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8052399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地区农耕的起源畜牧的产生土地制度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两河/尼罗河流域:牛)古巴比伦和埃及: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商周朝:君主和各级贵族掌握土地中南美洲中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南美:距今约6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阿兹特克人:贵族私有土地、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欧洲希腊:从西亚传入

2、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并种植葡萄和橄榄-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实行土地国有意义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专门从事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产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物种的外传项目欧 洲亚 洲(中国)玉米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

3、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明朝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时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18C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农作

4、物在美洲的推广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2畜禽在美洲的推广 (1)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2)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生产情况影响农业机械化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

5、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大型化(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温室种植等农作物杂交育种技术发展美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墨西哥的小麦新品种、菲律宾的杂交水稻、中国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养殖场和渔业养殖场和牧场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为人

6、类提供了大量的动物、鱼类食物,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二、粮食储备与食品安全食物储备食品安全食物储备的目的: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要保鲜功能。粮食储存技术发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国从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速冻食品及技术发展: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及发展: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召开

7、世界粮食安全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中国方针: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食品安全问题:化肥、土壤污染、过渡的抗生素和食品添加剂及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应对:各国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2009年,中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1.工厂制度形成工业革命中,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特点规模:较大,为保证机器的昼

8、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管理:严格,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生产:流水线,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过程监督,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原料: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中国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张謇、范旭东等一大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2.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9、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人工运河、铁路运输等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促进了乡村的改变(农业机械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准时准点成为生活的准则,多地有标准钟);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家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劳动时间过长,工作环境恶劣,有传染病与职业病等)。第6课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领域主要成就意义(影响)计算机

10、和互联网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美国“埃尼阿克”;20世纪90年代,网络实现商业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网络进入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出现“无人工厂”“无人仓库”等,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俄美法中等发射大量航天器;美国实现登月创举;人类在太空中建立了细密的地球测控网。对现代国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海洋技术美国最先研究,发现深海生物群落,首潜马里亚纳海沟;2012年中国“蛟龙号”是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中国深海载

11、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原子能技术原子动力已用于多个领域推动国防和经济的发展生物技术DNA技术、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学等生物学分支突飞猛进一个个“生命之谜”被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予以解释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2.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方便与外界沟通,丰富了娱乐生活,电子商务发展;人类视野产生新变化,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丰富了人类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

12、易1.古代中外商业贸易古代中国古代世界中外商业贸易或商路春秋战国:“工商食官” 被突破;秦汉: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隋唐:城市坊市分区制度;两宋:城市坊市制度逐步瓦解;明清: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徽商、晋商)。埃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希腊:各城邦形成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罗马: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一度垄断中国丝绸贸易;阿拉伯商人:东西方商业的桥梁。汉唐:陆上丝绸之路;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地位重要,广州、泉州、明州;明清:朝贡贸易;清朝在广州设立公行,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十三行”)。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货币及作用信 贷契 约中国商朝天然“贝”;埃及:用铜块银

13、块;小亚细亚:金属铸币。作用:便利商品交换流通,成为财富象征,人们逐利增财。两河流域:借贷商人、神庙、宫廷从事放贷,规定利息等;埃及:借贷合约,法律保护;希腊:货币经营(保管、汇兑)行业,汇票;中国春秋实物借贷普遍,出现货币信贷;唐代飞钱出现;宋代交子、合子;明朝钱铺;清朝庄票。埃及:重要财产转让,书面登记备案;古巴比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中国商周:出现契约,唐宋后更加广泛。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1.世界市场的形成 阶段条 件影 响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英法也加入殖民争夺行列,建立殖民地。(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欧

14、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工业革命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厂: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改变交通条件,世界联系更为便捷。殖民扩张:在亚非拉扩张,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资产阶级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世纪初)列强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财富。为了抢夺原料、市场和投资场所,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亚非拉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贸易中心

15、的转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新贸易航线、枢纽的形成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经

16、营方式主要史实新商品: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奴隶贸易:商船从欧洲(货物)-非洲(黑奴)-美洲(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黑奴贸易。鸦片贸易: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操纵下,英国商人将鸦片从印度运中国销售;美国等商人也向中国贩运鸦片。商品交易所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创立银行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

17、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目的:有效地垄断对外贸易。建立: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特点: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影响: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时间概况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来自

18、亚非美洲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3、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了中国经营方式主要史实近代银行的建立1865年英国在香港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该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股份制企业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1872年轮船招

19、商局和1876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证券机构出现为了适应股票交易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1900年香港成立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1.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发展表现结果(或影响)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以来初二次工业革命使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犹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受重创;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

20、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各资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现代科技的进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多个部门的生产效率。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22年,苏联成立,并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此后,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

21、了中国现代化工业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21C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国倡议推动“一带一路”2.国际贸易和

22、国际金融时间国际情况结果(影响)国际贸易19C70S到二战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实行贸易保护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生产增长速度放缓、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二战后1947年美国主导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国,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995年后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建立了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后来又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刺激有效需求,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20C后期以来世界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实现更多样的贸易形式和经济合作;利用电子商务贸易;2001年中国正式加

