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8003169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1、【概念】早期国家【拓展阅读】早期国家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口逐渐集中,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市和聚落,这种经济上的变革为政治上的集中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社会关系复杂化也是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原因。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阶层开始分化,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权力的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这种阶层分化加剧了社会矛盾,促使了政治组织的出现以维护社会秩序。最后,文化认同的强化也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共同的地域、语

2、言、宗教和习俗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形成了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文化认同为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精神支撑。早期国家的形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首先,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型,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甲骨文等早期文字也为后来的汉字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此外,早期国家的领土观念和统治方式也为后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最后,早期国家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文明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早期国家的

3、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夏商西周早期国家建立了世袭王朝,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架构,具备了职官、军队、刑法等国家机器。尽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在不断发展,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又是不完善的: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残留严重,以致国家内部结构往往只能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职官系统也只能采取世卿世禄这种固化的等级结构方式。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参考文献】1. 林沄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2. 谢维扬 中国早期国家【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2、【概念】藩镇割据【拓展阅读】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政

4、治现象,主要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这一现象源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事大权。随着节度使势力逐渐扩大,有的节度使在其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并且不服从唐朝政令,从而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这种局面被称为藩镇割据,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对唐朝后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藩镇割据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平定叛乱,增设了大量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辖区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军事、财政等方面。尽管一些割据藩镇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

5、政策法令,但他们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唐朝中央集权的削弱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只有极个别藩镇割据,如幽州镇、魏博镇等,而且即使这些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然而,到了唐末,由于黄巢之乱的爆发,藩镇割据的现象普遍化,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藩镇割据的现象不仅加剧了唐王朝的崩溃,而且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人民遭受了战乱的灾难。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时期,直到北宋初才结束。藩镇割据是唐朝后期政治混乱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唐朝最终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考文献】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卷 第七节 藩镇割据2.杨志玖试论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3.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概

6、念解析 、融合学习】3、【概念】推恩令【拓展阅读】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本质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这项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为了加强对封国的管理,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防止他们从事非法活动。“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

7、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至此,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税租”,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推恩令等措施的推行,为西汉王朝的强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内部良好的政治环境也促成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匈奴问题提供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强大保障,并最终打败了匈奴,营造了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宗法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渐趋缩小。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一方面强化了郡县制,另一方面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从而减少宗法制在政治生活方面的影响起到的巨大作用。汉武帝

8、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不仅成为汉代法律制度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抑制更为成功。不仅如此,还留给后世一笔宝贵的遗产,即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样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也影响到后世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处理方式。许多朝代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控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征战和征服。从这个意义上讲,汉代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对后世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存续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参考文献】1.朱绍侯中国古代史2.汉初对地方分封势力的打击及其影响3.略论汉武帝对封国的处置【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4、【概念】均田制【拓展阅读】均田制度则是在世界性民族大迁徙的时代背景

9、下出现的,它既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自身发展的结果,也包含了少族民族入主中原后所带来的某些新因素的作用与影响,是中国古代最有成效的土地制度之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冲击、调整了秦汉以来既有的土地所有制关系,这或是均田制度能够在中原地区实施的基本原因之一。一方面,均田制由国家控制土地还受,使劳动者和土地这两个要素得以有效地结合;另一方面,其又在法权意义上限制或延缓土地的兼并过程。均田制是利用国有土地组织生产,所以可以在土地还受、买卖限制、桑麻树艺等方面提出相关的规定与要求。因此可以说,均田制比较好地发挥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功能,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较为有效地贯彻了国家的农业政策,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奠

10、定了物质基础。均田制的意图既在于消除豪强所占有的苞荫户,所以均田令中也就没有苞荫户亦即依附农民的法律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来,均田制可以说是专制国家对民间盛行的封建依附关系的最后一轮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干预。以均田制形式出现的这一轮全国性干预,因朝代改易,在二百多年历史中出现过多次,一般都是见效于始初,终归于泡灭。依附关系既然已经熟透,其本质是排斥依附关系的均田制度势必难以为继。均田制的废弃,也就是这种干预的失败。均田制是在豪右占有以外的荒瘠地面上,依劳动生产力的大小配给以可能耕垦的土地数量,而由是获取可能提供的赋税定额的田制和税法,所以,除一定的永业田而外,授田的主体并不限于主男,有劳动能力的妇女、

