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12739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一、课堂引入提问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那么大家知道“亚圣”是谁吗?答案1:孟子。提问2:自古以来,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就争论不休,孟子主张的是哪一种?答案2:孟子主张性善论,并在此基础上要实行仁政。孟子的性善论就体现在这篇人皆有不忍之心中。二、作者及文章相关知识1.作者介绍孟子(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奉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

2、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迫封为“亚圣”。2.时代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惨烈的兼并战争已经吃掉了各大诸侯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各大国开始短兵相接,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成为战争的普遍形式,其残酷性随之大大增加。由于民众不断减少,不少统治者开始感叹民众数量的不足。然而杀戮并未停止,战争仍在继续,于是蓄养民力,关爱民众生命成了统治者和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话题。3.孟子的思想(1)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陷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3、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2)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3)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4)君子学说孟子

4、认为君子应该居仁由义,具备大丈夫精神,其中大丈夫精神主要体现在:担当社会责任,不屈服于权贵,舍生取义,养浩然正气等方面。并且孟子给出了四种修炼成为君子的方法:行先王之道,存心养性,反求诸己,集气养义。4.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三、原文以及解析课文内容详解【正音】孺子(r)内交(n)怵惕(cht)要誉(yo)恻隐(c)羞恶(w)【全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5、,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参考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

6、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

7、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重点字词(随文解释)】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运:运转,转动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乍:突然、忽然;孺子:小孩子;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交:结交,内,同“纳”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乡党:同乡非恶其声而然也:并非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恶:厌恶:然:这样无羞恶之心:羞恶:对

8、自己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谦逊推让;端:萌芽,发端犹其有四体也:四体:四肢自贼者也:贼:伤害若火之始然:然同“燃”泉之始达:达:流通,指泉水涌出苟能充之:苟:如果足以保四海:保:安定不足以事父母:事:侍奉【内容详解】1.提问: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有哪些内容?1.答案: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四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2.提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答案: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

9、地引起下文的论证。3.提问: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四心是与生组来的,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后天教育的,根据文中内容作答。3.答案:孟子认为后天教育非常重要。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提到“扩而充之”,“扩而充之”这个过程就是后天教育所需要的做到的,所以孟子认为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四、行文思路和论证方法总结1、全文论证思路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由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第二层由“所以谓人皆有不认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

10、然也”,举例证明中心论点。第三层从“由是观之”到文末。阐述“四端”,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并指出扩充“四端”的重要性。2、论证方法使用(1)正反对比论证将两种相反的做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结果上的差异,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正面: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治天下可运之堂上:反面: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按照不忍人之心去管理国家可以轻松的治理好,没有恻隐之心等则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有力的证明了孟子的观点。(2)比喻论证在两事物之间,如果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通常是用具体易懂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使自己的论证更加形象、清晰。如:作者认为人扩充四端就像火刚刚

11、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火刚刚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这样具体的概念来比喻人扩充四端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运用比喻论证,使自己的证明过程更加清晰,易懂。(3)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孟子举出人们见到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会进行救助的例子,分析其进行救助的原因来证明每个人都有怵惕恻隐之心。3、全文论证思路(1)提出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举例论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3)总结全文: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论证方法使用(1)正反对比论证(2)比喻论证(3)举例论证五、重点实词1.通假字(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通“纳”,接纳(2)若火之始然然:通“燃”,燃烧(3)故

12、今具道所以具:通“俱”,详细2.词类活用(1)自贼者也贼:名词作动词,伤害(1)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2)保:使动用法,使.安定3.古今异义自贼者也贼,古义,伤害;今义,偷东西的人六、重点虚词1.以(1)以不忍人之心解析:介词,用(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解析:连词,用来(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解析:所以:表原因2.于(1)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解析:介词,到(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解析:介词,从,向3.而(1)非恶其声而然也解析:连词,顺承(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解析:连词,转折(4)知皆扩而充之矣解析:连词,表顺承4.然非恶其声而然也解析:这样5.之(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解析:助

13、词,的(2)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解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解析:代词,代指四端6.者(1)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解析:代词,的人(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解析:助词,判断标志(3)自贼者也解析:句末语气词七、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句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解析:正常语序应为“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于乡党朋友要誉”,译为“与孩子的父母结交”“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2.判断句(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解析:“也”表判断(2)是非之心,仁之端也解析:“也”表判断3.宾语前置句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解析:“自贼”正常语序应该为“贼自”,译为:害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