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与儿童发展刘晓燕胡伊青加早期游戏理论一般认为,最早注意研究游戏,并提出有关理论的是18、19世纪的思想家席勒、斯宾塞、格鲁斯等。他们是在研究哲学与美学时,涉及游戏问题。一、“剩余精力”说(一)席勒关于游戏的看法 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认为游戏与审美活动的性质相同,都是超越了功利活动范围的“自由活动”。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也要受理性法则的强迫,是不自由的。而审美活动则不然,它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席勒指出:“只有当人是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二
2、)斯宾塞关于游戏的看法斯宾塞认为,活动是动物与人的普遍倾向。斯宾塞是一位本能论者,他认为游戏是诸如生存、征服、统治等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一种无意识的产物。斯宾塞也对游戏进行了分类,他把游戏区分为四种形式:感觉器官的过剩活动;艺术美学的游戏;高级的协调力量的游戏;模仿。(三)对“剩余精力”说的评价剩余精力说试图说明游戏的物质前提。但是,它根据行为的性质是有实际效用的还是没有实际效用的来区分消耗的精力是“剩余的”还是“非剩余的”,并把剩余精力的“释放”看作是游戏与工作的区分标准,这只是一种循环式的论证推理。二、“前练习”说“前练习”说或者“生活准备”说是关于游戏的一种生物效用观,是由德国学者格鲁斯(K
3、arl Groos,1861-1946)提出的,代表作有动物的游戏(1898),人的游戏(1901)。(一)格鲁斯理论的依据格鲁斯的理论以这样两种现象为根据:一是游戏期的长短与动物在种系演化的阶梯中所处的地位的高低有关。二是小动物的游戏活动是对未来严肃的生活活动的模仿。格鲁斯把儿童的游戏分成两类:练习性游戏,包括感知运动的练习和高级的心理能力的练习;社会性游戏,包括追逐打闹和模仿性的游戏。(二)对格鲁斯的游戏理论的评价游戏作为“学习”具有生物适应的机能。在格鲁斯的理论中,幼年期的可塑性与游戏的生物适应机能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格鲁斯的游戏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
4、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三、“复演”说和“松弛”说(一)“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对人类祖先生活的“回忆”。霍尔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的游戏就是我们祖先的“工作”,原始人的打猎、追逐等构成了现代儿童游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霍尔还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一种“宣泄”的作用。霍尔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儿童游戏内容的社会历史性:社会环境不同,儿童游戏内容不同。(二)“松弛”游戏的“松弛”说认为人之所以游戏并不是因为精力的“剩余”,而是因为“缺乏”或“不足”。游戏可以让人们解除身心的疲劳,具有恢复精力、放松的功能。四、早期的游戏理论的
5、共同特征与影响(一)早期的游戏理论的共同特征1、关注是人的本性中哪些因素导致人游戏及游戏的功用问题,不关注游戏的个体差异和特点;2、都受到被称为当时的“时代精神”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都用生物发展的规律解释儿童的游戏,把儿童游戏生物学化;3、主要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说明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麽游戏的原因;4、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二)早期的游戏理论的影响1、对现代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游戏使儿童能够改造现实,从而建立起关于世界的象征性表象。(2)儿童的游戏在因人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3)现代游戏理论认为,游戏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假装”或者不具有活动的“实义性
6、”。(4)游戏有助于美感和创造性的发展。(5)儿时的游戏能够对成年期严肃的、有用的活动进行练习。(6)在儿童发展中,游戏具有一种“宣泄”作用。(7)斯宾塞认为,游戏与神经系统的机制有关。2、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思想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切生物的生存的基础是一些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动物界可以赤裸裸地表现,但是在人类来说,会受到压抑。(一)人格构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伊特(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特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或者原始的生物内驱力,受唯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求满足。超我代表着人的理性或者意识,是社会
7、规则的内化。伊特和超我之间是对立的、矛盾的。自我是调节平衡伊特与超我之间矛盾冲突的机制,在现实原则的指导,试图既获得满足又避免痛苦。(二)游戏和儿童的人格发展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 调节和平衡伊特与超我之间冲突和矛盾的机制,某种程度上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对于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童年期,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因内驱力受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帮助儿童处理适应不良的经验,因而具有治疗的作用。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二、掌握、宣泄和角色选择(一)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可以降低焦虑,补偿性地满足儿童的愿望、在儿童人格的发展中具有积
