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21480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方圆百里,城内石桥有一万二千座,大船可在桥下自由行走。城内有湖,方圆三十里。周围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城内有大街一百六十条”。马可波罗行记中所描述的当时“世界上最富丽名贵的城市”位于()ABCD2唐代以前的都城建筑结构大都是封闭式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卫都城的安全。宋代以来,都城建筑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说明()A中央集权高度集中B君主专制加强C商品经济活跃D理学思想影响3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

2、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种居住方式是()ABCD4如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如表可推知,英国()时间事件1863年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1876年“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5汉代到清代,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城

3、市()A体现礼法结合特点B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C主要发挥政治功能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6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A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D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7如图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民居,造成它们各具特色的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明的交融与互鉴文化习俗ABCD8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

4、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9“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

5、交换10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1有学者对英格兰新增市场的数量做了一个整理,结果显示,12001349年间,在统计到的21个郡境内(覆盖英格兰55%的区域),共新建了329个市场。其中,12501275年的25年间是新增市场的爆发期,新设市场214个,占全部新增市场数的65%。这一时期英格兰市场激增反映了()A世界联系的加强B商品经

6、济的发展C教会影响的衰落D商业革命的出现12民俗学者在描述某地明清民居时说:“由于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因中原南迁时间先后不同,在两种文化的接触部,在边缘地区,在生存竞争中,出现了小型防御城市。”该地的特色民居是()ABCD13如图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民居,造成它们各具特色的原因()ABCD14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等三类新型城市发展迅速,日渐成为新的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与传统中心城市相抗衡的局面,如上海之于北京、青岛之于济南,重庆之于成都等等。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近代开始了城市化进程B近代新型城市经济功能突出C外来侵略阻碍近代城市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5二

7、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下列不属于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调整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建立“福利国家”C城市化的出现D美国出现“新经济”16英国在18世纪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在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下降B人口增长过快C工业城市环境恶化D食物严重短缺17如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时期19461980年19651994年19501976

8、年19551976年国家英国法国瑞典荷兰新城数量(个)3291115城市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兰斯塔德地区新城数量(个)115613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18如图是我国某一远古人类生活想象图,结合所学判断,与这种居住形式相符的叙述是()A“太古之时,穴居野处。”B“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C“顺天时而动,逐水草而居。”D“陶复陶穴,未有家室。”19如表为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地区年份中国北部中国西部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整体1843年4.24.

9、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A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整体发展较快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化比率最高C城市化地区发展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D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20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下列关于中西方民居的概述,正确的是()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穴居形式的代表B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古印度民居的核心C中国古代民居的设计突显王权神秘色彩D古罗马的复合式公寓有利于缓解住房紧缺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是建立城市

10、和市镇的伟大时期。1851年后情况发生变化。煤田周围居住稠密人口,煤矿人口是整个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新矿工原是移入的乡村劳动者;但是煤矿人口的增加也有本身自然增殖的因素,煤矿人口的自然增殖速度在许多年份中比任何部门都高。到19世纪中期,乡村和城镇的人口大约各占一半,以后天平倾向一边,到1871年城市人口已占有大得多的比重。在随后40年中,农村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生活中退居次要地位。摘编自【英】WHB.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这种进步和成就,使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协调与平衡。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能够使我们认识一切,唯一的例

11、外是,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摘编自【美】乔治埃尔顿梅奥著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材料三 1820年1949年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18203737724206.518404128127696.718434172428256.618933367127698.219014264541739.8192044715474210.6193146884510610.9193646962528111.2194954167576510.6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英

12、国城市化的因素,说明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阻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认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根据材料一,结合元明清时期北京成为都城的历史,说明材料

13、二观点。23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材料一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形成了北京新的两翼。2022年9月2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曾元猛介绍,从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变迁王朝都城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夏朝阳城河南登封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西周镐京陕西西安

14、东周洛邑河南洛阳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陕西西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隋唐长安陕西西安北宋东京河南开封西夏兴庆宁夏银川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元朝大都北京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清朝北京北京(1)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迁移的趋势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都城迁移建设的原因及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D; 2C; 3C; 4B; 5C; 6B; 7D; 8B; 9D; 10D; 11B; 12D; 13D; 14B; 15C; 16C; 17B; 18A; 19C; 20D;二材料题(共3小题)21(1)因素: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

15、生产进步;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经济发展;交通工具的革新。(2)特点: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影响因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3)认识:我国城市化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加速发展城市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发展城市化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2从全国范围的战略地位看,北京出可制东北,入

16、可控中原,控内御外,有利于对全国进行管理。从政治根据地看,元朝蒙古族、清朝满族都起家离北京不远的北方或东北,明成祖称帝前封为燕王,根据地即在北京。从自然条件看,北京临近平原,有利于粮食基本供应;北京地区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提升了北京的交通价值,江南物资还可通过海运供应北京;军事战略地位优越,山川形胜,易守难攻。从人文基础看,金元明清等统治者对北京城的修建和改造,为北京城营造了坚实的基础;从民族关系的地位看,北京处于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过渡地带,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定都北京可以同时实现对两大文明区的控制。总之,定都北京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 23(

