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4856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诊断 与标准预防与标准预防发展中国家主动监测研究的医院感染率()(1)年代年代国家国家感染率()感染率()特征特征1985墨西哥墨西哥9多中心多中心1995 墨西哥墨西哥 23.2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1994墨西哥墨西哥 15 多中心研究多中心研究 1978-1980 巴拿马巴拿马 14 一个内科病房一个内科病房 19781980 巴拿马巴拿马14 内科内科 1985-1989 千里达千里达-托贝哥托贝哥 10 一家县级医院一家县级医院 1994 巴西巴西5.1 多中心多中心1989-1990 巴西巴西 13.4 一家综合医院一家综合医院1991-1996 巴西巴西

2、 5.1 五家综合医院五家综合医院 发展中国家主动监测研究的医院感染率()(2)年代年代国家国家感染率()感染率()特征特征1988/1992泰国泰国 11.7/7.3 国家研究国家研究 1988-1992 泰国泰国 3.5 一家综合医院一家综合医院 1993-1995乌拉圭乌拉圭13.4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997 土尔其土尔其 2.5 一家综合医院一家综合医院 1995 立陶宛立陶宛 9.2 一家综合医院一家综合医院 1992 智利智利 4.5 多中心多中心1995 巴拉圭巴拉圭12.5妇产科儿科妇产科儿科 1994 萨尔瓦多萨尔瓦多7.8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病房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

3、网医院感染率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率(内科系统)(内科系统)(2004年年4月)月)专业组专业组 出院人数出院人数 感染人数感染人数 感染率(感染率(%)呼吸组呼吸组 6343 1582.49消化组消化组 6098 1422.33心血管组心血管组 10331 199 1.93内分泌组内分泌组 3684 1263.42肾病组肾病组 3745 1804.81传染病组传染病组 3458 88 2.54血液病组血液病组 3766 2727.22神经内科神经内科 6852 358 8.22中医组中医组 2052 53 2.58其它其它 7239 312 4.31合计合计 53568 1888 3.5

4、2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率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率(外科系统)(外科系统)(2004年年4月)月)专业组专业组 出院人数出院人数 感染人数感染人数 感染率(感染率(%)普外科普外科 14768 355 2.40胸外科胸外科 4692145 3.09神经外科神经外科 4661257 5.51骨科骨科 8520208 2.44泌尿外科泌尿外科 5069100 1.94整型科整型科 643 13 2.62肿瘤科肿瘤科 2804 73 2.60烧伤科烧伤科 1269 65 5.12其它其它 3915 83 2.12合计合计 46341 1299 2.80湘雅医院的医院感染率湘雅医院的医院感染率

5、年度年度 监测人数监测人数 感染例数感染例数 医院感医院感 染率染率(%)1992 12139 846 6.971994 15373 1016 6.611995 16214 994 6.13 1996 17058 1015 6.13 1997 19840 1060 5.34 2003 40477 1992 4.89 (一)明确感染的含义(一)明确感染的含义 定义定义:系指病:系指病原体对宿主异原体对宿主异常侵袭所致的常侵袭所致的病原体与宿主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反的一种生态反应。应。衣原体衣原体 支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放射菌放射菌真菌原虫真菌原虫寄生虫朊毒体寄生虫

6、朊毒体等病原体等病原体宿宿主主1、从微生态角度认识、从微生态角度认识2、从病理角度从病理角度(二)了解感染过程结局(二)了解感染过程结局病病原原体体被被清清除除病原体进入机体病原体进入机体后被特异性和非后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特异性免疫机制所清除所清除在病原体少或毒力在病原体少或毒力低或宿主机体抵抗低或宿主机体抵抗力强的情况下力强的情况下A B、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 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健康健康”携带携带“健康健康”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能排出病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常不易为人们识

7、别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如(如MRSA携带者),在医院感染中具有携带者),在医院感染中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C、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或患某一传染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或患某一传染病后,病原体寄生于人体某一部病后,病原体寄生于人体某一部位,机体免疫将病原体局限不显位,机体免疫将病原体局限不显示临床表现,也不能将病原体清示临床表现,也不能将病原体清除,当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时,除,当机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时,病原体又大量复制或繁殖,出现病原体又大量复制或繁殖,出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如器官移植后的如器官移植后的CMV感染感染D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又称