8、极的作用等观点。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二)蒙尼格的宣泄”理论 蒙尼格的“宣泄”专指攻击性行为或者敌意的宣泄。游戏的益处在于宣泄和降低焦虑,游戏是宣泄攻击性驱力的合法的、为社会所允许的途径。(对成人权威的挑战合法化)认为,儿童做攻击性游戏可以降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但相关研究表明,攻击性游戏提高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班杜拉)。(三)伯勒的角色选择理论伯勒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儿童对于角色的选择,往往基于对某种角色的感情。第一类:依据他们对一个特定人物的热爱、钦佩、敬重的感情,喜欢模仿他们热爱和敬佩你的人,尤其是成人。第二类:依据他们对一个人的恐惧或愤怒等情感
9、,儿童常常扮演引起他们恐惧的那些人或事物,在重复性的动作中,使自己成为环境的主人。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合身份”、“低于身份”的角色。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唤起人们对儿童早期的发展与教育的重视。并且重视想象性游戏在儿童发展的作用。重视儿童游戏的动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皮亚杰把游戏看作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一、游戏的认知本质和功能 游戏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新的心理机能的“练习”。(一)游戏的认识本质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是机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两种方式。所谓
10、“同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意味着“接纳”和“整合”,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原有的结构中去,解释人的行为,就是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或者认知结构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图式或者认知结构。“顺应”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自身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二)游戏的功能皮亚杰分为,游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新的刚刚出现的、不完善的心理机能进行练习、巩固,使它得到丰富与发展;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二、儿童游戏的类型与发生发展(一)儿童游戏活动的类型1、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阶段)在感知运动时期(0-2岁),由重复运动所组成,其动因是感觉与运
11、动器官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快感,即“机能性快乐”(functional pleasure)。游戏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因素,动即快乐。2、象征性游戏(前运算阶段)即“假装游戏”,是幼儿借助于代替物(自己的动作、语言、身体或者其他物品)的帮助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或者情景(包括幼儿自己过去亲身经历过的、或者没有经历过但期望发生的事物与情景)的活动,是2岁以后出现的游戏类型。3、规则游戏(具体运算阶段)规则游戏时具体运算时期(7-12岁)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规则游戏可以帮助儿童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如公平、公正等)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使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了具体的象征性
12、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贡献:第一,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崭新途径,反对把游戏看作是一种本能活动。第二,强调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只有当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第三,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是随着儿童心理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分的,也是比较合理的。第四,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游戏为儿童表现情感和发展情感提供了种种机会。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使自我得到满足。第五,从认知角度研究儿童游戏,转变了学习与游戏的对立。不足: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把游戏仅仅看做是智力活动的
13、派生物,把游戏看作是缺乏主动性的被动活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只看到人与物之间的影响。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一)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二)关于儿童游戏的基本观点1、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3、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4、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5、游戏不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孩子不会生来就会游戏,成人的干预是必要的。二、维果茨基的游戏学
