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314高中必修历史高中必修历史(3)第一单元第第一单元第4课课1、出现背景、出现背景 2李贽及其思想观点明:明:1368-1644;清:清:1644-1911)3评价n(1)(1)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n(2)(2)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n(3)(3)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想的产生。三大思想家、背景2思想家及其代表作顾炎武 黄宗羲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思想家、史学家史学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
2、律、经史百家以及佛经,无不研究。年轻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及佛经,无不研究。年轻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其学官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其学说的核心是说的核心是“非君说非君说”一种民主思想的萌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芽,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其思想代表了浙东大商贾的利益。商皆本。其思想代表了浙东大商贾的利益。“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子所非未必非。非。”(明夷待访明夷待访录录)王夫之共同思想 王夫之王夫之,
3、湖南人,曾起兵抗,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认。他认为为“气气”是物质实体,是物质实体,“理理”是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他还认为,认识则来源于实践他还认为,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纾”)。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
4、史上有着突出的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地位。王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王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4不同思想特点5评价n(1)是明末清初反理学的是明末清初反理学的儒家思想代表儒家思想代表。n(2)他们提倡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的务实革新务实革新、求求真求是真求是的学风和的学风和“经世经世”爱国爱国的优良传统,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n(3)(3)他们将学术研究变成了他们将学术研究变成了“实学实学”,并取,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作出了历史贡献。得不少研究成果,作出了历史贡献。纠
5、错 “博学于文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分别见于分别见于论语论语颜渊篇颜渊篇和和子路篇子路篇。子贡问孔子。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士”,孔子认为,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行己有耻行己有耻”。顾炎武顾炎武亭林文集亭林文集之之与友人论学书与友人论学书中将两者集一而说为中将两者集一而说为“博学于文,行己有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耻”,并视之为圣人之道,并视之为圣人之道,“博学于文博学于文”是是其一生学术活动的总纲,其一生学术活动的总纲,“行己有耻行己有耻”是其是其立身行事准则。立身行事准则。顾炎武说:君子博学于文,顾炎武说:君子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自身而至于家
6、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文也。顾的。顾的“文文”,已不是纯粹古代的,已不是纯粹古代的经书经书文章文章,而是包括,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国家大事一切天下国家大事。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之心。成语成语“行己有耻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国之四维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礼、义、廉、耻”之之“耻耻”即指要知耻、即指要知耻、“行己有耻行己有耻”也。也。练习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B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所以所以The end“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7、学术思潮简介学术思潮简介1、内涵、内涵n“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学术思潮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学术思潮(治治学方法?学方法?)。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主张将学。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主张将学术研究和当前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术研究和当前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实实学学”,倡导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倡导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2、产生背景、产生背景n明末,宋明理学的腐朽性已充分暴露,学者们痛明末,宋明理学的腐朽性已充分暴露,学者们痛感感“清谈清谈”、“务虚务虚”之学风对社会造成的祸害,之学风对社会造成的祸害,于是便在学术上加以批判,提倡改变学风、研究于是便在学术上加
8、以批判,提倡改变学风、研究现实。现实。“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之学风靡一时。之学风靡一时。n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思维拓展思维拓展3经世致用之学产生与发展3、“经世致用之学经世致用之学”的产生与发展的产生与发展n“经世致用之学经世致用之学”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所推崇。士所推崇。n萌发萌发:最早于:最早于北宋初北宋初在苏南一带萌发。在苏南一带萌发。n产生产生:明末明末东林学派正式开东林学派正式开“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之风。之风。n兴盛兴盛:明末清初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之风盛之风盛(成学派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9、有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等。等。n低潮低潮:康熙后期,:康熙后期,“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之学中的反理学之学中的反理学的批判性和启蒙精神逐渐失去,转而偏向实证求的批判性和启蒙精神逐渐失去,转而偏向实证求真,并且日益脱离现实,远离政治,形成真,并且日益脱离现实,远离政治,形成乾嘉考乾嘉考据学派据学派。原因:清朝倡导理学和文化专制。原因:清朝倡导理学和文化专制。n复兴复兴:晚清龚自珍、魏源积极倡导:晚清龚自珍、魏源积极倡导“经世致用经世致用”。至至19C60S被渐渐兴起的被渐渐兴起的近代西学潮近代西学潮取代。取代。特点4、表现、表现n(1)特点特点:喜欢喜欢以史为鉴以史
10、为鉴,以解释古代典,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籍为手段,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于改革社会现实;并致力于改革社会现实;有有求实精神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历史考察;有强烈的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n(2)范例范例:顾炎武强调用顾炎武强调用“修己治人之实学修己治人之实学”去取代去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言明心见性之空言”,就是要提倡,就是要提倡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他一生遍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他一生遍览史籍,辑录其中农田、水利、矿产、交览史籍,辑录其中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方面的资料,走
11、遍许多州县,实地考通等方面的资料,走遍许多州县,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5影响5 5、影响、影响n“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一种反理学思想的是一种反理学思想的一种儒一种儒家思想潮流家思想潮流。n“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思潮将学术研究变成了思潮将学术研究变成了“实实学学”,使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研究取得前,使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甚至可与先秦媲美。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甚至可与先秦媲美。n“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之学的之学的务实革新务实革新、求真求是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的学风和“经世经世”爱国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