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 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二0一0年五月目目 录录v一、规划出台背景与特点一、规划出台背景与特点v二、建设示范区战略意义二、建设示范区战略意义v三、总体思路和重点三、总体思路和重点v四、重要的政策措施四、重要的政策措施规划提出规划提出-编制编制-批复过程批复过程7 7月安徽提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想月安徽提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想;1010月省月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1 1月国务院领导同意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2、业转月国务院领导同意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移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2 2月正式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月正式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1212月规划稿经国家发改委主任月规划稿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送国务院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送国务院1 1月月12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示范区规划(国函(国函201020105 5号)号)首个以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为主题的区域规划v 综合性区域规划: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关中综合性区域规划:中部崛
3、起,东北振兴,关中-天水,江天水,江苏沿海,辽宁沿海,横琴岛苏沿海,辽宁沿海,横琴岛v 以大都市圈改革发展为主题:珠江三角洲,近期可能出台以大都市圈改革发展为主题:珠江三角洲,近期可能出台的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v 以生态经济为主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以生态经济为主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区v 以面向特定区域合作为主题: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吉以面向特定区域合作为主题: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吉图先导区)、海峡西岸、北部湾图先导区)、海峡西岸、北部湾v 以特定产业功能为主题:海南国际旅游岛以特定产业功能为主题:海南国际旅
4、游岛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海西区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鄱阳湖生态区规划黄河三角洲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v所谓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所谓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迁移现象。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迁移现象。v按转移动因一般包含成本驱动、市场驱按转移动因一般包含成本驱动、市场驱动和资源驱动三种类型。动和资源驱动三种类型。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v战后经历了由欧美向日本、亚洲战后经历了由欧美向日
5、本、亚洲“四小龙四小龙”、中国、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从长期以制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从长期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由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由“脑体分离脑体分离”转向转向“脑体部分结合脑体部分结合”。v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重点是知识型服务业和高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重点是知识型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如金融、信息、研发、全球供应链管术制造业,如金融、信息、研发、全球供应链管理等中高端服务,以及航空航天、新能源、医药、理等中高端服务,以及航空航天、新能源、医药、生物工程等高端制造领域。目前,国际产业资本生物工程等高端制造领域。目前,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中,服务业已占转移中
6、,服务业已占60%以上。以上。国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v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历约已经历约10年时间,由最初的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年时间,由最初的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与市场机向市场主导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推动,促使产业转移日趋理性化。近些年随着制的推动,促使产业转移日趋理性化。近些年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尤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尤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正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正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向外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
7、特征和趋势。外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v 据有关测算,仅东南沿海四省市(粤浙沪闽)需要转移据有关测算,仅东南沿海四省市(粤浙沪闽)需要转移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另据香港工业总会出来的产业将达到上万亿元产值。另据香港工业总会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公司在珠三角投资的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公司在珠三角投资的工厂达工厂达5.75万家,其中万家,其中37.3%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已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已有意将全部或部分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活动转移到中西有意将全部或部分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活动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越南等低成本国家。部地区或越南等低成本国家。v 未来一段时期,尽管低附加值的劳
8、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未来一段时期,尽管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数量还会不少,但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数量还会不少,但像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乃至像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乃至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也在逐步增多。污染严重的项目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也在逐步增多。污染严重的项目转移已得到一定抑制。转移已得到一定抑制。2.从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发展为集群式整体性转移从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发展为集群式整体性转移 v 早在几年前,遍布浙江的早在几年前,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就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就出现了明显的移动痕迹,这种
9、传统产业的资本迹,这种传统产业的资本“抱团抱团”流动,启动了流动,启动了“块状经济块状经济”的的跨省复制。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的纺跨省复制。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收缩,并呈现整体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收缩,并呈现整体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一些服装企业及相关配套的企业结伴到中西部投资建厂,形一些服装企业及相关配套的企业结伴到中西部投资建厂,形成了一些新兴的服装业集群。另外,汽摩零部件、五金机电成了一些新兴的服装业集群。另外,汽摩零部件、五金机电业也出现集群转移。业也出现集群转移。这是由这是由产业集群性质决定,单个企业迁产业集群
10、性质决定,单个企业迁移难以生存。移难以生存。3.企业开始按照价值链分工,调整优化生产区位布局企业开始按照价值链分工,调整优化生产区位布局v 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分工已从以前的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分工已从以前的垂直分工垂直分工(中西部(中西部提供原材料,东部生产加工制成品),到提供原材料,东部生产加工制成品),到水平分工水平分工(中西部(中西部提高自身加工的比重,东部从国际市场获取部分原材料),提高自身加工的比重,东部从国际市场获取部分原材料),再进一步由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再进一步由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价值链分工价值链分工。突出。突出的表现在,一些企业在东部大城市做研发和品牌,
11、而把生产的表现在,一些企业在东部大城市做研发和品牌,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也有内地成长企业将总部和研发机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也有内地成长企业将总部和研发机构搬到沿海大城市),形成国内构搬到沿海大城市),形成国内“雁型雁型”分工模式。分工模式。4.东部企业外迁受到政府积极引导东部企业外迁受到政府积极引导v 起初东部地方政府对企业外迁、对外投资大多持不积极、不鼓励态度,起初东部地方政府对企业外迁、对外投资大多持不积极、不鼓励态度,主要源于三方面的担心:一是大量建设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主要源于三方面的担心:一是大量建设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减少;二是可能会出现外移产业入减少;二
