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2983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1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瘿,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朱晓光,主要内容,1.概述 2.第一节 气瘿 3.第二节 肉瘿 4.第三节 瘿痈 5.第四节 石瘿,概论,1.病名释义:“瘿,婴也,在颈婴喉也”。是甲状腺疾病的总称,指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学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等。,概论,2.临床特点:发于甲状腺部,或为漫肿,或为结块,或有灼痛,多数皮色不变。良性肿物大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或伴有烦热、心悸、多汗及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3.分类 按五脏归属分五瘿。“坚硬不可移者曰石瘿,皮色不变者曰肉瘿,筋脉露结者曰筋瘿,赤脉交结者曰血瘿,随喜怒消长者曰气瘿”。瘿痈古

2、代文献并无记载,因具有局部肿胀、木硬、色红、灼热、疼痛等痈的特点,故与西医甲状腺炎相对应而定名。,概论,4.脏腑经络归属:颈前属任脉所主,任脉起于少腹中极穴下,沿腹胸正中线直上达咽喉;颈部为督脉分支所过,督脉其循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任督两脉皆系于肝肾,肝肾之经脉皆循喉咙。临床上瘿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发病,而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冲任不调,又可出现月经紊乱、心悸多汗、两手震颤等症状。,概论,概论,5.病因病机:总的病因病机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颈部,逐渐形成瘿病。,气滞: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气滞。气郁日久,与外来或内生致病因

3、素合邪,积聚成形,发为气瘿。 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滞日久必致血瘀,形成癥结肿块,发为石瘿。,概论,痰凝: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外邪侵犯,或体质虚弱等,使气机阻滞,津液积聚为痰,痰凝成核,发为肉瘿。 痰火郁结:肝郁胃热,风瘟风火客于肺胃,积热上壅,热毒灼津为痰,痰火凝聚,搏结喉间,热甚肉腐而成瘿痈。,概论,冲任失调: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经,调节十二经气血;且任脉主一身之阴经。冲任失凋可致肝木失养、肾阴不足,引起心悸、烦热、多汗及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相应症状。,概论,6.检查 体位:端坐位,双手放于两膝,显露颈部并使患者头部略为俯下,使颈前部肌肉和筋膜松弛

4、。,概论,望诊:正面观察患者颈部,看两侧是否对称,有无肿块隆起,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有无血管充盈等。 听诊:甲状腺机能亢进时, 局部可听到收缩期连续性 血管杂音。,触诊:站在病人后面或前面,双手放于甲状腺部触摸。先摸健康部位,后摸肿块部位,注意肿块位置、大小、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否压痛、边界是否清晰;检查肿块是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注意有无震颤,气管有无移位,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治疗,药物治疗:瘿痈、早期气瘿、肉瘿及晚期石瘿不适手术者可运用药物疗法; 手术治疗:石瘿应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治疗;气瘿、肉瘿后期出现压迫症状或伴有甲亢,药物治疗无效,或疑有恶变者,应手术治疗。,概论,

5、中医辨证治疗,1.理气解郁:结块漫肿软绵或坚硬如石,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或见急躁易怒,胸闷,善太息,苔薄白,脉弦滑。用逍遥散加减。常用柴胡、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青皮、陈皮、木香、八月札、砂仁、枳壳、郁金等。,概论,2.活血祛瘀:肿块色紫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肌肤甲错,舌紫黯有瘀点、瘀斑,脉涩或沉细。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有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三棱、莪术、泽兰、乳香、没药、土鳖虫、血竭。,概论,3.化痰软坚:肿块按之坚实或有囊性感,患处不红不热,咽喉如有梅核堵塞,胸膈痞闷,女性常见月经不调,苔薄腻,脉滑。海藻玉壶汤加减。常用海藻、昆布、夏枯草、海蛤壳、海浮石、生牡蛎、黄

6、药子、山慈菇、白芥子等。,概论,4.清热化痰:颈部肿胀疼痛,伴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多属痰火郁结,用柴胡清肝汤加减。常用柴胡、夏枯草、栀子、象贝母、青皮、黄芩、海蛤粉、瓜萎仁、天花粉、连翘等。,概论,5.调摄冲任:气瘿漫肿,面色无华,腰酸肢冷,月经量少色淡,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属冲任不调、肾阳虚衰,用右归饮加减。常用熟地、仙茅、淫羊藿、杜仲、枸杞、山萸肉、菟丝子、肉桂、附子等。,概论,第一节 气瘿,Simple goiter,1.病名释义:患部肿块柔软无痛,可随喜怒而消长的一种瘿病,俗称“大脖子”病。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及部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常见于离海较远高原地区,如云贵高