23、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形式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IMF-稳定汇率、短期贷款/WB发展贷款、长期贷款)促进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发展;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0C90S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银行、证券、保险三者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但也易导致金融风险。21C电子金融(自动取款机和信用卡支付体系)和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2015年中国成立亚投行(AIIB)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就能办理转

24、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发展。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村落集镇 城市概念从事农业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筑屋定居,并有住宅、仓禀、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设施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商人使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并筑垒设防,形成集镇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情况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此外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有大量的村落遗址。中国古代镇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设的;两宋时工商业集镇发展起来; 元朝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集镇进一步

25、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中国城市分宫殿区(城市中心)手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周朝城市有等级; 古希腊城市有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2.世界各地的民居地区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罗马印第安人中国建筑材料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木材等泥,木材和椰子叶等木、石、砖,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木、石、砖,木构抬梁结构巢居干栏式民居;穴居地上建筑。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建筑风格(结构)前庭、前室与主室庭院、柱廊等有列柱围廊的中庭,还有房间和列柱庭院;多层楼板结合的集体住宅圆形的公

26、共居所(帐篷),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存在的问题工业化带来城市化;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一半;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超一半;近代中国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发展壮大,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进入新阶段,78年后进程加快,21世纪后迅猛发展。19C50年代美国人发明电梯,并在楼房中普及;19C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二战后社区服务功能(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

27、也日益完备; 生活服务如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和文化娱乐如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纷纷出现。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煤气灯、电灯、电报、电话等等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地铁(19C末伦敦)、电车、汽车、自行车等和铁路高架桥,使交通多样化、立体化发展;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等发达城市的基础施设有限发展,还不平衡;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多种交通工具发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 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贫富差距;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28、第 12 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中国交通世界交通秦朝:修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修灵渠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罗马帝国:“条条道路通罗马”,反映了罗马与各行省的大路连接;汉朝:丝绸之路(长安为中心,“凿空”推进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有东(朝鲜日本)、南(西洋)两条航线;法国: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连接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水运;隋朝:隋炀帝开凿“涿郡-洛阳-余杭”的大运河荷兰:17C阿姆斯特丹建立运河系统(体现经济繁荣);唐代:驿道(长安向全国辐射);陆、海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南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能持续航行(磁罗盘、实用航海

29、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使用)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开辟到非洲好望角航线; 1497年达伽马开辟到达亚洲印度的航线;元朝: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全国遍设驿站);京杭大运河和海上运输(江苏刘家港到渤海)西班牙:1492年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的航线; 1519-1522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印度洋沿岸-南亚/西亚/非洲)埃及:1869年英国在埃及开通苏伊士运河(地-红海)19C60年代,中国造“黄鹄号”轮船,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巴拿马:1914年美国开通巴拿马运河,沟通和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运;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建成,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英

30、国:1814年斯蒂芬森的蒸汽火车,使人类开始铁路时代;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詹天佑自行设计和施工,“人”字形路轨),是中国人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美国: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轮船出现了。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淮安因京杭大运河而崛起又因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郑州因京汉和陇海铁路开通而发展;纽约因美国伊利运河与五大湖联系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曼彻斯特因通海运河的建成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类型年份国家交通成就意义(影响)汽车工业1908美国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

31、量产车1958中国第一辆小轿车诞生一五计划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来高速公路1932德国科隆至波恩的高速公路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88中国上海沪嘉高速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1964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08中国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2014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1994英法英法海底隧道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将英国和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船舶1982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航空航线1903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

32、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1914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1950中国新中国成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新中国的第一家航空公司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流和物流(便利);城市发展(经济人口面积);日常生活(改变);大众旅游。第 14 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1.历史上的疫病疫病类型表 现危害应对措施天花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18世纪欧洲,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死于天花;清朝的康熙皇帝;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防”)(中国人痘接种防治天花)建立救治机构;(“救”)近代医学进步有效控制

33、疾病传播(“控”)(英法牛痘接种法、巴士灭菌法、青霉素)鼠疫前5C雅典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在一半以上;前4C亚历山大在巴比伦染疫而亡,帝国随之瓦解;6世纪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世纪后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17C明末鼠疫横行;1910-1911中国东北鼠疫流行。黄热病17C爆发于墨西哥,在美洲、非洲和欧洲流行两世纪。斑疹伤寒20世纪早期,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亡。西班牙流感191819年全球大爆发,死亡人口在2 千万以上。2.中医的发展古代中医学成就现代中医战国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中医药的治疗水平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总结经验);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学习

34、、研究中医);中医药工作者开发中成药制剂;屠勒呦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有效抵抗疟疾;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1C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战国-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麻沸散”“五禽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唐朝孙思邈千金方中医临床百科全书,被尊称为“药王”。唐朝政府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针灸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外所接受3. 西医及在中国传播西医成就:英国哈维著成心血运动

35、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荷兰列文虎克制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欧洲)将生理与临床结合创立了实验药理学。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和西医院校建立;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四大体系世界中国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医院等)医疗服务体系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药品供应体系得到基本保障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规范药品生产质检等(医院、药店)医疗保障体系“福利国家”建立了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影响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