14、说(一)游戏的发生维果茨基认为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概括化的情感倾向。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情感诱因(二)游戏活动的特点游戏活动的特点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表现在幼儿把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想象的情境”是游戏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标志任何游戏也都是“有规则的”游戏。(三)游戏的发展价值1、游戏促进幼儿表征思维能力的发展游戏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摆脱具体事物或“知觉情景”的束缚,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想法来行动。可以促进以符号的使用为标志的表征思维机能的发展。2、游戏促进幼
15、儿意志行动的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之一,以人的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达成目的的意志行动为特征。角色扮演活动有助于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学前儿童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之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也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三、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一)角色游戏的社会起源认为游戏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是“社会性”的,是和儿童生活的一定社会条件有关的,而不是由某种内部的天赋本能所决定的。(二)角色游戏的个体起源角色是在成人与儿童的协同活动中出现的。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与成人协同活动掌握物品的用法2、最初的动作概括化3、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出现 角色游戏
16、是儿童最主要的游戏,是较发达的一种游戏形式。儿童游戏是社会性的活动,游戏内容是社会性的,游戏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个性的形成是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第一,注重把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指导儿童身心发展的游戏实际活动中。第二,强调用游戏组织儿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通过游戏,把教育、劳动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赋予儿童游戏重要的认知价值。但是,过于看重成人对儿童游戏的干预。后皮亚杰理论一、游戏的唤醒理论亦称为内驱力理论,试图解释游戏的生理机制。(一)理论背景内驱力是由集体的需要状态引起的,其功能在于引起,激起行为或给
17、予行为以动力。原始内驱力并不能恰当解释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二)基本观点唤醒(arousal)是游戏的唤醒理论的核心概念。唤醒和两个因素有关:外部环境刺激;机体内部的平衡机制1、对新异刺激的“唤醒”调节(探究来降低唤醒水平:这是什么?)2、对刺激缺乏的“唤醒”调节(多样性探究:我能用它做什么?)(三)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游戏唤醒理论对于做好新生入园的适应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适当的唤醒水平,消除幼儿入园的紧张)二、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把游戏看做一种意识与信息的“意义”交流和理解过程,说明了作为一种“元交际”活动,游戏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游戏是儿童进入人类的文化和表征世界的一种必需
18、的技能和重要的途径。(一)交际与元交际元交际(meta-communication)是一种抽象的“交际”,是处于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双方对对方真正的交际意图或所传递的信息的“意义”的辨识与理解。元交际是“交际”的“交际”,是“隐藏”在第一种“显性的”或“外在的”的交际后面的“交际”,它是一种抽象的或意义含蓄的交际。(二)元交际与言语交际“元交际”是人类言语交际的基础,人类任何言语交际,都包含着元交际的成分。元语言:语言本身是谈话的对象元交际:交谈者之间的关系是谈话的内容元交际能力是理解讽刺、反话、幽默、笑话的心理基础。(三)元交际与游戏人类学家贝特森(Bateson)最早把游戏与“元交际”联系在一
19、起。动作的“非实义性”是游戏动作的重要特征。从交际的进化过程来看,“元交际”的发生在时间上早于人类的言语交际,应当是先有“元交际”,后有人类的言语交际。儿童的“元交际”能力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在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社会性游戏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元交际”最早萌发于母婴游戏中。游戏过程是幼儿获得“元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四)元交际与文化(五)元交际与学习游戏作为“元交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当幼儿在游戏中扮演某种角色时候,他不是在学习如何当这种角色,或者学习某个特定角色的特定行为方式,而是在学习关于“角色”的概念,区分角色之间的不同。幼儿在游戏中不是孤立学习,而是在事物的关系与联系中学习。游戏的元
