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21 页 专题七|语言运用热点题型 热点 1 语段组合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人在学本事、长_的过程中,舒适反而会是一种障碍。有的家长发现 孩子每天没少做题,成绩却不见进步,仔细检查发现,孩子做的都是自己会的那 几种,表面看数量不少,其实是在不断重复。只愿意驾轻就熟,不愿意费劲解决 难题。这种学习,很难进步。勇于走出舒适区,向艰难区_,才能真正长 本事。 其实,舒适区就像一个圆。(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越 _不愿努力,这个圆就越小得可怜。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 什么也不愿干,把自己蜷在一个桶里晒太阳为最高追求,那他的舒适度就只
2、有 “桶”那么大。 气温一下降, 这个“舒适”就有几分可疑。 苏东坡有首诗说, “惟 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激愤之作。不在挫折中磨砺,怎么可能 成功呢!满足现状,_,错失的是更大的舞台。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 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长,应该从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开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见识 前进 如履薄冰 作茧自缚 B见识 进发 畏首畏尾 故步自封 C知识 前进 畏首畏尾 故步自封 D知识 进发 如履薄冰 作茧自缚 解析:选 B “见识”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知的能力。“知识” 指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
3、结果的总和。前文是 “学本事”,后文应为“长见识”。“前进”指上前,向前行进。“进发”指向 某个方向前进。前文有“向艰难区”,故用“进发”。“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 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 存有戒心。 “畏首畏尾”形容胆子小, 疑虑重重。 根据前后文语意,用“畏首畏尾”。“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 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由前 第 2 页 共 21 页 面“满足现状”可知,用“故步自封”。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你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这个圆的圆周就越大,发展空间就越大,人 生体验就越丰富 B
4、这个圆的圆周越大,发展空间就越大,你就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人 生体验就越丰富 C这个圆的圆周越大,人生体验就越丰富,你就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 发展空间就越大 D你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这个圆的圆周就越大,人生体验就越丰富, 发展空间就越大 解析:选 D 根据逻辑关系,人不怕吃苦,向外开拓,是人生发生变化的条 件,应该排在前面。括号前面说“舒适区就像一个圆”,后文主要说人的做法带 来的变化,照应“越不愿努力,这个圆就越小得可怜”,括号里以“你越不怕吃 苦,向外开拓,这个圆的圆周就越大”做开头的表述,讲做法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是圆的圆周变大,承接上文表意,语意更连贯。排除 B 和 C。后面,按逻
5、辑关系 来看,语序应该是人生体验变得丰富在前,发展空间变大在后。排除 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以自己蜷在一个桶里晒太阳当作最 高追求,什么也不愿干,那他的舒适度就只有“桶”那么大。 B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把自己蜷在一个桶里晒太阳当作最 高追求,什么也不愿干,那他的舒适度就只有“桶”那么大。 C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什么也不愿干,以蜷在一个桶里晒 太阳为最高追求,那他的舒适区就只有“桶”那么大。 D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什么也不愿干,把蜷在一个桶里晒 太阳为最高追求,那他的舒适区就只
6、有“桶”那么大。 解析: 选 C A 项, “以当作”搭配不当, 应为“以为”或“把 当作”, 并且, “舒适度只有桶那么大”不合逻辑, 应把“舒适度”改为“舒 适区”,排除 A。B 项,按语意来看,“什么也不愿干”应在“把自己蜷在一个 桶里晒太阳当作最高追求”的前面。并且,“舒适度只有桶那么大”不合逻 第 3 页 共 21 页 辑,应把“舒适度”改为“舒适区”,排除 B。D 项,“把蜷在一个桶里晒太阳 为最高追求”,“把为”搭配不当,排除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我们要着眼全球,立足周边,主攻亚太,要分层次,分领域,分国别,分区 域,循序渐进地推广我们的理念,朝
7、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我们要把握方 向,统筹全局,_角色,求同存异,共赴前程。这不仅是说给别人的,也 应该是说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讲述中国故事,也要熟知世界故事,我们要构建新 的国际关系,要构建新的国际体系,要形成新的国际_,我们应该是一个 倡导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践行者。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 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全球行动,不能成为一家的 _。( )。我们只是个领唱者,我们所以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 满挑战,又充满机遇,成功与挫折始终相随相伴,是博弈与合作此起彼落,相互 作用的无止境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_,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 能看到美好愿景
8、的实现。它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的充满了变数的过程,我们要有 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战略耐心,要有战略定力,还要有战略智慧。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理清 程序 独角戏 一蹴而就 B厘清 秩序 独角戏 一蹴而就 C厘清 程序 样板戏 一挥而就 D理清 秩序 样板戏 一挥而就 解析:选 B “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厘清”就是“澄清,查清 楚”的意思。“程序”指事情进行的步骤、次序。“秩序”指有条理、不混乱的 情况。 “独角戏”指只有一个角色的戏。“样板戏”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 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
