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校班级_学号_姓名_密封线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 100 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6 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一、文言文(2 24 4 分)分)(一一)默写默写(6(6 分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峨眉山月半轮秋,_。(峨眉山月歌)4、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自 然规律的的句子是:_,_。(二)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6 67 7 题(题(4
2、4 分)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_,曲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_”。(2 分)7、对这首小令的赏析,不恰当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小令前三句描绘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九种景物,景物前的修饰语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B整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枯藤”一句为诗眼。C整首小令有景有人,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幅秋思图。D整首小令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8-1010 题(题(6 6 分)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
3、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本文选自志人小说集,是南朝宋的_(人名)组织编写的。(2分)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0.文中的友人“惭”的原因是因为他“_”和“_”。(2 分)(四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10-13 题(题(8 8 分)分)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
4、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注释王恭:东晋重臣。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王大:王恭的族叔。簟(din):竹席子。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领:量词,相当于“条”。荐:草垫。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长物:多余的东西。11、解释文中加点词。(2 分)(1)王恭从会稽还还()(2)故故求耳()12、对“可以一领及我”的翻译正确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可以把一条跟我的相比吗?B.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C.可以让我拿一条吗
5、?D.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13、文中“恭无言”,是因为_(用原文回答)。(2 分)14、从王恭对王大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的人。(2 分)二、现代文(二、现代文(2828 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4141818 题。(题。(1 14 4 分)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
6、行礼时,先生便 h i 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3“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7、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
8、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
9、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15、根据拼音写汉字:h i()(2 分)16、第(2)段画线句运用了_描写,表现了。(3分)17、结合加点字词分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_18、第段中形容先生“博学”和第段先生回答“不知道”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_4密封线19、以下内容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段的“似乎”一词用得非常恰当,把儿童提问后对先生表情的观察、心理的揣测表现得极为准确。B.第段引用朗读的原文,意在强调所读内容的陈腐、枯燥,以及脱离生活实际。C.第段“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对往事的深
10、情追忆,语气中透露出对三味书屋那段生活的怀念。D.第段曲线句反应出“我”对艺术的兴趣,也反应出私塾教育给学生自由活动的天地是宽广的。(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9192323 题。(题。(1 14 4 分)分)蚕儿蚕儿陈忠实(1)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把一二年级分给他教了。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我叫蒋玉生。”(2)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3)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了血。(4
11、)“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5)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6)“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7)“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8)“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哩!”(9)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而好奇的光彩,说:“你们养蚕干什么?”(10)“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
12、片薄丝来了。”(11)“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12)“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13)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他在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14)三天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5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哩!(15)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16)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
13、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17)“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18)可没过多久,老师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这儿的情况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19)于是我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20)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21)我从日记本里给
14、他取出一张丝片儿来。(22)“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23)哪能呢?我告诉他,我中学毕业后,回到乡间,也在那所小学里教书。当老师的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儿,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24)蒋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儿,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20、根据下表对文章进行梳理,在空格处补充情节或“我”的心理感受。(4分)21、第(14)段画线句用了_的修辞,其表达效果为_。(3 分)22、分析第(23)段中“情丝”的含义(3 分)(1)_(2)_23、本文以“蚕儿”为题,试体会其妙处。(4
15、分)_情节老 师 自 报姓名(2)老师了解养蚕的事师 生 一 起养蚕网丝(4)“我”的心理感受(1)温暖高兴(3)难过学校班级_学号_姓名_密封线6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6 6 分)分)阅读以下内容,完成第阅读以下内容,完成第 24242525 题(题(6 6 分)分)24、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外,请再写出 2 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名:_、_(3分)25、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3 分)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四、写作(四、写作(4242 分,其中写字分分,其中写字分 2 2 分)分)26、题目:这样
16、的感觉真好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评分标准一、文言文(一、文言文(2 24 4 分)分)(一)默写(一)默写(6 分分)1、闻道龙标过五溪2、学而不思则罔3、影入平羌江水流4、回乐烽前沙似雪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每空 1 分)(二)诗歌鉴赏,完成二)诗歌鉴赏,完成 6-7 题(题(4 分)分)6、曲牌名断肠人(每空 1 分)7、B(2 分)(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题(6 分)分)8、世说新语刘义庆(每空 1 分)9、陈太丘舍弃友人而离开,
17、(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 分)10、无信、无礼(2 分)(四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题(8 分)分)11、(1)返回、回来(2)所以,因此(每空 1 分)12、B(2 分)13、无余席(2 分)14、节俭(大意即可)(2 分)二、现代文(二、现代文(2828 分)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519 题题。(14 分)分)15、和蔼(2 分)16、肖像(1 分)表现了老先生的博学、质朴,体现了我对他的恭敬、敬佩。(2 分)17、两个“但”表示先生极少处罚我们,“总不过”表示最多,体现了先生严而不厉、思想开明。(3
18、 分)18、不矛盾。“博学”指的是先生的知识面广;而先生说“不知道”是因为我问的问题与书本上的知识无关,含蓄地批评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成长的制约。(3 分)19、D(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2023 题题。(14 分)分)20、(1)新奇(2)老师为“我“治伤(3)喜悦(4)老师被调走(大意即可)(4 分)21、拟人(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儿抬起头摇摇摆摆吐丝网茧的样子,表现了大家内心的欣喜。(2 分)22、(1)指的是“我“和学生网的第一张丝片(2)“丝“与”思“谐音,有”我“与学生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蒋老师的思念之情。(3 分)23、作为文章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1 分)以“蚕儿“喻老师,表现了老师的默默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怎样做老师“的思考。(3 分)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6 分)分)24、鲁迅(周树人)范爱农、二十四孝图、阿长与、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父亲的病中选二(每空 1 分)25、D(3 分)四、写作(四、写作(4242 分,其中写字分分,其中写字分 2 2 分)分)错别字分 1 分(两个及以上扣分),书写分 1 分,其它具体评分标准详见中考阅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