11、奴婢乃至耕牛,都在其例。像这样依照劳动生产力配给耕地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确有助于经济的恢复,且曾在相当范围内,阻止了农民对于税役的逃避。所以,均田制又近似一种强制执行的半徭役制或力役制。【参考文献】1.樊树志中古均田制度的农史观察2.中国官僚政治研究3.秦汉魏晋史探微【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5、【概念】两税法【拓展阅读】唐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大量流亡,中央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户籍控制和管理,转而将税收的重心转向财产。财产成为两税征收的主要依据,使得政府不需再追踪流亡人口的走向,只需关注现居主客户的财产情况,大大降低了户籍统计成本。在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偏重财产实际是将税收

12、重心进一步转向有产者,扩大了中央财税来源,贫民负担也相对减轻。但由于土地日益集中到富者手里,穷人增多,无地的佃户要向田主缴纳地租,交纳产品定额地租,每亩交麦(粟)六斗至一石,是亩产量一半至八成。因此,无地农民大量流亡,户籍随之减少。也就是说,两税法的弊端在于实际纳税是按照物价浮动的情况而定,定额不是绝对的。唐后期,各藩镇就利用这个环节公开敛财。由此可见,两税法适应了安史之乱后人口流亡的现实,简化了户籍统计的成本,扩大了税收的来源。两税法实行以货币为主的缴纳方式,有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为了缴纳两税,农民将农产品拿到市场出售,通过农户市场政府的流通,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的市场化、商业化。同时,由于

13、两税征收由实物变为货币,部分农民不再被束缚于土地,可以参与手工业、商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从相关研究看,唐代后期的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城市经济繁荣,社会阶层流动频繁,地区性和全国性商业网络不断完善,城市成为农产品集散地。推行两税法时,唐王朝明确规定:“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在法论。”但这种局面只维持了一个极短的时期。稍后,腐朽的统治者又想尽办法搜刮,增添了许多苛捐杂税,再加上钱重物轻等原因,广大人民的负担成信增加,生活愈加困苦。【参考文献】1.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2.袁行霈 中华文明史3.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6、

14、【概念】朋党之争【拓展阅读】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权利和地位的人,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官僚集团,和之前依靠门第的旧世族集团由于利益的冲突展开了长久的政治斗争,也就是所谓的朋党之争。陈寅恪认为:“牛李两党的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后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是新旧两统治阶级之斗争”,陈寅恪指出了朋党之争与进士科之间的关系,并且言明唐代的党争早已存在。党争对唐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宗曾感慨道:“去河北之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对于牛李党争的终结,韩国磐的结论是“科举出身的新官僚集团,终于战胜了依靠门第的旧世族集团,因为这一科举出身的官僚集团,对封建中央的集权,

15、对于皇权的集中是有利的”。由于宦官立君体制下的朋党之争持续进行使君主威权和辅君势力不断被削弱宦官势力集团及其朝臣中的党附势力不断膨胀加深了宦官势力集 团的家族化和朝廷大臣门阀化又使朋党之争向更纯粹的门户派系之争发展最终造成了败坏朝纲、耗尽国力并将唐王朝推 向灭亡的严重后果。宦官立君体制及其相应的朋党之争对唐以后至五代十国形成军阀派系及其相应的军阀混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必然的反作用为宋朝确立重文抑武政策提供了理由进而又影响到宋代抵御外族的军事实力和军事政策;而政出多门权力运转格局又为五代至宋的中枢辅政体制变革开了先河。随着士大夫主体意识的崛起,宋仁宗年间的朋党之争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它先是表现为

16、新进士大夫为自身利益和抱负而与权臣之间展开的斗争,继而演化为新进士大夫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攻讦。与以往的党争相比,宋代被视为朋党者更注重道义之争,并试图扭转传统观念,为朋党正名。而明末曾出现崇尚气节实学,主张开放言路、反对阉党专权的东林党人。清朝雍正皇帝曾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其道是小人之道,指出朋党培植党羽以营私利,不惜损害公义,达到互相扶植、提携,有事相互关照之目的,暗地干扰皇帝决策。【参考文献】1. 涂绪谋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论唐后期朋党之争的体制根源2.朋党之争影响宋代士风和政风3. 米志鹏 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论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7、【概念】猛

