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31391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门】阖棺:死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诗中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纱帽宽”一语表现出诗人病势沉重,身体瘦弱之状态。B“位卑未敢忘忧国”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C颈联诗意加深,为黎民抒怀,百姓们渴望收复失地

2、的梦想即将实现。D尾联赞叹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传世之作,半夜还在挑灯细细品读。2本诗首联和颔联情感丰富,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山居徐玑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地僻春犹静,人闻日自迟。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注】松醪: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3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诗首联前句写垂柳婆娑、劲竹青翠、繁花似锦的景色,后句写绿草春池与山居之所相接,自然环境与屋舍完美融

3、合。B徐诗尾联写小鸟忽然停止鸣叫,飞离而去,一会儿又相随人后,饶有情趣,衬托出山居环境的幽静,和颔联相呼应。C张词上片“物情潇洒”,写出景物之情,又可见词人潇洒的笔意。景中有我,我在景中,情深意远,极尽赏爱之意。D张词下片以乐景衬哀情。先写中秋佳节,词人望着一轮明月高挂林梢,接着笔锋一转,引出下文对借酒消愁的叙写。4这两首诗词都是写山居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有共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久雨王安石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羲和推车出不得,河伯欲取山为宫。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注】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

4、神。河伯:古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南风:古代乐曲名,借指帝王之歌,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写作对象,“久”字点明雨下的时间之长。B首联下句正常语序应是“鱼龙吹白沫上岸”,写的是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C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意在与夜里百姓饥饿对比,表达对贫苦百姓的同情。D借老人歌唱南风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帝王应该积极地救助百姓。6诗歌前两联是怎样描写久雨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南宋】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5、。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磨盾鼻:在盾牌的把手上磨墨,指在军中作檄文。猿臂故将军:指李广。李广长年征战匈奴,却终身未能封侯。榆塞:指边关、边塞。7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甲雕戈”句写出了词人当年在军中披坚执锐、雄姿英发的形象。B“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突出了拟写檄文之快,可见词人才思敏捷。C“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诗句,意在表达对艰苦环境的慨叹。D“有谁怜”句以李广自况,写自己虽一心想抗金却不被任用的悲愤。8下阕“且教儿诵花间集”句为词人故作旷达之语。

6、根据相关诗歌知识推断,以下各组诗句最不可能选自花间集的一项是()A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C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D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节选)孟浩然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注空上人:事迹不详。上人:对和尚的尊称。闭关:闭门谢客,隐居修行。沈冥:沉寂幽静,形容闭门曲居的生活。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后天晴,诗人拄杖登山远眺赏景,然后造访空上人的居室并题诗。B颔联“久”“一”相映,透露出诗人久困幽

7、居后忽返自然的喜悦之情。C到了寺僧居室才知道隐栖习静者的妙趣,妙趣谓何,诗人含而不宜。D尾联以景结情,表明儒家与道家虽属异门,但云林之趣却是一致的。10胡应麟评孟浩然诗的特点是“清而旷”,意谓其山水田园诗往往创造一种高旷清空的艺术境界。请简析本诗首联是如何表现翠微寺之美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送陈谔王安石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誉书今故密。论才相若子独弃,外物有命真难必。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朱门奕奕行多惭,归矣无为恶蓬荜。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有关部门担心考试不公平,所以糊上考生姓名,誊抄答卷,严格保密。B颔联赞陈谔才华不比考中者差,但唯独他放

8、弃出仕之路,诗人为此深感惋惜。C诗人认为陈谔孝敬长辈,友爱兄弟,乡里没人比得上,所以早就想和他结邻。D本诗语言简洁流畅,平白易懂,有些句子近乎口语,情感也显得明白而真诚。1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陶诗宋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退归亦已晚,饮酒或庶几。雨余锄瓜垄,月下坐钓矶。千载无斯人,吾将谁与归?13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出了诗人仰慕陶渊明,却因为时空阻隔,不能当面造访的遗憾。B颔联指出诗人未能如陶渊明及时归隐,酒量上或许与陶渊明相差无几。C尾联诗人用典,展现出了与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相似的心境。D全诗

