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琢如磨,咬文嚼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一般人往往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这一现象,朱光潜写下这篇文章,指出:“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他告诉人们:语言文字是多么美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大有讲究。,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朱光潜(18971986),现代学者。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
2、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其主要特色。随笔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议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议论文。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
3、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词语 (1)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2)深恶痛嫉:极其厌恶、痛恨。 (3)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4)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5)点铁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6)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7)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
4、理,4.辨近义 (1)实例事例 辨析:二者都与例子有关。“实例”是实际的例子;“事例”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做例子的事情。 例句:这个观点需要用实例来证明。 学校结合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简洁简捷 辨析:“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也作简截;简便快捷。前者强调简明,一般形容说话、行文、文笔等;后者强调简便,一般形容做法等。 例句:表达简洁,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 这种发电方式具有能量集中、方法简捷,聚光倍数和光热转换利用效率高等优点。,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自鸣得意得意扬扬 辨析:“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5、“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前者侧重形容自我欣赏,后者侧重形容外部神态。 例句:马超认为那些奔走于袁绍、曹操帐下的谋士,从某个角度看,无一不是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辈。 听了他的话,她得意扬扬地笑了起来。,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理解文章观点,分析论证思路。 1.标题“咬文嚼字”有什么含义?把题目换成“炼字”好不好? 提示(1)“咬文嚼字”常指死抠字眼。作者去其“贬”义,取其积极因素,借以表达观点:在文学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2)作者在文中实际上不只是谈炼字和锤炼语言的问题,还重点谈到作品思想感情和语言运用的关系问题,若改为“炼字”,不能涵盖文章全部内容
6、。 2.请梳理一下本文的论证思路。 提示第1、2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3、4段以静态例子(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子(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5、6段以正面例子(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子(“套板反应”现象),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7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文章中,针对韩愈替贾岛修改诗句的“推敲”故事,作者说:“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韩愈改字被推为“炼字”典范,作者强调文字应据情感锤炼,关键看情境的调和。 4.“惟陈言之务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提示(1)
7、去除陈词滥调。写文章不能只沿袭古人的写法和语言,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2)作者认为去掉陈言才能在思想情感和语言上有所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品味文章语言,分析论证方法。 1.“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运用创新思维去创新,匠心独运地创作。 2.简要概括下列句子的含义。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提示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最终也要以最恰当地表述思想感情为目的。,问题导思,多维
8、探究,文脉图解,3.作者举郭沫若改台词、王若虚改史记和贾岛定“推敲”的例子分别为了阐述什么道理?作用是否一样? 提示郭例,说明“炼字”能增强感情色彩。王和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文字推敲,实际是思想情感的“推敲”。三种类型,三层意思。郭例说明不同句式有不同意味,引入论题。王例说明文字增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贾例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有不同意境。三例各有侧重。,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文中谈到,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结合“套板反应”“
9、惟陈言之务去”“努力创新”等信息,我们可以侧重于阐述写作过程中语言要创新、要注意锤炼语言等观点。 参考答案观点一: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二: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 导学号34010005五柳先生传中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而本文作者主要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讲“咬文嚼字”,但也反映了作者对读书的主张。试从读书方面来谈一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提示首先明确
10、题目要求,是从“读书方面”谈谈对“不求甚解”“咬文嚼字”的看法,要注意两种观点的合理性。,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1)“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如果为的是开阔视野、获取信息,那么“不求甚解”能大大提高效率;如果意在领悟作品的思想精髓,揣摩写作艺术,则最好能“咬文嚼字”。再则,阅读经典作品,尤其是文学类的,要想吸取其中的营养,还是得下“咬文嚼字”的功夫。 (2)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在逐步提高的。对于阅读障碍比较大的作品,开始不妨“不求甚解”,以后再慢慢“咬文嚼字”,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作品。 所以说,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
11、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它们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一种读书方法,它们之间不构成彼此否定的关系,它们的存在也不会排斥别的读书方法。,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承续,相错综,相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的代谢,雌雄的匹偶,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以至于玄理方面反正的对称,历史方面兴亡隆替的循环,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在里面。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
