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从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年地理高考全国卷1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阶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阶 黄州西湖中学 汪 洁 32014201520162017 近近3 3年高考增加全国卷使用情况年高考增加全国卷使用情况全国全国1 1卷卷全国全国2 2卷卷大纲卷大纲卷河南、河北、山西贵州、甘肃、青海、海南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辽宁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福建和安徽?这些年我们一起做过的题葡萄园里葡萄园里的鹅卵石的鹅卵石500500强强总部总部青藏铁路青藏铁路T T
2、设施设施凭祥红凭祥红木家具木家具秘鲁芦秘鲁芦笋笋上海上海水源水源维多利亚湖鲈鱼攀枝花攀枝花避寒避寒吐鲁番兰新铁吐鲁番兰新铁路路沙特磷沙特磷酸盐酸盐青藏铁青藏铁路热棒路热棒大盐湖大盐湖卤虫卤虫东蚕东蚕西进西进 近两年全国卷的素材选取近两年全国卷的素材选取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新情境新角度“融入情境”雨水花园 卤虫产业 热棒 贝壳堤贝壳堤 磷累积量磷累积量 高位虾池高位虾池绿心 佛山陶瓷 茉莉庄园经济民宿旅游篁岭晒秋快递包装长江刀鱼陆上三峡 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四个坚持”“四个服务”作为基本遵循,落实
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和展现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文化价值和积极导向作用。试题符合教育测量规律,科学合理,公平规范,能力考查目标清晰,难度适当。通过意涵高远的立意、精心选择的素材、建构新颖的情景和创新问题设置,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精神,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考查,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起到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2019年全国文综试卷总体评价 考纲及说明 课标解读 真题(近3年全国卷)“一核四层四翼”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基 础 性 应 用 性 创 新 性 综 合 性研
4、究、研究、再研究姜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2016年10月11日 探索构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好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并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价方式及评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措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为什么考】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考什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怎么考】创新思维 中国转型四项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 培养核心素养,对接未来生活从考试性质看地理高考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
5、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选拔性公平性原创性公平性提供教材以外的资料创设新颖的试题背景回避现有的答题模板从地理学科特性地理高考试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要素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空间变化的科学。地域性综合性一、从一、从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年地理高考全国卷1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阶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阶 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1.人地协调观回归学科价值,提升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
6、观、发展观等。由于人地协调观念在地理学科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当下中国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除了“环境保护”选做题突出考查“人地协调观念”外,在必做题命制时,人地协调观念也是贯穿全过程的主线。试题往往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人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属于观念形态的素养,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7、的整合。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新时代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而这一重任明显主要落在地理课程中,也成为地理高考人地协调观的显要体现(见表1)。表1 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人地协调观的体现 2.综合思维整合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又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自然环境特征影响并制约着人类活动
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将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反映到地理试题上就是试题的综合性强,解题时需要调用多个知识点。如何才能准确、快速调用相关知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属于能力形态的素养,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整合。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都提出了思维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只有地理课程基于跨文、理两大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而提出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涵盖了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见表2)。表2 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综合思维的体现 复学习过程中,整合知识体系是一个有效
9、的途径,其基本方法如下:(1)自然地理要素的整合。主要指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融合。通常运用整体性原理,把握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问题呈现方式通常是“自然环境特征描述”“自然地理现象成因分析”等。(2)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整合。主要指自然地理要素和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的融合。通常结合身边的具体案例,运用区位分析原理,把握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问题呈现方式通常是“区位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等。3.区域认知重视地理图像,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就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
10、识和能力,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落实区域认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把区域知识落实到区域地图上。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试题的重要考点。区域特征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特征(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水系特征、经济特征等)分析、区域特征成因的分析等。4.地理实践力对接社会生活,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
11、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是考生学以致用能力的体现。地理实践是衡量所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水平的唯一标准,除了野外地理实践外,地理课堂的教学情景和地理考试的问题情景,也都要求地理实践力的应用和检验(见表4)。表4 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地理实践的体现 。建立时空概念有助于准确把握试题立意二、第一组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
12、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2019全国卷I)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 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 B C D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文综全国卷第13题,根据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考点,重点考查考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的变化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变化,如何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角度认识产业集聚的益处,引导考生关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第一
13、组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2019全国卷II)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文综全国卷第