17、1)趋势:古代都城一般建立在经济、交通相对发达的地区。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2)原因及作用:原因:首都的人口过多,经济压力过大,环境破坏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民族冲突、战乱、减少改革阻力、政权更替、政局变动等)作用:(任答3)有利于政治稳定,维护统治,巩固统一。有利于解

18、决困难,发展经济。有利于文化繁荣。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进步。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威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A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B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C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D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2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

19、,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这反映出()A城市化进程催生城市公共交通B工业革命扩大人口流动规模C市民阶层诉求改变交通业面貌D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3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轮船火车汽车飞机ABCD4图1、图2所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浙赣铁路通车后,景德镇瓷器销往杭州的运价成本(单位:元/担)和单程平均耗时(单位:天)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A国民政府偏重江南交通建设B新式交通工具促进商业发展C杭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中心D列强不断扩大对原料的掠夺5到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收费公路的投资额约为1000万英镑。随着伦敦金融市场的介入,铁路投资

20、加速。1870年铁路资本存量为2.32亿英镑,远超运河和公路。这说明英国铁路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社会政治转型的加快C现代融资渠道的扩大D国内市场的完全形成6如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主要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反映出,我国()时间城市主要交通工具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步行或独轮车,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要动力20世纪60年代市民出行仍以自行车、步行为主;北京地铁始建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很大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王国”;摩托车成为家庭富裕的象征;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20世纪90年代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21世纪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

21、品牌众多,中国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搭乘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国内大城市常见的便捷出行方式A交通事业公益性的凸显B在全球首倡绿色出行的理念C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发展D对研发新式交通工具的重视7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史实与近代上海有关的是()筹备和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制碱厂成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修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ABCD8如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判断()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建成,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1989年,海南省航空公司成立并成为国内首家股份制航空公司。200

22、8年,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A中国立体交通体系得以建立B改革开放助推交通发展C中国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二D现代交通便利全球化进程9如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六渡桥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A技术发展制约人们生活B城市公共管理的精细化C汉口地区城市人口稠密D汽车普及造成城市拥堵10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连接河南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该高铁通

23、车后,京郑渝昆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从而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这表明()A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B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C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形成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11吴蔼宸在华北国际五大问题指出:“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A交通的发展促进天津城市快速发展B交通的完善改变天津人生活C交通的进步缩短了人流和物流时间D天津人的交通成本大大降低12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所过大

24、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由此可见,京张铁路的意义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的铁路利权促进沿线地区商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京张铁路的修建挽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修建的首条实用铁路ABCD13上海洋场竹枝词中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该材料可以说明近代中国()A各地区的经济往来频繁B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交通进步提高生活质量D交通发展引发观念变化14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驿站设置情况。这体现了当时驿站交通()腹里

25、:陆站175处,水站21处,牛站2处。河南江北行省:陆站106处,水站90处。辽阳行省:陆站105处。江浙行省:马站134处,轿站35处,步站11处,水站82处。湖广行省:陆站100处,水站73处。云南行省:马站74处,水站4处。总计:全国站数约1400 处,加上岭北、吐蕃等处,应在1500处以上。A制度完善传递速度快B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C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D工具多样且水陆并用15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列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说法正确的是()A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巴黎问世B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C19世

26、纪末,电车、汽车、自行车在各大中小城市得到普及D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16工业革命以来,变革的不仅是生产、生活,还有人们的思维和感知。如图典型反映了交通工具变革对人们空间和距离感知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发展()A推动世界文化的统一B使世界联系不断加强C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逐步消除了国家界限17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B飞机C轮船D自行车18如图是1988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图(单位:万千米)。这反映该时期的中国()A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B高速公路在交通中居主导地位C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D高速公路的里程位居世界首

27、位19如表为2017年北京公共交通数据表。该表所示的情形()运营线路运营车辆运营线路长度全年客运总量公共电汽车881条24131辆19299千米33.3亿人次轨道交通22条5210辆609千米37.8亿人次A反映了私车出行受到限制B表明公共电汽车具有明显优势C说明轨道交通是出行首选D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20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运河作了如下评价:各类船只通过运河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间穿梭往来,运河是在1667到1694年间挖掘出来的,它为工业革命开辟了一条航线,堪称建筑技术史上的佳作。此运河是()A米迪运河B苏伊士运河C伊利运河D巴拿马运河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

28、题。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先后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摘编自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国际直接投

29、资的不断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开始走上国际经济舞台。冷战结束后,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影响全球合作的政治因素和体制因素逐步得以消除,使得世界市场更加完整和统一。各国国民经济主体在相对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下进行竞争,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不断出现,其决策全球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母国区位分布分账化的趋势,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为世界市场健康运行又提供了的保证。摘编自赵宗博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市场整合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根据

