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读书经验ppt课件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作者的 读书经验,从中归纳出阅 读的最基本要求,并能指 导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作者的读书经验,并为我所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弄懂“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真正含义。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冯友兰,1895年生,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北京大学毕业。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获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2年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历任中山大学哲学教授、燕京大学哲学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中国哲学史新
2、编(14册)、三松堂论文集、三松堂全集等。1990年11月逝世。解题:解题:本文作为一篇经验总结性质的应用文,篇幅短小精悍,文字浅显易懂,便于掌握其精髓。重点是掌握作者所总结的四条读书经验。一、精其选一、精其选 第一类是要精读的。就是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精选的标准:经过历代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的,流传下来有永久价值的书。讨论: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选书时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二
3、、解其言二、解其言 读书首先要“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精读的书。”读书策略:读书策略:对这写些精读的书,要一本一本地读,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这是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读书的关键:读书的关键: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解其言的方法:解其言的方法:用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讨论: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在“解其言”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三、知其意三、知其意 书籍的特点:书籍的特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的要诀:读书的要诀:就是知其意。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不可死读书。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
4、读书了。读书要“得意忘言”。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讨论: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在“知其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四、明其理四、明其理 读书的最高境界:读书的最高境界:“六经注我”。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实现途径:实现途径:明其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讨论:讨论: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在“明其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
5、些问题?补充知识补充知识阅读方略:揣摩语意 揣摩语意就是指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思考、认真推求、辨明含义,进而辨析语句的深层含意。这是读懂文章的重要环节,抓住它们也就等于找到了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揣摩语意的方法和步骤揣摩语意的方法和步骤(一)分析结构(二)抓关键词(三)寻找对应点(四)深究句意(五)探查语境下下 页页(一一)分析结构分析结构 一篇文章中,尤其是议论文,重要的语句往往是较为复杂的语句。对它们的理解,可先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去分析理解词意。先删去枝叶,留其主干,句意就清楚明白地展现在面前。然后再根据其修饰成分的限制范围,去进一步探求其内涵,句意就更明确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
6、观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一句,其句子结构可简化为“意是客观的道理意是客观的道理在主观上的反映。在主观上的反映。”返返 回回(二二)抓关键词抓关键词 文中的关键句,往往较为深刻,有些含蓄语句的探求,就必须把握住重点词语,也就是关键词,只有把关键词作为理解语句的突破口,才能准确把握语意,关键词的理解必须和上下文结合起来,把问题找准。文中“(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四点,就是全文关键词。“意不尽理”是段中关键词。返返 回回(三)寻找对应点 在文章中,关键性的语句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整篇文章中一定有它的对应点,为这句话作解说,位置也不会太远,往
7、往就存在于与之相邻的上下句或语段中,找准这些对应点,对照语句进行理解,其含意往往明晰如镜。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就是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红字是关键词,划线部分是对应点。返返 回回(四四)深究句意深究句意 有些句子的含意较为隐蔽,遇到此类句子时,就必须把理清句子本身的深层内涵作为突破口,层层分析,才能晓其句意。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返返 回回(五五)探查语境探查语境 语句的理解,是不能脱开段意或文意去理解的,这就必须从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人手。从上下文中去搜寻有关信息,然后借助这些东西去理解句子,这种上下文的范围很广,包括文章本身,如标题、注解、上下段这些内部语境,也可进而扩展到像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外部语境。这样,虽是对一句话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返返 回回作业:作业:1.根据著者的读书所得,作为学生我们应首先解决读书中的什么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