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版【5年高考3年模拟】新课标高考语文;专题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讲解部分)清单一清单一 散文阅读常识散文阅读常识一、散文的定义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考点清单考点清单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
2、聚(1)形散:取材自由。可根据需要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2)神聚:主题集中、鲜明。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优秀的散文常常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
3、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三、散文的分类1.抒情性散文这类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2.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
4、间饱含感情。记叙性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3.哲理性散文哲理,是奥秘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智慧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高明的散文作者,往往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
5、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哲理散文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效果。4.写景散文这类散文多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其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行文。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五、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六、散文的线索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可以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可以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
6、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七、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即散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它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也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主题思想表达程式:本文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写,反映了的社会生活,赞美了的精神品质(或批判了的思想/现象),表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或思想感情)。八、散文的语言风格散文的语言风格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等。考点一分析行文结构结构是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
7、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线索、段落的安排以及段落间的关系。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分析作品结构”,要求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行文方式进行剖析,明确其作用。高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查散文的结构:一是从线索(感情线索、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入手,分析其在组织材料、叙述事件、表达主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二是从某个局部(如开头、结尾、过渡句段)入手,分析其在整个篇章中的作用。散文结构形式举例:清单二清单二 考点考点(一)分析行文思路或线索设问示例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概括。文章写了,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的线索
8、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本文反复出现,有何作用?综合全文,分析的心理(情感)变化。解题思路首先,从整体构思(谋篇布局)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结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三种层次关系: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从时间上组织材料。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以情感或认识的过程来组织材料。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构思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渲染、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其次,分析行文线索。(1)明线索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的一个重要参考。(2)找线索了
9、解文章的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变化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线索,或者直接显示线索)。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紧扣线索,或者显示线索。(3)析作用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答题步骤答题模板(1)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一次
10、次出现,一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二)分析语段作用设问示例文中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写起?文章写有什么作用(用意是什么)?如果将最后一段(或某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文中描述了景色,请加以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了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3.表达效果角度若所给句子运用了一定的技巧,如句式上的整散结合,修辞上的比喻拟人,表现手法上的对比反衬,则要考虑其表达效果。答题模板考点二概括要点概括要点
11、包括两种题型:一是局部概括,二是整体概括。局部概括的题目包括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的特点为中心)、层(段)意概括题和因果探寻题。整体概括大多指概括全文主旨。(一)局部概括设问示例请概括某一段的内容要点。文章第段写了内容,请加以概括。文章多处描述了,请从、几方面加以概括。从文中看,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的特点)纵观全文,概括的原因。(作者为什么写?请分点概括)解题思路1.特点概括题解题思路(1)特点概括题“三步走”(2)特点概括题的解答方法2.层(段)意概括题解答思路3.因果探寻题解题思路因题干问法灵活,此类题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答题时将原因陈述
12、全面即可。(二)整体概括设问示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解题思路主旨概括三法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和事件做出评价,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写景、状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社会道理的揭示或评价。答题模板本文通过记叙(或描写)内容(或形象),表现了特点(或性质),表达了思想(或感情),揭示了主题。考点三考点三 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词句意思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词句类题很可能是一个考查热点。语言赏析是一个传统考点,也不容
13、忽视。语言赏析包括局部语言赏析和文章语言风格赏析等。而高考较多考查局部语言赏析,命题一般从词语选用(口语、书面语、文言语、成语等)、句式选用(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等)、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等四个角度切入。(一)理解词语的含义设问示例纵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的内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解题思路(1)理解词语含义的基本要求以该词语的基础,推及文中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以文解文。一个词语有了临时含义,作者都要在其前或后进行比较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来揭示其内涵,以便使读者明白其意思。(2)理解词语含义的基本方法答题模板词语含义=词语本义+语境义+在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二)理
14、解句子的含意设问示例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根据文意,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意。解题思路理解含蓄句的方法:答题模板句子含意=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考点四考点四 鉴赏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技巧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鉴赏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鉴赏表达技巧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设题点。鉴赏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是全文。从各省市高考卷命题的切入点来看,多是一两个句子或者一个语段,而且这些句段多是描写性的,因此描写性句段的赏析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从考生作答这类题的实际情况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答题没有明确的思
15、考方向,做题比较随意;二是赏析角度不全面。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做好描写性句段赏析题呢?1.从描写角度切入进行赏析。首先要分清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是人物描写,则考虑是哪种描写(如动作、心理等);是景物描写,则要考虑其描写的角度和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从形、声、色等角度来赏析)。2.其他切入角度有:设问示例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是如何写的?画线句子描写了的景象,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文章运用手法,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解题思路1.答前要“3审”2.作答“3步法”方法方法1 1 归纳概括文意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归纳概括
16、文意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归纳概括文意3步骤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方法方法2 2 理解语句含意理解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品味语言艺术题型一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理解重要句子含意3步骤第一步:理解字面意思。理解一个句子,首先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含意。第二步:分析语境意思。句子是为组成篇章服务的,理解句意,应本着句不离篇的原则,分析其在上下文中的意思。第三步:挖掘隐藏意思。含蓄的语句,可能有多层含意;使用了一定技巧的语句,应还原其本意;结构或主旨上有重要作用的语句,要结合文意理解。技巧图示题型二赏析语言特色赏析语言特色3步骤第一步:概括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
17、文本实例,紧扣内容(关键词、上下文)分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第三步:指明效果。要注意运用术语。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技巧图示方法方法3 3 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题型一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4环节1.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句子。2.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3.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类型、地位。4.答掌握答题模式:概括型,直接用有关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分析型,结合作品中的材料
18、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1.概括物象特征题型二分析概括物象特征及其作用2.分析物象作用方法方法4 4 结构思路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结构思路类试题的答题技巧题型一整体思路的概括分析整体思路分析4步骤1.明明确题材,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是写人叙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抑或是阐发哲理的,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2.圈圈点勾画,抓关键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3.标标示段意,显露脉络结合找出的中心句、
19、关键句,归纳概括每一段的段意,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脉络,总览全文了。4.理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题型二分析句段作用方法方法5 5 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技巧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技巧题型一鉴赏表达方式鉴赏表达方式3步骤步骤一:指出技法。首先要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注意要点要齐全。步骤二:分析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方式是怎么运用的。步骤三:概括效果。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内容,概括出表达效果。题型二鉴赏表现手法鉴赏表现手法2要领1.步骤
20、清晰第一步: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表现手法。(若问“哪些”,则不可只答出一种)第二步:根据表现手法的作用,紧扣内容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结合文本。2.要点齐全方法方法6 6 探究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探究类试题的答题技巧解答探究类试题3要领1.选好答题角度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主题、表达技巧、作者、读者等角度选择一个或多个切入。注意尽量选择那些与文本联系较为密切的作为探究视角,这样既符合探究题的根本要求,又可以获得大量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论点。2.逐层深入探究文本的字面解读,属于浅层面;联系读者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解读,就深入了一层,且具有个性化;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进行解读,是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就又深入了一层。3.有序呈现结果一般来说,呈现探究结果时要先有个纲领性的语句,再选择文本内容去证明或者阐述这个纲领性语句。如果有“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这样的要求,还需要选择生活中贴切的事例来做支撑,形成“观点事例论述”这样一个层次清楚的结果。答题模板(1)观点+文本内容+分析+结论。(适用“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题)(2)观点+文本内容+分析+生活事例+结论。(适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明”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