7、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 2.特点:肿块柔软无痛,可随喜怒消长。常见离海较远高原地区,青春学龄期,女多于男。,病因病机,外因平素饮水或食物含碘不足;内因情志不畅,忧怒无节,气机失调,升降失常。此外产后肾气亏虚,外邪乘虚侵入,亦能引起本病。 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 甲状腺激素需要量的激增。 甲状腺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障碍。,诊断,临床表现:初起无明显不适,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平坦,质软不痛,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皮色如常。如肿块进行性增大,可呈下垂,自觉沉重感,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进而引起各种症状。 辅助检查:超声波可显示对称、均匀性甲状腺增大,规则,或有囊肿。,临床表现,压迫

8、气管:气管向他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扁平。因气管腔变窄,可致呼吸因难 压迫食管:吞咽不适,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 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头颈部血液回流受阻而出现颈、胸表浅静脉扩张 压迫喉返神经:声带麻痹,患者发音嘶哑,鉴别诊断,1.肉瘿:甲状腺肿块多呈球状,边界清楚、质地柔韧。 2.瘿痈:有急性发病史;甲状腺肿痛,质地较硬,伴发热、吞咽疼痛等全身症状。,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证 证候:颈部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随喜怒消长,皮色如常,质软无压痛,肿块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伴急躁易怒,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怀孕或哺乳期加菟丝子、首乌、

9、补骨脂。,第二节 肉瘿,thyroid adenoma,1.病名释义: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发展缓慢的一种常见瘿病,相当于西医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属甲状腺的良性肿瘤。 2.临床特点: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发展缓慢。好发于青年女性及中年人。,病因病机,1.中医:忧思郁怒,气滞、痰浊、瘀血凝结而成。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或忧思郁怒,木旺侮土,脾失运化,痰湿内蕴。气滞、湿痰、瘀血随经络而行,留注于结喉,聚而成形,乃成肉瘿。 2.西医:认为甲状腺腺瘤是由甲状腺内残存的胚胎细胞发展而形成。,诊断,1.临床表现:多3

10、0-40岁女性,结喉正中一侧或双侧单个半圆形肿块,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生长缓慢,无全身症状。囊内出血可发生肿物突然增大伴局部疼痛。巨大肉瘿可压追气管移位,但很少发生呼吸因难和声带麻痹。部分患者可伴甲亢征象。少数患者可发生癌变。,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急躁、心悸、易汗、脉数、月经不调、手部震颤;或出现能食善饥、体重减轻、形体消瘦、脱发、神疲乏力、便溏。,2.辅助检查:,超声波探测:显示甲状腺内有 实质性肿块,或有液性暗区。,2.辅助检查,同位素131碘扫描:多显示 温结节,囊肿多为凉结节, 伴甲亢者多为热结节。,鉴别诊断,甲状舌骨囊肿:肿块位于颈部正 中,位置较低,常在胸锁关节上

11、方;一般不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但随伸舌动作上下移动。,辨证论治,1.气滞痰凝证 证候:颈部一侧或两侧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不红不热,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如肿块过大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无明显全身症状;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辨证论治,2.气阴两虚证 证候:颈部肿块柔韧,随吞咽上下移动;常伴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月经不调、手部震颤等;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外治: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外敷。 手术:多发结节肉瘿,内服药治疗月症状无改善,或伴甲亢,或近期增

12、大较快,有恶变倾向者,应考虑及时手术。囊内出血者,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出血。,第三节 瘿痈,thyroiditis,病名释义:瘿痈是风热、风温引 发的结喉两侧病变,多见于青壮 年女性,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或亚 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 及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 临床特点:结喉两侧结块,色红 灼热,疼痛肿胀,痛引耳后,常 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病因病机,风温、风热客于肺胃,加之内有肝胃郁热,积热上蕴,挟痰蕴结,以致气血凝滞,郁而化热,形成瘿痈。,诊断,1.临床表现: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颈部肿胀多突然发生,局部焮红灼热,按之疼痛,其痛可牵引至耳后枕部,活动或吞咽时加重,按之质地坚硬灼热,压