12、是可能会出现外移产业“空心化空心化”问题;三是短期内会影响问题;三是短期内会影响当地的充分就业。而现在这种态度发生了变化。当地的充分就业。而现在这种态度发生了变化。v 随着土地、劳动力、环境等因素对东部发展的制约与日俱增,迫使他随着土地、劳动力、环境等因素对东部发展的制约与日俱增,迫使他们需要尽快将早前吸收的一些不适合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以让技术们需要尽快将早前吸收的一些不适合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以让技术和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进入,因而东部尤其是在没有发展空间的各类和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进入,因而东部尤其是在没有发展空间的各类开发区,普遍在做开发区,普遍在做“腾笼换鸟腾笼换鸟”的文章。当然,目前也
13、确实出现了的文章。当然,目前也确实出现了“腾腾出来笼而未换来鸟出来笼而未换来鸟”的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这种的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这种“腾笼腾笼”进程放缓。进程放缓。v 东部引导企业梯度转移:第一梯度省内欠发达地区东部引导企业梯度转移:第一梯度省内欠发达地区、依次为毗邻中部、依次为毗邻中部、近西部、远西部近西部、远西部。v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为年金融危机以来,西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不仅高于全国的,不仅高于全国的12.9%,而且高于东部的,而且高于东部的11.6%。西部有。西部有5个省市增速超过个省市增速超过20%:内蒙:内蒙24.5%、广西、广西22.6%、重庆
14、、重庆21.6%。v 200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东部。东部23.0%,东北,东北26.8%,中部,中部35.8%,而西部,而西部38.1%。v 西部投资份额提高较大,从西部投资份额提高较大,从2008年年2月月17.85%提高至提高至2009年年12月月23.53%,增加了增加了5.68个百分点;东北也有较高的份额提升;中部保持较小的变化;个百分点;东北也有较高的份额提升;中部保持较小的变化;而东部的投资份额则明显下降,从而东部的投资份额则明显下降,从60.14%降至降至41.28%,减少,减少18.86个百个百分点。分点。区位条件独特,区位条件独特,具有
15、具有“近水楼台近水楼台”之便之便:地处中部:地处中部地区东北部,紧地区东北部,紧邻东部沿海地区,邻东部沿海地区,面向长江三角洲面向长江三角洲(泛长三角区域)(泛长三角区域)v 安徽省经济发展重心区,安徽省经济发展重心区,承接能力增强:承接能力增强:规划范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合肥、芜湖、主要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个县(市、区市、区),辐,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角地区。2008年规
16、划年规划区人口区人口3058万人,万人,GDP为为58l8亿元,分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别占安徽省的45和和66。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转移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
17、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v 1.1.建设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承接产业转建设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西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提高,规模扩大,但产业承接的质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提高,规模扩大,但
18、产业承接的质量还不高,地方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复建设、恶性量还不高,地方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不时出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选竞争不时出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选择重点区域,加强引导,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促择重点区域,加强引导,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促进产业承接转移有序开展,为其他区域提供示范。这个历史性进产业承接转移有序开展,为其他区域提供示范。这个历史性的任务率先落到了安徽身上。因此,要站在国家的战略意图层的任务率先落到了安徽身上。因此,要站在国家的战略意图层面,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严
19、格执行面,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坚决转变传统的产业承接方式,积极优化要素产业准入标准、坚决转变传统的产业承接方式,积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低碳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建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建设成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大规模设成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大规模承接产业的新模式。承接产业的新模式。v 2.建设示范区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建设示范区是加
20、快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要途径。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
21、势互补、相互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v 3.建建设设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基础较好、条件优越。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基础较好、条件优越。通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通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济转型,
22、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规划,示范区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按照规划,示范区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到服务业基地,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年翻一番以上,重点承接产业加快发展。到那时,示范区的经济规模以上,重点承接产业加快发展。到那时,示范区的经济规模将快速扩大,实力将大大提升,对该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将快速扩大,实力将大大提升,对该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v 4.建设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建设示范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保持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
23、大举措。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确保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确保保增长、保民生、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稳定的调控目标得以实现。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的调控目标得以实现。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移示范区,通过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区域发化产业布局,稳定扩大就业,激发内需潜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平稳、可持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夯实全国平稳、可持续发展基础。续发展基础。v
24、国家发改委要求:把国家发改委要求:把规划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比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安徽省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安徽省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规划规划确定的产业承接发展重点,确定的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25、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结合分工,结合规划规划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的实施,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七章第七章 基础设施支撑基础设施支撑第一节 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第二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第三节 建设水利保障体系第四节 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第八章第八章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一节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第二节 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第三节 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第四节 加强节能环保和
26、生态建设第九章第九章 区域联动发展区域联动发展第一节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第二节 加强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第三节 带动安徽整体协调发展第十章第十章 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第一节 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权第二节 着力提高行政效能第三节 构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第四节 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第一节 完善支持政策第二节 加强组织实施v前 言v第一章第一章 背景和作用背景和作用v第一节 现实基础v第二节 重大意义v第二章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v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v第二节 战略定位v第三节 发展目标v第三章第三章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v第一节 推进“
