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杜甫兵车行兵车行 杜甫(杜甫(712770),字),字子美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以西,自称少陵野老少陵野老,世世称称杜少陵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史过程,被称为“诗史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诗圣圣”。以古体、律诗见长,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沉郁顿挫为主。有为主。有杜工部集杜工部集。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
2、严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最承久的一道光彩。诗人郭沫若题联诗人郭沫若题联:民间疾苦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笔底波澜;世上疮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诗中圣哲.杜甫(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生可分四个阶段:河南巩县。一生可分四个阶段:读书游历时期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岁以前 这一时期作品这一时期作品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望岳望岳,充满豪情壮志,但他还未,充满豪情壮志,但他还未 接触到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现实。更多的社会现实。困守长安时期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
3、44岁岁 代表作代表作兵车行兵车行、丽人行丽人行等,十年困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风走向现实主义。陷贼与为官时期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岁 代表作代表作春望春望、悲陈陶悲陈陶、羌村羌村和和“三吏三吏”、“三别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义高峰。漂泊西南时期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岁以后 成都浣花溪建草堂后经严武荐任节度使参谋,成都浣花溪建草堂后经严武荐任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不足半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不足半年,辞职回草堂。
4、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年,辞职回草堂。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770年冬,死在由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解题解题 “行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名为“歌歌”和和“行行”的颇多,因二者大同小异的颇多,因二者大同小异,常统称常统称“歌行歌行”。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行”是乐曲是
5、乐曲 的意思。的意思。兵车行兵车行是一首歌行体诗。是一首歌行体诗。车行车行”,兵车就,兵车就是是士兵士兵和和战车战车,这个题目直接就说明了这是一篇,这个题目直接就说明了这是一篇叙写战争的诗歌叙写战争的诗歌。“行行”是是“行军行军”的意思。的意思。但但杜甫没有沿用古题杜甫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自创新题,运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杜甫旅居长安时。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天宝十载四月,
6、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野。”由于两次战事丧师巨万,
7、朝廷乃大举征兵。由于两次战事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如此摧肝裂肺的征兵情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如此摧肝裂肺的征兵情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兵车行就是诗人见到这样情景的当时或其后就是诗人见到这样情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而写的。不久而写的。兵车行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治者的“开边开边”政策给人民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带来的深重灾难。朗读,整体把握朗读,整体把握-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思考:萦绕全诗的情感基调思考:萦绕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是什么?读首尾,体会深深伤痛读首尾,体会深深伤痛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车辚辚,马萧萧,行
8、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一幅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震撼人心这是一幅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震撼人心的的惨别图惨别图。第一段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第一段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第一段从第一段从哪些角度哪些角度进行描写这幅进行描写这幅惨别图的?惨别图的?方法提示:抓关键字词 修辞的角度 各种感觉 描写方法(如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场面描写场面描写“辚辚辚辚”“”“萧萧萧萧”:听觉形:听觉形象象出征出征士兵士兵可见出征可见出征士兵之多士兵之多士兵士兵家属家属“走相送走相送”“牵牵”“”“顿顿
9、”“拦拦”“哭哭”(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见分别时的痛苦、可见分别时的痛苦、悲伤、绝望悲伤、绝望的的气气氛氛渲渲染染了了凄凄惨惨哪些字词、句子强烈体现了场面的凄惨?哪些字词、句子强烈体现了场面的凄惨?凄惨凄惨“弓箭弓箭”“”“在腰在腰”:视觉:视觉形象形象“不见咸阳桥不见咸阳桥”(视觉、夸张)(视觉、夸张)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古战场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
10、的人哭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首尾画面悲悲痛痛悲悲凄凄人哭人哭鬼哭鬼哭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旨主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已。既揭露