8、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无明显的症状、引起轻度组织损伤,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医院感染流行的病原体重要来源医院感染流行的病原体重要来源E、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系指病原体又称临床感染,系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仅引起侵入人体后,不仅引起免疫免疫应答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和变态反应导致组织的作用和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发

9、损伤,引发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表现。(三)熟悉医院感染含义、分类、特点(三)熟悉医院感染含义、分类、特点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定义:A、广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广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 感染地点感染地点-医院医院 感染对象感染对象-病人病人(住院、门诊、急诊住院、门诊、急诊)陪护、探视陪护、探视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B.窄义窄义: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医医 院院 A B C 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1)入院前不存在,入院后获得;入院前不存在,入院后获得;(2)住院过程中获得,出院后发病;住院过程中获得,出院后发病;(3)与诊疗操作相关

10、;与诊疗操作相关;(4)与医务人员、医疗设与医务人员、医疗设 施、医院环境施、医院环境中的病原体同源;中的病原体同源;(5)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分类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分:按病原体来源分: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外源性外源性感染感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如如 (SARS)输注性感染输注性感染如乙如乙(丙丙)型肝炎型肝炎病原体来病原体来自于自于:外环境外环境其它病人其它病人污染的医污染的医用设施和用设施和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手手植入物相关感染植入物相关感染如人工关节相关如人工关节相关感染感染注射所致非结

11、核分子杆菌感染注射所致非结核分子杆菌感染(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时间地区病例数感染部位病变原因时间地区病例数感染部位病变原因1997湖南湖南 70臀部脓肿一次性注射器臀部脓肿一次性注射器1998广东广东 2 手术部位手术部位 脓肿手术器材脓肿手术器材1999深圳深圳168 手术部位手术部位 脓肿手术器材脓肿手术器材1999福建福建59 注射部位注射部位 脓肿玻璃注射器脓肿玻璃注射器2000河北河北20 注射部位注射部位 脓肿玻璃注射器脓肿玻璃注射器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源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源内源性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包括: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细菌移位主动移位细菌移位主动移位 被动

12、移位被动移位 潜在活化(潜在活化(HSVCMVTB)细菌移位相关因素细菌移位相关因素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改变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改变 PH值值 氧分压氧分压 还原电势还原电势 肠道内常居菌数量与构成比肠道内常居菌数量与构成比 失去平衡失去平衡肠道粘膜通透性肠道粘膜通透性 按预防的难易度分:按预防的难易度分: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自身感染)可预防性可预防性感染感染难以预防难以预防性感染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四)诊断程序(四)诊断程序:确确定定感感染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感染部位诊断感染部位诊断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同社会性同社会性感染感染1入院至发病时间入院至发病时

13、间2 潜伏期潜伏期3与医院环境医用设与医院环境医用设施的同源性施的同源性培养培养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影像学影像学 1 详细的病史详细的病史 (既往史、现病史)(既往史、现病史)2 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疾病发展过程的记录 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4 易感因素易感因素 5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 6 入院至发病时间入院至发病时间 7 该感染平均潜伏期该感染平均潜伏期(五)(五)医院感医院感染诊断染诊断依据依据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发热发热致病菌与污染菌致病菌与污染菌细菌与病毒细菌与病毒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感染脂肪液化脂肪液化输液反应输液反应腹泻腹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吸入性

14、肺炎四、鉴别四、鉴别 诊断诊断下列属于医院感染(下列属于医院感染(1):1.入院入院 发病发病 具有明显潜伏期者具有明显潜伏期者平均潜伏期平均潜伏期 无明显潜伏期者无明显潜伏期者4848小时小时时间时间2.诊疗操作所致病原体扩散诊疗操作所致病原体扩散阑尾炎切除术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阑尾炎切除术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诊诊断断要要点点3.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如如:输血相关感染输血相关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4.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病原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病原 体或新的部位感染体或新的部位感染如如 肺炎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曲肺炎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曲 菌感染菌感染5.分娩过程或出生后