30、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呈现的特点。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高速铁路作为一项铁路高新技术重要成就,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随着日本、法国以及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高速铁路被推向了新一轮发展高潮。摘编自世界高铁的发展历程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对高速铁路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到2015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从没有一寸高速铁路到

31、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以较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许多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摘编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幅宣传画。材料能够反映成渝铁路修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C; 2D; 3A; 4B; 5C; 6C; 7B; 8B; 9B; 10B; 11A; 12A; 13D; 14D; 15D; 16B; 17C; 18A; 19D; 20A;二材

32、料题(共3小题)21(1)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倾销工业品和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特点:国际投资和贸易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导力量;市场的系统整合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日趋完整和统一;市场运行呈现出体系化、制度化、法制化趋势。(任答三点即可)22(1)原因:适应了社会发展;高速列车理论发展;高速铁路技术进步;高速铁路自身具有的优势;高速铁路巨大成功的推动。(2

33、)特点: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许多领域世界领先 23从经济角度作答,如小型苞米脱粒机、车站里堆积的大量物资、聚集的人群、重庆站牌下方的交通工具等信息,反映了成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西南地区的物资交流、人员流动以及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从重庆站牌下方的“工厂”等信息,反映了铁路开通带动了工业生产的恢复,从而为大规模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从文化角度作答,如“农民速成识字教材”等信息,反映了成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西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政治角度作答,如五角星、乘客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民众对火车的期盼之情等信息,反映出民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总之,成渝铁路的建成,在当时

34、有利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明代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2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是考场。人类与疫病不懈斗争的成果有()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抗疟的方法吴有性提出了传染病源“病气”致病学说西汉政府对患者“民疾疫者,舍空邸地”为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我国推行计划免疫ABCD3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

35、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那么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4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也曾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上述材料说明了()A儒家思想影响医学B社会进步推动医术提高C行医务求心诚意专D民本思想成为主流观念5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进行考订,还征集了许多新内容,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著作。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质疑流传数千年的脏腑学说,将人体内脏解剖研究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种,极大促进中国解剖学

36、的发展。据此可知,清代医学()A呈现出复古与开新的特点B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C著作凸显中西医融会贯通D种类繁多且医著普及6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都含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医经、医方等。这些发现()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展现了时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7两汉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某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专著为()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九章算术D伤寒杂病论8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

37、、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A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B影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进程C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近代化D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9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于道、决死生。说文解字曰:“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而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说明()A中国古代医学重理论,西方近代医学重实用B中国古代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医学C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D前者注重

38、强身健体,后者重视治病救人10如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A诗经本草纲目B地动仪清明上河图C春秋繁露活字印刷术D史记西游记11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为全球抗击新冠病毒提供了“中国方案”,并向国际社会提供了4.8亿余剂疫苗,是世界上对外供应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疫苗遍布全球五大洲。由此可见,我国()A抗疫方案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B成为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C承担全球防疫工作的重要责任D重视援助医疗水平落后地区12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君臣佐使”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仲景医学()A蕴含传统思想的学术特色B

39、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C重视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D传承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13宋代建立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据此可知,宋代瘟疫防治()A社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B重视防疫方法创新与运用C受到儒学礼乐思想影响D自然灾害频发推动其发展14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在成立卫生部的命令中称:“卫生行政之良否,不惟关系国民体质之强弱,抑且关系到民族之盛衰。吾国对于卫生向多忽视,际兹时代,健全身体,锻炼精神,消除祲疫,洵属重要,着即设立卫生部。”据

40、此可知,成立卫生部的意图是()A保障人民身体健康B规范卫生行政C改变国人不良习惯D消除疫病蔓延15中医有一种认识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其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该过程体现的原则是()A天人感应B药食同源C辨证施治D望闻问切16在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古人逐渐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A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B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C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病D建立救治机构,防治结合17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史书中关于

41、隔离区并派遣医官发放药物已是对抗疫情的常规手段的记载。这说明当时()A中医药开始应用于防疫B官员普遍重视防疫工作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救助D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18由如表内容可知()年份爱国卫生运动1941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和防止鼠疫、霍乱暴发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1952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各地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高潮,并成立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81全国总工会、中央爱卫会等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活动2015政府开展“厕所革命”,并倡导文明旅游,推动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爱国卫生运

42、动消除了困扰民众的重大疾病群众性运动促进了卫生管理机构发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城市环境治理相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ABCD19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东晋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此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肘后备急方D唐本草20春秋战国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指出:“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汉代张仲景发展了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这些成果()A表明药物和食品相互渗透被广泛推崇B为中医药食同源养生保健理论奠定基础C说明中医药学在自我批判中不断完善D确立了古代中医药食同源的标准化体系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的任务,强调“举办合作医疗,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合作方式、筹资标准、报销比例,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复习:第4-6单元共3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