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大量物质,例如所需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氧、水、氮、碳和许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所消耗完?组成生物体的组成生物体的等基本元等基本元素,在素,在 和和 之间之间往返循环往返循环利利用的过程,又称为用的过程,又称为 。C C、H H、O O、N N、P P、S S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注意:注意:1.1.物质:物质:2.2.范围:范围:3.3.循环:循环:C C、H H、O O、N N、P P、S S等等基本元素。基本元素。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2、无机环境无机环境 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4.4.特点:特点:一、物质循环的概念一、物质循环的概念生物圈生物圈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碳是如何分别进入生产者、消费者、碳是如何分别进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分解者各个环节的?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思考讨论:思考讨论:二、碳循环的过程二、碳循环的过程无机环境中的碳无机环境中的碳生物群落中的碳生物群落中的碳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的主要形式COCO2 2、碳酸盐、碳酸盐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COCO2 2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3、?进入生产者进入生产者进入消费者进入消费者进入分解者进入分解者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分解者各个环节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动物摄食动物摄食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排遗物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排遗物进入生物群落进入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进入无机环境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小结:碳循环的特点小结:碳循环的特点(1 1)循环形式:)循环形式:主要主要COCO2 2。(4 4)与循与循 环有关环有关的活动
4、的活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作用生产、生活的生产、生活的燃烧燃烧(5 5)循环具有)循环具有全球性全球性,循环循环流动。流动。1.1.碳进生碳进生物群落物群落3.3.碳离开碳离开生物群落生物群落(2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OCO2 2和碳酸盐。和碳酸盐。(3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2.2.碳在生物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体之间传递:以以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的形式通的形式通过过食物链(网)食物链(网)进行。进行。施用农药施用农药DDTDD
5、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南极动物动物企鹅企鹅体内也体内也发现了发现了DDT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DDT?此现?此现象说明了什么?象说明了什么?全球性全球性温室效应温室效应COCO2 21 1、COCO2 2增多的原因增多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2 2、温室效应的危害、温室效应的危害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粮食减产农田减少,粮食减产3 3、缓解、缓解“温室效应
6、温室效应”措施措施(2 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的洁净能源。(1 1)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项目项目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形式形式特点特点范围范围 联系联系(1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_(3 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单向流动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逐级递减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载体载体动力动力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三、物
7、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以有机物为载体以有机物为载体主要是无机物主要是无机物 1.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 A、B B、C C、D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CDBA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质和能量方法技巧:巧辨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方法技巧:巧辨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消费者生产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非生物的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质和能量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
8、解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初消初消 次消次消 三级消三级消 分解者分解者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CO2 2库库化石燃料化石燃料(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_作用作用和和_作用。作用。(4)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_,以含以含_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有机物的形式传递。(3)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碳以碳以_的形式循环的形式循环.(2)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
9、:_光合光合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CO2碳碳练习:练习: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化能合成化能合成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1.1.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DDT的平均浓的平均浓度度种群种群甲甲乙乙丙丙丁丁能量能量2.82.810109 91.31.310108 89.19.110107 72.92.910107 7DDTDDT浓度浓度0.040.040.350.350.390.393.43.
10、41 1)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2)2)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_3)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越高,生物体内越高,生物体内的的DDTDDT浓度越高,这种现象称为浓度越高,这种现象称为_甲甲乙乙甲甲丙丙丁丁营养级营养级生物富集生物富集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案例案例1 1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准备土壤准备土壤实验组:实验组:土壤灭菌处理土壤灭菌处理 对照组: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土壤不做处理准备落叶准备落叶实验组与对照组叶片数量
11、与大小基本一致实验组与对照组叶片数量与大小基本一致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分别埋入落叶分别埋入落叶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检测检测树叶分解情况树叶分解情况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1.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土壤中微生物对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是否有分解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作用?2.2.作出假设:作出假设: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有分解作用。作用。3.3.设计实验:设计实验:(1 1)材料用具:)材料用具:案例案例2 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
12、解作用(2 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土壤微生物通过分泌土壤微生物通过分泌淀粉酶淀粉酶能将能将淀粉淀粉分解为分解为还原性糖还原性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通过(麦芽糖、果糖、葡萄糖),通过碘液碘液检检测,可以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解证明淀粉被分解;通过;通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的的检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解为还原性糖。检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解为还原性糖。(3 3)实验步骤:(见课本)实验步骤:(见课本P102P10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4.4.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及结论:(1 1)结果:)结果:(2 2)结论:土壤微
13、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结论: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项目项目 A1A1试管试管A2A2试管试管B1B1试管试管B2B2试管试管实验实验结果结果不变蓝不变蓝有砖红色沉有砖红色沉淀淀变蓝变蓝无砖红色无砖红色沉淀沉淀淀粉糊淀粉糊+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淀粉糊淀粉糊+蒸馏水蒸馏水+碘液碘液淀粉糊淀粉糊+蒸馏水蒸馏水+斐林试剂斐林试剂淀粉糊淀粉糊+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碘液碘液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物质循环的概念: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特点: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具有全球性,反复循环利用。实例:实例:碳循环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煤炭、石油煤炭、石油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CO2 2库库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T课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