17、安谋克【拓展阅读】猛安谋克制度在金代女真族社会中集政治、军事、生产于一体,高度适应于女真族由氏族制向奴隶制及封建制的转变过程,推动了金朝的建立与发展,巩固了政权统治。作为金朝主要军事力量,猛安谋克在疆域拓展、边疆开发、新领土征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对后世制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它在加强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然而,随着历史发展,猛安谋克制度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逐渐暴露局限性,成为维护旧生产关系的工具,阻碍社会进步。进入中原后,猛安谋克与中原封建政治经济体系冲突加剧,破坏当地生产,引发反抗。猛安谋克组织内部士官多、兵民少,削弱实战能力,加剧社会矛盾,

18、阻碍社会进步。女真族的核心组织猛安谋克,在迁入中原后,脱离了原有的政治与经济根基,摒弃了以渔猎为主的传统生存模式。面对中原农业生产的发达与先进文化的熏陶,猛安谋克逐步发生深刻变革,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民族间差异逐渐消解、共性日益凸显的生动体现。这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也推动了社会的多元一体发展。在猛安谋克封建化完成后, 其内部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普通户转变为封建自耕农民,而富有者和贵族则成为封建地主。女真族虽然通过大规模迁徙猛安谋克到中原地区来加强统治,但这种迁徙方式仍带有奴隶制的色彩,在中原先进文化、制度的碰撞下,猛安谋克内部已逐渐呈现出封建化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真人试图将自

19、身的奴隶制引入 封建体系,这导致了较为先进的汉族封建制对其内部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剧了社会 矛盾,引发一系列反抗斗争,进而推动猛安谋克制度走向瓦解。【参考文献】1.金朝国家经济统一体的形成与解体2.论金代猛安谋克制的产生和发展3.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佳丽 女真族猛安谋克制度探析【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8、【概念】租佃制【拓展阅读】宋代封建租佃制关系的基本特征,一是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二是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三是客户在生产和法律上的地位有所提髙;四是产品地租已代替了劳役地租,并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在封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封建租佃制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

20、先,封建租佃关系更加复杂化,出现了二地主阶层;其次,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分离;再次,佃权可以转让;第四,流行小地块的租佃制;第五,地租形态从分成制地租形态向以产品和以货币为形态的定额地租发展。北宋租佃关系的发展在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演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人身依附关系极为强烈的部曲制的变革,又承继了中唐以来佃农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减轻的趋势,并为明清时代的封建生产关系所沿袭。租佃制下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动使得宋代佃农的收入构成发生了变化,佃农不仅享有自己的劳动力产权带来的收益,亦可以通过转佃、“立价交佃”、“资陪”等形式获取土地增值带来的额外收益。租佃制下土地产权关系的新变化

21、和佃农收益的重新构成,激发了个体小农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和制度创造性,对于此后历史时期内传统中国乡村的农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宋代,随着土地流转渠道的畅通和佃农的身份地位的提升,租佃制获得新的发展,新的租佃惯例逐渐衍生。租佃惯例体现了民间土地经营中中自我规范的能力与形式,对于维持良好的主佃关系和乡村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宋代国家在官田的经营中注重吸收民间智慧,效仿民间租佃惯例,表现出了一种灵活、务实的治国理念。和民间的租佃惯例一样,宋代乡村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乡原体例”,对于指导乡民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民间规范还无法上升独立于专制权力之外的民间自律性社会秩序去理解,传统国家

22、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能够将产生于乡村社会中有利于自身统治的理念与方式纳入到自身的统治秩序中。【参考文献】1.林文勋宋代土地制度史研究述评2.云南大学硕士论文 张春红市场、习惯与国家:宋代租佃制度相关问题的再探讨【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9、【概念】榷场【拓展阅读】 榷场,是指宋、辽、西夏、金在政权在各自疆土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的特点是场地由官方指定,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管理、评定货色等级、兜揽承交、征收商税,双方交易者既有官方又有民商,民商必须纳税、交牙钱,领取证明文件方可入场交易。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受官方严格控制,同时禁止榷场以外的民间贸易。榷另外场的设置常

