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原卷版).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800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10 页 专题专题 11 2011 20 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重难易错易混点】【重难易错易混点】 考 点 盘 点 1. 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 新政的历史背景。 2.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 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 转变的必要性。 5.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

2、教训。 6.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11.1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一、知识梳理 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 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2)表现 1929 年 10 月下旬,华尔街股市崩溃。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巨大。 (3)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社会危机加深,法西斯势力抬头。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彼

3、此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它们加紧对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4)胡佛政府的措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断恶化。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及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2)特点:国家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 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等。 第 2 页 共 10 页 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推行“以工代赈” , 兴办公共工程。 社会

4、立法: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4)影响 直接影响: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改善。 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二、重点剖析 1.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 具有干预经济、 关注民生、 协调发展等特点, 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2

5、. 概念阐释“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 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指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11.2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知识梳理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 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2)“滞胀”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调整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 2建立“福利国家”

6、(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 济安全。 (3)历程: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 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 年代以后,缩小 “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第 3 页 共 10 页 3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 化。 (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 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7、,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4 “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形成: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 10 年的持续增长, “新经济”问世。 (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重点剖析 1. 图解历史战后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2. 易错易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加强。 11.3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到新经济政策 一、知识梳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措施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第 4 页 共 10 页 (3)评价 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内容 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

9、配。 工业:解除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 资 本家经营。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二、重点剖析 1. 易错易误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 社会主义过渡。 2. 深化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3. 新经济政策的“新” (1)所有制形式:允许

10、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 (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 11.4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知识梳理 (一) “斯大林模式” 第 5 页 共 10 页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 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

11、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 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第 6 页 共 10 页 二、重点剖析 1. 图示识史巧记斯大林模

12、式 2.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功绩 (1)特点 经济:实行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政治:高度集权,缺乏民主、党政不分。 思想:个人崇拜、公式化、行政干预。 (2)功绩 建立和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成果。 赫鲁晓 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日益 显露 (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 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 倡种植玉米 (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 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 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但无法 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 式 勃列日 涅夫改 革 赫鲁晓夫改 革造成苏联 社会混乱 (

13、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 负担。1975 年以后, 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 期 戈尔巴 乔夫改 革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 苏联 出现严重社 会危机 (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 市场的调节作用 (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 业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 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 功,之后改革转向政 治领域,最终导致国 内局势的

14、失控和苏联 的解体 第 7 页 共 10 页 开辟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为打败法西斯,夺取卫国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扩大了苏联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单元巩固训练】【单元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 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 贫,和无寡, 安无倾。 ”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

15、是( ) A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 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 C20 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2 “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 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 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 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 ”出现上述认识的时间应 在(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模式确立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3从 1928

16、 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 粮食。 下表是 1928 年至 1931 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 这表明( ) 1928 年 1929 年 1930 年 1931 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 773.2 717.4 835.4 694.8 国家采购量(百万公担) 107.9 160.8 221.4 228.3 A.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 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4 斯大林选集载: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 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

17、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 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这表明苏联( )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 第 8 页 共 10 页 B认识到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C将采用独特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D欲通过借用外债进行工业化建设 5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 匀,且能将产量提高 1/10 到 1/5,因而被 28 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 1980 年,苏联自身 只有 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18、 6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 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 掉头而去” 。 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D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7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工人获得的工资占他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 17.5%。在个 人收入方面,19201929 年,占美国人口总数 1%的最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 入从 7 492 美元提高到 13 114 美元。上述现象( ) A有利于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

19、B是凯恩斯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能够促进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D反映了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 8大危机刚爆发的时候,胡佛总统立即召集了一系列会议,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 保持工资和物价的稳定。此外,他还建议国会对公共工程增加拨款,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 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 1930 年在科罗拉多河动工。 材料表明胡佛( ) A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创者 B对危机采取了一定的干预措施 C固守自由放任,拒绝任何形式的干预措施 D干预经济的措施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9 “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 了 1939 年,国民收

20、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 1929 年 6 月。来自商业社会 本身的抵制, 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 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 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第 9 页 共 10 页 A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B严重阻碍美国的社会再生产 C无法彻底帮助美国恢复经济 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自我调节 10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 GDP 比例统计表,表中内容反映出(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C经

21、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1(2018武汉调研)19701973 年,法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5.8%。但是 19741980 年最髙的年增长率也仅为 4.6%,其中 1975 年还出现 0.3%的负增长。1973 年以前,法国的 通胀率一直被控制在 10%以内, 但在 1974 年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 15.2%, 此后直至 1981 年, 这一数字基本均在 10%以上。这表明 20 世纪 70 年代法国( ) A “福利国家”制度弊端日显 B “滞胀”状态长期存在 C “混合经济”效果逐渐降低 D步入“新经济”转型期 12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

22、,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 认为她执政期间(19791990 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 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 ) 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 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 1945 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 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 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

23、一端 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 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 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苏联 第 10 页 共 10 页 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 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 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 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二战”后的年代 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 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摘编自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分别

24、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经济体制,并简要分析两种体制的利弊。(15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苏两国为解决体制弊端各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 (10 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萧条前 金融危机前 19191929 年 19802007 年 新兴产业 收音机销售额由 4 500 万美元增加到 8.42 亿美 元 金融地产业占 GDP 份额由 15.1%上升到 20.7% 汽车产量由 150 万辆增加到 540 万辆 信息技术产业占 GDP 份额由 3.9%上升到 8.7% 建筑业产值由 120 亿美元增加到 540 亿美元 商业服务业占 GDP 份额由 6.2%上升到 12.1% 传统产业 农业衰落,出口肉类价格下降 88.9%,出口小麦 价格下降 33.3%;农场破产率由 6.4%上升到 17.7%;煤炭、纺织、服装、皮革等传统产业不 同程度下滑 制造业占 GDP 的份额由 20% 下降到 11.6% 浙江大学历史系编20 世纪世界史 以上表格描述了产业变革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请你选择其中可对比的某些数据予以 分析探究。 (要求: 选择合理数据简要提出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探究, 事实无误, 知识正确,逻辑严密,并且得出历史启示。)(1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 20世纪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原卷版).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