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考点专练:正确使用词语 高三总复习备战2022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考点03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详解】 浙江卷近几年的考查都集中在实词、虚词、成语、俗语。从近两年的高考来看,成语和实词的辨识是考查重点。但的高考开始是一个材料中对词语与标点进行考查,因此,这极大限制了命题者对词语选择的偏好,实词、虚词、成语、俗语的考查皆有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该考点还是会侧重在语境中考查,多与现实生活相关。考查侧重点依旧会在词语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语使用对象、词语搭配习惯等方面。俗语的考查可能在张冠李戴、望文生义、不分轻重、不辨色彩、不识谦敬、语法错误
2、等方面。 考向一实词辨析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年五四,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演绎的后浪的演讲视频在互联网走红。(甲)这段代言“前浪”中年、寄语“后浪”青年的“献礼”,一夜间制造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分化:一半人感动、追捧,另一半人置疑、批驳。演讲中一句“你们拥有了我们这代人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尤其受到贬斥。 “前浪”“后浪”的比喻,来自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代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调侃。事实上,这句话本身就隐含着残酷的进化论的视角。社会总是进步的,新一代的力量不断崛起,而老一代人则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正好是,这个整数年份具有特殊的代际意义:(乙)80年出生
3、的人,已经到了40岁的“不惑”之年:作为新势力的90后,最大的已经“而立”;即便是00后,也到了20岁这个公认的“成年”阶段了。80后勉强还在年轻人的范畴中,尚有资格被称为“后浪”,而70后们就算步入了“大叔”的行列。 我们大概可以推定,演讲的喊话对象“后浪”是00后到80后这个阶段的人。但是,高中、大学阶段的00后,刚走出校门不久的95后,或者已经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80后,对演讲内容的感受仍然是不同的。在校生看后浪,可能会很受鼓舞,以为世界真的是自己的,或者即将属于自己。但在年轻的社会人眼里,那样的热血澎湃只不过是因为在校生和世界还很遥远。当在校生踏入社会,(丙)他们会明白:这世界终究还是“
4、前浪”们的,属于那些掌握他们职场命运的家伙,“羡慕后浪拥有选择的权利”,这是彻头彻尾的虚言。因为在任何意义上,“选择的权利”都属于那些制定和掌握规则的人。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绎B置疑C耳熟能详D或者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技巧点拨】 近义实词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应该具有相应的辨析能力。考生在解题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去同。近义实词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大同小异”,因此,辨析近义实词,可以抓住近义实词的不同语素来分析,即去掉相同语素,只看不同语素。 2析异。在去掉相同语素之后,应该辨析不同语素的含义。
5、具体方法有:一是通过常用义区别近义实词,二是可以用组词法区别近义实词。 3辨析语境,代入解答。在区分了不同语素的常用义后,仔细辨析语境,将所理解或组成的词语试着代入原句语境,看哪一个合适即可得出答案。 考向二虚词辨析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首鹿柴,仅二十字,让人进入亦虚亦实之境。其中的“不见”“但闻”与“返景”“复照”带你一步步走进有无之间,走入另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 我们知道,鹿柴出自王维辋川集,序言中交代得清楚:“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
6、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王维在序中对诗集缘起简略带过,然对二十处游止之名称却不厌其烦,逐一罗列。王维与裴迪闲游辋川,不止二十处。然而这二十处,他们为之各赋诗一首,且正式编成诗集以志。 (乙)在自己的别业,王维和好友裴迪于二十处“游止”闲逛,并分别写下与景相应的绝句。因此辋川集收王维诗二十首,裴迪诗二十首。(丙)这便不禁让人产生分别之心:二位诗人哪位写得更好?或者各有怎样的特色?本期周末读诗,我们比照两诗人的同名诗,看他们面对相同景色,而折射出的不同内心。此种对比,更可见王维之秉性,时或可见其绝妙处。 1文段中的加点
7、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厌其烦B不止C分别D秉性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技巧点拨】 虚词往往有其固有的功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自身的搭配关系。具体来看,解题时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把握词性,区分用法。虚词的词性不同意味着它们具有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近义词语的词性进行辨析。 2关联词语若成对出现,要注意对应搭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特别是关联词语多成对出现,如句中只出现一个,应仔细判断另外一个,便于得出答案。 3辨明语句之间的关系。虚词运用
8、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明辨语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重要途径。 考向三成语辨析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40年来的小说创作,由短篇小说先行、中篇小说崛起、长篇小说勃兴主导了40年文学锐意进取的历史进程。不仅在蹈厉奋发中继往开来,在持续演进中硕果累累,况且也在筚路蓝缕奋进中积累了不少重要的文学经验。 40年来,现实主义不断更新,主要推动了两类小说创作的长足发展。乙一类是家族历史与文化的创作,这类小说以家族历史为主干故事,通过一个家族在一个时期的荣辱盛衰,来透视文化精神的嬗变,折射社会变迁与时代更替。代表性作品如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李锐旧址莫言丰
9、乳肥臀等。另一类是“反腐”小说写作,这类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主写义利抉择、正邪较量。丙代表性作品有周梅森人间正道、人民的名义、张平抉择、陆天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周大新曲终人在等。可以说,由于运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写法,贯注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做到了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的桴鼓相应,达到“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较高标准。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且B筚路蓝缕C贯注D桴鼓相应 2文中的画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案头工作;在案头做的工作,特指导演、演员等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剧情、角色等的文字工作。 2不绝如缕:
10、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6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7风雨如晦:形容局势动荡或社会黑暗。 8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0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2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
