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2961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感染性疾病科 吴晓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 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夏秋季节,。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惊厥、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有严重后遗症。,病原学,乙型脑炎病毒(encephalitis B virus)简称乙脑病毒,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B virus, JBV),属黄病毒(Flavivirus)科,黄病毒属,是一种嗜神经病毒。 直径

2、40-50nm球形,正链单股RNA由10976个碱基对组成, 包装于单股多肽的核壳中,包膜中有糖基化蛋白E和非糖基化蛋白M。E蛋白是主要抗原成分,它具有特异性的中和及血凝抑制抗原决定簇。,病原学,易被常用消毒剂灭活,耐寒不耐热,耐干燥。 在神经细胞质内繁殖,可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及Hela细胞中生长及繁殖。 抗原性稳定。人和动物感染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传染源:人类以及猪、牛、羊、鸡、鸭等动物均可受感染。因此,人和动物皆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为最主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叮咬传播。同时蚊虫也是本病毒

3、的长期储存宿主,越冬蚊可带病毒过冬到第2年,从蚊卵、蚊幼虫体亦可分离出病毒。,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感染后获得较持久免 疫力。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10岁以下儿童,尤以26岁发病率更高。,流行特征: 流行于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 高度散发。 高峰7、8、9月份(80%90%) 10岁以下占发病总数的80%以上。,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分布,广泛,以大脑皮质、丘脑、中脑和延脑病变较重。 因延脑呼吸中枢受损,或由于大脑皮质、下丘脑、桥脑病变抑制了呼吸中枢的功能,可产生中枢性呼吸衰竭。 由于脑实质炎症,一般均有颅内压增高症,严重者可形成脑疝,影响呼吸、循环中枢,如不积极抢救治疗,很快就可死亡。 严重脑

4、组织的破坏是产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病理学血管病变,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有大量浆液性渗出,形成脑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宽、脑沟窄;切面可见粟粒或针尖大半透明软化灶,弥散或聚集分布。,病理学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病变以脑实质炎症为主,神经细胞呈广泛变性(细胞肿胀、Nissl小体-即粗面内质网-消失、胞浆内空泡、核左移)和坏死(核碎裂),病理学筛状软化灶形成 病变以脑实质炎症为主,局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染色较浅、质地疏松、边界清楚的筛网状病灶,称为筛状软化灶。,病理学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灶性炎细胞围绕血管

5、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现象,其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为主。,病理学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包围及吞噬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并可形成胶质结节。,临床病理联系,昏迷和嗜睡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此为神经细胞受累所致。 如颅神经受损则导致相应的麻痹症状。 脑内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受损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脑疝,其中枕骨大孔疝可以致死。 因脑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潜伏期:421d,平均2周左右。 在潜伏期内病毒侵入血液内繁殖,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为隐性感染,但机体可获得免疫。 较典型病例的病程大多为两周左

6、右,大致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三个阶段。,初期,病初1 3天。一般起病较急,以发热开始,少数可先出现轻度头痛,不适或胃纳差,恶心等前驱症状,然后开始明显发热。 热度上升快,12天内高达3940,持续不退。 幼儿在高热时常伴有惊厥与抽搐。,极期,病程的第410天,病情发展迅速 高热不退,可达40 以上 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谵妄到昏迷不等。可有定向力障碍。 惊厥或抽搐:不同程度的手、足、面部抽搐,重症可全身抽搐或强直性痉挛,少数病人可呈软瘫。,极期,高热 意识障碍 惊厥或抽搐 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甚至呼吸暂停。这是由于脑实质尤其是延脑

7、病变或脑水肿脑疝所引起。,极期,体检 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幼儿出现前囟门膨隆。 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扩大。 腹壁、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大多亢进。 巴宾斯基征阳性。 循环衰竭少见。,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临床症状不再加重,逐渐减轻、消失。 大部分病人不留任何明显后遗症。,后遗症,严重者常遗留反应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等。 经积极治疗,多数能在半年内恢复,仅个别留有永久后遗症。,临床类型,体温 神志 脑膜刺激征 抽搐 呼衰 病程 后遗症 轻型 40 昏迷 明显 反复 3周 常有 极重 41 深昏 明显 持续 3周 严重,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增高(1020)