9、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大合唱,更是交响曲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交响曲,又是大合唱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交响曲,更是大合唱 第 4 页 共 21 页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大合唱,又是交响曲 解析:选 B 结合语境,后面的句子是“我们只是个领唱者”,因此括号中 的结尾部分应该是“大合唱”,排除 A、D 两项;“交响曲”和“大合唱”是并 列关系,排除 C 项。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10、是(3 分)( ) A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 终相随相伴 B我们所以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 终相随相伴的过程 C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成功与挫折始 终相随相伴的过程 D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 终相随相伴的过程 解析:选 D A 项,成分残缺,应在句子结尾加“的过程”。B 项,语序不 当,“所以”应位于句首。C 项,不合逻辑,“充满挑战”与“充满机遇”互换 位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 如果仅仅依靠历
11、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 是不够的。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支离破碎,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 古人的社会生活。( )。特别是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航空航天的发展 则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_,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 于考古研究。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 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比如,上世纪 60 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 的分布进行分析。2006 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 项工作并非_。困难之一是目前运
12、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只 留下保存在地下的遗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这时, 遥感技术便可以_。科学家根据遥感数据,_地制定了大运河遗址 第 5 页 共 21 页 的生态保护措施。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 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B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 还能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 C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 扩展至地下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D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
13、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 穿透至地下深层次空间目标。 解析:选 B A 项,“探测目标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搭 配不当。C 项,“探测还能扩展至地下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探测”句式杂糅。 D 项,“探测还能穿透至地下深层次空间目标”搭配不当。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 工作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科学家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 作 C正因为如此,国内外科学家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 作 D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
14、 工作 解析: 选 D 上文说的是“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的原因,故用“正因为如此”,排除 A、B 两项。下句将时间状语提前并用逗号 隔开,为与下文句式保持一致,故选 D 项。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便捷 轻而易举 大显身手 有的放矢 B简洁 驾轻就熟 小试牛刀 有条不紊 C简洁 轻而易举 大显身手 有条不紊 第 6 页 共 21 页 D便捷 驾轻就熟 小试牛刀 有的放矢 解析:选 A “便捷”指方便而迅速,方便快捷。“简洁”指(说话、行为 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这里说获取数据方便,宜用“便捷”。“轻而 易举”形容事情做成
15、容易, 毫不费力。 “驾轻就熟”比喻对某事有经验, 很熟悉, 做起来容易。其主语多是人。这里强调工作有难度,宜用“轻而易举”。“大显 身手”形容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小试牛刀”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 情上略展才能。 此处强调遥感技术正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故用“大显身手”。 “有 的放矢”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有条不紊”形容有条理, 有次序,一点儿不乱。此处强调针对性而不是条理性,故用“有的放矢”。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 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
16、“秀”作为基础, 形式_, 花样繁多, 虽瑕瑜互见, 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 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 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 ), 其中_出来的活力不容小觑。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 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_,对他们的社会认 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 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_。“文”要提升“野”, “野”要丰富