23、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各政权对榷场交易的商品种类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原及江南地区向辽、西夏、金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如粮食、茶叶、布帛、瓷器、漆器,以及海外香药之类。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大宗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等。宋与辽、西夏、金互市商品种类的不同反映了南北方各自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其特点,体现了不同政权之间经济的互补性。榷场贸易交易的主体是边民、官府、驻防官兵及远道而来的各族商人。榷场贸易实现了宋与辽、金之间经济文化的互通有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稳定,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和税收收入,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也使宋朝一些先进的农具、手工业技术、作物品种

24、传到辽、金,大大改善了辽、金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辽、金的各种物资、文化传播到了宋朝,为宋朝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榷场贸易还推动了民族交融。【参考文献】1.王福君 辽宋夏金时期宋的榷场贸易考述2.王晓燕 论宋与辽、夏、金的榷场贸易3.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左强 宋金榷场贸易与走私贸易研究【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10、【概念】格物致知【拓展阅读】朱熹通过解释和发展二程的思想,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格物”就是要落实到事物上去,不要离开事物。朱熹特别提出“即物”,就是不能离开事事物物,尤其是日常的人伦日用,包括草木、瓦

25、石。我们要内在于一个此世的伦理秩序中,在我们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中,在我们所处的自然界中找到价值,这就是“格物”最重要的含义。朱熹以理规定格物的物,发挥了“穷理”的概念。穷理就是要研究、了解事物的道理。“即物穷理”含有一种知识性的发展,同时“格物致知”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的发展,它包含了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从而在自己的实践中体现出来。因此,“格物致知”包括了知识论和道德论两个方面。我们也可以把朱熹的思想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主敬涵养”;另一方面讲“格物穷理”。这适应了那个时代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文化发展的要求。宋代理学在朱熹的时代明显分化,即分化为狭

26、义的“理学”和“心学”两派,前者的代表是朱熹,后者以陆九渊为代表。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广泛地读书,通过读书来考察事物的道理。陆九渊不赞成朱熹这种格物的做法,认为这是支离,他主张“心即理也”,反对广泛地读书,了解事物的道理,而是强调返求内心,发明本心,不重视多读书。朱熹主张修养方法为“即物而穷理”,认为“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显然,朱熹的“即物而穷理”就是程颐的“进学在致知”,但是,朱熹却忽略了程颐的“涵养须用敬”。一切关于物理的考察不过都是为了对人性的修炼与涵养而已,可以看出,朱熹的致用观对人性的修炼对外物

27、的探究皆有兼顾。南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时达到了世界科学中心的高度,与朱熹在致用观上的转向不无关系。【参考文献】1.陈来宋代理学概说2.王绪琴明体达用:宋明理学的经世致用观【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11、【概念】朝贡贸易【拓展阅读】中国古代一种海外贸易制度的称谓。先秦时期,朝贡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开始出现。汉代开始有“四夷”朝贡的记载。作为一种贸易制度,源于宋代市舶司的“抽买”“抽解”和“进奉”。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贸易。海舶输入商货由政府收买,其余许民间买卖。元代行抽分。明初至嘉靖时实行海禁,对私人的海上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海禁期间,允许海外各国在“入贡”

28、时附带进行贸易。明史食货志五:“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明廷还规定各国的入贡期限,多数是三年一贡,独日本十年一贡。清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朝贡贸易体制发展更加成熟与保守。清末,随着国力衰微与外国侵略,朝贡贸易基本停止。朝贡具有政治和贸易双重功能,是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径之一。【参考文献】1.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2.康灿雄:西方之前的东亚:朝贡贸易五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12、【概念】改土归流【拓展阅读】明清中央政府在西南大部分地区废除当地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实行的世袭土司制度,按内地制度重新建立

29、行政区划,委派有任期、非世袭、非土著、有流动性的“流官”治理。一方面,该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远区域的控制,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速了其内地化的进程,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化格局日益完善。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特别是在平定土司叛乱时对各地人民地残酷屠杀,也给各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大一统”国家政治构想是改土归流的源动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前提。作为一场由中央王朝主导的政治变革,改土归流把土司地区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并由此导致改流区经济、文化、认同、治理等各层面的巨大变化。改土归流进程中,政治版图上的“滚雪球式发展”、民族关系

