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一、基础夯实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
2、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二、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
3、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三、细节探究1. “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明确: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4、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 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
5、倡格物致知精神。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4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传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5解析本文的论证方法。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
6、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四、课堂小结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