17、“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 趣味性的追求。 B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 味性的追求。 C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 第 7 页 共 21 页 趣味性的追求。 D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 味性的追求。 解析: 选 C 画线的句子中, 有两处错误。 “片断式”“瞬间性”都是对“生 活记录”特点的描述,应是“生活记录”的定语,放在“生活记录”
18、的前面,故 排除 B、D 两项。“表达”与“追求”搭配不当,“体现”与“追求”更配,排 除 A 项。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随意 表现 乐此不疲 至关重要 B灵活 表现 乐此不疲 不可或缺 C灵活 展现 喜闻乐见 至关重要 D随意 展现 喜闻乐见 不可或缺 解析:选 D “随意”指凭借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灵活”形容善于随 机应变。“展现”指显现出;展示。“表现”指表示出来。“乐此不疲”形容对 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喜闻乐见”形容很受欢迎。“至关重要”指相当重 要,要紧关头不可缺少。“不可或缺”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
19、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B因为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C但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D因为这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确实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解析: 选 A 通读材料后, 不难发现, 括号内和前句的关系首先是转折关系, 其次根据句式一致性,前文“这当然说不上是趣味”,故衔接句应为“但它 确实是现象”。 专题跟踪训练(七) 第一练 语段组合选择题专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经
20、济发展了,但环境恶化了,人们整天生活在雾霾中,见不到蓝天白云,那也算不 第 8 页 共 21 页 上幸福,是得不偿失。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走绿色低碳循环的 发展道路乃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_,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 远,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 )。因此,应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牢固的 绿色发展的_,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加快建立 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切 实改变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_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构 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21、,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经济 实现绿色转型,从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_的新发展道路,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严峻 理念 高能耗 相辅相成 B紧迫 理念 高速度 相得益彰 C紧迫 理想 高速度 相辅相成 D严峻 理想 高能耗 相得益彰 解析:选 A “严峻”意思是“严重”。“紧迫”意思是没有缓冲的余地。 从搭配角度来看,两者均可。“理念”指思想,观念。“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 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由前文“绿色发展” 可知, 宜用“理念”。“高能耗”指消耗较高的
22、电能或者其他能量得到的另外 一种能量, 能耗越高, 效率越低。 “高速度”是说速度特别快。 由前文语境可知, 应用“高能耗”。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 互相辅助, 缺一不可。 “相 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 说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应用“相辅相成”。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B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 C我们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目标 D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解析:选 D 首先,与后文联系,这里应强调的
23、重点一是“与自然和谐共 第 9 页 共 21 页 生”,二是什么样的“现代化”,而 B、C 的重点落到了“目标”上,排除 B、 C 两项。然后比较 A、D,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直接陈述“建设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贴合语境,且表意更丰富,排除 A 项。 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B应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C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24、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D应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析:选 C 后文均用“必须”领起,为保持句式一致性即可排除 B、D 两 项。 再从“理念”“方针”“方式”三词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动宾搭配上看,排除 A 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近期,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风靡一时,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 9 分, 讲的是一群小人物用善良互相影响,挣扎着活命的故事。 影片中,主人公程勇从印度走私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卖给白血病患者,来赚取 高额差价,一开始,他只是为了谋利。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这个原
