议: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2)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三)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3.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 缓和:a.1979年实现了两岸真正停火。b.1980年后,海峡

21、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2) 进展:a.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b.199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c.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d.2008年,两岸“通商、通航、通邮”的“三通”正式实现。(3)展望:a.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b.阻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c.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谈判与磋商。【

22、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2.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区别与联系3.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台湾问题港澳问题不同点本质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内政问题,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干涉港澳则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权利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

23、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同点措施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权利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1第二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以及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考纲】(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背景: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与激烈斗争。(二)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

24、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孤立地位。2.外交成就:(1)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目的:阶级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b.过程:(a.)1953

25、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b.)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c.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意义:(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注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第一次

26、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4)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注意: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重返联合国(1) 原因:A.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C.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D.历史原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

27、际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本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替。(2)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a.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改善两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共同的要求。美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国方面:苏联陈兵中国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主要威胁 的共同利益,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2) 历程:1

28、971年3月,“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民间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发表,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 意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带动了众多尤其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如中日邦交正常化),我国迎来新的建交高潮,为1978年以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缓和和变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舆论强

29、烈要求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2)经过: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日本与台湾“断交” 1973年初,中日互派大使,签订协议。(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注意: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外交政策的调整: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2.外交政策的成就:(1)活跃的多边外交:表现:2000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

30、脑会议,首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活动。意义: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2)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外交。表现:a.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b.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c.建立上海合作组织。d.2014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意义: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一边倒”与“求同存异”:(1)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就是

31、指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主要表现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并非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就包括资本主义国家。(2)1955年,万隆会议虽然没有西方大国参与,但参加会议的国家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很多同学误以为亚非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消除因制度“异”产生的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进步性(1)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容性、平等性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开放性既是和平的原则,

32、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2)进步性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33、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4.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第一阶段(建国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1)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2)二战后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反共”。(3)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把新中国

34、扼杀在摇篮里。第二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1)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2)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1)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一、发展与遏制、西化与反西化、霸权与反霸权,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2)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为了各自的利益,

35、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5.新中国外交的四次调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和主线,是新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体现.(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

36、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突出的事件有: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加入世贸组织、建立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关注邻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动向等。(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表明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6.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出发

37、点是维护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影响。(3)国家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4)国家间关系的演变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7.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二、三、四”(1)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两大特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三大要点:方针、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具体表现:实

38、行不结盟政策。(3)新中国对外关系60多年光辉历程的四大启示: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国际地位根本上取决于综合国力。从外交政策演变看:制定政策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外交活动的实质看:外交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利益。从外交活动的影响看:中国在和平崛起,国际影响力在增强。8. 近现代的中日关系:(一)演变:(1)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和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新中国成立后,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3)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影响因素:(1)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一个解不

39、开的死结。日本人对战争不反省、不道歉。如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淡化或删除涉及日本侵略历史的内容,右翼学者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的集会等。(2)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势力。(3)钓鱼岛问题:日本不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欲长期霸占,尤其2012年9月份以来日本政府斥资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主权,中日外交关系陷入空前低谷。(4)东海问题:中日之间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因素为历史问题。2012年以来,美日韩三国在此海域多次进行联合军演,更加剧了紧张气氛。9.列表法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建交热潮及其原因新中国

40、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表现先是同苏联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继而同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建交。到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荷兰、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再次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原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同时采取了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方针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有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的推动专题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讲:社会主义

41、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通史坐标】【考纲】(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基准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国营经济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内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3)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3.“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两大特点:优先发

42、展与国防相关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2)四大成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4.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内容: a.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43、,走集团化道路。b.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了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注意:(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建设起步阶段,被称为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2)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3)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

44、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4)中国的工业化始于洋务运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5)“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并不能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它只是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刚刚全面展开。(6)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2)两大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

45、济建设(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3)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单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4)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共和国宪法。2.“一五”计划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2)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和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迫切需要。(3)当时中国工业化主要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4)近代重工业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3.“一五”计划的条件与特点(一)条件(1)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46、。(2)经济基础: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3)理论条件: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4)客观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特点(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3)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4)重点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5)渐进性和长期性。(6)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4.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如右图)5.“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资本家分配利润的办法称为“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通史知识点归纳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