8、109/L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后期淋巴细胞为主。 脑脊液:呈无菌性改变。外观清亮、压力增高、蛋白质增高和细胞数轻度增加(50500)106/L 。 病毒分离:发病初血液或脑脊液分离病毒可阳性。死后6 h内脑组织穿刺分离病毒可阳性,也可作回顾性诊断。,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测定:血清第3-4天(脑脊液第2天)即呈阳性,两周达高峰,可早期诊断。 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间接免疫荧光法; 二巯基乙醇(2-ME)耐性试验。 (2)补体结合试验用于回顾诊断。 (3)血凝抑制试验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发症,支气管肺炎最常见。 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褥疮。 应

9、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诊断,明显的季节性(79月)。病前在流行区有蚊虫叮咬史。多为少年儿童。多近期内无疫苗接种史。 突然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可见脑膜刺激征,幼儿前囱膨隆;病理反射征阳性;重症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表现;小儿常见凝视与惊厥。 WBC及NE升高;脑脊液符合病毒脑改变;血清学检测可确诊。,诊断流程,鉴别诊断,中毒性痢疾: 共同点:儿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发热、昏迷、惊厥、呼衰症状相似。 不同点: 乙型脑炎:发展较慢、休克极少见,脑脊液检查异常,乙脑特异性IgM (+) 。 中毒性菌痢: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采用直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

10、BC、RBC及PC,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共同点:症状类似,有发热、昏迷、惊厥,脑膜刺激症。 不同点: 化脑:冬春季节多见。流脑早期即可见瘀点。肺炎双球菌、链球菌以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幼儿,常先有或同时伴有肺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或皮肤化脓病灶。脑脊液化脓性。 乙脑:夏、秋季节多见,无原发病灶。发展较慢,脑脊液为病毒性,乙脑特异性IgM (+)。,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共同点:症状类似,有发热、昏迷,脑膜刺激症。 不同点: 结脑:病程长,可有接触史。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减低,蛋白可增加;放置后脑脊液出现薄膜,涂片可找到结

11、核杆菌。 乙脑:夏秋季节多见,常有昏迷、惊厥,脑脊液为病毒性,乙脑特异性IgM (+);,鉴别诊断,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 脑型疟疾 其他病毒性脑炎,治疗流程,一般治疗,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症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对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护理:隔离治疗,对昏迷病人,应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侧卧,受压部位放置气垫,应用牙垫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流质饮食,热量每日不低于3540 Cal/kg,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以及清凉饮料和葡萄糖液。,高热、抽搐、呼衰 危及生命 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及时控制 高热、抽搐、呼衰 是抢救的关键,高热治疗,以物理降温为主

12、,如冷敷、冰袋放置、30%4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药物一般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口服。也可用50%安乃静滴鼻。还可用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成人2mL/次,小儿11.5mL/次,必要时34 h重复使用。,高热治疗,伴有抽搐患者可应用亚冬眠疗法,冬眠灵与非那根各1 mL/k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46 h可重复给药。 并给予水化氯醛或鲁米那(对高热不退、超高热伴反复抽搐者作为诱导剂)。 一般用13 d,应逐渐减少剂量及延长用药时间。,惊厥的治疗,安定 水合氯醛 苯巴比妥钠 25%硫酸镁,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的治疗,氧疗。 脑水肿可给予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因惊厥发

13、生的屏气,可按惊厥处理。 中枢性呼衰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如自主呼吸停止,应立即人工辅助呼吸。 改善脑微循环。,激素的使用,循环衰竭的治疗,恢复期症状及后遗症的处理,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用能量合剂、复方磷酸酶片、乙酰谷酰胺、肌苷、维生素等。 苏醒剂:促使昏迷早日苏醒,并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如氯酯醒、醒脑静等。 震颤、多汗、肢体强直,可用安坦,成人24mg/次,小儿12 mg/次,每天23次,口服。,预防措施隔离病人,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隔离期应着重防蚊。,预防措施减少传染源,搞好畜类卫生,仔猪应注射畜用乙脑疫苗。,预防措施灭蚊,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灭活疫苗 对象:儿童及非流行区迁入的成人。 方法:1岁时首次免疫2针,间隔12周;2岁时加强免疫1针;610岁时再各加注1针。 一月免疫力达高峰,故应在流行开始前1月完成接种。,小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脑脊液检查符合病脑改变。特异性IgM测定常用二巯基乙醇(2ME)耐性试验 ,可对乙脑进行早期诊断。 乙脑病情重,变化快,无特效治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本病的三关,须及时发现,尽快采用综合措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 > 医药护理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05-流行性乙型脑炎.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