25、本贪婪自私 的小人物唤醒了心中的善良与悲悯,他冒着被抓的风险,将比进价还要便宜的药 品,亏本卖药给患者。直到程勇锒铛入狱,街头无数白血病患者纷纷摘下口罩目 送他,人性中小小的善意的光芒,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让许多人感动不已。 实际上,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程勇的原型,是一个叫陆勇的白 血病患者。现实中,人们将陆勇称为“药侠”,而在他看来,( )。对错 有时很难论断,但至少,他让人看到,有人愿意竭尽全力搀扶别人,一同抵抗残 酷的命运。艺术取材于生活,现实生活始终不输给电影情节,电影中那些温柔动 人、有血有肉的真实桥段,永远在生活中接连不断地上演。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26、的一项是(3 分)( ) 第 10 页 共 21 页 A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心中的善良与悲悯被唤醒,他冒着被抓的风 险,将比进价还要便宜的药品,亏本卖药给患者。 B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唤醒了心中的善良与悲悯,他冒着被抓的风 险,以比进价还要便宜的价格,亏本卖药给患者。 C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心中的善良与悲悯被唤醒,他冒着被抓的风 险,以比进价还要便宜的价格,亏本卖药给患者。 D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唤醒了心中的善良与悲悯,他冒着被抓的风 险,将价格比进价还要便宜的药品,亏本卖给患者。 解析:选 C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心中的善良与悲悯” 应该是被外界事物唤醒,而非
27、被自己唤醒,因此排除 B、D 两项。二是“将比进 价还要便宜的药品,亏本卖给患者。”错,应该是“将价格比进价还要便宜的药 品,亏本卖给患者”或者“以比进价还要便宜的价格,亏本卖药给患者”,因此 排除 A 项。 5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药侠”的引号, 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自己的美好愿望。 B 21 世纪的成就, 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C如果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就无法将大门打开。 D主人在睡觉前,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便进入“休息状态”。 解析:选 A A 项与例句均
28、是特定称谓。B 项,表示直接引用。C 项,表示 着重指出的部分。D 项,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自己只是一个要活命、顺便帮助大家活命的普通人,不是什么英雄 B自己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要活命、顺便帮助大家活命的普通人 C一个顺便帮助大家活命、首先自己要活命的普通人,不是什么英雄 D英雄是一个不仅自己能活命,还能顺便帮助大家活命的普通人 解析:选 B 语境中,“在他看来”表明是从他的角度看自己,因此主语应 是自己, 排除 C、 D 两项。 既然是从他的角度看, 而前面人们将陆勇称为“药侠”, 后面就应该讲他是怎么看待人们对他的评价
29、,因此要先否定自己是个英雄,故排 第 11 页 共 21 页 除 A 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 为幸。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_自不待言。( )。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 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_。由此可知,读者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 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读者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 会因为极度关注文本的某些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 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_。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
30、客观旨 趣与读者的这种辨别方式相比,简直是_。 读者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 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 欢。 读者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许多衍生产品的 消费,还会进一步欣赏原作本身。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 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 的创作主旨。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读者具有的敏锐的辨识力只是针对特定文本 B读者对于特定文本也是具有敏锐的辨识力的 C特定文本也是可以被读者敏锐地辨识的 D敏锐的辨识力也是读者对于特定文本应该具有的 解析:选 B 前文说
31、“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再根据后文“结果读 者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可知,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是“读者”,排 除 A、C、D 三项。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识别力 消灭 显而易见 大相径庭 B辨识力 淘汰 不言而喻 大相径庭 C识别力 淘汰 显而易见 云泥之别 D辨识力 消灭 不言而喻 云泥之别 解析:选 B “辨识力”强调辨别能力。“识别力”强调区别能力。根据语 第 12 页 共 21 页 境可知,第一空应选“辨识力”,排除 A、C 两项。“淘汰”指去除不合适的, 强调过程。“消灭”强调结果。根据语境可知,第二空应选“淘汰”,排除 D 项。 9文中画
32、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原作本身的欣赏, 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 B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许多衍生产品的消费上,还会进一步欣赏原作本 身。 C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 品。 D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原作本身的欣赏,还会进一步被许多衍生产品消 费。 解析:选 C A 项,成分残缺,应在“欣赏”后加“上”。B 项,语序不当, 递进关系分句语序颠倒,应改成“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 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D 项,成分残缺,应在“欣赏”后加“上”,人 不能被产品消费, “还会进一步被
33、许多衍生产品消费”应改成“还会进一步消费 许多衍生产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9 分)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动不居的 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 忧。”( )。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 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 豫,豫则祸不生。”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 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它本