11、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了全文的主旨。了全文的主旨。苦难根源苦难根源诗眼诗眼:点行频点行频读主体,品味层层悲愤读主体,品味层层悲愤研读二、三段,研读二、三段,讨论思考:讨论思考:“点行频点行频”到底给人民带来到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了哪些巨大的苦难?方法提示:抓关键字词 修辞的角度 各种感觉 描写方法(如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行人所诉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点行频”。或从或从十五十五北防河,便至北防河,便至四十四十西营田。西营田。去时去时里正与裹头,里正与裹头,归来归
12、来头白还戍边。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边庭流血成海水成海水,武皇开边,武皇开边意未已意未已。君不闻君不闻汉家山东汉家山东二百州二百州,千村万落千村万落生荆杞。生荆杞。纵有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无东西。况复秦兵况复秦兵耐耐苦战,被驱不异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长者虽有问,役夫敢敢申恨?申恨?且如今年冬,且如今年冬,未休未休关西卒。关西卒。县官县官急急索租,租税索租,租税从何从何出?出?信知信知生男恶,生男恶,反是反是生女好。生女好。生女犹得生女犹得嫁比邻嫁比邻,生男埋没,生男埋没随百草随百草。戍边时间之长戍边时间之长牺牲人数之多牺牲人数之多家乡经济凋敝
13、家乡经济凋敝远征生活艰难远征生活艰难官府催逼急迫官府催逼急迫重男心态改变重男心态改变悲 愤小结全文:小结全文:文章的开头作者以自己亲眼所见为我文章的开头作者以自己亲眼所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催人泪下的们描绘了一幅催人泪下的“惨别图惨别图”,结尾想象青海古战场白骨纵横,鬼哭凄结尾想象青海古战场白骨纵横,鬼哭凄厉的恐怖场面,而文章的中间又借厉的恐怖场面,而文章的中间又借“行行人人”之口,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的生活、之口,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心理造成的严重摧残,从而真实地反映心理造成的严重摧残,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控诉了统治者的残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抒发了对统治者满腔
14、的怨愤忍和罪恶,抒发了对统治者满腔的怨愤之情!之情!1、重墨铺染(营造画面感,渲染气氛)、重墨铺染(营造画面感,渲染气氛)文章前半部分为读者描绘了两副图画:文章前半部分为读者描绘了两副图画:悲怆震撼的悲怆震撼的出征图出征图、震人心弦的、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送别图。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悲剧。2、通过设问,让当事者直接倾诉满腔悲切和、通过设问,让当事者直接倾诉满腔悲切和哀怨。哀怨。前文的凄惨场面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
15、增强了诗的真实感。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征夫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征夫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3、多处使用照应、多处使用照应全诗内容多处相互照应,如全诗内容多处相互照应,如:“租税从何出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相呼应。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
16、揭示越来越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来越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民的深重灾难。4、句式长短错落,随情节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句式长短错落,随情节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化。5、诗人采用了民歌接字法。累累如贯珠,朗、诗人采用了民歌接字法。累累如贯珠,朗朗上口,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还采用了通朗上口,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还采用了通俗口语,使诗歌明白如话,亲切感人。俗口语,使诗歌明白如话,亲切感人。讨论:讨论:试将这首诗跟李白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古风其十九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古风古风其十九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
17、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背景:背景: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烧杀抢掠,百姓惨遭屠戮,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烧杀抢掠,百姓惨遭屠戮,血流成河,而叛贼却衣冠簪缨,住进去朝廷。血流成河,而叛贼却衣冠簪缨,住进去朝廷。李诗写人民的苦难,是诗人想像在李诗写人民的苦难,是诗人想像在遨游太遨游太空时俯视所见空时俯视所见,而且写
18、得很,而且写得很概括概括;杜诗写人;杜诗写人民的苦难,是通过民的苦难,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塑造典型人物(“行人行人”)形形象实现的象实现的,十分,十分具体具体。处理题材方式的不同,。处理题材方式的不同,是风格不同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是风格不同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李白让仙人跟他一道看到人民的苦难,也李白让仙人跟他一道看到人民的苦难,也表现了他的表现了他的飘逸飘逸风格;杜甫的伤时忧国,表风格;杜甫的伤时忧国,表现了他的现了他的沉郁沉郁风格。风格。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的沉郁顿挫严羽严羽沧浪诗话沧浪诗话说杜甫诗歌说杜甫诗歌“沉郁沉郁”,李白诗,李白诗歌歌“飘逸飘逸”。清朝。清朝翁方纲翁方纲把把“沉郁顿挫沉郁顿挫”作为杜作为杜诗的基本风格。诗的基本风格。沉郁沉郁,指,指深沉的忧思深沉的忧思,深沉的感情深沉的感情,意境的低意境的低沉沉,如杜诗中的国破家难,已病,怀才不遇,年,如杜诗中的国破家难,已病,怀才不遇,年华已逝,命途多舛,壮志未酬,怀亲思友。比如华已逝,命途多舛,壮志未酬,怀亲思友。比如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却说:,杜甫却说:“朱门酒肉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路有冻死骨”。一飘逸一浓郁,很明显。一飘逸一浓郁,很明显。顿挫顿挫,情感、语势的高低、停顿与转折。,情感、语势的高低、停顿与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