20、交际理论认为游戏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它不仅仅在交际和文明的进化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进入人类的文化和表征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一、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因素(一)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看法与争论 存在运动能力发展的成熟主义观点和社会制约性观点两种不同的观点的争论:成熟主义观点认为,人的身体的生长发育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是机体自然成熟的结果,不必加以人为的干预。运动能力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观点认为,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不仅是机体成熟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是成熟与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有必要主动地、有计划地去影响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二)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 运
21、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儿童学会运动和通过运动学习,关注运动发展和认知、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系。二、游戏在儿童运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运动形式(一)儿童运动发展分期1、反射运动时期(胚胎第4个月到出生后1周岁):身体运动以非自主性运动(如吸吮、眨眼、抓握等)为特征。2、初步运动时期(从出生后4个月到2岁):学习对头和颈部的控制、随意性的抓握与放松以及爬、坐、站、行走等动作与身体的移动。3、基础运动时期(2岁7岁):开始学习多种动作的协调,出现自主性的协调运动,如跑、跳、扔、踢、伸展等。4、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能力专门化时期(7岁14岁):基础运动时期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结合协调成为复杂的运
22、动的构成因素。三、游戏与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motor skill)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movements)之中。(一)动作技能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点1、初级水平学习者尽量想获得对动作技能或任务要求的整体认识,但只注意细节忽略重点,动作缺乏协调与控制。分为两个阶段:探索阶段和发现阶段2、中级水平学习者对任务要求的有意识的注意减少,注意力更多投向动作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本身,更多依赖于肌肉的感觉,动作比较协调、平稳和敏捷。分为两个阶段:合并阶段和运用阶段。3、高级水平学习者对技能已完全掌握,达到了“不假思索”的自动化程度。分为两个阶段:表现阶段和个性化阶段。(
23、二)游戏和动作技能的练习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特点表明,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被动消极的“肌肉训练”的简单产物,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身心投入。幼儿在游戏过程学习与掌握动作技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是愉快的“练习性游戏”过程。1、特殊性探索阶段此阶段包括:(1)认知-尝试;(2)联系形成;(3)熟练/自动化2、多样性探索(尝试新的动作技能)3、重新定向(游戏为幼儿不断挑战自我、重新建构经验提供了有效的动机)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经验。运动能力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学习如何控制运动。游戏对于运动控制与协调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游戏
24、是幼儿自发的重复运动。游戏过程中对愉快的身体运动的重复,不是简单、无变化的重复,而是多样性的重复,包括对环境的可能性与自己运动能力潜能的探索与发展,不仅有益于运动经验的建构,而且也有益于认知与情感的发展,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认知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个体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涉及知觉、记忆、注意、思维、语言、想象等多种心理过程。一、游戏与概念的获得 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概念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是儿童获得概念的两种基本方式。概念形成:儿童在与客观事物直接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归纳的
25、方式抽取或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或关键特征,属于发现学习。概念同化: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掌握以词为标志的概念,使符号(词)代表的一类事物,而不是代表特殊的事物,属于接受学习。(一)感知运动游戏与婴儿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分类2、感知运动游戏和婴儿概念的形成在人生最初的两年中,感知觉与动作是婴儿认识世界与自我的重要手段,感知运动游戏是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运动是知觉学习的基础。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时期,婴儿是依靠知觉的概括或动作的概括来对物体进行分类或分组的。物体对于婴儿动作的反应也促成了动作或功能性概念的形成。在游戏的过程中,婴儿逐渐注意到各种动作的不同功能,以及自己动作与物体运动
26、变化之间的关系。游戏中,婴儿还可以获得支配物体的能力与快乐。通过在游戏中与物体的交互作用,婴儿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客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之间的分化,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客体永恒性实验(九个月以前婴儿)客体永恒性实验(二)象征性游戏与幼儿概念的发展象征性游戏对于幼儿概念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促进幼儿的符号学习。符号学习是指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1、符号表征功能和符号的结构符号表征功能是把某种事物当作代表其他事物或现象的符号或标志,借助于这种符号与标志在头脑中唤起或再现它所代表的事物与现象,并揭示其意义的心理意义。卡西