13、痛明显,伴咽干肿痛,恶寒发热、头身不适。或有心悸心烦、失眠,急躁易怒、手颤,月经异常。日久也可见肢冷神疲,声低懒言。,2.辅助检查:甲状腺素T3、T4升高;甲状腺碘131吸收率降低;二者呈分离现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加快,免疫球蛋白可升高。甲状腺超声波探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1.颈痈:发病在颈部两侧,皮色 渐红,肿痛灼热,易脓易溃。 2.锁喉痈:口底部蜂窝织炎,急性发病,颈部红肿绕喉,甚则 呼吸因难,汤水难下,全身症状较危重。,辨证论治,风热痰凝证 证候:局部结块,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咽干;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 方药:牛蒡解肌汤

14、加减。,辨证论治,气滞痰凝证 证候:肿块坚实,轻度作胀,重按才痛,痛牵引耳后枕部,或有喉间梗塞感,痰多;一般无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辨证论治,肝郁化火证 证候:颈前肿痛,伴胸闷不舒,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尿赤便秘,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郁。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辨证论治,阳虚痰凝证 证候:颈前结块,有紧张压迫感,皮色不变,质韧;压之不痛或微痛,畏寒肢冷,纳呆腹部胀满,体重增加,面目浮肿,下肢沉着,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 治法:温阳散寒,化痰导滞。 方药:阳和汤加减。,2.外治 宜用箍围药,如大清

15、膏、消瘿膏、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水或蜜调外敷,每日1-2次。,预防与调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保持心情舒畅,少食辛辣之品。 宜卧床休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气管痉挛。,第四节 石瘿,thyroid carcinoma,病名释义:瘿病坚硬如石不 可移动者,称为石瘿,相当 于西医的甲状腺癌。 临床特点:结喉两侧结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临床表现 多见于40岁以上,女多于男,或有肉瘿病史,颈前多年存在的肿块生长迅速,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并可出现吞咽时移动受限,可伴有疼痛。,颈丛神经浅支受侵,则耳、枕、

16、肩部剧痛。 肿块压迫引起喉头移位,或侵犯喉部神经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甚或发生声音嘶哑。 侵蚀气管造成溃疡时可有咳血。 颈部静脉受压时可发生颈部静脉怒张与面部浮肿。,临床表现,石瘿的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有时颈部出现的淋巴结肿大往往是一些微小而不易触及的乳头状腺癌的最初体征。血行转移多出现在肺和骨。,辅助检查 甲状腺同位素碘131扫描多显示为冷结节;还可进行B型超声、CT检查回声、质地不均,内有钙化,边缘不整可以协助诊断。 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鉴别诊断,1.肉瘿:甲状腺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碘131扫描为温结节或凉结节。,辨证论治 1.痰瘀内结证: 证候

17、:颈部结块迅速增大,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但全身症状尚不明显;舌暗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解郁化痰,活血消坚。 方药: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蛇舌草、三棱、莪术等。,2.瘀热伤阴证: 证候:石瘿晚期,或溃破流血水,或颈部他处发现转移性结块,或声音嘶哑;形倦体瘦;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沉涩。 治法:和营养阴。 方药:通窍活血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2.外治:阳和解凝膏掺阿魏粉敷贴。肿块灼热疼痛者,可用生商陆根捣烂外敷。 3.其他疗法:石瘿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切除以求根治。但未分化癌不宜手术切除,手术可加速癌细胞的血行扩散,治疗以放射疗法为主。,第十章 瘤、岩,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朱

18、晓光,主要内容,1.概述 2.第一节 血瘤 3.第二节 肉瘤 4.第三节 失荣 5.第四节 肾岩,概述,1.病名释义: 瘤是瘀血、痰滞、浊气停留于机体组织间而产生的结块。灵枢有筋瘤、肠瘤、脊瘤、肉瘤等; 医宗金鉴分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血瘤。 岩是发生于体表恶性肿物的统称;因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得名。,概述,2.临床特点 瘤的特点:肿块局限,多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岩的特点:肿块坚硬,凹凸不平,形如岩石,推之不移,溃烂后如翻花石榴,色紫恶臭,疼痛剧烈,难于治愈,预后不良。,病因病机,外因为六淫之邪,内因为正气不足、饮食不节、七情所伤。病因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

