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阅读,考情纵览、命题概述,从上表可以看出,本考点稳中有变,具体特点如下: 1从选材上看,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文范围稳定,一般出自“二十四史”,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的传记类文章,2019年全国三张试卷都出自史记,篇幅控制在600字左右。2018年三篇文章也都控制在600字左右。一般选文故事情节都相对简单,词语不重藻饰,文化常识涉及但不太多,文句大都比较浅显,对考生来说难度较为适宜。这符合考纲中“浅易”文言文的要求。,2从客观题来看,题型、分值固定,考点比较固定。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断句、文化常识、实词以及对文意的综合分析。 (1)断句题。文言断句题这几年题型一直比较稳定,取材形式和考查角度六年来
2、都是一致的。自从2014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点发生了变化,把原来的信息筛选题变成了文言断句题,此后连续几年延续了这一题型。说明全国卷命题体现了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变是必然的,也要有思想准备。2020年会针对2021年全国统一试卷有一定的指向。 (2)文化常识这几年全国卷一直在考。这种题型兼顾词语理解、文学文化常识、文体知识等多种内容,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归纳这方面的知识。,(3)理解文意题。这一题型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考查实质不是概括分析,而是逐步理解文意。选项设错点是明确的,如无中生有、曲解文意、错位嫁接等。 (4)实词题。实词题在2014年及以前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但2015年高考全
3、国两套试卷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解说题,没有直接考查实词。这是一种新的变化,但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理解实词,就无法阅读文言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虽然20152019年高考试卷没有单独考查实词,但也不能放弃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况且翻译题也是对实词的一种考查形式,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熟悉课本上的文言文,还要有足够的词语积累。,(5)虚词题。因连续几年未考,命题专家为防止大家忽视这方面的知识,也很有可能像断句题一样,突然把虚词题加入考题中。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也不能忽视虚词题,况且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常考的重点虚词,对做断句题、翻译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6)信息筛选题。直到2
4、018年高考没有涉及这一题型,但2019年全国卷第12题实际上就是筛选整合文中信息题。应认识到此种题型考查的不是筛选方法,而是理解相关文意;筛选时要依据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明确相关句子的含意。,3从主观题来看,近年来,文言文翻译题颇受重视,命题题型、分值、考查形式稳定,是每年的必考题,占到了文言文阅读题一半以上的分值,因此在备考中一定要特别重视。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重点是语句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练习中,要坚持以直译为主,尽量将每个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要具体落实文言文句子的现代意思,做到“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202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的命
5、题形式、分值、选材应该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考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应全面复习。,考场直播、专题升级,考题展示 (2019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
6、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
7、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5分)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
8、制,可稍削之。(5分),错误收集 _,答案讲解 1【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误项,选定正确项。画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
9、,“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儒、道、法三家影响最深远。”故选A。,3【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
10、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C。,4【答案】 (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
11、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
12、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孝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贾谊
13、认为,从汉兴到孝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孝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拔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14、,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做了三年的长沙王太傅,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孝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孝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孝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孝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
15、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做题伊始 (一)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 1看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二)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
16、意 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1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17、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三)三读,借助题目,以“题”悟意 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是选择题,往往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
18、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9、,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4把文
20、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答题步骤 第一步:从开头读至画波浪线处,做第1道题。 1搞清人物姓名:商鞅,姓公孙。公孙座。这点两个人。“会座病”即适逢公叔座有病,“病”字后可断开。看选项,四个选项“曰”前的断句相同,不必考虑了。看“曰”后,只有A项断在了“有”之后。“少”字的理解是关键:多少的少?年少的少?“年虽少”显然是后者,排除了A项。,2B、C、D三项后面断句的不同之处是D项在“举国/而听之”这断开了。“而”的用法:并列连词,连接两个动作;偏正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等等。
