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栏目索引课标版课标版 语文语文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栏目索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陈镒,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北方饥民多流移就食。镒道出大名见之,疏陈其状,诏免赋役。正统元年,镒言陕西用兵,民困供亿,乞悉停免。诏可。明年五月,以劳绩下敕奖励,命巡边。所至条奏军民便宜,多所废置。所部六府饥,请发仓振。帝从辅臣请,修荒政。镒请遍行于各边,由是塞上咸有储蓄。六年春,以镒久劳于外,命与王翱岁一更代。七年,翱调辽东,镒复出镇。岁满当代,以陕人乞留,诏仍旧任。时仓储充溢,有军卫者足支十年,无者直可支百年。镒以陈腐委
2、弃可惜,请每岁春夏时,给官军为月饷,不复折钞。从之。课前演练课前演练栏目索引九年春,进右都御史,镇守如故。秦中饥,乞蠲租十之四,其余米布兼收。时瓦剌也先渐强,遣人授罕东诸卫都督喃哥等为平章,又置甘肃行省名号。镒以闻,请严为之备。已,命与靖远伯王骥巡视甘肃、宁夏、延绥边务,听便宜处置。以灾沴频仍,条上抚安军民二十四事,多议行。镒尝恐襄、汉间流民啸聚为乱,请命河南、湖广、陕西三司官亲至其地抚恤之。得旨允行,而当事者不以为意。王文亦相继力言有司怠忽,恐遗祸。至成化时,乃有项忠之役,人益思镒言。景泰二年,陕西饥,军民万余人“愿得陈公活我”。监司以闻,帝复命之。镒至是凡三镇陕,先后十余年,陕人戴之若父母
3、。每还朝,必遮道拥车泣。再至,则欢迎数百里不绝。其得军民心,前后抚陕者莫及也。三年春,召还,与王文并掌都察院。文威严,诸御史畏之若神。镒性宽恕,少风裁,誉望损于在陕时。明年秋,以疾致仕。卒,谥僖敏。(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栏目索引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山东、浙江,皆有声声:声望B.北方饥民多流移就食就:趋向C.所部六府饥,请发仓振发:打开D.誉望损于在陕时损:损害栏目索引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镒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道出大名见之,疏陈其状言陕西用兵,民困供亿,乞悉停免以劳绩下敕奖励乞蠲租十之四,其余米布兼收以灾沴频仍,条上抚安军民二十四事力言
4、有司怠忽,恐遗祸A.B.C.D.栏目索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镒惜物善用,由于粮仓储备丰足,陈镒担心粮食陈腐丢弃了可惜,请求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节,将其供给官军作为额外的月饷。B.陈镒注意边防储备,在皇上听从辅臣建议实施救灾政策时,陈镒请求在各边塞也全部实施此政策,于是塞上都有了粮食储蓄。他在陕西任职多年,当地粮仓储备丰足。C.陈镒有深谋远虑,在镇守陕西期间,他曾上报朝廷要防备逐渐强盛的瓦剌也先,因担忧襄汉一带流亡百姓聚集作乱,他曾请求当地官吏安抚救助,但当事者对此毫不在意。D.陈镒深受陕西军民爱戴,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多年,陕地百姓爱戴他如同父
5、母。他每次回朝,百姓阻塞道路簇拥马车哭泣;下次到来,欢迎的百姓百里相连不断。栏目索引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年五月,以劳绩下敕奖励,命巡边。所至条奏军民便宜,多所废置。(2)陕西饥,军民万余人“愿得陈公活我”。监司以闻,帝复命之。1.答案D损:减少,降低。2.答案C是说陈镒因功劳政绩而受奖;非陈镒所为。3.答案C据原文“请命河南、湖广、陕西三司官亲至其地抚恤之。得旨允行,而当事者不以为意”可知,应为陈镒“请求朝廷诏令当地官吏安抚救助”。栏目索引4.答案(1)第二年五月,(皇上)因陈镒的功劳政绩而下令奖励,并命他巡视边境。(陈镒)所到之处逐条上奏便利军民的事情,(朝廷)多有
6、废弃或设置。(2)陕西遭受饥荒,军民一万多人请求“希望得到陈公而让我们活下来”。负责监察的官吏以此上报,皇上又任命他(赴陕西任职)。解析(1)明年:第二年。所至:所到之处,到的地方。便宜:便利。(2)活:使活,让活。以闻:以此上报,使上级知晓这事。命:任命。参考译文陈镒,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十年中进士。授官御史。迁任湖广副使,历任山东、浙江等地,都有声望。栏目索引英宗即位那年的三月,升任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北方饥饿的百姓大多流亡迁徙到有粮食的地方。陈镒取道大名看到这种情况,上书陈述其情状,诏令免除了灾民的赋税劳役。正统元年,陈镒进言陕西有战事,百姓被繁多的供给所困,请求全部停免。诏令同意。第
7、二年五月,(皇上)因陈镒的功劳政绩而下令奖励,并命他巡视边境。(陈镒)所到之处逐条上奏便利军民的事情,(朝廷)多有废弃或设置。所辖的六府遭受饥荒,陈镒请求朝廷开仓放粮赈济。皇上听从了辅臣的请求,实施救灾政策。陈镒请求在各边塞也全部实施救灾政策,于是边塞上都有了储备。正统六年春,因陈镒长时间在外操劳,诏命与王翱一年更换一次。正统七年,王翱调任辽东,陈镒又出任地方长官。一年满了应当代换时,因陕地百栏目索引姓请求让他留下,诏令仍任原职。当时粮仓储备丰足,有驻军的足够十年之用,没有驻军的足够百年之用。陈镒担心粮食陈腐丢弃了可惜,请求每年春夏时节,将其供给官军作为额外的月饷,也不折减他们的饷钱。朝廷听从
8、了他的建议。正统九年春,升为右都御史,镇守如同以往。秦中发生饥荒,陈镒请求朝廷免去灾民赋税的十分之四,其余部分米布都收。当时瓦剌也先逐渐强盛,派人授予罕东各卫的都督喃哥等为平章,又设置甘肃行省的名号。陈镒上报朝廷,请求严加防备。后来,诏命陈镒与靖远伯王骥巡视甘肃、宁夏、延绥的边防事务,听任他们根据情况自行处理事务。因灾害频繁,逐条上奏安抚军民的二十四件事,大多经商议后执行。栏目索引陈镒曾害怕襄、汉一带流亡的百姓聚集起来作乱,请求诏令河南、湖广、陕西的三司官亲自到该地安抚救助他们。得到圣旨允许执行,但当事人对此不在意。王文也相继极力指出主管官吏怠慢疏忽,恐怕会留下祸患。到成化年间,于是有项忠逐流