11、事物。 13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14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5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二、常见的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2豆蔻年华: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 3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5
12、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6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7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8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 9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10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 11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2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三、常见的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褒义词 1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2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 3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
13、划、经营(某事)。 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6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7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二)贬义词 1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2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4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5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7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
14、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8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9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13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后多指吹捧的话。 15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四、常见的易谦敬错位的成语 (一)谦辞 1不情之请:客套话
15、,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二)敬辞 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2大材小
16、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3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时。 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7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8虚左以待:空出左位等待所敬重之人。 五、常见的易出现语意重复的成语 1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2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来。形容来的人或事连绵不断。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
17、闯进来”。 4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谈论着”。 5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 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本身已包含“笑”的意思,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 7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一位)莘莘学子”。 8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9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0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被)人贻笑大方”。 11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
18、闯关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衢州学生作揖礼进校园刚刚引发围观,杭州养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一米帽”又瞬间萌翻网友。相关报道描述,从入校门开始,大家笑声不断,别样的开学礼一下刷屏了微信朋友圈。 学校萌发设计“一米帽”的创意,基于防疫,但不限于防疫。乙教育者放下身段,身临其境为低年级的孩子们着想,便能想到孩子们经历长达数月宅家生活后的心理压力,想到孩子们理解一米这一长度概念的难度,想到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自制的“一米帽”在开学时将引发的欢乐效果。于是,有效防疫的距离保持了,但孩子与家长、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却拉近了。 丙说是保护,其实是启蒙:说是童心,其实是用心。防疫知识很严
19、肃,传导可以很轻松。“一米帽”促进了孩子对于生命健康的理解。汇聚了每个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环保安全的材料、造型各异的形象、一本正经的防疫、相视一笑的会意,让童心童趣争奇斗艳,爱心爱意交相辉映。这是低龄段孩子乐意接受的教育,也是学校和老师应该追求的教育境界。 1文段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B身临其境C汇聚D交相辉映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然,尝试创作需要勇气,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探险乐趣,也意味着漫长的自我怀疑与挣扎,意味着困境中的孤单无告。梅列日科夫斯基说:“琢磨石头要比琢磨词更容易”。(甲)说得对,
20、石头倔强,但它不移动;而每个词,尤以形容词和副词为甚,不仅拥有鱼一样的鳞彩,更拥有鳞彩之上易于脱手的黏液。我常常在枯坐中困惑、消沉,一无所获的渔夫漂流在丧失方向的无边海面。 文字的确状若巫术,有时需要诱引和召唤,尤其,每当选择那些与内心隐痛相关的题材,我都感到危险,仿佛吹奏弄蛇人的笛声、(乙)陶罐里,蛇慢慢仰起法老一样威严的头颅;舌叉上的话语简短,是箴言,是有效的诅咒,瞬间决定未来生死。那条蛇,又像埃及艳后般徐徐扭转斑斓撩人的腰肢。写作者必须学习如何在它的翩翩起舞中安然如故。(丙)(节选自当代散文名家丛书之聋天使,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 3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单无告
21、B琢磨C由以为甚D安然如故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吃什么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感。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乙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