9、语言上不加雕饰,具有平易质朴,明白晓畅,却余味悠长的特点。14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苏轼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注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年)重阳日在郡中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化用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的典故。此处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勾勒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的秋景。B“破帽”具

10、有象征隐喻意义,指世事的纷纷扰扰、官场的勾心斗角。C“断送”意为丧失、毁灭,本句是说自己因饮酒贪杯才断送了前程。D词人以诗入词,紧扣重九楼头饮宴,情景交融,抒写自己胸襟怀抱。16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注】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四十岁中进士,曾在江南任吴江县令等小官,官阶品位

11、与白居易的江州司马相似,遂有感于自身境遇写下这首词。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双槽,指双琵琶,槽是琵琶等乐器上弦的格子。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17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为环境描写,诗人先俯视再仰观,多角度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图。B“天青垂水”句,“垂”字将天空、水面连接起来,水天一色,炼字精当。C“汀洲”三句由自然景物转向人物描写,美人衣带修长,与落日斜晖相映。D“如解凌波”二句写美人登船、停泊洲边,为下阕摹写琵琶妙音做了铺垫。18白居易的琵琶行以高超的技巧手法摹写有声无形的音乐,如音在耳、如奏在前。本词下阕中划线的诗句

12、是如何描写音乐的呢?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渊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注释:弗获:不能。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1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孰是都不营”二句,强调应当自食其力,自营衣食,才可求得安乐。B第五句中,“常业”指农务,说明躬耕劳作已是诗人真实的日常生活。C“晨出肆微勤”一句,“微勤”是自谦的说法,

13、实际上劳作十分勤苦。D“斗酒散襟颜”指以豪饮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相同。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先后两次反问,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B本诗语淡而情浓,如“聊”字,看似平淡,欣慰之情却真实淳厚。C诗人以劳动者身份抒写亲身劳作的真切感受,具有积极思想意义。D整首诗夹叙夹议,通过收稻之叙说,抒发躬耕之情怀,意蕴丰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小溪李纲注脉脉寒溪彻底明,临流聊复濯吾缨。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注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被起用为相,力图革新

14、内政,但为投降派排斥,多次遭罢免。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点明小溪清澈见底的特点,又以“寒”形容小溪,给人冷寂之感。B首联“濯吾缨”用典,既侧面写出小溪的清澈,又暗示自己对节操的坚守。C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了小溪的“色”和“声”。D颈联中“涵虚不动”一句以镜设喻,以溪面的平静映衬诗人内心的宁静。22有人说,本诗尾联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一句在写法上同中有异。请结合文本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

15、意竟何成。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起兴,写春夏时节,兰草和杜若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勃勃。B清幽的山林中,到处是红花紫藤,以乐衬哀,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心境。C这首诗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四季更替的自然风光,具有浓郁的隐居气息。D诗人以议论入诗,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诗并无生硬之感。24明代胡应麟诗薮云:子昂感遇,尽削浮靡,一振古雅(古雅指雅致而有古典风味),唐初自是杰出。本诗“古雅”之处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庭芳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

16、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2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就将名与利比喻为蜗角蝇头,对名利的嘲讽之意一览无余。B词人在上阕中认识到荣辱得失,祸福生死都是事皆前定,不用干忙。C全词以叙事为主,间以抒情,表达对名利得失的看法,对自由的追求。D词人善用修辞,同时多俗语口语,明白晓畅,率真自然,充满豪迈之气。26下阕依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态?请结合具体内容梳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

17、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注】这首词是作者离开南郑抗金前线,奉调回京安置时所作。江海轻舟:脱胎于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长杨赋:西汉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桐叶晨飘蛩夜语”,托物起兴,“晨飘”与“夜语”对举,表明了由朝至夕的凄清萧瑟的景象,渲染了作者的心境。B“黯黯长安路”这句既写出当时西北军事重镇长安已被金人占领的现实,又暗寓作者对南宋朝廷抗金不利的不满。C“应如故”是诗人的猜想,诗人希望当年自己横戈盘马的散关渭河依旧,这其实是一种对国事的忧虑。D这首词以扬雄的长杨赋作结