27、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v第二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v第四章第四章 产业承接园区建设产业承接园区建设v第一节 促进园区转型升级v第二节 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v第三节 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v第五章第五章 产业承接发展重点产业承接发展重点v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v第二节 原材料产业v第三节 轻纺产业v第四节 高技术产业v第五节 现代服务业v第六节 现代农业v第六章第六章 产业创新升级产业创新升级v第一节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v第二节 建设创新服务体系v第三节 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 v1.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v2.优
28、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v3.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v4.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v5.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文明建设相协调。v6.保障和改着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着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定位四大定位 v 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
29、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问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角拓展发展空问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昀战略支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昀战略支点,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v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具体包括四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规划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到规划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到2015年的
30、发展目标:年的发展目标: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明显提升,GDP比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年翻一番以上,人均GDP超过全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水平;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比重进一步提高;3.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4.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
31、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5.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环境保持良好。规划展望:到规划展望:到2020年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年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v 构建构建“”的产业空间格局的产业空间格局:“一轴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个沿江市
32、,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移的主轴线;“双核双核”指合肥、指合肥、芜湖,这是芜湖,这是安徽安徽省目前乃至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专业的前沿地是长三角产业专业的前沿地带。带。v 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
33、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重点从振体系的方向。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接发展的重点。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载体 产业园区是产业转移的产业园区是产业转移的重要重要载体。规划通过三个途径来高水平打造承接载体。规划通过三个途径来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增强
34、产业承接能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力。v 1.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加强现有开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加强现有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平台。v 2.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趋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
35、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区,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v 3.通过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创通过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v目前目前中西部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还存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在着“重引轻选、重量轻质、无序竞争、营商环境重引轻选、重量轻质、无序竞争、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等问题。v总体思路:发挥总体思路:发挥中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有选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有选择地提升式承接新战略。择地提升式承接新战略。1.把承接产
36、业转移与实行差异化发展相结合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实行差异化发展相结合v 中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发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目前各省都提出要承接沿海地区挥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目前各省都提出要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但在具体实践中要进行分类选择。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但在具体实践中要进行分类选择。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实行有差别地吸纳或承接,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实行有差别地吸纳或承接,防止形成新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避免同质化竞争。虽然防止形成新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避免同质化竞争。虽然中中西部各省整体经济水平和结
37、构状况相近,但各自业已形西部各省整体经济水平和结构状况相近,但各自业已形成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因而,在产业承成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因而,在产业承接中要进一步增强各自的专业化特色。接中要进一步增强各自的专业化特色。2.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v 承接产业转移对承接产业转移对中中西部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西部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优势的发挥、自身产业系统的培育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优势的发挥、自身产业系统的培育以及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以及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紧密地结合在一
38、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地区的资金、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调整新思路和新机制,特别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调整新思路和新机制,特别是是通过产业承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促使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带动经济跨越发展,这是性互动,带动经济跨越发展,这是中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转移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3.把承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相结合把承接产
39、业转移与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相结合v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承接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承接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非资源依赖型产业、以及、以及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延伸配套加工的产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企业的迁,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企业的迁移也不是简单的异地复制,要鼓励迁移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更移也不是简单的异地复制,要鼓励迁移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更新、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尤其是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新、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尤其是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走节能减排的新路子。在产业布局改造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走节能减排的新路子