15、发生的感染分娩过程或出生后发生的感染下列属于医院感染(下列属于医院感染(2):诊断要点下述不属于医院感染下述不属于医院感染 非生物因子所致感染非生物因子所致感染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病原体自然扩散病原体自然扩散 (如肝脓肿穿孔所致膈下脓肿)(如肝脓肿穿孔所致膈下脓肿)脓毒血症的迁延病灶脓毒血症的迁延病灶 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的感染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的感染诊断要点(一)发热(一)发热定义:正常情况下,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定义:正常情况下,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保持体温经、体液等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16、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程度(口温计)程度(口温计)37.3-38为低热为低热 38.1-39为中等度热为中等度热 39.1-40为高热为高热 40.1以上为超高热。以上为超高热。短程发热短程发热:2周周(一)发热机制(一)发热机制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内源性微生物病原体、微生物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微生物病原体、微生物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直

17、接作用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先作用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于体温调节中枢。先作用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单核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后者产生并吞噬细胞系统,后者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释放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如白细胞致热源,如IL-1,IL-6,TNF-,INF等。通过等。通过血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节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节点点,使调节点的温阈上升,发生重新调节,通过神经使调节点的温阈上升,发生重新调节,通过神经-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

18、骨骼肌阵缩产热。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缩产热。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汗停止,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产热过多产热过多散热减少散热减少 环境温度过高(新生儿);环境温度过高(新生儿);出血或梗阻或引流不畅;出血或梗阻或引流不畅;大面积损伤;大面积损伤;病变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病变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中胚层发育不良;中胚层发育不良;肿瘤(淋巴瘤);肿瘤(淋巴瘤);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或热原反应;过敏或热原反应;丘脑病变或手术损伤;丘脑病变或手术损伤;代谢亢进或癫痫持续状态代谢亢进或癫痫持续状态上述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发热,

19、需要排除。上述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发热,需要排除。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二)(二)致病菌与污染菌致病菌与污染菌 标本质量:取材来源量是否有污染标本质量:取材来源量是否有污染存放时间存放时间 多次培养为同一病原体多次培养为同一病原体 局部标本与血液分离的一致局部标本与血液分离的一致 定量培养:痰定量培养:痰10106 6cfu/ml cfu/ml 尿尿 10 105 5cfu/mlcfu/ml组织组织10105 5cfu/gcfu/g 自身抗体凝集自身抗体凝集试验试验 1 1:4040 内内毒素、外毒素毒素、外毒素测测定定 粘粘质试验质试验 同源性(分子生物同源性(分子生物学学)标本采集与处理要

20、求(标本采集与处理要求(1)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容器须先消毒处理(物理方法)标本容器须先消毒处理(物理方法)但不得用消毒剂;但不得用消毒剂;标本采集注意无菌操作和标本量;标本采集注意无菌操作和标本量;血标本血标本510ml 培养基:血液培养基:血液10:1尿:尿:1020ml大便:大便:23g 标本要求(标本要求(2)标本采集后加盖,以防再污染;标本采集后加盖,以防再污染;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一般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一般 冷藏保存。特别是淋球菌、脑膜冷藏保存。特别是淋球菌、脑膜 炎双球菌、真菌立即送检;淋球炎双球菌、真菌立即送检;淋球 菌、脑膜炎双球菌标本需保温

21、菌、脑膜炎双球菌标本需保温(三)脂肪液化(三)脂肪液化 疼痛最明显部位穿刺抽取物抹片疼痛最明显部位穿刺抽取物抹片 部位:脂肪组织多的部位(腹部部位:脂肪组织多的部位(腹部 臀部)臀部)性状:浅黄色油状物,无臭味性状:浅黄色油状物,无臭味 镜检:脂肪球,炎性细胞少镜检:脂肪球,炎性细胞少 培养细菌培养细菌 10 105 5cfu/gcfu/g 105cfu/ml形成生物被膜将细菌隐蔽而难杀灭形成生物被膜将细菌隐蔽而难杀灭菌毛菌毛粘质粘质静脉插管感染的现状:静脉插管感染的现状:国外:美国每年国外:美国每年5-10万人发生静脉插管万人发生静脉插管 感染占院内感染的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3%。国内:有报道

22、国内:有报道ICU中与导管相关的感中与导管相关的感 染占染占30%。其中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占静脉导管感染的其中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占静脉导管感染的90%。静脉导管尖端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为。静脉导管尖端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为25%,其中有,其中有37%的血培养为阳性,血培的血培养为阳性,血培养阳性者病死率达养阳性者病死率达66.6%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率高达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率高达7-70%;有人报道有人报道81例机械通气病人有例机械通气病人有56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高达率高达69%。感染源:感染源:自身皮肤、咽喉部、呼吸装置自身皮肤、咽喉部、呼吸装置 感染途径:口咽