27、尔认为,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符号化的思维与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任何符号都是通过关系、协议与联合来代替或标志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东西,都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符号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和社会的。2、象征性游戏与符号功能的形成象征(symbol)即符号,是一种心理结构,是我们在两个物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或联系。象征性游戏,是一种运用象征或符号的游戏。个体符号表征功能的发展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性到社会化的过程。象征性游戏是幼儿自己创造的具体形象的、个体化的符号。维果茨基认为,象征性游戏是符号表征功能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着象征性游戏的发展,幼儿对于代替物与被代物之
28、间的相似性要求降低。3、象征性游戏和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象征性游戏是幼儿经验的反映或再现。这种经验的再现加上了幼儿自己的选择、理解和解释。二、游戏和问题解决(一)游戏与辐合型问题的解决1、辐合型问题是要求“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或者,它要求一个最接近于问题所要求的简捷而有效的解决方法。2、游戏经验和解决问题实验发现,游戏经验比观察、模仿、训练等更有利于后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3、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没有努力的游戏不是好游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游戏的组成部分。游戏的魅力正在于它对幼儿构成的挑战性。运用策略是解决问题过程的特征,游戏帮助幼儿学习使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29、二)游戏与发散型问题的解决1、游戏经验与举出物体的非标准用途2、不同性质的游戏经验对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的影响自由游戏的经验与发散思维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关。游戏活动的重要适应机能是它的灵活与创新。游戏是灵活性、创新性的重要发展源泉。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一、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广义“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社会特征的总和。”广义的“社会性能力”(social competence)指对特殊的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认知、身体运动、语言、学习兴趣和态度、情绪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二)狭义“社会性”以人际交往系统为定向的个体心理特征与能力的发展。狭义的社会性能力是指发起、
30、形成和维持与他人,尤其是伙伴的令人满意的关系的能力。研究表明,学前期是社会性能力形成的“关键期”。社会性能力一般不是来自于直接教学,而是在幼儿的实际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二、游戏与亲子关系 亲子依恋是指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的双向情感联系。早期的安全依恋预示着学前期的伙伴接纳、积极的社会性参与和更丰富复杂的游戏行为。(一)亲子依恋的类型与意义安全依恋型;非安全依恋-回避型;非安全依恋-反抗型(二)亲子游戏与亲子依恋两者可以形成互相作用的良性循环三、游戏与伙伴交往(一)伙伴交往的意义伙伴(peer)一词指地位处境相同的个体。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中,伙伴一词专指同龄的儿童。皮亚杰认为,对于儿童
31、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来说,同伴交往的重要性超过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伙伴交往中产生的关于世界的不同看法与认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调整自己的观念以适应、理解他人的观点。(二)游戏与交往技能的掌握交往技能是发起、组织与维持交往活动的能力1、游戏与合作社会性游戏本身就是合作的过程,需要各种社会性交往技能。2、游戏与社会性问题的解决游戏中幼儿往往以游戏的方式或口吻来解决冲突。3、游戏与同伴集体的接纳受欢迎的幼儿经常玩合作性游戏,能够成功地进行交谈受欢迎的幼儿往往能够成功地加入其他伙伴的游戏受欢迎的儿童能够明确区分嬉戏性行为与攻击性行为(三)伙伴相互影响的方式
32、1、范例伙伴的行为为幼儿提供模仿的直接对象,促进幼儿的观察学习。2、修正一个幼儿的行为构成对另一个幼儿行为的刺激或反馈,对于伙伴的行为具有修正的功能。3、强化幼儿同伴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了对于幼儿行为的反馈,对于幼儿交往策略的倾向性的形成具有强化和促进作用。4、经验互补幼儿经验的交流,发现他人经验与观点的过程,有益于儿童思维活动的去中心化。四、游戏与亲社会性行为及行为规范的掌握(一)游戏与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广义的亲社会性行为时所有那些被人肯定的,或者其动机在于得到他人赞许的行为,广义的亲社会性行为是一种互惠行为,属于范围更广的社会性适应行为范畴,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与父母的育