40、。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集聚发展,突出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带动区域成长上要坚持集聚发展,突出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带动区域成长的新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无条件的来者不拒,要坚决的新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无条件的来者不拒,要坚决拒绝承接那些产能落后、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拒绝承接那些产能落后、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能为转移项目能增加当地项目,不能为转移项目能增加当地GDP和财政收入,而忽略和财政收入,而忽略其可能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其可能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4.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相结合v 中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特别是目
41、前有大量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特别是目前有大量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乡。因此,加快东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乡。因此,加快东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地区梯度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劳动劳动法法,积极承接那些能够发挥西部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吸纳,积极承接那些能够发挥西部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自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自主创业,逐步实现主创业,逐步实现中中西部地区由输出劳务向输出产品的转化,西部地区由输出劳务向输出产品的转化,由由“移民就业移民就业”(把劳
42、动力转移到就业岗位多的地方)向(把劳动力转移到就业岗位多的地方)向“移移业就民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富余劳动力多的地方)转化,促进(把产业转移到富余劳动力多的地方)转化,促进区域和谐、协调发展。区域和谐、协调发展。5.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改善发展环境相结合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改善发展环境相结合v 建设更加完善通畅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和高效低廉的物流系统。据世据世行对中国行对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调查,货物进出海港的运输费用是投资个城市竞争力的调查,货物进出海港的运输费用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从内地到港口的运输成本如果太高,甚至抵消者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从内地到港口的运输成本如果太高,甚至抵消了
43、内地用工低廉的优势,就可能会使一些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了内地用工低廉的优势,就可能会使一些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宁可关闭或外迁低成本国家,也不会贸然向内陆转移。尽管宁可关闭或外迁低成本国家,也不会贸然向内陆转移。尽管中中西部区位西部区位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距离投资者的要求还有差距,如高速公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距离投资者的要求还有差距,如高速公路收费造成运费居高不下、铁路运能长期不足、机场航线少货运能力低。路收费造成运费居高不下、铁路运能长期不足、机场航线少货运能力低。v 努力改善以政府效率、服务意识和法制为重点的投资软环境。多为投资多为投资商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诸如
44、简便的审批程序和市场准入、减税和金商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诸如简便的审批程序和市场准入、减税和金融激励等,并按照规范、透明、公平的原则办事。融激励等,并按照规范、透明、公平的原则办事。v 着力提高围绕当地特色优势的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配套能力称为第三环境。产业配套能力称为第三环境。让投资者在当地就能采购到所需的原材料和外协件,得到所需要的研发让投资者在当地就能采购到所需的原材料和外协件,得到所需要的研发设计、会计咨询、物流配送等服务。设计、会计咨询、物流配送等服务。v 规划在投资、财税、土地、金融和开放方面提出了支持性规划在投资、财税、土地、金融和开放方面提出了支持性政策。政策。v 国务院有关部
45、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要根据和协调。要根据规划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和帮助地方解决规划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v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的政策措施 投资政策投
46、资政策v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指导安徽省编制示范区产业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指导安徽省编制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目录内的投资项目,享受国发展指导目录,对目录内的投资项目,享受国家鼓励类产业产品相关支持政策。对示范区内家鼓励类产业产品相关支持政策。对示范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国家在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国家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财税政策财税政策v规划期内,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示规划期内,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环
47、境建设。对皖江城范区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环境建设。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切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切实落实好新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落实好新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政策金融政策v 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等产业转移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产业转移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自主创新及其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示范区内符合条
48、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支持示范区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支持示范区在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在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支持示范区按照有关管理办法规定,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支持示范区按照有关管理办法规定,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担保风险基金。探索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展创业投资,建立担保风险基金。探索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积极探索开展跨境贸易险市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积极探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
49、结算试点。土地政策v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统筹协调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集中区的用地需求。加快土地利用统筹协调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集中区的用地需求。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产业集中区等各类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当地土地利总体规划修编,产业集中区等各类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国家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根据示范区用总体规划安排。国家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根据示范区建设情况,适当
50、增加安徽省用地指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建设情况,适当增加安徽省用地指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新增耕地市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新增耕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有偿调剂使用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有偿调剂使用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体规划,开展整村推进试合法权益。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体规划,开展整村推进试点。继续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点。继续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示范区内调剂使用。允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