23、部定植菌下移感染途径:口咽部定植菌下移 呼吸装置污染呼吸装置污染 自身菌群移位自身菌群移位 医护人员手传播医护人员手传播 污染的器械为媒介污染的器械为媒介 周围环境传播(床边、洗手池、听诊器。)周围环境传播(床边、洗手池、听诊器。)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1)血管相关感染血管相关感染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

24、所致。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导管尖端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说明:说明:导管管尖培养导管管尖培养 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平板即为阳性。板即为阳性。从 穿 刺 部 位 抽 血 定 量 培 养,细 菌 菌 落 数从 穿 刺 部 位 抽 血 定 量 培 养,细 菌 菌 落 数100cfu

25、/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常见聚合物感染常见聚合物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血管内装置相关感染血管内装置相关感染气管导管相关感染气管导管相关感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人工关节相关感染人工关节相关感染各种引流管相关感染各种引流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抗炎治疗效果不好;抗炎治疗效果不好;拔管可促进愈合拔管可促进愈合(六)(六)肠肠 炎(排除下列因素

26、)炎(排除下列因素)导泻导泻 肠道占位性病变肠道占位性病变 肠粘膜水肿肠粘膜水肿(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消化酶降低消化酶降低 BUN 等等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腹腔或盆腔手术腹腔或盆腔手术排除非感染因素排除非感染因素所致腹泻所致腹泻具有感染性肺炎表现具有感染性肺炎表现排除宫内感染排除宫内感染排除下述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排除下述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排除胎粪吸入综合征排除胎粪吸入综合征排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排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排除湿肺排除湿肺(七)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七)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标准预防隔离将感染源与易感者之间的传播途径不能实现的措施。目的n隔离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微生物在病人、工作人员

27、及媒介物中播散,防止和限制传染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易感者。隔离的种类 1 A系统2 B系统3 普遍预防4 体内物质隔离系统5 标准预防 隔离的种类:A系统 严格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病)隔离(AFB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B系统的隔离措施 采用的隔离措施是根据每种疾病的需要单独考虑。对每种疾病是否采取单间病房、戴口罩、穿工作服或戴手套,用是、否或者有条件的是列在各栏目中,并列出感染材料和要求隔离的期限。标准预防隔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标准预防”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的预防措施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针对有传染性的病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按

28、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是必须阻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标准预防隔离把所有病人(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一律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凡接触这些物质时均须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间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标准预防隔离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必须通过中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有三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他们

29、可以联合为有多重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标准预防:基本特点基本特点 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 目的目的:既达到减少病人间相互传播病原体的危险,也达到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蒙受感染风险的目的。标准预防已被广泛使用,并付诸实施,确见成效 标准预防:主要具体措施主要具体措施 洗手和手套的应用 隔离衣的应用 口罩、眼罩和面罩的应用 医院环境、病室的通风和消毒保洁 反复使用的设备、器材的消毒 病人生活用品、床单位的保洁与消毒 药物与食品的安全处置 相关规范、制度等的制定和执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1.接触

30、隔离:2.空气隔离:3.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目的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由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传播(微粒直径小于5m)。如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措施:措施: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换气至少6次;进入此类环境应使用专门的口罩(N95口罩)等高效型口罩;病人只能呆在隔离室;室内空气排除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飞沫预防 目的目的: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直径多大于5m。措施措施:患者入住隔离室,限制活动,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床间距离不应少于1米;工作人员带口罩;房间空气不必专门处理。如是中央空调,每小时新风量应在30M3/人。适用病种适用病种:B型

31、流感杆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会厌炎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会厌炎与脓毒血症),咽白喉、支原体肺炎、百日咳、肺鼠疫、链球菌咽炎与肺炎,猩红热。还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与风疹病毒所致感染。接触预防 目的目的:减少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微生物。措施措施:如条件病人住单间或同病种住一间;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接触时穿隔离衣、接触前后或离开病房时洗手;限制病人户外活动;适当的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适用于适用于:胃肠、皮肤及创伤感染。皮肤感染包括皮肤白喉、疱疹病毒感染、脓肿、蜂窝织炎、褥疮、虱病、疥疮、婴幼儿的葡萄球菌感染、带状疱疹、以及病

