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3.5 催化剂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4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3.1.1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3.1.2 用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3.1.1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 平均速率,某一有限时间间隔内浓度的变化量。,表3-1 405.00mLCCl4中N2O5的分解速率实验数据,t1= 0 s c1(N2O5) = 0.200 molL-1,t2=300 s c2(N2O5) = 0.180 molL-1,时间间隔t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率的极限值。,2. 瞬时
2、速率,通常画出 c-t 曲线,用作图法求得瞬时速率。 例3-2:在40下,N2O5在CCl4中的分解反应速率的实验数据见表3-1。用作图法计算出 t =2700 s 的瞬时速率。,解:根据表3-1的实验数据,以 c 为纵坐标,以 t 为横坐标,画出 c-t 曲线。 经过A点(t =2700 s)做切线,求该切线的斜率。,t1 = 0 s c1(N2O5) = 0.144 molL-1,t2 = 5580 s c2(N2O5) = 0 molL-1,A点切线的斜率=,t1 = 0 s c1(N2O5)= 0.144 molL-1,t2 = 5580 s c2(N2O5)= 0 molL-1,r定
3、容条件下的反应速率(molL-1s-1),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3.1.2 用反应进度定义的反应速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3.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2.1 反应速率方程,3.2.2 用初始速率法确定反应速率方程,3.2.1 反应速率方程,1. 元反应和复合反应,元反应:由反应物一步生成生成物的反应,没有可用宏观实验方法检测到的中间产物。例如:,直接参加反应的分子数目叫反应分子数。 上述反应为双分子反应。此外,还有单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复合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组合而成的总反应。在复合反应中,可用实验检测到中间产物的存在,但它被后面的一步或几步反应消耗掉,因而不出现在总反应方程
4、式中。,如:,由下列两步组成的复合反应,(慢),(快),中间产物NO3可被光谱检测到,但是没有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反应最慢的一步反应的控制步骤。,复合反应过程中所经历的真实步骤的集合反应历程或反应机理。,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其中幂指数为反应方程式中该反应物的系数。 例如:,则其反应速率方程为:,2. 质量作用定律,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反应级数:若=1,对于A为一级反应; =2,对于B为二级反应,+=3,总反应级数为3。和是量纲一的量,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其值。通常a,b。 k 反应速率系数:零级反应molL-1 s-1; 一级反应 s-1;二级反应 (molL -1)-
5、1 s-1。k 不随浓度而变,但受温度的影响,通常温度升高, k 增大。,3. 反应速率方程,3.2.2 用初始速率法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由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变化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初始速率法。 例3-2:295 K时,测得反应 2NO(g) + Cl2(g) 2NOCl(g) 在不同反应物浓度时的初始反应速率数据如下:,确定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并计算反应的速率系数。,解:设反应的速率方程为:,通过分析比较三组数据,得:=2,=1,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该反应对于NO是二级反应,对于Cl2是一级反应,总反应级数为3。,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884年,vant Hoff经验规则:,1889
6、年,Arrhenius方程:,(指数形式),k0指前参量,频率因子; Ea实验活化能,单位为kJmol-1。 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可视为与温度无关。,显然lnk1/T为直线关系,,直线的截距为lnk0 。,直线的斜率为 ,,例3-3:实验测得反应 2N2O5(CCl4) 2N2O4 (CCl4) + O2(g) 的反应速率系数如下:,试根据实验数据求反应的活化能 Ea。,解: 做lnk-103/T图,直线的斜率为: -1.24104K 则: -1.24104 K = -Ea/R Ea= 1.24104K8.314Jmol-1K-1 = 103 kJmol-1,若已知T1k1, T2k2,也可
7、求得Ea 。,两式相减,整理得到:,例3-4:丙酮二羧酸在水中的分解反应 为: CO(CH2COOH)2CH3COCH3 + 2CO2,已知:T1=283K, k1=1.0810-4s-1 T2=333K, k2=5.4810-2s-1,求:Ea及303K时的k3。,对不同反应,升高相同温度, Ea大的反应 k 增大的倍数多,因此升高温度对反应慢的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小结: 对同一反应,升高一定温度,在高温区 k 值增加较少, 因此对于原本反应温度不高的反应 ,可采用升温的方法提高反应速率;,3.4.1 分子碰撞理论,3.4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3.4.3 活化分子、活化能 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8、,3.4.2 过渡状态理论,以气体分子运动论为基础,主要用于气相双分子反应。,例如:反应,发生反应的两个基本前提:,发生碰撞的分子应有足够高的能量,碰撞的几何方位要适当,3.4.1 分子碰撞理论,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为活化分子。,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和活化能,以量子力学对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研究为依据,认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形成了势能较高的活化络合物,活化络合物所处的状态叫过渡状态。,例如反应:,3.4.2 过渡状态理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E(),E(),E(),E(),Eac,E()反应物(始态)势能 E()生成物(终态)势能,正反应的活化能 E
9、a(正) =Eac - E() 逆反应的活化能 Ea(逆) =Eac - E(),rHm= E() - E()= Eac - Ea(逆) -Eac - Ea(正),rHm= Ea(正) - Ea(逆),Ea(正) Ea(逆), rHm 0 ,为放热反应; Ea(正) Ea(逆), rHm 0 ,为吸热反应。,温度影响:当浓度一定,温度升高,活化分子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影响:当温度一定,某反应的活化能也一定时, 浓度增大,分子总数增加,活化分子数随之增多,反应速率增大。,3.4.3 活化分子、活化能 与反应速率的关系,3.5.1 催化剂及其特点,3.5 催化剂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10、5.2 催化反应与催化作用,催化剂:存在少量就能加快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基本不变的物质。,3.5.1 催化剂及其特点,催化剂的特点 :,只能对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起作用。,通过改变反应途径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催化剂才能表现活性。,催化剂有选择性,选择不同的催化剂会有 利于不同种产物的生成。,催化剂与反应物种在同一相中的催化反应均相催化。,3.5.2 催化反应与催化作用,催化剂与反应物种不属于同一物相的催化反应多相催化。,汽车尾气(NO和CO)的催化转化:,反应坐标,有催化,无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后,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分数,反应速率显著增大。,催化作用前后活化分子分数的变化,催化改变反应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