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第十六章 总论,2,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按相连部位区分,脑神经,脊神经,按分布区分,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按功能区分,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3,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神经组织,(一)神经元,神经元 神经胶质,神经元,胞体,突起,树突 轴突,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4,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皮质:,大脑和小脑表
2、层的灰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称为髓质。,灰质,皮质,神经核,白质,髓质,5,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神经节,神经,6,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包括五部分:,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
3、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7,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第二节 脑,神经系统,8,第一节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一、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位置:,前正中裂,前外侧沟,表面有沟,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9,后正中沟,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腰骶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颈膨大,终丝,腰骶膨大,脊髓圆锥
4、,10,(二)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节段的区分,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颈段,8节(C18),胸段,12节(T112),腰段,5节(L15),骶段,5节(S15),尾段,1节(Co1),11,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颈14节(C14),平对同序数椎骨,颈58节(C58),胸14节(T14),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胸58节(T58),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胸912节(T912),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腰15节(L15),对第11、1
5、2胸椎,骶15节(S15),尾节(Co1),对第1腰椎,12,马尾:,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马尾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马尾,13,二、脊髓的内部结构,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一)灰质,后角(后柱),前角(前柱),中间带,侧角(侧柱),中央管,灰质连合,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14,1、后角,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与痛觉有关,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边缘层,胶状质,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
6、15,2、中间带,1)胸核,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2)中间内侧核,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3)中间外侧核,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有关。,4)骶副交感核,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16,3、前角:,由运动神经元组成。,1)内侧群:,支配躯干肌,2)外侧群:,支配四肢肌,前角内侧群,前角外侧群,17,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1)-运动神经元:,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骨骼肌收缩运动。,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2)-运动神经元:,18,(二)白质,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前索,后索,外侧索,
7、白质前连合,19,20,1、后索:,占内侧部,来自后根,上行至薄束核。,薄束,传导同侧下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2)楔束:,楔束,占外侧部,来自后根,上行至楔束核。,传导同侧上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1)薄束:,21,2、外侧索:,1)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与肢体姿势协调有关,3)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起于对侧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或其它皮质层,控制肢体的随意运动,4)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5)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 协调运动,6)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冲动,网状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22,3、前索,1)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止于背
8、侧丘脑,传导触觉冲动。,2)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控制躯干肌运动,3)前庭脊髓束,4)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调节运动、平衡,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23,脊髓丘脑前束,皮质脊髓前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 前束,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薄束,楔束,24,三、脊髓的功能,(一)传导,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二)反射,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如腱反射等,25,1、牵张反射 (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深反射(腱反射):,26,2、屈曲反射,皮肤,脊神经后根,后角,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脊神经前根,27,脊髓全横断: 脊髓休克:脊髓突然完全横断,横断面以下全 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处于无反射状态。 脊髓半横断: 布朗-色夸综合征:损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 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同侧肢体瘫痪,损伤平 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三、脊髓损伤后的一些表现,28,脊髓前角受损: 骨骼肌呈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肌 萎缩,但感觉无异常。 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白质联合受损,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痛、温觉消失,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