9、民之举,人们更加思念陈镒的话。景泰二年,陕西遭受饥荒,军民一万多人请求“希望得到陈公而让我们活下来”。负责监察的官吏以此上报,皇上又任命他(赴陕西任职)。陈镒到此时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多年,陕地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陈镒每次回朝廷,百姓必然阻塞道路簇拥马车而哭泣;下一次到来,欢迎的百姓数百里相连不断。他深得军民的欢心,前后在陕西任巡抚的人没有谁赶得上。景泰三年春,陈镒被召回,与王文共同掌管都察院。王文威严,众御史怕他如怕神灵。陈镒性格宽大仁恕,缺少风度与裁断的魄力,声誉威望比不上在陕西之时。第二年秋天,陈镒因病退休。去世后,谥号僖栏目索引典例1(2014浙江,1620,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0、,完成问题。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重难突破重难突破栏目索引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
11、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乡食,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栏目索引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12、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栏目索引(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其性所多也多:超过。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振发:显扬。C.宜其司当代文柄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征:验证。(
1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亦以卒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栏目索引(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
14、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栏目索引(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4分)考查内容文言实词、虚词,筛选文中信息,断句,翻译。解题关键积累,语感,筛选,概括。栏目索引解析(1)多:重视,推崇,喜欢。(2)A.而:连词,表顺承
15、/连词,表转折。B.者:代词,的人/助词,无义。C.于:介词,对于。D.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3)“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不正确,原文第一段第三句“里中无爱者”意为“乡里(已经)没有他喜欢的东西了”。(4)应结合上下文整体理解这几句话,“君”是对“欧阳行周”的尊称;“常公”指上文的“常衮”。注意常见的标志性词语,如“矣”常用于句末,“且”常用于下句开头。(5)若:你,你们。奈何:为什么。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性:生性,本性。诱进:引导人进取。推拔:推举选拔。于寒素中:介宾结构后置句,翻译时应调整到动词前。栏目索引答案(1)A(2)C(3)B(4)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
16、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5)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参考译文欧阳先生出生于闽地的乡间。还很小的时候,先生就不和别的小孩亲近游玩,行为举止大多独处。十岁左右时,乡里(已经)没有他喜欢的东西了。每每看见河边山旁有一小片值得欣赏的美景,内心独自喜欢,常手拿一卷书,栏目索引在其中流连忘返。到了风清月明之时,有时天黑了还在那里逗留,怅惘不能释怀,先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大概是其生性喜欢的原因。还没怎么识字,跟随别人而向人请教文句,忽然有一句话在内心与自己契合,于是长时
17、间自得不已,高声吟诵啸叫,不知如何停止。父母不了解他的志向,常常对乡人说:“这个男孩子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将来恐怕不会沦落为挨饿之人吧。不知道这是吉是凶呢?”乡邻中有阅历丰富而见闻广博的人,都来祝贺说:“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从此就天天读书,信服圣人的教导,敬仰和乐平易的教化,通晓君臣父子的节操、忠孝之道,在忠孝之间,唯恐自己做不到。拿起笔来写文章,其文章言辞秀美而多具才思,大多是别人没有说过的,先生却很轻易地表达出来,(他的名声)从此在乡栏目索引里之间传扬。建中、贞元年间,先生的文章兴起,于是大放异彩,福建乡里之人就不知道有别的文士了(先生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恰逢原来
