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图书馆 王佐良学习目标1.学生能自主按要求梳理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情境中,将由上图书馆所引发的想法、情感转化为创造力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完成学案,明确小组分组课前预习任务1、了解作者: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做出巨大的贡献。著有大量学术论著、散文、游记、序跋、书评和读书随感。多部著作获奖。于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本文选自王佐良全集。2.以小组形式按照“成长轨迹与图书馆与收获”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要求内容呈现凝练、重点突出
2、。课上每小组派一人展示、解说成果。一、导入二、讲授新课1、小组代表展示预习作业2、提问:本篇文章写的朴实真挚,你认为文中的那些内容最能引起你的共鸣?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提示: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第一类、对图书馆的描写:“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幽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第二类、给作者带来的思想情感影响:(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
3、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3、提问:你认为文中哪些部分哪里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请说明理由。提示
4、: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第一类、那些关于博物馆的描写(各有特色):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第二类、作者在图书馆时的所想所感(平实细腻);第三类、作者引用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富有文采)。参考理由:对于作者而言,图书馆给予他知识、陪伴他成长,所以图
5、书馆满足作者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他精神的依托。4、我们再来看题目:上图书馆,图书馆一词实际上是舶来品,1877年第一次出现在日本文献里,1894年才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文献中。“上”与“下”相对,在文化中,常常是要仰望的才是“上”。汉语中,“上学”、“上京城”、“上饭店”,每一个词都带有积极地向上的意蕴,因而“上”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积极向上的用语,“上”字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共识。5、如果你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吸引更多人关注图书馆,请站在图书馆的立场,向朗读者制作方推荐本篇随笔作为素材,请写一篇推荐词。评价标准:学生务必明确自己的立场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图书馆发声注
6、重推荐词的语言表达要流畅、优美、深入人心参考范例:人生的旅程常常有图书馆的存在。上图书馆的作者王佐良以平实随和的笔触,讲述了图书馆与他的成长的故事。在作者眼里,图书馆本身已经足具魅力,而它又常常以各种形式引导、陪伴着作者前进。在我看来,作者与图书馆的故事的背后,是作为一位真诚的学者终生不变的对于知识的渴望。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0周年纪念宣传片力量的第一句是“你无法想象,一扇门后,能有多大的世界。”图书馆这个广阔的知识世界,等待你的开启与探索四、板书上 图书馆作者:学者对知识的渴求和精神的依托民族:积极向上精神五、作业 1、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有关“图书馆”的相关视频,例如:排名类:各种排名中国藏书最多的十大图书馆排名、最具舒适阅读环境十大排名、最具特色十大排名、周边小吃最丰富的十大排名,等等。指南类:如何最快找到最想看的书,如何确定自己想借阅得书在哪个书馆。总之,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踏实实践,让图书馆更加亲民、更加有趣味。2、评价方式:视实际情况决定,例如以“抖音”点赞量跟全班投票的结果各换算成数据,按所占比例决定。课后拓展1.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2019第14期,演讲者:陈思和2.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