22、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丙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5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凸显B对于C大行其道D寻求 6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上一直存在一些声音,(甲)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是无关紧要的;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纯属没事找事;言不尽
23、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亦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 (乙)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今天,我们更要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炼字佳话。“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丙)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
24、整思想和情感。” 7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不尽意B甚至C浮皮潦草D契合 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虚构性文学作品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一经出版,就荣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4月“中国好书”榜单,好评如潮。 (甲)作者采录了五行八作的民间手艺人,如木匠、药师、制茶师、捞纸工、蜀绣传人、壮族女红传人等,书中还特地记录了“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陆建新。(乙)他37年扎根建筑施工第一线,餐风宿露,参与了“三个速度”:三天一层楼(深圳国贸)、两天半一层楼(深圳地王)和两天一层楼(广州西塔)的实践。他还主持承建了国内
25、已封顶的100层以上钢构摩天大楼七幢中的四幢,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从有到领先世界的全过程。 (丙)作者曾在自序中说,这本书一写手艺人经历,二写行当技艺,三写传承难点,以期达到历史与当下、思想与审美、思辨与情感相熔铸的境界。有评论家评价此书:“于田野中保存着民间文化的活态,也埋藏着未被归类、未被概念化的学术资源。” 9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经B荣膺C餐风宿露D熔铸 1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宣纸论刀,一刀一百张,面积、品质不等,售价各异。宣纸的主要材料是青檀树皮和沙溪稻草。甲以八比二的比例产出
26、的宣纸,叫“特皮”,适合泼墨山水长卷,特别润墨,形色自然;以七比三比例产出的宣纸,称为“净皮”,适宜册页,窄轴等;以六比四的比例产出的,则是“棉料”,价稍低,适宜书法。 乙一张宣纸制成,需一年多时间,历经采料、晒料、踏料、淘洗、发酵、捞纸、烘晒等一百多道冗赘工序。秋冬春夏地,像不像一个人艰难走完一生?凡稀世不朽的东西,莫不需要历经长久磨练。丙宣纸,亦称“寿纸”,无论作出的画,写下的字,逾千年而不变色。据专家检测考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朝韩滉那幅著名的五牛图正是宣纸而作。宣纸的制作工艺,可追本溯源至隋唐。李可染先生有一年在泾川参观,来到车间时,老先生情不自禁地向制纸工人深深鞠躬,以示谢意
27、。至今,宣纸的制作过程中,尚有三道工序,机器无法替代,必须人工操作,其一捞纸、其二烘干、其三检测。 1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冗赘B追本溯源C情不自禁D尚有 1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再来读其齐物论,就好像从自由自在的九万里高空忽然掉进了“槁木死灰”般寂静的死穴,不免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困惑感。甲尽管齐物论开篇对“地籁”“天籁”的描写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而结尾那脍炙人口的对蝴蝶梦的描绘更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义,但深究起来,这齐物论还是让人感到十分费解。乙这不仅仅是因为齐物论的文辞隐
28、晦独特,也因为自魏晋以来众多的解庄、注庄者:往往“以庄注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虽然齐物论的确读之不易,但此文在庄子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影响却不亚于逍遥游。丙如果说逍遥游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庄子思想的框架,那么齐物论则以抽象思辨的方式对这一框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了补充与说明:两文相辅相成,构成了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 1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免B浮想联翩C演义D相辅相成 1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固然由于天资,另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甲物
29、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乙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六根清净,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丙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左右逢源。这就是忙中静趣。 (改编自朱光潜谈静) 15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
30、正确的一项是 A固然B六根清净C偶尔D左右逢源 1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 甲“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嚼宇”的谨严精神。 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但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生声者,
31、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乙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文风。丙今天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再多些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的谨严精神。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瞻仰。 17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箴言B小题大做C词不达意D瞻仰 1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移动互联网发展日
32、新月异,正在重构娱乐文化生态。甲传统曲艺在面对新媒体转型,新受众出现之时,必然会遭遇文化震荡,网络生态对相声的影响更像一把双刃剑。如何平衡艺术规律与观众趣味;如何传承优秀相声艺术的同时,适时而变,打开传统曲艺的创新传播之路,这都是曲艺传播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乙如何借力粉丝文化,建立传统曲艺在新时代的“粉丝型”观众群;如何巧用新媒体平台,打开传统曲艺在移动音频、短视频、智能应用中的新传播空间,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此外,相声创作还应有比较全面和深厚的文化作为支撑,但文化表现力只是一个方面,发展相声文化更要“如履薄冰”,知敬畏。 丙如今网络江河日下,要警惕新媒体快速发展下盲目的“粉丝经济”。要消费艺术,不要过度消费艺人。 要科学引导粉丝对传统艺术带来的流量冲击,持续净化网络环境,从立法监管到社会舆论合理引导公民参与到网络治理中。 19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然B借力C如履薄冰D江河日下 2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高考链接】 【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