18、,表明自己虽感叹此生不遇,但仍对朝廷怀有希望。28“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辛弃疾酒罢且勿起,重挽使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屈指吾生余几,多病妨人痛饮,此事正愁余。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注】本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为送别被贬为泾原路(今宁夏一带)都监的信州(今江西上饶)太守王秉所作。挽须:出自苏轼赠王庆源诗“时有野人来挽须”,称赞王庆源不摆做官的威仪。黄阁:中书门下省。紫枢:枢密

19、院,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2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从别宴写到田头,从作者写到父老,着意表现了王秉虽身为太守,但和善宽厚、仁德亲民的形象。B上阕后两句取义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对王秉受众人拥戴原因的颇具理性的概括。C下阕写别后场景,尾句中“雁”与范仲淹渔家傲“衡阳雁去无留意”中“雁”传达的情感相同。D全词运用了侧面烘托、用典、直抒胸臆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质朴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蕴藉之美。30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慎县修路者王安石畚筑今三岁,康庄始一修。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忧。勠力非无

20、补,论心岂有求。十年空志食,因汝起予羞。【注】这是诗人任舒州通判时所作的一首诗,慎县隶属舒州。野人:指修路工。令君:指县令。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三岁”“一修”对照鲜明,辛苦筑路三年才修出一条康庄大道,写出筑路工作的艰辛。B“能助令君忧”一句写路工们靠自己辛勤的劳作,帮助县令解决地方道路问题。C筑路工人努力劳动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内心对生活有着更美好的希望。D本诗有叙有议,以议论为主,语言质朴直白,但读来意味深长。32本诗与杨万里插秧歌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其六 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

21、,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注】骎骎: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为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边塞战场上的景象,北风凛冽,战马奔腾,气势雄壮,为边将的出场做了铺垫。B领联选取了“戍楼月”这一典型物象来烘托边将的形象,表现了边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铁衣霜露重”中的“重”字语意双关,既指秋季边地霜重,又指将士久戍边地的苦难之深重。D“战马岁年深”是说陪着边将的战马已经在边关好多年了,侧面烘托了边将的戍边之久。34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2、下面小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注】新城:宋代杭州的属县。此诗作于自富阳赴新城途中。絮帽:棉帽。铜钲(zhng):古代状如钟的铜制乐器。西崦(yn):这里泛指山。3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知”字写东风多情为我送行,“断”字写春雨有意创造进山条件,富有情趣。B颔联以山峰佩戴棉帽和树头圆亮的铜锣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晴天的云朵和初升的太阳。C尾联由写自然之景转入对农人生活的描写:西崦人家烧火煮菜以饷春耕,快乐惬意。D全诗通过对春景春耕的描写表现了诗

23、人热爱自然、向往田园、拒绝官场的生活态度。36颈联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孟浩然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注】这首诗是诗人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所作。陂,水边或山坡;东陂,泛指田野。谢南池,诗人在越州结识的友人。土宜,不同的土性,对于不同的人和物各有所宜。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贻”有赠送之意,诗人在田野突遇降雨,便匆匆写下这首诗赠送给朋友谢南池。B诗歌首联运用赋的手法,交代了时节、地点以及人事,暗示农民的苦难已经开始。C春雷滚滚,

24、春雨蒙蒙,覆盖原野,领联运用叠词,形象地概括了春耕的季节特点。D这首诗描写农家春日趁雨耕作的情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也饱含诗人的情感。3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房兵曹胡马诗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注】此诗约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的青年时期。“兵曹”为兵曹参军的简称,掌管军防驿传之事,房兵曹少年从军,有大志,为杜甫好友。骁腾:健步奔驰。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连用三

25、个比喻分别描写了胡马筋骨分明、双耳劲挺和四蹄轻盈的特征。B颔联用“峻”写马的气概,“轻”写马的疾驰,描绘出了这匹骏马的风骨。C尾联总揽全诗,宕开一笔,既写马驰骋万里的雄心,也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期望和抱负。D全诗风格超迈遒劲,将咏物诗写得凛凛而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意进取的精神。40古人评价此诗“意蕴深远”,请阐释颈联中“托死生”的丰富意蕴。参考答案1C2首联“纱帽宽”“孤臣万里”既表现了诗人患病,又暗示诗人被贬,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痛苦、无奈。颔联“未敢”“待阖棺”表现了诗人对暂时的挫折并不气绥,依然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心怀报国的愿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百姓们渴望

