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虽有嘉肴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一则文言文。本文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课文主要是谈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并背诵全文。2.掌握文中所涉及到的写法,领会课文的行文逻辑。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并背诵全文。2.掌握文中所涉及到的写法,领会课文的行文逻辑。【教学难点】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教育教学的优秀文章,如劝学 师说等。今天我们要学习儒家的论礼丛书礼记中的学记 礼运篇。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从全文中节选出的。二、知识备查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 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3、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本文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课文主要是谈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的。三、字词学习生字注音生字注音:嘉肴肴()弗弗食()自强强()教学相长长()兑兑命()学学()学学
4、()半yo f qin zhn yu xio xu 通假字:通假字: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yue 说)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虽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旨也(古义:味美 今义:主旨)3.教然后知困困(古义:困惑 今义:穷苦,艰难)4.然后能自强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健壮的,有力的)5.教学相长长也(古义:促进,提高 今义:增长)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学学半()学学半()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动词,教导动词,学习代词,它的副词,表示推测是非君子之道(近指代词,相当于“这”“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是以”连用,相当于所以、因此等)惟读书
5、是务(助词,用在句中,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不必译出)四、文言句式倒装句:其此之谓乎。(“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即使有鲜美的菜肴摆在那里,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学识上的困惑。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教育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
6、到一半学习的效果。”就是这个意思。五、互动探究1.虽有嘉肴一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2.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六、结构梳理比喻论证学习的重要性道理论证教学相长引用论证强调教学相长教和学相辅相成七、主旨归纳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八、艺术特色1.运用类比手法。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