34、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 诸多意外情况。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 更陡的时期,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期”。在 这种关键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洞若观火,而不能 “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唯有怀以深谋远虑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 第 13 页 共 21 页 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求得先机。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 眼前的事物 B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
35、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 了远景期待 C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 了远景期待 D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 眼前的事物 解析: 选 C “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是个陈述句, 是对“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这句话的概括、评价,过渡自然。如果直接换成“充满了先人智慧的 这句谚语”这个短语,显得唐突,衔接不够紧密;中心意思强调不要只看现在, 而要看得长远,故后半句应用“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 期待”,故选 C 项。 1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虑之不远,其忧即至”的引号,作用相同的 一项是(3 分)(
36、 )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 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说:“现在一些地方开始推进户籍改革,逐步取消 至少是形式上的城乡身份区别,可以说是启动了户籍改革的第一步。” C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 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D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 的,这是叫做“石炭化”的时代的特征。 解析:选 B B 项和例句都是直接引用。A 项,“之”字具有特殊含义。C 项,表示强调的部分。D 项,表示强调的内容。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
37、项是(3 分)( ) A它本身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面临诸多不确定 第 14 页 共 21 页 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B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 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C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面临诸多不确定 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D它本身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 解析:选 D “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用在这里不合 逻辑,故排除 B、C 两项。A 项滥用否定词“不”,应删除,故又排除 A 项。 第二练 语段组合选择题专练(
38、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尽管我们大部分人不会自诩富翁,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如今的生活比人类历史 上任何时代都要奢侈得多。 这种奢侈生活所仰赖的基础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几近败 家的_,而现在这一基础早已岌岌可危。 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观,( ),被 人类开发、管理和使用是其_的宿命。当 20 世纪的科学技术服务于这种 自然观时,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影响也_。土壤浸泡在化肥中、流淌在管 道中的水以及各种形态的化石能源促进了人类物质的进步和人口的提高, 又在科 技迅猛发展、人口爆炸的情况下沦为以发展、进步、时尚、效率为名,最大限度 榨取自然的手段和工
39、具。 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已催促着我们从田野走进流水线和格子间,那么,我 们可曾记得,已有多久没有踩过雨中的乡间泥地,在泥土的芬芳中避开钻出地面 的蚯蚓,和突然蹦上岸边的蛤蟆。当你将自己关闭在城市的鸽子笼中,_ 等待着快递和外卖上门的时候,你可还愿意回归朴素的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消费 毋庸置疑 一发不可收 故步自封 B消耗 毋庸置疑 一发不可收拾 足不出户 C消耗 颠不可破 一发不可收 足不出户 D消费 颠不可破 一发不可收拾 故步自封 第 15 页 共 21 页 解析:选 B “消耗”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消
40、费”泛指开销,耗费。从语境来看,应选“消耗”。“毋庸置疑”指事实明 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颠不可破”比喻言论、学 说等牢固可靠,永远不会被驳倒推翻。结合语境,应选“毋庸置疑”。“一发不 可收拾”指事情一旦发生便无法收手,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一发不可 收”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易 与“一发不可收拾”混淆,前者含褒义,后者往往含贬义。此处应选“一发不可 收拾”。“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足不出户”指脚不跨出家 门。根据语境,应选“足不出户”。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自
41、然被认作被征服和利用的对象,人为割裂人类与其之间的联系 B无视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为割裂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C人为割裂人与自然的联系,将自然当作被征服和利用的对象 D人为地破坏和利用自然环境,将自然看作是人类的附庸物 解析:选 C 从前面的语境来看,这句话的陈述对象仍然是“人类”,因此 排除 A 项。“人为地破坏和利用自然环境”不合乎情理,人对自然从主观上是 利用、征服,而不是破坏,排除 D 项。前文说“人类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 的自然观”,后文说“被人类开发、管理和使用是其的宿命”,故括号中的 内容应是人类征服、利用自然,而 B 项“无视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多强调 人对自然的态度,与上下