18、的宰相常衮来担任福州观察使,他有写文章的大名,又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到任那天,将先生比喻为芝英。先生每有一篇新作,常公就多次欣赏推荐。游乐宴饮,一定招来先生同席。加之先生有谦逊的美德,行动举止从不逾礼,常公对先生的了解日渐加深,先生的美名渐渐传布到江淮一带,进而传到京城。当时的人认为常公能识别真正的人才。不久陆相贽主持贡举,搜罗天下的好文章,录取的士人之多,之前从来没有比得上的,因此先生名列榜中。经常和先生同道(为文)而水平相当的,有侍郎韩愈、校书郎李观,栏目索引等到先生与数百年间的杰出人才齐名,人们直到今天仍佩服他。先生的文章有新意
19、而没有蹈袭前人的地方,才思不曾困顿。精于说理,所以大多说得周到详尽;深于抒情,所以叙事反复申述:先生应当职掌当代文坛,来改变文风。(可惜)一命呜呼,难道上天要灭绝他吗!先生对于和我(李贻孙)的老交情来说,从外祖父家来说是一家(远亲)。所以他写的文章中称为“我的伯舅所写的”,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都可以在他的文集中得到验证。所以我小的时候,就在外家门内拜见先生。大和年间,我担任福建团练副使的时候,先生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到达福州,进献给我先生的旧文共十编,从头到尾共有诗若干首,哭泣跪拜请求我写序。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最终也没有写成。欧阳价也有一些文章(留下来),(可惜)他
20、又早早去世。大中六年,我又担任观察使,让人寻访欧阳先生的后裔,于是找到了他的孙子叫澥。不能让欧阳氏的文章失传了,我写了这篇序,也是用来实现他的后人的愿望吧。栏目索引典例2(2014广东,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问题。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
21、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栏目索引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敞以议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
22、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栏目索引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积苦眩瞀,屡予告。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潴:蓄积。傅致:罗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B.将论囚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栏目索引(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
23、恰当的一项是(3分)()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A.且则所B.以于因C.且则因D.以于所(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栏目索引(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他用途,刘敞经过
24、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a.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b.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栏目索引考查内容文言实词、虚词,断句,翻译,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解题关键掌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解析(1)论:定
25、罪并处决(囚犯)。(2)以:因为。于:助词,无义。因:趁机。(3)此句意为:尧把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受他的祭献,百姓爱戴他,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舜的孝顺和爱友的美德照亮了天地间。(4)“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没有依据;“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栏目索引服了皇帝”不正确,据第五段“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帝知其以义理讽也”可知,刘敞是用委婉的话规劝皇帝的。(5)a.径:(道路)直。易:(道路)平坦。何为:为什么。道:取道,经过。b.直:申冤。乃:才。者,也:判断句。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第二段集中叙述了刘敞“奉使契丹”经历的两件事,解答时,应针对设置的问题
26、,先概括原因,后具体分析。答案(1)B(2)B(3)C(4)D(5)a.(道路)很直并且平坦,不用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为什么要故意走这条路(引到这条路)?b.王甲知道刘敞能够为自己申冤,才敢说出真相(才敢告诉刘敞),杀人凶手栏目索引是富人陈氏。a.刘敞熟悉契丹的地形道路,指出契丹人故意绕远路的行为。b.刘敞知道契丹人所不认识的异兽“駮”,说出它的音声形状;并且能够引经据典加以说明。参考译文刘敞字原父。考中庆历年间的进士,廷试名列第一。编排官王尧臣,是刘敞的妻兄,为避亲戚关系的嫌疑,将刘敞列为第二名。(刘敞)任蔡州通判,当值集贤院,任尚书考功。刘敞奉命出使契丹,他一向熟知山河道路,契丹人带着他前