26、收复失地的梦想即将实现”分析错误,“京华父老望和銮”是百姓期盼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山河。只是一种希望,不是“即将实现”。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1)首联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孤臣万里”,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2)颔联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

27、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3D4这两首诗歌都抒发了诗人闲适自在、怡然自得的欢愉之情。徐诗通过对幽静清雅的山居景物、屋檐下受惊飞起的燕子、池塘汲水的鱼儿和停住啼唱忽而飞起的小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清静闲适的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人与自然相得之乐的欢愉。张词上片写秋山之美,下片写中秋夜月之美。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抒发了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D.“以乐景衬

28、哀情”“引出下文对借酒消愁的叙写”错误,张词下片“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写仲秋夜月之美,表现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是借乐景抒乐情,且“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写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情投意合,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没有“对借酒消愁的叙写”。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徐诗:“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写幽静清雅的山居景物,“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写燕子、鱼儿、小鸟的活动,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清静闲适的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人与自然相得之乐的欢愉。张词:上片写高高的山上现在进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丽。景物众多争艳

29、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写出秋山之美。下片前三句,写仲秋夜月之美。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佳节,人人欢度,故而曰“已喜”。又逢天气爽朗,夜空碧清如洗,因而格外高兴,故曰“更怜”。下面由写意转而写景,点出“一轮明月”。月圆如轮,高挂林梢,银辉流洒,清光烛地,正是赏月的大好时刻。故而末结两句云:“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写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情投意合,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淡泊的心境与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表现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这两首诗歌都抒发了诗人闲适自在、怡然自得的欢愉之情。5C6纯用侧面描写。借天

30、空、河水、羲和、河伯来写雨之久,无一字正面写雨,却处处表现雨下得久。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以“煤炱”喻乌云,写天色浓黑,下雨之广。“无寸空”以夸张手法极写雨久。运用想象。想象羲和难以出行、河伯想把高山作为自己宫殿,来表现雨之久。运用典故。以“羲和”的典故写太阳出不来,以此表现天阴雨大。【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对比”错,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和夜里百姓饥饿难耐都是侧面来写雨“久”的特点,并非将二者进行对比。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久雨”是指下得很长时间的雨。前两联没有直接描写和表现“久雨”。从描写角度看,首联“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

31、描写乌云因雨大而布满天空,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颔联“羲和推车出不得,河伯欲取山为宫”写羲和难以出行,河伯想把高山作为自己宫殿。通过描写天空、河水、羲和、河伯的状态来侧面表现雨下得久。从修辞手法看,“煤炱著天无寸空”一句,“煤炱”本指凝聚的烟尘,煤灰,此处比喻乌云,突出天色浓黑,运用比喻修辞;“无寸空”形容乌云布满天空,语带夸张,从侧面表现雨之久。颔联“羲和推车出不得”写羲和难以出行,结合注释“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可知,这是运用典故,写太阳不能出来,侧面表现天阴雨大。从表现手法看,颔联“羲和推车出不得,河伯欲取山为宫”就着眼前久雨的状态进行想象,想象着羲和难以出行、河伯想把高山作为自己

32、宫殿,唤起读者的丰富想象力,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从侧面表现下雨之广,下雨时间之长。7C8C【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意在表达对艰苦环境的慨叹”错。“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抒发了词人征战沙场的豪情。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体裁的能力。A“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出自唐代温庭筠的酒泉子花映柳条,温庭筠是花间词派词人。女主人公池上凭栏闲望,百无聊赖,描写的是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态,符合花间派的特点。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出自酒泉子其二唐末宋初张泌,张泌是花间词派

