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生命在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地成长翻开她,生命成长的气息扑面而来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成长的节拍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的天空友谊与友谊与成长同行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长情谊师生之间师生之间亲情之爱亲情之爱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绽放生命之花生命之花主要内容教材编
2、写依据教材编写依据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使用建议教材使用建议l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l 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一、教材编写依据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在“少年有梦”中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3、、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
4、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最后,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二、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第103-104页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
5、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二、教材编写理念在探讨“爱护身体”时,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学生常见的各种观点进行碰撞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材第100页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二、教材编写理念七年
6、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三、教材内容分析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成长的节拍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的天空友谊与友谊与成长同行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长情谊师生之间师生之间亲情之爱亲情之爱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绽放生命之花生命之花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成长的节拍 第一
7、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单元立意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享受学
8、习第三课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单元导语立意解读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 生命馈赠的礼物 努力就有改变 学习即生活 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 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友谊的天空 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2016年 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
9、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元立意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五课交友的智慧让友谊之树常青网上交友新时空单元导语立意解读友谊的特质呵护友谊网上交友 亲密、平等、双向、心灵的相遇 友谊会变 竞争与友谊 尊重,把握界限 正确对待伤害 辩证认识网上交友 慎重对待网友见面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师长情谊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
10、,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单元立意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师生交往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单元导语让家更美好立意解读走近老师家的意味让家更美好 了解教师职业 尊重老师的“不同”生命的居所 中国人的“家”现代家庭面面观 共建共享美好家庭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温暖的词。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世纪初以来,指向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讨论生死现象,普
11、及生命知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安全与健康,求问生命意义与人生幸福等等,含有明确的生命元素的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渐成潮流。它体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不断觉醒,是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单元立意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生命本身是多侧度的,每个侧度都有存在的价值,都需要关怀与开启。单元立意自然生命肉身生命是人存在的基本依托和载体。生命具有惟一性、独特性、宝贵性,要爱护身体,学会自救自护,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有社会角色意识和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精神生命人具有情绪和高级情感表征自己的精神性生命
12、。要通过生命间的心灵相互敞开、交互作用的过程来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 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单元立意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单元导语立意解读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 向死而生 生命有接续 生命至上,休戚与共 养护精神 生命的韧性 贫乏与充盈 冷漠与关切 平凡与伟大四、教材使用建议 了解和
13、研究教材内容的新与变 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积极开展同课异构研究 积极开展微课资源建设 研究评价方式的改革,注重过程性评价课程标准的扩展、深化内容的“新”设计的“新”资源的“新”理解新变理解新变 用好栏目用好栏目理解新变理解新变 用好栏目用好栏目内容的“新”新增了现行课标之外,对学生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新内容。现行教材已有内容,新的编写立意与呈现方式。设计的“新”课题设计,主旨突出,表达活泼,易于接受。栏目设计,形式多样,各具功能。版式、标识、装帧等方面的新。学习伴成长打开学习之窗学习点亮生命资源的“新”重视人类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课程
14、标准遵循扩展、深化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向死而向死而生的教育生的教育真正地认识到死亡,真正地认识到死亡,更好地体会生的意义更好地体会生的意义“自尊自强”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 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逃避对死亡的思考就是逃避对生的思考。对于新内容,要认真理解背后的道理。更开阔的视角看待、理解生命。心理发展、道德成心理发展、道德成长长对友谊、交友、师对友谊、交友、师长的理解有变化长的理解有变化取舍整合 借力*对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思考的价值*教学时间安排*相近内容的栏目使用可以相互整合,精选一个栏目的活动,做实做深*课堂上不好处理的栏目,要有借力的思想。借助其他学科和学校的德育活动等与方法2、
15、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学校学校要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注重就地取材,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注重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鼓励和指导鼓励和指导学生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生成教学资源。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生成教学资源。整个世界,从电报广播 电视多媒体电脑移动通信全球网络化,这一历程仅仅用了几十年。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
16、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开放的世界、开放的学习资源 2007年9月,20位来自世界各地、从事不同职业、持不同观点的人士在南非开普敦签署了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我们正处于教与学的全球性的变革之巅。全世界教育工作者在因特网上开发出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向任何人开放并供他们免费使用。这些教育工作者正在创建一个世界:地球上每个人都能获取人类所有知识,每个人都能对人类知识的汇集做出贡献。”目前,互联网上汇集了海量的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及与开放教育运动的相关内容和信息。其中包括:以MIT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2000多门开放课件,国外大学课件视频及其它视频资源,链接了上千门中
17、国精品课课程,大量国外大学网站及相关网站链接等。(人教数字资源)最重要的道德学习资源: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冬去春来(冬去春来)3、积极开展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相关主题的系列课例新增有难度内容的课例新增新增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的启示:激发了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热情 做实学情分析 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4、积极开展微课资源建设
18、以微课的形式,针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活动、新问题开展研究5、研究评价方式的改革,注重过程性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注重记忆,注重记忆,不注重不注重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不注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不注重重其他测试手段其他测试手段注重容易量化的目标,不注注重容易量化的目标,不注重重不易量化的目标不易量化的目标注重分数名次,注重分数名次,不注重不注重起点和进步起点和进步注重终结性评价,不注重注重终结性评价,不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国际上教育质量评价的趋势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核心;评价方式强调发展性评价方式强调发展性过程性过程性评价
19、;评价;评价方法日渐科学化;评价方法日渐科学化;评价功能突出反馈与改进。评价功能突出反馈与改进。道德与法治课考试评价改革趋势20142014年年9 9月,国务院印发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到20202020年,年,形成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形成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162016年年9 9月月2020日,教育部印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20、,进一步推进中考改革,进一步推进中考改革,目标是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招生录取模式。中考考试内容改革中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义务教育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增强学生创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新精神和能力素质。这次初中学业水平这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有考试改革有两大特两大特点点:一是全科开考一是全科开考合格评价合格评价;二是统一要求科二是统一要求科目目(语数外、体育语数外、体育)与学生自选科目与学生自选科目“一考两用一考两用”结合。结合。与您共勉 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谢 谢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