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

上传人(卖家):tdj2000 文档编号:43461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 21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 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 禽”3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授授课时间课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 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 禽”3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2 2】学生自由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交流古文: (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

3、的意思。)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 (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 (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 5.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 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 6.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 可以混用

4、。“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之”的。“子”儿子。“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 家的儿子。 7.了解世说新语。【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3 3】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 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 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 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 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8简介作者【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4 4】 刘义庆(403 年-444 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义庆自 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9.教师范读课文。 二

5、、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回忆以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教学重点生字。 (1)“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 正确; (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i”,二是“应声”的“应” 读“yng”。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5 5】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三、

6、再读感知,交流学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 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 容。 四、指导朗读四、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6 6】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7、。”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子家禽。” 2.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4.教师领读,学生再读。 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五、课堂总结,布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 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

8、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教具准备具准备 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二、再读课文,了解意思二、再读课文,了解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2 2】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

9、非 常聪明。) (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杨氏子是我国古代梁国的,他的年龄只有九岁,比我们大家还要小。(板书:杨氏子)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惠”的意思是智慧。 “甚”是“非常”的意思。“甚聪惠”的意思是很聪明,非常聪明。 (2)你是怎样读懂上面词语的意思的?(看注释) (3)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甚)为什么?(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 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自由发言。) (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聪明,读出内心对杨氏之子的喜爱。 (6) 教师小结: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 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

10、起全文的作用。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7 7】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 故事中除了杨氏子, 还有一个人物是谁? (板书: 孔君平) 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孔 子第 26 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 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晋 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 (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孔君平来拜见小孩的父亲)“诣”是什么意思?(拜见。) (3)“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其”是什么意思?(他,指杨氏子。)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11、这句话的意思吗?(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 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5)从这句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 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 子。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6)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4 4】 为设果,果有杨梅。 (1)“设”是什么意思?(端来,摆上。)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 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 家,那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 (2)孩子端出多少水果?

12、(多种。)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果有杨梅。) (3)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水果中有杨梅。 ) (4)读一读,读出杨氏之子的可爱,读出对热情好客的杨氏子的赞扬。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5 5】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谈话过渡:此时,孔君平和大家一样,对这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心生喜爱之情。现 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 (2)理解词语“曰”是什么意思?(说。) “此”是什么意思?(这,这里指杨梅。) “应声”是什么意思?(马上回答。)“未闻”是

13、什么意思?(没听说过。) “夫子”是什 么意思?(旧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3)句子中的“家禽”是什么意思?(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 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4)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 事中的重点部分。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吗?(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 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

14、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 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板书:杨梅 杨家果) (6)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你能说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吗?【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6 6】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 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 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 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板书:孔雀孔家禽) (7

15、)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好人物对话。 4.指名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 1.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 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 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 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足以 见得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2.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答) 【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7 7】 (1)孔雀是君家禽。 (2

16、)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 (2)夫子:表现了杨氏子有礼貌。 4.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 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杨氏子的机智。 6.教师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板书:甚聪惠) 四、熟读成诵四、熟读成诵 1.独立朗读,熟读成诵。 2.小组同学互相检查,相互评议。 3.小组推荐代

17、表参与背诵比赛。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课堂小结: 巧妙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交流、 沟通, 机智的语言能使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 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希望大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把我 们的生活装伴得更加美好! 2.拓展阅读:搜集并阅读世说新语中更多的故事,和同学互相交流。如谢太傅篇、 徐孺子篇等。 六、拓展阅读。六、拓展阅读。 课后请你读一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并把这个故事的内容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吧。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 杨氏之子甚聪惠 孔君平 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孔 雀 孔

18、家禽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出示名言,了解古文。 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应当弄清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开课伊始,我课件出示一些出 自文言文的句子,有的是学生以前在“日积月累”里学过的,有的则是课外积累的,让学生 读一读,引导学生说一说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使学生了解文言文比较难理解,语言 比较精炼、简洁等特点。通过交流,一方面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铺垫,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 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读通读顺,读懂读美。 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时间。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 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

19、齐读等,告诉学生读古文时,要注意 停顿,讲究断句,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把古文读通、读顺。再指导学生 结合注释和自己积累的学习经验,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然后引导学生在读 懂故事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词“甚聪惠”进行思考: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杨氏子甚聪 惠?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 紧抓“应声答曰”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君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 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最后, 引导学生读出对杨氏子喜爱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把课文读美。 三、适当引

20、导,感悟学法 在探究交流、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看注释、联系上下 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最后,在学生学习兴致正浓时,拓展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有了这篇文 章的学习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处,我发现学生再读古文时确实老练了 许多,而且能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惊喜,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 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 氏之子的

21、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 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 “我 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 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

22、风趣和机智。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约 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 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 8 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 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 21 年死 于建康(今南京)。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 卷、典叙、世说10 卷、 集林200 卷、幽明录20 卷、宣验记13 卷、小说10 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 集8 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刘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 文士如

23、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他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 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 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 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 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 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 中,下三卷

24、),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 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 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 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 3 卷 36 门中,上卷 4 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 9 门-方正、 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 13 门都是正面的褒扬。另有下卷 23 门-容止、自新、企羡、

25、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 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 36 门。其上卷为“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4 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 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 体短篇小说。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 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

26、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世说新语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 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 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有许多广泛应用 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 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 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 响尤其大。 后世影响:后世影响: 世说新语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

27、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 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 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 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 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梁国梁国 梁国,西汉时期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南部,占据河南开封至山东泰安之 间的领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以秦东、砀两郡建立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省商 丘市睢阳区)。 后来皇子刘恢、吕后之弟吕产、

28、汉文帝四子刘揖、窦太后次子刘武先后被封于此,经过 多年经营,梁国成为西汉最强大的封国,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面积最大时拥有四十八城,其 皇家园林梁园(亦称睢园、兔园)规模宏大、景色秀丽。 梁国名人辈出,贾谊是梁怀王太傅、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曾是梁孝王门客,是为汉 赋之源,在梁国主打梁园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小故事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小故事 (一)谢太傅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 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 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 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 (二)徐孺子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 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 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 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为本站会员(tdj200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