27、行,从古北口到柳河,走了近千里弯路,想要夸耀显示路途艰险遥远。刘敞质问翻译人员栏目索引说:“从松亭到柳河,道路很直而且平坦,没几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故意走这条路?”翻译人员面面相觑,又惊又愧地说:“的确如此,但是两国通商交好以来,设置的驿道就是这样的,不敢改变。”顺州山中有一种怪兽,形状像马,却能猎食虎豹,契丹人不能辨识,就向刘敞请教。刘敞说:“这种兽就是所说的駮。”刘敞给他们描述了这种兽的叫声和模样,并且背诵在山海经和管子中关于这种兽的记载,契丹人(听后)更加赞叹敬佩。出使归来后,刘敞请求担任扬州知州。扬州的雷塘,就是汉朝的雷陂,原来是民田。后来官府用来蓄水却没有用其他地方的田来补偿这些
28、田主,这些田主都失业了。然而塘堰已经决口破败不能再蓄水运输了,州里重新开垦为耕地。刘敞根据唐代旧的田契,悉数将栏目索引田地发还民户耕种。发运使为此争辩,刘敞最终还是把田地给予了百姓。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已经结案,刘敞发现并查清了王甲的冤情,但王甲畏惧官吏,不敢自白其冤。刘敞将此案委托户曹杜诱审理,杜诱不但不能为王甲平反,反而罗织更多王甲杀人的证据。将要定罪并处决囚犯,刘敞说:“这是冤案啊。”于是刘敞亲自审理此案,王甲知道刘敞能够为自己申冤了,才敢说出真相,原来杀人的人,是富人陈氏。民间口口相传,认为刘敞是青天大老爷。刘敞因为识论与众人不同,请求任永兴军知州,被授予翰林侍读学士。永兴军大姓范
29、伟以奸诈手段牟利,冒占同姓官户户籍五十年,挟制府县长官的把柄,屡次犯法。刘敞彻底审查此案,范伟认罪伏法。还没有等到范伟受刑,栏目索引刘敞被召回京,任三班院判官,范伟立即翻供,以至四五次之多,最后由御史台判决。刘敞侍奉英宗读书,常常引经据典,趁机委婉劝谏皇帝。当时两宫之间有小人进谗言,有的进谏者揭发皇帝的短处过于直率。刘敞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禅让给舜时,拱手说道:“舜非常低贱啊,尧把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受他的祭献,百姓爱戴他,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舜的孝顺和爱友的美德照亮了天地间。”皇帝挺直身体神色庄重,知道他是用道义委婉地劝谏自己。皇太后听说了,也非常高兴。刘敞因长期劳苦,头晕目眩,皇帝多次
30、准予休假。病情稍有好转,刘敞又请求到外地做官,皇帝任命他为汝州知州,不久改任集贤院学士,兼任南京御史台判官。熙宁元年,刘敞去世了,时年五十岁。栏目索引1.信息筛选题解题方法该类题型通常给出若干句子,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一组。做该类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用排除法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题干规定的中心最远的选项开始排除。必须注意答案的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都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联系上下文解读各句的含意,作者评论性的话、别人毁誉的话均可作为判断选项的依据。信息筛选题常用解题步骤:栏目索引运用排除法时,要注意对几个句子进行三个方面的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
31、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一般为传主)的言行;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题的解题方法(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阅读文章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栏目索引么事;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对记叙性文章,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章,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
32、章,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以便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栏目索引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要视具体的文章而定。(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作者、文章出处、文后的注释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准确、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旨。(4)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的三个原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传主或作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其时代局限性。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看传主对人民的态度;看传主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