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0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复习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复习试卷 一、字词甄别一、字词甄别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始龀(shn)绢本(jun)婆娑(su)惟妙惟肖(xio)B绯红(fi)解剖(pu)秀颀(q)颔首低眉(hn)C瞥见(pi)黝黑(yu)炽热(zh)广袤无垠(yn)D遒劲(jin)鲜腴(y)着眼(zho)深恶痛疾(j)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o)诘责(ji)振聋发聩(ku)B炽热(ch)踌躇(zh)深恶痛疾(w)C婆娑(su)濒临(bn)惟妙惟肖(xio)D嶙峋(xn)喧嚣(xio)络绎不绝(y)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
2、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o)诘责(ji)杳无消息(ch)B滞留(zh)炽热(ch)器宇轩昂(xun)C踌躇(chu)遒劲(jn)惟妙惟肖(xio)D洗涤(tio)记载(zi)坦荡如砥(d)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颁发(bn)畸形(j)悄然(qio)深恶痛疾()B溃退(ku)要塞(si)绯红(fi)锐不可当(dn)C镌刻(jn)默契(q)解剖(po)藏污纳垢(u)D履行(n)犀利(x)窒息(zh)杳无消息(yo)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吹嘘(x)溃退(ku)粗糙(co)锐不可当(dng)B黝黑(yu)凛冽(ln)崎岖(q)屏息敛声(bng)C禁
3、锢(g)翘首(qio)锃亮(zhng)藏污纳垢(gu)D胆怯(qu)桅杆(wi)默契(q)殚精竭虑(dn)6请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A恹恹(yn)遒劲(jn)蔓延(mn)坦荡如坻(d)B倔强(ju)洗涤(d)俯瞰(kn)洛绎不绝(y)2/10 C遏制()颤栗(zhn)濒临(bn)潜滋暗长(qin)D雕镂(1u)秀颀(q)晕圈(yn)长途拔涉(b)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的雨,()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A细腻 迅疾 凉爽
4、 慈祥 B凉爽 迅疾 慈祥 细腻 C细腻 凉爽 迅疾 慈祥 D凉爽 细腻 慈祥 迅疾 8请选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当你_于深山美景时,轻舟已过十六弯。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_下笔。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A沉湎 难以 徘徊 B沉醉 难以 徜徉 C沉湎 不能 徜徉 D沉醉 不能 徘徊 二、病句标点二、病句标点 9下面的一段文字有语病的一项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教科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
5、一种资源,一个平台。我们还应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这样,我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10下列语段没有语病的一句是()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齐了,道路更加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A B C D 1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中秋逢国庆,家国共团圓。2020 年的“十一”黄金周成了家国同庆的“中国节”。祝福伟 3/10 大祖国,厚植爱国情怀,是这个
6、“中国节”里天津市阅读活动的关键词。通过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使读者获得了高品质的线上线下阅读体验。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12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填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什么是读书的艺术呢(1)法国作家莫洛亚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2)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3)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4)A(1),(2)“(3),(4)!”B(1)?(2):“(3)、(4)。”C(1)?(2)“(3)、(4)。”D(1),(2):“(3),(4)!”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一列列呼啸的高铁穿大山、过平原。坐京广高铁
7、,早看升旗,夜观“小蛮腰”,领略中国高铁的澎湃动力坐哈大高铁,赏北国风光,看“经济走廊”,共享东北振兴和丰收的喜悦;坐杭黄高铁,穿风景名胜,看一站十景,领略沿途醉美风光双节来临之际,坐着高铁看中国,以“中国速度”尽享中国景色之美发展之美。A;、B;。,C,D,。、1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做一个快乐的人吧()摘掉而具,卸下伪装,静守己心,笑谈浮华。以风的洒脱,笑看经年岁月()以莲的恬淡,随遇而安。人生无常,世事无常。不要人夸颜色好,取悦自己,向阳而行,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才是大美的人生,智慧的人生()A!;。B!,!C。;。D。,!三、古诗文阅读三、古诗文
8、阅读 15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4/10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16请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报君黄金台
9、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4),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7)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乐得其所“悠然”心境的名句是:,。17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
10、的别称。禨(j):迷信鬼神和灾祥。(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孙叔敖疾 王数封我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3)“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现代文阅读 可燃冰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5/10 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它燃烧值很高,1 立方米的
11、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 0.8 立方米的水和 164 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洁环保。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2017 年 5 月 18 日
12、,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 187 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1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A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B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C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D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19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分类别 B作比较、打比方 C作比较、下定义 D列数字、作比较 20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
13、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B可燃冰既含水又呈固体,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C覆盖可燃冰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利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用“豆腐”打“铁”、用“金刚钻”绣“花”。D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 187 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21阅读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6/10 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我猜
14、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
15、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16、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一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7/
17、10 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 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
18、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作者矫友田,文章有删改。)(1)请按照时间先后,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并按照提示完成填空。情节一 情节二 情节三 情节四 线索 多年前的槐花盛开时节 为清楚蜜蜂如何采蜜 现在凝望着一只流浪蜂 事件 看到养蜂人和蜜蜂 用嘴吹干蜜蜂翅膀上的水渍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通过对放蜂人善待蜜蜂、怜惜蜜蜂的叙述,表现了蜜蜂酿蜜的艰辛和食蜜的稀少,抒发
19、了对蜜蜂那种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之情。B文章主要运用倒叙,看到一只深秋还在独飞的蜜蜂,想到了自己遭遇而悲伤、感慨。C文中说“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其中“徒劳”在文段指白费心力,白费力气;表达了流浪蜂苦苦寻找家园,最终白费气力不能回到自己家园而心生怜惜之情。D文章以物喻人,借辛勤酿蜜的蜜蜂,赞扬那些像蜜蜂一样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的人。E“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说明这只蜜蜂很独特,很坚强,主动乐观地探求回归之路。8/10(4)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9/10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
20、【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1)大漠孤烟直(2)浅草才能没马蹄(3)提携玉龙为君死(4)折戟沉沙铁未销(5)星河欲转千帆舞(6)似曾相识燕归来(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7【答案】(1)生病(或生重病);屡次,多次(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世俗的利益作利益。(3)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答案】18D 19D 20C 10/10 21【答案】(1)用柳条打蜜蜂;长大后遇到一位中年养蜂人;希望它寻到自己的家园(2)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放蜂人对蜜蜂的怜惜、呵护与喜爱。(3)B;E(4)结构上,照应了前文。跟前三段构成了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承接上文,回到现实,凝望着流浪蜂,充满了对它的未来,对它的前途一种深深的忧虑。(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