30、上的“搅拌式交融”、文化价值上的“交互式认同”、社会经济上的“拓荒式开发”,加强了原土司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社会经济的开发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内聚力的形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社会经济基础。从国家化角度看,改土归流使国家主权与治权在改流区统一,减少了社会争夺;实现了个别家族统治向国家与地方共同治理过渡,缓解了社会矛盾;使资源由单一阶层支配向国家与市场共同调配过渡,迅速提升了生产力;使民众身份由“蛮夷”向“民”过渡,形成了民族与文化的双向认同;多元文化由区隔走向交融,“一体多元”文化得以型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明清时期实施的改土归流,加快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建设

31、的速度,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特殊方式和有效举措。【参考文献】1 明史卷三百十土司传卷三百十九广西土司三。2 莫代山:改土归流与区域社会的“国家化”,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05期。3 张中奎: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 廖钰: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9期。【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13、【概念】宗藩关系【拓展阅读】宗藩关系是中国长久以来处理与周边政权关系的典型模式。中国传统宗藩体制是在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着各具特点的演变,直至

32、近代解体。这一体制客观上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在较长历史时期中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至明清时期又阻碍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同时,其对东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东亚地区因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着总体的和平与稳定格局。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优点:第一,强调“和”的精神,有利于中国与邻邦友好关系的开展。中国传统宗藩体制强调中国同其内的部落、其外的邻邦要和,和才能使双边的子民得福,生活安康。中国传统宗藩体制对“和”的追求,不仅调和了周边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建立同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提。第

33、二,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为中国周边的稳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成为减缓周边紧张关系的减震器。从古代中国一开始建构宗藩体制,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调和周边关系,减少周边部落、邻邦对中心的压力。宗藩体制更主要功能在于缓和中央王权与周边部落、邻邦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缓和这一冲突的减震器。 第三,有利于亚洲内部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宗藩体制的构建,客观上推进了本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尤其是自唐以后,东亚地区出现的“亚宗藩体制”所形成的网状结构,更进一步推动了东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缺陷:中国古代宗藩体制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由体制所诱导的其他因素,也不可避免存在着缺陷,主要体现在:

34、第一,理论表达与实践之间的背离。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中理论表达与实践之间是背离的。中国的统治者一方面对外宣扬着自己“天下共生”、“泽被四海”;但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上形成远近亲疏、华夷大防的区别对待。这表明“宗藩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名实不符”。 第二,“天下观”导致了中国近代国家身份的不明。中国传统宗藩体制最突出的消极影响是它给中国近代国家身份的认可带来了困惑。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也标志着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正式解体。【参考文献】1.郑维宽,林炫臻从礼仪之争看历史上中越宗藩关系的复杂性2.黄泽平论李鸿章宗藩关系观念的近代变异3.李京礼清末传统宗藩关系瓦解的过程4.柳

35、岳武中国传统宗藩体制述论【融合教学】国家治理:朝贡体制、条约体系、近代外交、列强侵略、国际法、国际秩序经济发展:朝贡贸易、丝绸之路、世界市场思想文化:华夷之辨、天朝上国理念、中华文化圈、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14、【概念】东南互保【拓展阅读】东南互保的这种两重性,使它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过两重影响。一方面它压抑了南方地区的反帝运动,另一方面它又阻止了八国联军的南下蹂躏;一方面它免除了列强在扑杀北方义和团时的南顾之忧,另一方面它又使战胜之后的列强在处置中国时不能不正视驻守东南的几十万军队。东南互保既是一个重大政治事件,又是一次具有鲜明区域性特征、影响巨大的社会运动,反映了晚清国家、地方与社会的互动关

36、系。这样一场运动,绝非某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所及,也不是作为外部条件的西方列强所导致。东南互保酝酿之初并没有统一的组织,而是各派精英为形势所逼分头联络、同时进行的自发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所谓的“东南意识还是各项“互保”活动,都是晚清东南社会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场域在受到外部挑战过程中所萌发的一种自觉的群体行为。东南互保运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植根于区域社会的内部,其根本内因和动力乃源于东南社会的特殊权力资源结构。晚清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阶层流动,加深了地方社会官、绅、商、学各阶层的渗透,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之间复杂关联的权力资源网络。晚清咸、同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逐渐凸显为“内轻外重的

37、二元格局,地方督抚的权力、权威日渐增强,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国家的政策。地方一社会权力资源网络所凝聚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以及信息资源,为东南互保之形成与维持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参考文献】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庚子危机与东南治理以刘坤一与“东南互保”为中心3.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彭淑庆 国家、地方与社会区域史视角下的“东南互保”研究【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15、【概念】立宪运动【拓展阅读】立宪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变革,立宪派要求限制君权,推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要的是真立宪,因而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早该淘汰的清王朝的一种挽救。只有变革王朝