33、儿方式有关。(二)游戏与规则的学习规则的学习与掌握,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不是“被告知”的。1、象征性游戏与规则的学习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发展的规律是由明显的想象情境与隐蔽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发展到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情境所构成的游戏。“哪里有想象的情境,哪里就有规则”。想象情景本身就包含了规则。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对于幼儿来说是愉快的,遵守规则是游戏的需要。2、规则游戏与对规则意义的理解规则游戏可以使儿童实践规则并理解规则的意义3、游戏与冲动的控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之中”。五、游戏与“去中心化”(一)伙伴游戏与“去中心化”1、角色游戏与“去中心化”角色游戏要求幼儿学会从别
34、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来观察与体验世界,学会理解别人。2、追逐打闹游戏、规则游戏和“去中心化”(二)社会性角色游戏训练与观点采择角色扮演或观点采择是指同时考虑并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情感与看法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合作能力的必要基础之一。1、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评价方法2、社会性角色游戏训练的效果 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一、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游戏的功能(一)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人的情绪情感问题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情感”(affect)一词被看作是“情绪”(emotion)和“感情”(feelings)的同义词。情感被等同于原始内驱力和无意识。游
35、戏被看作是对个人的内心世界的保护,具有补偿、宣泄、同化的功能。2、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人的情绪、情感的发展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3、特性学理论(二)游戏的情感发展功能游戏是一种充满情绪情感色彩的学前期的基本活动。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美感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同情心与移情的能力(三)游戏的情绪恢复功能皮亚杰把游戏看作是幼儿自我表达的工具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班尼特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降低焦虑,具有明显的适应功能二、游戏治疗的原理和不同模式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治疗手段帮助幼儿处理恐惧、愤怒、敌意等情绪障碍的一种情绪治疗方法。埃里克森把游
36、戏治疗概括为:把受压抑的情绪“玩出来”(play it out)。游戏治疗的基本原理:A.情绪情感是儿童游戏的天然组成部分。B.游戏是儿童的语言。C.游戏可以使儿童用社会认可的方法来释放消极情绪而不怕成人的指责。D.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在安全的情境中尝试新的角色、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E.游戏是儿童内心世界的镜子。F.游戏使成人能够进入儿童的世界,与儿童建立治疗性的平等合作关系。(一)精神分析模式凯伦认为游戏相当于自由联想,认为儿童的大部分游戏可以被看作是性冲突与攻击性的象征表现。这种性冲突与攻击性来源于亲子关系,认为儿童与父母的感情往往是矛盾和混乱的。一些心理学家主张消极的游戏治疗(
37、passive play therapy),主张只为儿童提供玩家但不要规定应当用它玩什么和怎么玩。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倡导积极的游戏治疗(active play therapy),主张治疗者应该预先了解儿童的问题,然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二)关系模式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其倡导者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游戏治疗的关系模式非常注意治疗者与儿童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质量,治疗者的任务是创设一个使儿童感到被完全接纳的气氛。“以儿童为中心”是游戏治疗的关系模式的基本特征阿克斯林概括了关于游戏治疗的关系模式的八大基本原则:1、温暖友好的关系 2、完全接纳儿童 3、宽容的
38、气氛4、反映儿童的感受 5、尊重儿童 6、追随儿童7、不要催促儿童 8、建立一定的规则(三)结构化模式早期的游戏治疗的精神分析模式注重“阐释”儿童的行为,阐释意味着指导,因此早期的精神分析的游戏治疗模式可以说是“指导性的”。游戏治疗的关系模式则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是非指导性的。结构化的治疗模式则是两个极端之间的折中。1、松弛治疗(Release Therapy)2、化装游行治疗(Costume Play Therapy)3、故事讲述(Storytelling)4、书籍辅导(Biblio-Counseling)游戏与儿童个性特征一、游戏性的概念与结构游戏性(Playfulness)最早出现在20世
39、纪30年代。有两种理解:一是把游戏性看作活动的客观特性,可用以判断活动的性质(游戏或非游戏活动);另一种则是把游戏性看作个体一种个性倾向性或个性特征。(一)游戏性和个性特征游戏性在个体身上表现具有非常显著的稳定性,“游戏性”得分高的儿童在“肯定的情感”上得分也高,他们表现出高水平的身体和言语活动、高想象性和高社会性。超常儿童在社会性和认知活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游戏性水平高于普通儿童。游戏性越强的儿童在“外控性”上得分越低,更少依赖性。游戏具有高度的适应机能。游戏性强的儿童,主体性也较强,主体性是游戏性的核心要素。游戏性还包括开朗、快乐和幽默等品性。游戏性的内涵比主体性更为丰富。(二)游戏性的评价二、游戏性与创造性(一)创造性的概念Creat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reare。其意为“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二)游戏性与创造性1、游戏风格与创造性2、探究精神和创造性3、社会性想象游戏的倾向性、创造性和智力 三、游戏性的发展与培育(一)游戏性的发展阶段(二)影响儿童游戏性发展的因素(三)培育游戏性的意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