14、13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为案例,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协调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紧密联系,从而引导考生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最后一组题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2019全国卷I)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
15、流量季节变化大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 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A B C D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图图1黄河航道西侧河岸航道西侧河岸图1 图2 图2牛家湾支流入黄河干流处 2219年高考地理全国卷选择题组第4组,题干采用了黄河小北干流作情景设问,要求学生对河流发育的时间有更长足的了解。黄河产生机理源于地质年代16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当时内陆水系众多湖泊被迫改道或者沉降连接,故而形成中国第二大河。河流的不
16、同河段和不同地质条件关系密切,假如河流流经的地区是第四纪黄土为主导的河段,河道摆动幅度大的原因和两岸河道基岩性质关系密切。由此选定(4)两岸岩性为必选项,可以把选对率提高为50%。例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图略,9、11题略)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河水流量(2)支流汇入(3)沿岸地貌(4)两岸岩性A.(1)(2)B.(2)(3)C.(3)(4)D.(1)(4)有趣的是,
17、前段时间广东省冯丹工作室成员到达黄河中游大拐弯附近的万家峡水库,在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使用皮划艇进行了黄河峡谷考察(图1、2),近距离观察了奥陶纪白云岩的分布情况。第一组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2019全国卷I)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2实
18、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 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 B C D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从图1中可以看到,西侧山峰纵切面呈现尖顶形态。黄河在此深切奥陶纪石灰岩,石灰岩的成分以方解石为主,方解石顾名思义节理呈现方形。在风化剥蚀过程中,从上至下出现了尖顶状残留物,上面覆盖了植被成为三角形的切面。老牛湾为支流进入干流堆积地貌的典型。这段河谷中出现如2019年地理高考全国卷河流中河谷大幅度摇摆的可能性就较小。至此也可以再一次印证河流的成因主导在于内力作用。高考备考中这类问题学生常常从另
19、外的角度去分析答案,但是假如学生不能有效的回忆河流整体发育时空观点,这个选项就变得复杂且干扰信息极大。如他们会不断纠结于支流并没有在此汇入,河水流量等细节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无法从现实生活中的照片和真实场景中寻找出有用信息,或者高考用试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尺度大小差异后的成因分析,也可能是试题要求必须尽快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走出野外并不是所有学生会具备的条件,但是,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训练他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表2是主动设问观察法对照片、资料、素材的使用说明。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地理命题组长张亚楠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地理命题组长张亚楠 -两个关于试题设计的观点。两个关于试题设计的观点。
20、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设计的标准设计的标准(1)高深的高深的立意立意(2)新颖、真实、内涵丰富的新颖、真实、内涵丰富的情境情境(3)准确到位、严谨的准确到位、严谨的设问设问(4)合理的合理的赋分赋分(5)完整、无歧义、有适度空间的完整、无歧义、有适度空间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优秀地理试题所应优秀地理试题所应具有的形象具有的形象(1)平实、大气、高尚的平实、大气、高尚的气质气质(2)简洁、流畅、准确、优美的简洁、流畅、准确、优美的文字表达文字表达(3)清晰、标准、具有视角美感的清晰、标准、具有视角美感的图像图像(4)考究的考究的细节细节43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高三教学,感触颇深高三教学,感触颇深 命题思想,
21、独辟蹊径命题思想,独辟蹊径 杠杆试题,区分度大杠杆试题,区分度大 试题分析,深入思考试题分析,深入思考科学思考,理性探究科学思考,理性探究注重分析,规避模式注重分析,规避模式 给出地理规律地理规律,要求考生能应用地理规律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地理问题。(所谓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就是与普遍规律不一致的问题。)凸显命题意图凸显命题意图46高考命题视角【20172017 全国全国1 1卷卷】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
22、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20002600米)时发现,该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
23、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分)(4)说明从)说明从2300米至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
24、渐缩小的原因。(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分)选材高瞻远瞩选材高瞻远瞩破除片面认识破除片面认识 生物多样性越高越好?生物多样性越高越好?种间竞争影响生物多样性种间竞争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热条件越好,生物多样性越高?水热条件越好,生物多样性越高?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同一煤层形成时间相同,图中两个煤层错开的深度不同,说明煤层1形成后煤层2形成前发生了一次断层,只不过错位比现在图示的小;煤层2形成后,再在同一断层线发生第二次明显沉降,带动煤层1接着扩大沉降幅度,所以煤层1和煤层2比较起来沉降幅度不一样,煤层1的沉降幅度是两次累积的结果。如果两个煤层沉降幅度一样,
25、则应该是一次断裂沉降造成的。当然,煤层2形成后,可能发生多次沉降,所以题目显示是“至少几次”。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中国东南部某山丹霞地貌植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1.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形封闭 D.陡崖反射阳光22.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A.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C.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持续下降 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从
26、考题研究明确备考策略1、能力培养不放松2、自然人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3、地球运动考查很可能回归4、开放性题目的训练适可而止,会思路和方法即可5、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6、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7、授课联系生活,习题注重应用8、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思辨能力的培养9、图表是考题中信息的重要呈现形式,读图能力培养10、复习中注意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融合 Thank you!QQ:827669296 1.一方面,城市是可爱的。它创造了现代文明,并耀武扬威地显摆着现代文明的物质成果,引诱着人们集聚其中。2.在这里,不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令人
27、咋舌的财富神话、繁忙紧张的生活节奏、层出不穷的竞争机会、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而且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能够分享财富的盛宴、发展的成果,能够编织梦想、追求理想,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3.另一方面,城市是可怜的。它远离了自然,侵害了人心,异化了人性。我们的不少城市,不仅没能把物质成果转化成让人们快乐、幸福的动力,反而把人们变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具。至少目前,在很多城市里,绿色消失了,纯净的水源消失了,清新的空气消失了,安全的食品消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了遥远的神话,人与人的信任成了黄牙小儿的天真妄想。4.浊雾笼罩下的财富不夜城,不仅侵蚀了星星的亮光,而且泯灭了心灵的光芒,使我们
28、的眼睛近视、散光且老花,失去了辨别真伪、美丑、善恶的天然能力,使我们的心迷茫且苦闷。生活在城市,我们几乎忘了:夜,本该是黑的,本该是有星星的,本该是安静的,本该带着人们心安理得地歇息的。5.如今的城里人,很少享受到夜的黑与美。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城乡各有其美。所以,久居乡村的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久居城市的人们向往田园的恬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城市生贪欲,田园守天心。贪欲破坏自然,让人浮躁,使人隔阂,虽富贵而不能心安;天心带来和谐,让人心静,使人互信,顺应环境总能让人快乐。6.铜山湖远离城市,所以,能够本分地、无欲无求地、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四季轮回、昼夜更替,春绿夏艳秋静冬安,白天张扬着活力,夜晚安守着宁静。她,不近人亦不远人,不为秋愁亦不为春喜,只顺其自然地存在着,任人亲疏。7.记得易系辞上说过这样的话:圣人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自然规律;知道周围万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会有过失;乐天知命,没有忧愁;安于所居之地,敦厚而施行仁德,所以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