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_内,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形成种群。 2种群的特征: 体积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_中的个体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_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个体数目 繁殖能力 特点:_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自然区域 (3)迁入率和迁出率:_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单位时间 (4)年龄组成: 年龄期 稳定型 雌雄个体 概念:一个种群中各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三种,分别是增长型、_、衰退型。 (5)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2、 概念:种群中_数目的比例。 意义:对_有一定的影响。 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 坏_降低害虫_。 探究与学习 根据所学的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2)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1)种群密度 (2)年龄组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选取若干 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作为该种群 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随机 平均值 五点 等距 (2)取样方法:_取样法、_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1)内容: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做上_ 后再放回原来的环
3、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 _,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_占总个体 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标记 重捕 标记个体数 (2)适用范围:_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活动能力 探究与学习 下列生物在测量其种群密度时适合采用标 志重捕法的是( ) 车前草 跳蝻 兔子 杨树 灰苍鼠 鲫鱼 A C B D 解析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 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B 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1要点: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 个体,包括了同种生物的不同性别。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 空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
4、存在的。 (3)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2.实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等。 【例 1】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校园中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的全部棉蚜 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 名师点拨:种群一定是指同一个物种,只有 C 选项只含有 同种生物。 答案:C 【变式训练 1】在一片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 养了 1 群羊,有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是山羊,这 8 群 羊是( ) A1 个物种 C2 个种群 B1 个种群 D8 个种群 解析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的物种,是 2 个种群。 答案C 种群密度的调查
5、方法 1样方法: (1)常用的取样法: 图 4-1-1 五点取样法: a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b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 5 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 一致。 等距取样法: a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 b先将调查的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 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2)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能力和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 蚜虫、跳蝻等)。 2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调查期内该区域无较多个体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 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 (2)方法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种群生存
6、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 点,捕获部分个体并标记后,再放回原自然环境,并记录标记 数为 M。 重捕后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自然环境中再次捕获部 分个体,并计数为 n,其中被标记的为 m,再放回原生存环境。 计算:根据总数 N 中的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的标记比 例相等的原则,即 M/Nm/n,可得调查区中该种群数量 N Mn/m。计算公式为: 个体总数(N) 初次捕获标记数(M)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 (3)注意事项: 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产生伤害。 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 消失。 【例 2】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
7、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 记 46 只后,放回原环境。第二次捕获 25 只,其中有标记的是 12 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 A46 B25 C12 D96 名师点拨:设该地段该兔的全部个体数为 N,其中标记数 为 M,重捕个体数为 n,重捕个体数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 m, 则 NMnm,所以根据公式 NMn/m4625/1296。 答案:D 【变式训练 2】下列各类研究对象中,不适合用样方法调 查的是( ) A调查森林公园里的落叶松数目 B调查某地区的麻雀数量 C计算某池塘的蜻蜓产卵数量 D计算某片卷心菜地的蚜虫数目 答案B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1在种群的 5 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
8、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 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 (1)年龄组成: 图 4-1-2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2)相同年龄组成情况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增长快。 相对稳定。 增长慢。 【例 3】 (2013 年广东清远期末)下列是根据种群特征的概 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图 4-1-3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9、的主要依据是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名师点拨:图中的分别是指死亡率、出生率、性 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直接性别比 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 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 决于迁出率和迁入率。 答案:D 【变式训练 3】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 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C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D出生率 解析计划生育政策通过直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从而降 低人口密度。 答案D 探究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体验过程】 1实验原理:
10、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 个_,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 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 密度估计值。 样方 2实验过程:(1)制订计划:确定调查_确 定调查时间确定材料用具确定分工。 地点和范围 (2)实施计划:准备确定调查对象确定取样方的多少、 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_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计数 计算种群密度。 五点 【提炼方法】 1随机取样。 2样本数量足够大。 3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 4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都要 计数,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典例】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 100 hm2 的草地上某种 双
11、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 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 1 个 1 m2 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群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 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群植物 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 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答提示: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 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 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答案:C 1下列选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 B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
12、菌落 C被污染培养基上生长的多种细菌菌落 D黄海流域的全部大黄鱼、小鲇鱼 解析A 选项不是一个区域的物种;C、D 选项不是同一物 种。 答案B 2(2013 年广东肇庆期末)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是 (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物种丰富度 答案D 3调查下列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中能使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 A农田中的田鼠 B草地上的跳蝻 C土壤中的蚯蚓 D青菜上的蚜虫 答案A 4动物学家考察某地区后,认为当地黄鼬处于增长高峰期, 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其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 要来自( ) A黄鼬的数量和密度 B黄鼬的年龄组成 C黄鼬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
13、亡率 答案B 5(双选)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 决定作用的是( ) A迁入率和迁出率 C性别比例 B年龄组成 D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对种群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出生 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答案AD 6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面图示中 A、B、C 三种 类型,请据图 4-1-4 回答相关问题。 图 4-1-4 (1)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甲、乙、丙分别对 应上图中的_。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 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可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 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所示类型。 (4)假如图 C 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 应该特别保护_(年龄段)个体。 解析:(1)分析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别对应A、B、C。(2)严格控制渔网孔 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 A 所示的增长型。(3)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 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成为图 C 所示的衰退型。(4)若图C 代表濒危动物资源,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以维持其增长 潜能。 答案(1)A、B、C (2)A (3)C (4)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