32、毒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隔离预防技术 手部卫生手套面罩、护目镜和口罩隔离衣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环境控制隔离室手部卫生 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 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正确的手卫生能减少感染的传播Ignaz Philipp Semmelweis(1818-65)漂白粉洗手消毒漂白粉洗手消毒近年来发现:国内外的医护人员在需要洗手的情况下往往不洗手或不会洗手!美国的多项研究表明,在开展正确的洗手运动前,仅有20-40%的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医生、护士的手不但可能在病人间传播病菌,也可能在威胁自己的健康。一个发现太迟了的大问题 洗手 目的目的:消除污垢、有机物

33、和暂居菌 方法:方法:肥皂(或清洁剂)均匀涂抹,用力相互摩擦双手,15Sec以上,使双手两面各指每一个部位(包括皱襞)涂擦到,使之有充分足够的时间发挥作用。洗手过程要避免水花飞溅。洗毕,使干,并关闭水流(如脚控、自动关闭系统或避污纸)。“干手干手”方法方法:风干机最好,但时间长(需30Sec),且有噪音;纸巾尚好,布巾较差医务人员应作全社会医务人员应作全社会手部卫生的楷模手部卫生的楷模Medical staffs should be the model of hand hygiene to the society 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淋湿手及手腕用肥皂或酒精掌心掌心摩擦 第四步:手指相扣、摩擦

34、使用肥皂(洗手剂)和水洗手使用肥皂、洗手剂(杀菌或非杀菌)和水洗手情况如下:手部明显有赃物时,或有明显沾染了血液、蛋白质或其它体液的痕迹时 饭前和便后 怀疑或者接触了炭疽杆菌或其它芽孢杆菌时使用酒精类手消毒类消毒液其他情况使用酒精类手部类消毒液,例如:直接接触病人之前和之后:如查体,测量血压,护理,扶持 插入血管导管带无菌手套之前和之后 插导尿管、气管插管之前和之后 接触病人碰过的物体或医疗器械之前 接触或了血液、蛋白质或其它体液,但没有明显沾染痕迹时 摘下手套之前或之后 含醇类或醋酸氯己啶(胍类)复配的手部抗菌消毒液;有效碘含量为5000mg/L的碘伏溶液;75%的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

35、;氧化电位 水;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用于手消毒的其他消毒剂。常用手消毒剂选择手卫生产品:参考因素 效果 可接受性 特性 刺激和干燥 易于采购 分配系统Guideline for Hand Hygiene in Health-care Settings.MMWR 2002;vol.51,no.RR-16.洗手剂降低手上细菌的能力Adapted from:Hosp Epidemiol Infect Control,2nd Edition,1999.0.01.02.03.0060180 分0.090.099.099.9log%细菌降低细菌降低醇基擦手剂醇基擦手剂抗菌肥皂抗菌肥皂普通肥皂普通肥皂消毒后时间

36、消毒后时间基线较好较好好好更好更好普通肥皂普通肥皂抗菌肥皂抗菌肥皂醇基擦手剂醇基擦手剂醇基洗必泰擦手剂醇基洗必泰擦手剂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 护士好于医生,护士好于护工一般科室好于ICU工作越忙,依从性越差怀疑洗手的价值缺乏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手部受刺激,手部干燥缺乏洗手技术指南,或督导管理n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己手上的细菌转移给患者的可能性,并可以预防医务人员的手变成传染病菌的媒介 手套 但需注意: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渗漏始终未解决,有报道:乙烯手套4-63%的渗漏,乳胶手套3-52%,戴双层手

37、套并不能弥补此缺陷。手套戴口(面)罩及护目镜可以减少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n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防水和颗粒滤过性、细菌滤过率nN95 口罩是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认证的 9 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现代概念的医用口罩的主要用途 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隔离衣 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后,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物,或将微生物在患者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患者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丢弃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地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侧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 床侧设备环境控制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清点扰动操作,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 被服隔离室 设置:经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必须要有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在同一隔离室。隔离室的条件:负压系统,气流应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每小时换气6-12次;有病人在时隔离室的门应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院感染概述与鉴别诊断与标准预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