42、文不连贯,故 B 项不恰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浸泡在化肥中的土壤、流淌在管道中的水以及各种形态的化石能源促进 了人类物质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 B土壤浸泡在化肥中、水流淌在管道中以及各种形态的化石能源促进了人 类物质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 C浸泡在化肥中的土壤、流淌在管道中的水以及各种形态的化石能源促进 了人类物质的进步和人口的提高 D土壤浸泡在化肥中、流淌在管道中的水以及各种形态的化石能源促进了 人类物质的进步和人口的提高 第 16 页 共 21 页 解析: 选 A “土壤浸泡在化肥中”与后文“流淌在管道中的水”结构不协 调, 前句应修改为“浸泡在
43、化肥中的土壤”; “人口”与后面的“提高”不搭配, 应将“提高”改为“增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毋庸讳言,在习惯了刷屏浏览点点戳戳的生活之后,很多人都感慨“书太难 读”,似乎以前啃艰涩的大部头小说却甘之如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阅读,绝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更关乎人的精神趣味。正如一句名 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筛选的信息同样不值得读。而这,恐怕 就是读屏与读书的区别所在。换而言之,虽然数字化浪潮带来了阅读场景的深刻 改变,但通过读书沉淀思想进而形成系统思维的人生成长规律不会变。曾经,电 视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沙发土豆”的深刻担忧,而身处“读屏
44、时代”,比蜷缩 沙发带来的“肢体萎缩”更危险的,无疑是“大脑萎缩”:思维在光怪陆离中变 得僵化, 在众声喧哗中变得无知。 习惯了“数字阅读”的跳跃、 零碎和浮光掠影, ( )。 数字化浪潮中,“会阅读”是一种能力。对于读过万卷书的一代人来说,再 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或许是一种讽刺。但事实证明,我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和 讨论阅读的意义。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反对科技进步的保守派,我非常愿意看到 科技推动进步力量的成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科技的副作用保持警惕。“能阅 读”和“会阅读”是两个概念,我们的生活让前者保持了趣味性,而能塑造和培 养我们的思维和精神的后者,却推动了文明的进阶。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
45、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我们应回归数字化阅读的本质属性,并对其进行辨析,从而使自己不至 于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 B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 更有系统和深度 C我们应该树立数字时代的“大阅读观”,注意给深思考、深阅读留下空 间 D我们或许更需要回归传统阅读的节奏、系统与静心思考,找寻那些日渐 退化的思维能力 第 17 页 共 21 页 解析:选 D 从上文“思维僵化”以及“跳跃、零碎和浮光掠影”等词 可推出答案。 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的引号,作用相 同的一项是(3 分)( ) A安史之乱后,和尚的口语
46、记录更为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 “语录”就成为一种著述体了。 B“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那样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 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 C黄山谷却在再次韵杨明叔小序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 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 D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 水浒传诲盗, 这是“高论”。 解析:选 C A 项,表特定称谓。B 项,表着重指出(强调)。C 项,引号中 内容被作为作者的话,与例句引号相同。D 项,表否定,可看作反语。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前者让我们对生活保持趣味性,而后者却能打造
47、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推 动文明的进步。 B前者保持了生活对我们的趣味性,而后者却能塑造我们的思维和精神, 推动文明的进步。 C前者让我们的生活保持趣味性,而后者却能塑造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推 动文明的进步。 D前者让我们的生活保持了趣味性,而后者却能在我们的思维和精神进行 塑造的过程中,推动文明的进步。 解析:选 C A 项,“打造思维和精神”搭配不当;B 项,“生活对我们的 趣味性”主客颠倒;D 项,“在过程中”成分残缺,改为“在对进行塑 造的过程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就世界本身而言,它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 )。然而,美术在 本质上不是时间性的,而是依靠静
48、态的形体进行创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 第 18 页 共 21 页 是不_描绘社会现实或生活事件的易变过程的。( ),美术往往把 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瞬间“定格”下来。譬如库尔贝的名画奥南的葬 礼就仿佛是_地截取了现实的一个片段,天才的马蒂斯偶尔涉足雕塑, _地只将人的背影作为突出部位,如此等等。但是,在另一些经典的艺术 作品中,人们可以注意到艺术家对所谓的“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的 _。 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可 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作品就是由此调动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的。 7下列在文中两处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 作为空间性的艺术 B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 作为表现静态的艺术 C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 作为空间性的艺术 D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 作为表现静态的艺术 解析:选 A 下文说“然而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