19、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交结,产生瘤、岩。 瘤主要因邪气偏盛;岩主要因正气不足,即机体抗病力减低,加之邪毒侵袭,日积月累,瘤、岩形成。,辨证论治,一般体表瘤、岩早、中期或未溃之前多以实证为主,晚期或溃后则以虚证为主。根据临床辨证规律一般分为气郁痰凝证、寒痰凝聚证、气血瘀滞证、毒热蕴结证、正虚邪实证等。,1.气郁痰凝证 证候:局部肿块硬韧,尚可活动,患部皮色不变,无痛;伴有胸闷,胁胀,纳差,精神抑郁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腻,脉细弦。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解毒散结。 方药:开郁散、通气散坚丸加减。 常用药:陈皮、青皮、香附、枳壳、枳实、柴胡、橘核、郁金、厚朴

20、、浙贝母、法夏、川贝母等。,2.寒痰凝聚证,证候:肿块质硬,表面光滑有弹性,活动度较差,患部皮肤色白,无痛,肤温不高;伴周身倦怠,胸闷不舒,畏寒怕冷;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滑。 治法:温经化痰,解毒散结。 方剂:阳和汤、万灵丹加减。 常用药:鹿胶、熟地、麻黄、白芥子、细辛、肉桂、台乌、浙贝、法夏、乳没、橘核等。,3.气血瘀滞证 证候:肿块坚硬,表面高低不平,推之不动,自觉疼痛,或刺痛或胀痛,局部青筋显露;伴胁胀不适,易烦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解毒散结。 方剂:活血散瘀汤或散肿溃坚汤加减。 常用药: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水红花子、五灵脂、三棱、莪术

21、、水蛭、虻虫、土鳖虫、乳香、没药、苏木、鬼箭羽等。,4.毒热蕴结证 证候:肿块增大,压痛,患处皮肤色红,肤温较高,或肿块溃烂,状如翻花,时流血水,痛如火燎,分泌物有恶臭味;伴发热,心烦,口渴,尿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苔黄,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结 方剂:黄连解毒汤合当归芦荟丸加减。 常用药:功劳叶、黄柏、半枝莲、蛇舌草、肿节风、黄连、夏枯草、七叶一枝花、龙葵、半边莲、川贝、南星、银花、公英、地丁等。,5.正虚邪实证 证候:岩晚期。肿块增大、增多,转移,或岩肿溃烂,渗流血水,疮面灰暗,高低不平,易出血,久不收口;伴消瘦,倦怠,发热,面色晄白,不思饮食等;舌质淡红,苔薄而微黄或少

22、苔、无苔,脉细数。 治法:治宜益气养血,解毒散结。 方剂:保元汤或生脉饮合散肿溃坚汤加减。 常用药:太子参、西洋参、人参、生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沙参、麦冬、黄精、菟丝子、仙灵脾、蛇舌草、肿节风、半枝莲、半边莲等。,外治法 辨证选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金黄膏、阳毒内消散、阴毒内消散、桂麝散、红灵丹等外敷。 紫金锭、小金丸、新癀片等分别研末,茶水调涂肿块部位。 溃疡面可选用红升丹、白降丹或三品一条枪药线等,使癌瘤组织分离、脱落,外敷藤黄膏。腐肉已尽可用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红膏。,手术治疗 激光与冷冻疗法: 放疗与化疗:,预防与调护,保持心情舒畅,切忌七情过度 避免接触放射与化学毒性物 肿块早发

23、现、早治疗 重视精神护理,解除紧张情绪 节制烟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第一节 血瘤,hemangioma,病名释义: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肿瘤。相当于西医血管瘤,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特点:局部色泽鲜红或暗紫,或呈局限性柔软肿块,边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为先天性。,病因病机,1. 肾伏虚火:禀受父母肾中之伏火,引动心肝之火,迫血妄行,复感外邪,相搏而瘀结成瘤。 2. 心火妄动:过于劳累,耗伤肾阴及津液,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煎熬阴血,迫血离经妄行,复感寒湿之邪,凝聚成瘤。,病因病机,3.肝火燔灼:疏泄太过,郁怒伤肝,肝火内动必燔阴血,阴