33、词人,词风香软缠绵,符合花间派的特点。C“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唐代杜甫的登楼这首诗。意思是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与花间词派的“艳丽香软的词风”不符。D“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出自唐代诗词名家毛文锡的西溪子,描写的是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态,符合花间派的特点。故选C。9D10“终南”交代寺的地理位置,以山之巍峨衬寺之秀美;“翠微”之名易引发翠山环抱寺院的美好视觉联想。“雨后返照”侧面烘托夕阳余晖映照下的佛寺之美;“宜”字点出诗人面对山寺美景的愉悦。【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

34、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以景结情”分析错误,尾联是议论;从造访的“翠微寺”这一地点和“空上人”的僧人身份可知“儒道”这里指儒家与佛家,而非道家。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意为:翠微寺位于终南山里,雨后天晴,夕阳的余晖映照下的佛寺上。前句中“终南”一词交代了翠微寺的地理位置,终南山高大巍峨,翠微寺秀气美丽,此处以山之巍峨衬托寺之秀美;“翠微”是寺庙的名称,用“翠微”来命名山中的这个寺庙,容易让人产生翠绿的大山环抱这秀气的寺院的美好联想。后句“雨后”“返照”,描写在落日的余晖映照下,翠微寺显得异常美丽,侧面烘托夕阳映照下的佛寺

35、之美;其中“宜”字点出诗人面对山寺美景的愉悦之感,这是从诗人的内心愉悦的感受来表现翠微寺的美的。11B12意为身处富贵的人行事也有不如意、惭愧之处,你不要以归乡居于贫陋为恶,宽慰陈谔不要因落第归乡而耿耿于怀。【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唯独他放弃出仕之路”错误,应为“唯独他落榜了”,诗人为友人不平。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能力。“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后泛指富贵人家。“奕奕”,高大美好的样子。所以“朱门奕奕行多惭”意思是那些富贵人家虽然尊贵美好,但是行事也有很多惭愧之处。“归”,回来;“无”,通“毋”,不要;“蓬荜”,贫陋

36、的居室。所以“归矣无为恶蓬荜”意思是不要以归乡居于贫陋为恶。诗歌的颔联和颈联赞颂陈谔的才华和品德,但是陈谔却落榜回乡,所以尾联是在宽慰陈谔不要因落第归乡而耿耿于怀。13A14(1)画面:有时在雨后耕锄瓜地,有时月下坐在水边的钓鱼石上。(2)情感:表面上写出了诗人退居生活的悠闲恬静,实际上表现了内心的孤独。【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不能当面造访的遗憾”错,“恨不造其微”在这里应理解为“遗憾不能达到陶渊明诗歌深远微妙的境界”。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颈联“雨余锄瓜垄,月下坐钓矶”,意思是有时在雨后耕锄瓜地,有时月下坐在水边的钓鱼石上。诗人

37、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诗人在雨后锄瓜田之垄,在月下坐钓鱼台石的画面。颔联“退归亦已晚”,指出诗人认为自己未能如陶渊明及时归隐。抒发了诗人不能被朝廷重用,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不能被人理解的孤独。尾联“千载无斯人,吾将谁与归”表面是说,古往今来,再难出一个陶渊明似的的诗人,我的诗文艺术追求,将与谁能做同道呢?诗人表面是是羡慕陶渊明的生活,自己也能够像他一样雨后锄瓜,月下垂钓,似乎与陶渊明一样自在闲适。但是,结合陆游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可知,在貌似知足的背后是一种理想无法实现的孤独。由此可见,这首诗颈联描写的是诗人退居后貌似悠闲、恬静的生活,实际上该联抒发了诗人在诗文追求方面没有同道和理想理想不能实现,只能

38、过着貌似悠闲恬静,实则孤独无聊的退居生活。15C16对重阳佳节的喜爱之情。通过描写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的无限喜爱,以及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之情。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之情。化用典故,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破帽”象征世事的纷纷扰扰、官场的勾心斗角。破帽“多情恋头”,以戏谑的手法,表达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奈。以顺处逆、旷达乐观的心境。“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在苏轼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可看出他以顺处逆、旷达乐观的心境。【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诗句理解

