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克认识克复习复习导入导入引入引入新新课课探究探究新新知知知识小结知识小结巩固巩固练习练习课堂课堂总结总结拓展练习拓展练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2先称一称,再看先称一称,再看一看,你有什么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发现?这袋食品重不足这袋食品重不足1 1千克。千克。这袋食品的净含量这袋食品的净含量是是135135克。克。2先称一称,再看先称一称,再看一看,你有什么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发现?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 g”表示。表示。2先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看看大约各重多少
2、先用小型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看看大约各重多少克,再分别掂一掂。克,再分别掂一掂。大约重大约重1 1克克大约重大约重3 3克克大约重大约重6 6克克2小组合作,称出小组合作,称出1010克黄豆,数数有多少粒。克黄豆,数数有多少粒。1 1克黄豆大约克黄豆大约有几粒?掂有几粒?掂一掂一掂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称一称你的文具盒大约有称一称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称一称你的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分别用手掂一掂。多少克,分别用手掂一掂。3一袋盐重一袋盐重500500克,克,2 2袋盐重多少克?袋盐重多少克?5005002=10002=1000(克)(克)3一袋盐重一袋盐重500500克,克,2 2
3、袋盐重多少克?袋盐重多少克?照样子称一称,你能发现什么?照样子称一称,你能发现什么?2 2袋盐重袋盐重1 1千克。千克。1 1千克千克=1000=1000克克5005002=10002=1000(克)(克)1.表示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1枚二分硬币、1枚图钉、5粒黄豆等大约重1克。2.1千克=1000克。1.1.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70 70克克 90 90克克2.2.下面的水果各重多少克?下面的水果各重多少克?150 150克克 1250 1250克克3.3.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用手掂一掂下面的物品,估计比1 1克重还是比克重还是比1
4、 1克轻。克轻。比比1 1克轻克轻 比比1 1克重克重 比比1 1克轻克轻4.24.2千克千克=()克克30003000克克=()千克千克90009000克克=()千克千克7 7千克千克=()克克20002000700070009 93 35.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不超过5 5克为宜。在电子秤上称出克为宜。在电子秤上称出5 5克盐,看看有多少。克盐,看看有多少。6.6.(1)(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350-200=150350-200=150(克)(克)答:杯子里的水重答:杯子里的水重150150
5、克。克。6.6.(2)(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小华和小兰一起去水果店,小华买了3千克苹果和3千克橘子,共用去24元;小兰买了5千克苹果和3千克橘子,共用去3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5-3=25-3=2(千克)(千克)34-24=1034-24=10(元)(元)10102=52=5(元)(元)3 35=155=15(元)(元)24-15=924-15=9(元)(元)9 93=33=3(元)(元)答:每千克苹果答:每千克苹果5 5元,每千克橘子
6、元,每千克橘子3 3元。元。1.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泥土一样朴实。2.间或有水鸟扑楞楞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3.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4.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5.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6.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