21、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全部国政拿来任凭他安排”,“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能断开。排除D。 3再看B、C两项。“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是说:大王如果不任用商鞅,就一定要把他杀掉。所以要在“鞅”后断,再排除C,答案B。,第二步:边读边按文中加点的词语,做第2道题。 1A项是对第1个加点词“缪公”的解说。“缪公”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注释”说:“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缪,通“穆”。课文学得不扎实,就没有十分的把握来断定其对错。 2B项是对第2个加点词“汤武”的解说。“汤武”一词常见于古文之中。“汤”即商汤,“武”即周武王,而非孙武。这是两位开国君主,
22、也是两位贤王。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汤:商朝开国之君,子姓,名履。孙武是春秋时期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孙膑是他的后世子孙。答案应为B。,3C项对“变法”的解释以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无不当之处,有“居五年,秦人富强”为证。 4D项对“黥”的解释也是正确的,史记黥布列传中农民起义英雄英布,曾因触犯秦律被处以黥刑,故称他为黥布。,第三步:看第3道题,找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A项疑点一:“本是卫国公子”。原文有“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为证;疑点二:“恰遇秦孝公招揽人才,于是通过景监”注意人物是不是对得上号。原文有“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
23、与语,数日不倦”,可知A没有问题,排除A。,2再看B项。疑点一:“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看有没有“旁征博引”。找到原文“鞅曰”“卫鞅曰”可知此说无误,商鞅确实引用了一些至理名言:“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又举“汤武不循而生,夏殷不易礼而亡”的史实。疑点二:“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是否赐予了他官职?原文有“以卫鞅为左庶长”,没错;下达变法的命令了没有?“卒定变法之令。令行”确定下达了。B项没有问题,排除B。,3C项疑点一:“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原文有“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居五年,秦人富强”这个疑点可排除。疑点二:“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问题来了,
24、是全都施以刑罚了吗?原文“于是太子犯法”“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见太子犯法他本人并未受刑罚,而是对他的师傅、老师施以刑罚。基本上可以确定答案为C。,4D项也不可不看。如果说C项拿不准,D项又没毛病,还可用排除法选C。D项的疑点有“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迁都至大梁”,原文有“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再一个疑点是“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原文可找到“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没有问题。排除D,选C。,第四步:做翻译题,先从文中找到要求翻译的句子。 1第一句话:“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
25、其礼。”文言文翻译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理解句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句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苟,如果;法,效法;故,陈规;循,遵守。特殊句式:“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翻译过来便是: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或“圣人如果有可以用来使国家强盛的方法,不必效法陈规;如果有可以用来使百姓获利的手段,不必遵循旧制。”),2翻译第2句话:“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关键词:期年,满一年;
26、第一个“之”,到;以千数,以千为单位计算。特殊句式:“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翻译过来便是: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
27、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秦孝公任用卫鞅后,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法的命令。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
28、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师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百姓为公义而战十分勇敢,怯于为私利而战,乡县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印,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
29、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悔恨当初不听公叔座的话啊。”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总结提升,文言断句“两步”法,步骤一:通读选项及前后文,了解大意初判断 因为4个选项仅有12处不同,所以通读4个选项,明确相同点,便于把握文意。而前后文语境与所断句关系密切,通过前后文语境,把握文脉,便于理解推断所断句的文意,做到心中有数,甚至可以初步排除部分选项。 步骤二:针对断句的不同点,多方推断定答案 在断句时,要善于抓住标志词、句式,利用语法、修辞等来合理断
30、句。,1词语标志,2句式标志,3修辞标志 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四六句较多,可据这一特点断句。 4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主要根据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来切分句子,这在一轮语法知识中已有专门讲解,不再赘述。,【参考译文】 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崇尚力气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
31、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从此后闻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的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上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严格地纠察所属郡县,声名大震。后来因为考问妖妄言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判罪。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平时办
32、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历届官府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的多达几千人。王涣的灵柩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子、桌子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
33、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当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延熹年间,桓帝尊崇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唯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令勃海人任峻补任洛阳令。任峻选拔文武官员,让这些人尽力施展他们的才能,这些人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忙得不可开交。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
34、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题演示 步骤一:通读选项及前后文,了解大意初判断 画波浪线的句子位于文章开头,传记类文言文开头往往介绍传主的名、字、号以及家庭情况、个人品性。再结合4个选项所断句的共同之处,可大致了解句意为介绍王涣的字、籍贯、其父(顺)的官职、王涣的个人品行(年少与年长的不同品行)等。 步骤二:针对断句的不同点,多方推断定答案 通过上一步,我们已经知道选项的大意和不同之处,下面就针对断句的不同点聚焦,可采用语法断句和修辞标志断句。,“涣少好侠”是“王