39、错误。“断送”,即打发之意。文中意为如何度过重阳节,只能是借酒消忧来打发时光而已。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句“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两句是此时此地即目之景,勾勒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的秋景,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的无限喜爱,以及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之情。“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此三句写酒后感受。此处苏轼对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破帽”这里具有象征隐喻意义,指的是世事的纷纷扰扰、官场的勾心斗角。作者说破帽“多情恋头”,不仅不厌恶,反而深表喜悦,这其实是用戏谑的手法,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

40、的无可奈何。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断送”,此即打发走之意。政治上所受重大打击,使他对待世事的态度有所变化,由忧惧转为达观,这乃是他黄州时期所领悟到的安心之法。歇拍三句申说为何要以美酒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可看出他以顺处逆、旷达乐观的心境。17A18运用比喻,“玉盘大小乱珠迸”将节奏紧凑、精湛的琴声比作大小珍珠落入玉盘里那样清脆的声音,以声写声,将音乐语言转换为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

41、表达的生动性。侧面烘托,“弹出今古幽思谁省”通过写“我”作为听乐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思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强化表达效果。环境烘托,“江空月静”写乐曲休止时的效果,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留下了无穷的余韵。【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A.“诗人先俯视再仰观”错误。应是先仰观再俯视。故选A。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玉盘大小乱珠迸”意思是琵琶的乐声嘈嘈切切,犹如大小珍珠落到玉盘的声音。此句由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句化来,运用比喻,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高昂处如急风暴雨,低回处如儿女私语,令人耳

42、不暇接。人物的感情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回婉转,皆随乐声起伏,曲曲传出。“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是说风停夜静时,从屏障内忽然传出两位琵琶女奏响的乐曲,饱含古往今来的失意文人和沦落天涯的歌女郁结的情思,有谁能够领悟?通过写“我”作为听乐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思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这是侧面烘托。结句“江空月静”是环境烘托,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如泣如诉的昭君怨曲,把听众带进了哀愁的境界,相对无言,月夜格外的沉寂,留下了无穷的余韵,让人回味。19D20A【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D“指以豪饮宣泄惆怅”“情感相同”错误,“斗酒散襟颜”意思是“饮酒开心带笑颜”,诗人是在

43、为自由的生活、为劳动的成果而开心,并非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是以豪饮宣泄惆怅,故二者情感不相同。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技巧的能力。A“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错误,第一处,“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人认为人生应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第二处“田家岂不苦”用反问指出稼穑之苦,但稼穑愈是艰难辛苦,愈见诗人躬耕意志之深沉坚定,诗人对于稼穑,感到义不容辞。由此可知,诗中借助两处反问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故选A。21D22同:两者都是借凄清的景色抒发被贬后凄楚之情。异: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外出游玩,通过描写“小石潭”

44、周围凄清的景色,抒发了诗人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诗作者李纲力图革新内政,但多次遭罢免,尾联写自己不能长久停留与眼前景色无关,实则正话反说,表达了自己身为逐客,不宜久留冷清之地,怕勾起感伤凄楚之情。【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以溪面的平静映衬诗人内心的宁静”错误,诗人以溪面的平静反衬诗人被罢免后内心不宁之情。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意思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官后,外出游玩时

45、所作。作者用“其境过清”直接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诗作者李纲,一度被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为投降派排斥,多次遭罢免。诗作最后说“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意思是说自己是被贬官的可怜人难以滞留某地,羁旅漂泊并非因为这里的山溪之景过于凄清,诗人正话反说,借溪边冷清的山景,间接抒发自己不宜久留此地的感伤凄楚之情。23C24本诗意象典雅,言之有物。诗人借用香草兰若等传统意象抒写感怀,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流露出时光易逝、美梦难成的悲伤。本诗形式质朴,比兴兼用。诗人摒弃了华丽的辞藻,采用传统诗歌技法呈现出“古雅”的特色。【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隐居气息”错误。诗人主要是感慨时光流逝,繁花凋零,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悲,但并未隐居之意。故选C。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艺术特色,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本诗的“古雅”,首先体现在意象的选用上。屈原的诗赋多以芳草、美人喻俊才、贤圣,此诗即承之,以“叹志事之不就”。前四句写春夏之时的兰草与杜若,红花紫茎,清香四溢,何等茂盛,但幽独于空林的景象。这里面所选用的植物意象和描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