24、血沸腾走窜;与外感寒湿之邪相搏而成血瘤。 4.脾不统血:脾气亏虚,统摄失司,血溢脉外;运化失职,水湿凝聚生痰,离经之血与痰搏结,瘀积而成血瘤。,诊断,1.毛细血管瘤 多生于颜面、颈部,可单发也可多发。 皮肤上红色丘疹或小红斑,逐渐长大,界限清楚,大小不等,质软可压缩,色泽鲜红或紫红,压之可褪色,抬手复原。 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部分在5岁左右自行消失。,诊断,2.海绵状血管瘤: 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肿物有很大的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在瘤内有时可扪及颗粒状的静脉石硬结;外伤后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鉴别诊断

25、,血痣:指压色泽和大小无明显改变,应与毛细血管瘤区别。,治疗,1.辨证论治 心肾火毒:治以清心泻火、凉血解毒,方用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 肝经火旺:治以清肝泻火、祛瘀解毒,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 脾统失司:治以健脾益气、化湿解毒,方用顺气归脾丸加减。,2.外治 小面积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搽。 清凉膏合藤黄膏外敷,包扎固定,1日换药1次,以促其消散。 血瘤出血,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既可止血,又具消散作用。,3.其他疗法 手术疗法:孤立病变可行手术切除。在头面者要注意美容,以防术后瘢痕过大。 冷冻疗法:浅表较小的血瘤可用冷冻治疗。 放射疗法:范围较大的血瘤可用

26、放射治疗。,预防与调护,妊娠期间勿过食辛辣厚味,以免化热,引动胎火。 注意防止血瘤破溃出血。,第二节 肉瘤,lipoma,病名释义:中医肉瘤指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脂肪瘤。西医肉瘤指发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与本病有质的区别。 临床特点:其特点是软似绵,肿似馒, 皮色不变,不紧不宽,如肉之隆起。,病因病机,脾失运化: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伤脾,脾失运化,痰湿内生,津液凝聚为痰,痰气郁结,发为肉瘤。 肝郁气滞: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克脾土,肝脾不和,气机不畅,瘀血阻滞,逆于肉理,乃生肉瘤。,诊断,多见于成年女性,好发于肩、背、腹、臀及前臂皮下

27、。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皮色不变,生长缓慢,触之柔软,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推之可移动,基底较广阔,一般无疼痛。 多发者常见于四肢、胸、腹,呈多个较小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较一般肉瘤略硬,压之有轻度疼痛。,鉴别诊断,气瘤(神经纤维瘤):常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单发或多发,肿块呈结节状,与神经走行有关,硬韧而有弹性。必要时可作活组织检查进行鉴别。,治疗,小肉瘤可不处理,大者切除,可配合中医药 1.气郁痰凝证:治以理气健脾、化痰散结,方用化坚二陈丸合十全流气饮加减。 2.外治: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敷。 3.其他疗法:有明显增大趋势,或伴疼痛,或瘤体较大者,宜行手术切除。,预防与调护,注意合理饮食,勿过

28、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之品。 调畅情志,节制恼怒。,第三节 失荣,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tic carcinoma,病名释义: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颈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晚期气血亏乏,面容憔粹,形体消瘦,状如树木枝叶发枯,失去荣华。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病因病机,足少阳胆经循行耳之前后,肝与胆相表里,故失荣的发生与肝胆关系密切。 七情内伤,忧思郁怒,肝失条达,气机不舒,气滞血瘀阻于胆经颈络,结为肿块。 脾虚运化失司,水湿津液凝聚为痰,痰瘀脏毒凝结少阳、阳明之络,发为本病。,临床表现: 颈部淋巴结肿大,生长较快,质

29、地坚硬。开始多为单发,可活动;后期肿块增大,数量增多,融合成团块或联结成串。表面不平,固定不移,一般不痛,合并染毒时可有压痛。日久癌肿溃破,渗流血水,高低不平,形似翻花状。,2. 辅助检查: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寻找原发病灶或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协助确诊。,鉴别诊断,瘰疬:肿块常三五成群融合成串,质地韧,可化脓溃破,常伴咳嗽、低热等。必要时作活检进行鉴别。,治疗,气郁痰结证:治以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方用化痰开郁方 阴毒结聚证:治以温阳散寒、化痰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 瘀毒化热证: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瘀,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化坚二陈丸加减。 气血两亏证:治以补益气血、解毒化瘀,方用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加