35、涣从小喜欢行侠”的意思,“王涣”是“少好侠”的主语,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尚气力”承前省略主语“王涣”,语意完整,前面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敦儒学”中的“敦”是“重视”的意思,后面带宾语“儒学”,中间不能断开。“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是并列关系,也构成排比,中间应分别断开,据此排除A项。确定答案为B项。,题目: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B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C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
36、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 D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C,【解析】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者”“岂”分别在句尾和句首,中间断开;“以燕齐之众”是“压其城”的状语,不要断开;“其”句首语气副词,前面断开。 【提示】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
37、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 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答案】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疏通需断句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找句中重要标志,如对话标志,句式特点等,也可以根据句子的主谓宾来加以断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标志性词语“又”“虽” “故”等副词,在它们的前面断句。根据主
38、语“有疵病者”断句,在它前面断开。,【参考译文】 当世的人看颜太初的官职不能撼动别人,文章又多爱指摘攻讦,那些有缺点毛病的人就很厌恶看他的言论,即使得到了他的文章,也不是很重视,所以丢失的居多,作者只得到两卷颜太初的书。,题目: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吕端属吏 【答案】 既至/厚结有司/悉官市之/倍收其直/仁赡密奏之/帝怒/以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吕端属吏 【解析】 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是(皇亲近臣)勾结大臣,私运竹木倒卖给官府,并加倍收钱。被王仁赡揭发,皇帝惩处几个涉案大臣。解答此题,可以
39、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依据句子结构断句。如“厚结有司”“倍收其直”,都是动宾短语,其前后要断开。,二是依据专有名词断句。语段中的专有名词有人名“仁赡”“范旻”“杜载”“吕端”,官职名“三司副使”“户部判官”“开封府判官”。“仁瞻”“帝”与后面的“密奏之”“怒”分别构成主谓结构,其前应断开。“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吕端”都是典型的“官职人名”的格式,三者是并列关系,其间应断开。“属吏”是此句的谓语,其前不可断开。三是依据常用虚词断句。如介词“以”,用于句首,引出后面的三个并列短语。,【参考译文】 (竹木)运到京师后,(他们)重贿有关官吏,全部出售给官府,加倍收钱。王仁赡密奏
40、了这件事,皇帝大怒,把三司副使范旻、户部判官杜载、开封府判官吕端送到狱吏审问。,“常识”“语境”巧解文化常识题,(一)分类记忆法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们的复杂性。但有一点要记住:高考所考古文化常识,大多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技法演示 分类识记古代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征辟制。在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
41、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刺史及地方长官(多为郡国守相)等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征辟,主要是指朝廷或公府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征辟一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品”就是等级,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和德才来评定。,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1)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
42、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2)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3)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通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
43、,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二)分清易混法 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要分清,如“谥号”“庙号”“年号”等的区别。,技法演示 常见“号”的区别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评定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1)美谥,表扬性的: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敌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周闻曰宣。 (2)恶谥,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 (3)平谥,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
44、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滑。,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称,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之意,“徽”为美好之意。“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
45、者加上的称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源于秦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例2】 (2018全国卷文言第2题,文本见“技法1”例文)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
46、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1依据厚积,正确推断,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解答此类试题时,应调动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对选项中的某方面的文化常识做初步的正误判断,解答时,对那些把握不准的疑难点,可以通过联想,回忆课文中所学的相关内容来审验,从而帮助判断选项表述的正确与否,某些文化常识虽然生疏,但既然出自所给的文言文材料,便一定与所给语境是紧密联系的。解答时,可结合前后语境来推断选项中某些文化常识的表述是否正确,提升训练2 (1)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7、 (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B,【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
48、义作答。题中B项,“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说法错误,朋友之间用相互酬答唱和只有诗词,没有散文。故选B。,(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古称弱冠。 C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 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解析】 “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有误,年号制度是从汉武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