38、才能挽救王朝,二者是统一的。新政的实施说明了清王朝已有自我挽救的意识,但慈禧太后只取立宪之名又说明它并没有相应的变革意识。尽管立宪派一再警告清政府:“国运非收拾人心,无可挽回;人心非实行宪法,无可收拾。”但自从光绪下诏立宪后,无论是中枢官员还是边疆大吏,都存在违拂舆情、摧抑士论,剥害实业,损害国防的状况,专制色彩日益浓厚。上述情况无疑是与立宪的主旨相反的。历史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但老耄昏聩的慈禧很难比得上百日维新中的光绪,清政府缺少认识这种条件的人。他们用假变革来欺骗历史,而欺骗历史是不可能不受到历史的惩罚的。1911年年初外国人已经看到:“中华帝国正在没落,其四肢已经烂掉。”显示了局外旁观者的

39、敏锐与清醒。晚清政府丧失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政治改革时机,它已不具备实现政治变革的主体资质。财政危机、经济破产以及严重的民族矛盾和族群冲突,导致了晚清立宪运动的失败。清末立宪运动是法律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有益尝试,是晚清最广泛的一场社会运动。其反映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反映出的法律救国模式是世界上诸多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参考文献】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钱锋清末立宪运动: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端,复旦学报2014年第3期。3.马克锋晚清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立宪运动国家治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民变、

40、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兴办实业思想文化:民主思想、西方及日本的制度思想及实践国际交往:留学生、新式学堂16、【概念】新三民主义【拓展阅读】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即“新三民主义”。其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

41、”和“节制资本”的口号。这表明对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使它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尽管它斗争的彻底性、革命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同阶级不同,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还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深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建立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之上的三民主义,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新三民主义的原则与共产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上是相同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武器、斗争载体和现实目标。中

42、国共产党继承了近代以来的革命传统,忠实地实践新三民主义,在具体的革命斗争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和方法,通过对新三民主义因其阶级属性所具有的缺陷进行改造和超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完成了孙中山的革命遗志。这样,就使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具有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社会改造的历史合法性,使得新中国具有了延续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正统性,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了深厚的、不断层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立在民族血脉代代相承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参考文献】1. 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 江苏古籍出版社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黄润钊 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43、理论比较研究3. 论文 杨谦 赵新顺继承、实践和超越:从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17、【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拓展阅读】“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统一体。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城市中心论”的主张。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 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

44、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完整提出和阐述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和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范畴中,“工农武装割据”话语至少在两方面标注了自身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其一,它是在毛泽东深刻反思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大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居于新民主主

45、义革命话语构建从萌芽到成熟的关键环节;其二,它是打破“城市中心论”话语垄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的重要话语呈现。有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人们就能逐步认识到党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的重大意义,同时将武装割据与夺取全国胜利联系起来,并把它继续向前推进,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革命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雏形。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参考文献】1.李佳诚、张丽: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话语探析2.魏翠华: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及历史意义3.刘孝连浅析

46、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概念解析 、融合学习】l 背景:大革命失败;城市中心论的弊端;农民力量强大;白色恐怖l 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政权建设。l 核心:党的领导l 意义:农民革命积极性;理论创新;道路创新; 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权建设。工农武装割据18、【概念】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拓展阅读】1920年代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把军队建党工作看作一切工作的根本,并提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问题在军队内部,抓住了加强政治教育和实行民主制度两大环节。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

47、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突出思想建党。强调用无产阶级思想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找到了处理党员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之间矛盾的途径。会议从强调党的领导地位、铸牢党员理想信念之魂、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理论原则和具体措施。古田会议决议是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如何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这样的军队是中国过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决议不但在红四军实行了,其他各路红军也先后照此来做,加速了人民军队建设的进程。古田会议开创党的政治建设新起点。古田会议作出的决议近三万字,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部队建设的基本经验。它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确立了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强调在红军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主义制度,同时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古田会议把保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作为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根本任务,强调“支部建在连上”,注重发挥党对红军的政治领导作用。古田会议首次提出了“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的理论命题,成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源头。决议再次提出红军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个三位一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概念深度解析与拓展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