30、减。,外治 颈部硬肿为气郁痰结证者,可外贴太乙膏;或外敷天仙子膏(天仙子50g,用醋、蜜各半)调敷,1日1换。 颈部硬肿为阴毒结聚证者,可外贴阳和解凝膏或冲和膏。 岩肿溃破胬肉翻花者,可用白降丹掺于疮面,其上敷太乙膏。若溃久气血衰败,疮面不鲜,可用神灯照法,疮面掺阴毒内消散,外敷阳和解凝膏。,其他疗法 犀黄丸,每次36g,每日3次。 局部病变可用放射治疗或配合全身化疗、手术治疗等。,预防与调护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加强疮面护理,做到及时换药。,第四节 肾岩,Carcinoma of penis,病名释义:阴茎属肾,岩肿生于阴茎,故名“肾岩”。相当于西医的

31、阴茎癌。 临床特点:日久疮面溃破,形如去皮之石榴,如花瓣翻开,故又称“肾岩翻花”。,病因病机,湿浊瘀结:外感寒湿邪毒或肝经湿热之邪乘虚下注阴茎,湿热浊邪结于前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发为本病。 火毒炽盛:湿热浊邪瘀久化热成毒,滞于阴茎,使阴茎发生肿块、结节,热盛则肉腐,致结节溃烂、翻花。 阴虚火旺:素体肝肾亏虚,加之火毒日久耗散阴血津液,阴虚火旺,则发生低热、贫血、消瘦等。,西医认为包茎或包皮过长与阴茎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由于包皮垢长期刺激阴茎头、包皮内板,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可致本病发生。 阴茎癌的前期病变如阴茎白斑、乳头状瘤、尖锐湿疣等,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诱发阴茎癌。,诊断 临床表现 病理

32、切片检查,多发于中老年,多有包茎史。 初起包皮系带附近、阴茎头部、冠状沟部或尿道口处可见丘疹、红斑、结节、疣状增生等。继则逐渐增大、刺痒。 晚期可破溃,状如翻花石榴样,有恶臭分泌物,疼痛加重;严重者阴茎溃烂脱落。 30以上有淋巴结转移,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也可波及髂外及直肠周围淋巴结等。,临床表现,鉴别诊断,阴茎乳头状瘤 多发于冠状沟、龟头及系带附近,可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边界清楚,呈红色或淡红色,质软,生长缓慢。为常见良性肿瘤。活检可确诊。,鉴别诊断,尖锐湿疣:多有不洁性交史,病变呈菜花状、乳头状或结节状,大小不等,数目不定,有时带蒂,多位于龟头、冠状沟及包皮内板。 阴茎白斑:一般认为是

33、癌前病变。常位于包皮、龟头、尿道外口的黏膜处,病变大小不等,边缘清楚,灰白色,质硬。,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配合辨证论治或其他疗法,手术: 放疗: 化疗: 辨证论治 外治,1.湿浊瘀结证 证侯:阴茎龟头或冠状沟丘疹或菜花状结节,逐渐增大,痒痛不休,溃后渗流血水。或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畏寒,乏力,小便不畅,尿道涩痛;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弦。 治法:利湿化浊,解毒化瘀。 方药: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加减。,2.火毒炽盛证 证候:阴茎赘生结节,红肿胀痛,溃烂后状如翻花,渗出物腐臭难闻;伴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四

34、妙勇安汤加减。,3.阴虚火旺证 证候:肾岩术后或放化疗后,或病变晚期,阴茎溃烂脱落;伴口渴咽干,疲乏无力,五心烦热;身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外治 岩肿溃烂不洁,用五五丹或千金散撒于疮面,或用红灵丹油膏外敷,每日12次更换,腐蚀至癌肿平复后,改用九一丹。如创面渗血可掺海浮散,外敷生肌玉红膏。创面清洁后,改用红油膏或白玉膏。 皮癌净外敷,每日1次或隔日1次。 氟脲嘧啶软膏,外搽患部,每日2次。,2.其他疗法 化疗:常用博莱霉素或5-Fu、争光霉素等,有一定疗效,多与手术及放疗联合应用。 放疗:单纯放疗适用于尚未侵犯尿道或海绵体的表浅鳞癌。 手术:根据病变范围和浸润程度,可选择肿物切除、阴茎部分切除或阴茎全切术等。,预防与调护,保持包皮内清洁卫生,避免积垢。 包茎、包皮过长者宜尽早实行包皮环切术。 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如乳头状瘤、尖锐湿疣、黏膜白斑、阴茎皮角等。对可疑癌变者应作病理学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 > 医药护理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第九章瘿.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