12、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人体中各器官的机能如呼吸、循环等等都是一起一伏地川流不息,自成节奏。这种生理的节奏又引起心理的节奏,就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吸气时营养骤增,脉搏跳动时筋肉紧张,精力与注意力亦随之提起;呼气时营养暂息,脉搏停伏时筋肉弛懈,精力与注意亦随之下降。我们知觉外物时需要精力与注意力的饱满凝聚,所以常不知不觉地希求自然界的节奏和内心的节奏相应和。有时自然界本无节奏的现象也可以借内心的节奏生节奏。比如钟表机轮所作的声响本是单调一律,没有高低起伏,我们听起来,却感觉它轻重长短相间。这是很自然的,
13、呼吸、循环有起伏,精力有张弛,注意力有紧松,同一声音在注意力紧张时便显得重,在注意力松懈时便显得轻,所以单调一律的声音继续响下去,可以使听者听到有规律的节奏。,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这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揭示节奏的一个重要分别。节奏有“主观的”与“客观的”两种。我们所听到的钟表的节奏完全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基础。有时自然现象本有它的客观的节奏,我们所听到的节奏不必与它完全相符合。这正犹如同一炮声在与枪声同听时和与雷声同听时所生的印象有高低之别一样。 主观的节奏的存在证明外物的节奏可以因内在的节奏改变。但是内在的节奏因外物的节奏改变也是常事。诗与音乐的感动性就是从这种改变的
14、可能起来的。有机体本来最善于适应环境,而模仿又是动物的一种很原始的本能。看见旁人发笑,自己也随之发笑;看见旁人踢球,自己的腿脚也随之跃跃欲动;看见山时我们不知不觉地挺胸昂首;看见杨柳轻盈摇荡时,我们也不知不觉轻松舒畅起来。这都是极普遍的经验。外物的节奏也同样地逼迫着我们的筋肉及相关器官去适应它,模仿它。单就声音的节奏来说,它是长短、,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高低、轻重、疾徐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时时变化,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身心活动也随之变化。因此,听者心中自发生一种节奏和声音的节奏相平行。听一曲高而急促的调子,心力与筋肉亦随之作一种高急促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柔缓的调子
15、,心力与筋肉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柔缓的活动。诗与音乐的节奏常有一种“模型”,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所以我们说它有规律。这“模型”印到心里就成了一种心理的模型,我们不知不觉地准备着照这个模型去适应,去花费心力,去调节注意力的张弛与肌肉的伸缩。这种准备在心理上的术语是“预期”。有规律的节奏都必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预期的中不中就是节奏的快感与不快感的来源。如读一首平仄相间的诗,读到平声时我们不知不觉地预期仄声的复返,读到仄声时又不知不觉地预期平声的复返。预期不断地产生,不断地证实,所以发生恰如所料的快慰。,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从上面的
16、分析看,外物的客观的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结果在心中所生的印象才是主观的节奏,诗与乐的节奏就是这种主观的节奏,它是心物交感的结果,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 (选自朱光潜诗论,有改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思维训练 1.诗与乐的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1)诗与音乐的节奏具有规律性,它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可以让人产生心理预期。 (2)诗与乐的节奏是一种主观节奏,它是外物的客观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的产物,是心物交感的结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2.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我们欣赏优
17、美的音乐时,往往能感受到内心的愉悦,获得快感,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试运用本文的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外物有规律的节奏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预期,当这种预期与外物的节奏相符合时就会产生快感。而外物的节奏也会逼着我们的筋肉及相关器官去适应它,模仿它。当人欣赏音乐时,由于其旋律变化富有长短、高低、轻重、疾徐等节奏与人内心的预期相应和,因而人就感受到了内心的愉悦,获得快感,并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悼朱光潜先生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
18、。 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五十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知道。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那我就从这写起?,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
19、说,却至今记得。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张其辞,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在“文革”中,去看过他几次。我们只叙友
20、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边喝边聊。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
21、,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 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 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品读提示 本文是一篇关于朱光潜先生的悼念性的文章。作者选取典型事件,并抓住细节,综合语言、神态
22、、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朱光潜先生的崇高品格,表达了自己的深沉悼念之情,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笔耕不辍、胸怀宽广、豁达大度、为人谦和的美学大家的形象。,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朱光潜先生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朱光潜先生兴趣广泛,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他告诫朱光潜,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朱光
23、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第三次, 是在20世纪30年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他的座右铭是“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先生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运用方向 随机应变;有志者事竟成。,类文悦
24、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巧用引证法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 运用引证法,一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二要对理论论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许多学生对于“引”是颇费心机的,但对于“证”则往往不够重视;只“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其实在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喜的,但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势必苍白无力。因此,
25、在列出论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说,阐明引用论据的目的,讲清所引用论据的意思,将其与观点紧密联系起来。,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2.论据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
26、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标点符号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那么,你对这一说法有什么理解?请就此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写作示例“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