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悟成长岁月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悟成长岁月朱光潜的这本书写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乱世中,朱先生以一种朋友而非长辈的口吻告诉年轻人他的看法,小到格物致知,大到修身齐家。徜徉在这本薄薄的册子中,我屡屡被先生的话所折服。先生在谈到为什么要读书时提到,“如果你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丰满的,他对事物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总能超脱世俗眼光,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守,而这份坚守能帮助他在充斥着各种价值观的现实里把握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有太多的选择。人为何会被那些选择所累?其实都是因为这些选择背后的诱惑
2、在扰乱你的心。先生的这一席话放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当你觉得自己心累的时候,说明你该去和“书”这个老朋友叙叙旧了;而当你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你此时的生活状态还挺舒心呢?先生在谈到读书的方法时说:“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要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每个人对读书解惑的体会都有所不同。其实,喜爱一本书,进而深入地阅读,也许是因为其中作者的某一个观点让你引发共同的联想,这个时候你忍不住会将它记下来。在之后很长很长的日子里,在某一个情境下,你甚至会不由自主想起它来。此时的
3、你,经历的是记忆和现实的碰触,带来的是对周遭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恩,还有来自心灵的触动。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有种欣喜,不由地小小感慨:这就是成长。不计过往,却还记得来时的路,就这样把自己行走的轨迹串起了。在读书时,有时候我会被书中的一个特别的部分所吸引而产生诸多的联想和想象,如此也算是享受了一把读书的乐趣,后果是看书的速度大受影响,不过内心早已满足。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大抵这也算是一种读书的态度吧。 在谈到人生时,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面对烦恼,他说,“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以先生的观点看来,烦恼丝毫没有被你“厚待”的理由
4、,不是吗?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人,或者说认理儿的人,凡事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说服自己。爱思考有时候也是一种“病”。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儿早就是过去式,过多的分析、思考发生的缘由有时候并不能真正起到预防作用,反而让人徒增烦恼!如若你从先生的观点看“烦恼”,那么你就能轻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的烦恼都是纸老虎! 在面对人生时,他说,“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旁观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不由地停了下来,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啊!在面对生活时,又有多少人能分得清本我和物我,把握好其中的度呢?
5、这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许都太过自我,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放下自我,更多的体谅和宽容,那么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会更美好一些!还记得刚从大学校园里出来时,和所有年轻的小伙伴一样,总是那么得富有朝气,追随一颗富有理想的心在外奔走,直到现在,带着个人的信仰和坚持让年轻的自己没有因为成长道路上的波折而失去内心的追随。而今,让我感受最深的,除了认真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经手的事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外,还有就是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低自我,辅佐、帮助他人成功就是自己最大的收获。学会出戏能让我们在人生里迈过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稳健。学会出戏是一种成熟的表
6、现,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 在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时,朱老先生用“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见解”。这句话与国语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如同一辆大列车,在前进的路上你会碰见各种与你有着不同性格、社会经历的人。你不该,也没有必要去要求别人和你一样。首先,这是一种尊重;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空间,一个不被别人干扰的地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会因为别人和自己想法、作为不一致而感到不满,这其实还是自己的修为不够吧。 在书中,朱老先生更多地提到了年轻人的责任感,作为子女的责任,作为国民的责任,作为人的责任。这一
7、点,苹果总裁乔布斯倒是同朱老先生不谋而合。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乔布斯这样告诫年轻人:“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做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一个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他的人生会是自觉的,饱满的,他能够在每一天里感觉到活着的意义。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曾问过自己,生命一旦消逝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就跟自己没有关联了呢?长大之后的我逐渐明白,人活着就是选择一种活法而已,包括在哪里生活,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哪些事情,快乐或者悲伤如此而已。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班级毕业出来同学,若干年之后,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因为每个人选择的活法不一样。但责任却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它就是你所选择的活着的意义。它的存在让你懂得了什么叫有所放弃。因为这份意义,你扛住了所有的艰辛,抵挡了外来的诱惑;因为这份意义,你能感受到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和幸福的。相反的,如果缺失了这份意义,你会感受到人生的迷茫,即便是衣食无缺,你也会在内心的空虚中煎熬。这也许就是现代人的心病吧。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