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系统第一讲 Internal Environment HomeostasisFunc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s uTo monitor and maintain a constant internal environment uTo monitor and respond to an external environment、uTo integrate and coordinate organs or systems、A Neuron in BrightCortex sectionNeurons in cerebellum、Neurons in Hippoca
2、mpus、Neurons of GangliaDiagram of Neuron100 billion neurons IN CNS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Diagram of NeuronqStructure of a nerve bundle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结构和功能上的完整性兴奋传导的绝缘性双向传导相对不疲劳性轴浆运输轴浆持续不断双向流动,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胞体合成的物质借顺向运输流向轴突末梢,逆向运输反馈控制胞体合成作用中断轴浆双向流动,胞体、远端都发生变性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轴浆流动将营养性因子运输到神经末梢,释放到所支配的组
3、织,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切断运动神经后,肌肉内的糖原合成减慢、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如将神经缝合再生,肌肉变化又能够恢复。神经纤维的分类 A 类(有髓纤维)B 类(有髓纤维)C 类(无髓纤维)纤维分类 A A A A C交感 C后根 来源 初级肌梭传入纤维和支配梭外肌的传出纤维 皮肤的触压觉传入纤维 支配梭内肌的传出纤维 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后根中传导痛觉的传入纤维 纤维直径(m)13-22 8-13 4-8 1-4 1-3 0.3-1.3 0.4-1.2 传导速度(m/s)70-120 30-70 15-30 12-30 3-15 0.
4、7-2.3 0.6-2.0 神经纤维的分类 纤维类别 来源 直径(m)传导速度(m/s)电生理学上的分类 I 肌梭及腱器官的传入纤维 12-22 70-120 A 皮肤的机械感受器传入纤维(触、压、振动感受器传入纤维)5-12 25-70 A 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肌肉的深部压觉传入纤维 2-5 10-25 A IV 无髓的痛觉纤维,温度、机械感受器传入纤维 0.1-1.3 1 C 神经纤维的直径越大,其传导速度也越快。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比无髓的细纤维要快测定传导速度有助于诊断神经纤维的疾患和估计神经损伤的预后 t=t1-t2 V=D/tV velocity,D distance,t AP tr
5、aveling time from a to b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化学性突触 电突触Synapses on a Neuron(integrating signals)Structure of Synapse 2电突触Electric synapse缝隙连接,电突触两细胞内的离子可通过这些通道沟通电突触传递的速度快,没有突触延搁,使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活动。Photo:Gap JunctionPhoto:gap junctionCheck the diameter of the hole神经递质的五个条件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生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能够合成这一递质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突触后膜有
6、相应的受体有该递质失活的酶或相应的清除方式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这一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递质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两种递质释放后起着不同的生理作用,有利于发挥突触传递作用 递质分类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或肽类递质。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是中枢的兴奋性递质递质与传递特异感受、觉醒、学习记忆、运动调节等活动有关。中枢神经递质 2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是中枢内的单胺类递质参与心血管活动、精神情绪活动、摄食、体温、内分泌、躯体运动等的调节中枢神经递质 3氨基酸类递质有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和-氨基丁酸谷氨酸是大脑皮层
7、内的兴奋型递质。甘氨酸对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氨基丁酸是抑制性递质。中枢神经递质 4肽类递质: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升压素和催产素;下丘脑内其他肽能神经元分泌的各种调节腺垂体活动的多肽。脑内还有各种不啡样活性的多肽以及胃肠肽等都属于肽类递质。中枢神经递质 5一氧化氮可提高鸟苷酸环化酶活性是脑内的气体神经递质,与突触的可塑性有关。一氧化碳也是脑内气体分子神经递质,其作用机制与一氧化氮相似。调质Modulator神经元产生的化学物质调节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减弱递质的作用递质的失活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水解成胆碱和乙酸,甲肾上腺素:被突触前膜摄取,其余被血液循环带走,或被肝脏破坏,部分在效应细胞内
8、通过酶的作用而失活递质受体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神经递质必须通过与受体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与受体相结合,使递质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称为受体阻断剂。递质受体效应器 受体 效应 虹膜辐射状肌 1 收缩(瞳孔扩张)睫状体肌 2 舒张 窦房结 1 心率加快 房室传导系统 1 传导加快 心肌 1,1 收缩加强 冠状血管 1 扩张 冠状血管 2 (主要)舒张 皮肤黏膜血管 1 收缩 骨骼肌血管 收缩 骨骼肌血管 2(主要)舒张 脑血管 1 收缩 腹腔内脏血管 1(主要)收缩 腹腔内脏血管 2 舒张 唾液腺血管 1 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 2 舒张 胃平滑肌 2 舒张 小肠平滑肌 2 舒张(可能是
9、胆碱能纤维的突触前受体,调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小肠平滑肌 2 舒张 胃肠括约肌 1 收缩 膀胱逼尿肌 2 舒张 膀胱三角区和括约肌 1 收缩 子宫平滑肌 1 收缩(有孕子宫)子宫平滑肌 2 舒张(无孕子宫)竖毛肌 1 收缩 糖酵解代谢 2 增加 脂肪分解代谢 1 增加 神经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过程就是反射。按反射的形成原因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形式中枢内兴奋的传布 兴奋性突触时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过抑制性突触时突触后膜超极化
10、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中枢传布兴奋的特征单向传布中枢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放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突触传递的调制 1 突触传递受到递质释放量、受体数量、受体与递质的亲和力等因素的调制。突触传递的调制 2 Ca2+进入突触前膜的量决定递质释放量的多少,凡是影响Ca2+内流的因素都是调制递质释放的因素。突触传递的调制 3 突触前膜有递质的受体,通过反馈性自身调节来控制递质的释放。突触传递的调制 4 突触后膜的受体数量和它与递质的亲和力能够通过上调或下调机制来改变。突触的可塑性 1 反复的刺激使突触前膜Ca2+通道失活,Ca2+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突触传递功能减弱以至停止,这一现象称
11、为突触传递的习惯化。反复的伤害性刺激,使末梢合成cAMP量增加,引起Ca2+内流增加,突触传递功能加强。这种现象称为突触传递敏感化。突触的可塑性 2 刺激海马可见突触后电位有数天乃至数周的增强或减弱现象。分别称为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突触的可塑性 3 突触传递功能的这种改变称为突触的可塑性。突触的可塑性在学习、记忆等脑皮层的高级功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后抑制 和突触前抑制回返性抑制突触前抑制 中枢易化突触后易化突触前易化中枢的感受功能What are they d
12、oing?What are they doing?What are they doing?脊髓PathwayCortex(figure)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痛觉 皮肤痛觉 内脏痛皮肤痛觉快痛(Fast pain):A类纤维传导,定位清楚的痛,特别快发生,然后特别快消失慢痛(Slow pain):C类纤维传导,定位不明,痛感强烈,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几秒钟,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痛觉的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属于化学感受器痛物质 K+、H+、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内脏痛Visceral pain发生缓慢、持续,不易明确分清疼痛发生的部位机械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牵涉痛 Referred pain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Refered pain 会聚说 易化说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