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咽的解剖与生理,熊 浩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始建于1835年,是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是我国西医学教育之发源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国西医学史上的多项第一 1844年 乙醚麻醉术 1847年 膀胱取石术 1868年 病理解剖术 1878年 剖腹手术(卵巢囊肿) 1879年 招收女生 1892年 剖腹产手术 1901年 X光机,学科介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是我省最早成立的耳鼻喉科,为我省耳鼻咽喉科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耳鼻喉科人才。 先后有闵华庆调入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参与组建头颈科并任
2、主任,余达德调入中山一院并任主任,谭新民调入中山三院任主任。,学科介绍,我科现有病床60张。每年接诊病人逾10万人次/年,住院逾3000人次/年,业务收入逾8000万。是省内诊治疑难疾病最多的耳鼻咽喉科学中心之一。 2007年评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 2009年,成立中山大学听力与言语研究所,耳专科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科。,鼻的解剖与生理,教学要求,目的要求 了解:外鼻皮肤及神经分布。鼻内孔,后鼻孔,鼻粘膜,鼻腔神经分布及血管。鼻窦神经及血管分布。鼻和鼻窦的生理。 熟悉:外鼻支架的构造,固有鼻腔四壁的构造,鼻窦所在部位,四邻关系。 掌握:外鼻血管分布,各鼻窦的开口部位。,鼻
3、部的解剖及生理,鼻部解剖: 外鼻 鼻腔 鼻窦 鼻的生理 呼吸、嗅觉、 反射、其他,外鼻的结构,外鼻,外鼻的标志 鼻根 鼻梁 鼻尖 鼻翼 鼻底:鼻小柱、前鼻孔 鼻唇沟,外鼻,外鼻的支架,外鼻,外鼻支架 鼻外侧软骨 大翼软骨 鼻中隔软骨,鼻骨骨折,外鼻,外鼻皮肤特点 鼻尖、鼻翼、鼻前庭处的皮肤 厚 连接紧密 较多汗腺、皮脂腺 病理特点,动脉主要来自面动脉 静脉汇入面静脉、眼静脉,静脉特点: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危险三角!),外鼻,神经 运动神经:面神经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的分支 淋巴回流 汇入下颌下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鼻腔,鼻腔分鼻前庭与固有鼻腔 鼻前庭 皮肤长有鼻毛, 有皮脂腺
4、和汗腺,易发生疖肿,鼻腔,固有鼻腔 两孔四壁,冠状切面呈三角形,鼻腔,固有鼻腔,顶 壁 主要结构有额骨鼻部、筛板,蝶骨体。注意:筛板容易因外伤、手术损伤出现脑脊液鼻漏。,底 壁 主要结构:上颌骨腭突,腭骨水平板,内侧壁,外侧壁,鼻腔,下鼻甲与下鼻道 1鼻泪管开口 2上颌窦穿刺位点 3下鼻甲后端接近 咽鼓管咽口,鼻腔,中鼻甲与中鼻道 鼻内镜手术的标志 窦口鼻道复合体 蝶腭孔,鼻腔,上鼻甲与上鼻道 蝶筛隐窝,鼻腔,鼻腔血管神经进出的通道 蝶腭孔 筛前孔与筛后孔,鼻腔,鼻腔血管 动脉 颈内动脉眼动脉筛前、筛后动脉 颈外动脉上颌动脉蝶腭动脉、眶下动脉、腭大动脉,鼻腔,静脉回流 汇入颈内、外静脉 吴氏鼻
5、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 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克氏静脉丛。,Littles area and Kiesselbachs plexus,鼻腔,鼻腔神经 嗅神经 感觉神经 自主神经,鼻窦,共有4对: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鼻窦的解剖,鼻窦,上颌窦:1489年由达芬奇首次描述,鼻窦,筛窦,鼻窦,蝶窦,鼻窦,额窦,冠状位观察,矢状位观察,轴位观察,鼻窦的开口,鼻的生理功能,通气:加温、加湿、过滤 嗅觉 反射 共鸣,鼻的生理功能,通气 鼻阻力 鼻气流 鼻甲周期,鼻窦的生理作用,(一)共鸣学说 1917年Howell指出毛利人鼻窦发育
6、不良,因此发音低沉,1955年Wegner补充道,吼猴鼻窦巨大,故声音宏亮。但是Proetz(1953) 怀疑这一学说,理由是狮子等动物发音响亮,但鼻窦很小,长颈鹿和兔的鼻窦很大,但声音弱小,刺耳而无共鸣。 (二)增加嗅区 事实上人类鼻窦被覆的是菲薄的非嗅上皮,无嗅神经末梢,因此,不可能有嗅觉功能。 (三)分泌粘液、湿润鼻腔 根据组织学观察,鼻腔有100000个粘膜下腺体,而鼻窦仅有50一100个腺体(Mygind等,1987)。 (四)对吸入空气的湿润和温暖作用 经空气压力研究证实,每次鼻呼吸时鼻窦的气体交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鼻窦的空气交换仅仅是为了保持鼻窦自身的健康,而无调节吸入空气
7、的温度和湿度的作用。,鼻窦的生理作用,(五)减轻头部重量 如果鼻窦充满海绵状骨,头的重量仅增加1%, (六)绝热作用 北极熊有鼻窦,而生长在温暖地带的棕熊无鼻窦。但是,爱斯基摩人多无额窦,而非洲黑人的额窦却很大,这一事实不支持鼻窦的绝热学说。 (七)吸收压力,避免震荡 Negus将公牛或山羊的鼻窦看作是压力分配器,这些动物可以用角承受重量,忍受外力冲击,而自身却无损伤。但是,有些动物的鼻窦非常小,却无不利之处,而且,鼻窦形态的种族差异也不支持这一学说。 (八)面部生长建筑的需要 1922年Proetz最早提出这一学说。1983年Takahashi指出,在哺乳动物经灵长动物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鼻
8、窦的原始作用是辅助嗅觉,但是受到颌、面回缩和大脑增大的影响,而无任何生理功能。,咽部的解剖与生理,教学要求,目的要求 了解:咽的生理。 熟悉:咽壁的构造。咽的淋巴组织。 掌握:咽的解剖划分。,咽部的解剖与生理,咽部的解剖 咽的分部 咽壁的构造 咽的生理 呼吸、吞咽、言语、防御保护、中耳调压,咽部的解剖与生理,咽的应用解剖学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段的共同通道。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长约12cm。 上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 前面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后壁与椎前筋膜相邻,两侧与颈部大血管和神经毗邻。 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喉咽3部分。,鼻咽,鼻咽 界限 颅底与软腭游离缘之间 顶后壁,前
9、方,两侧,下方 腺样体 咽鼓管咽口 咽隐窝鼻咽癌好发部位,正常鼻咽,鼻咽囊肿,儿童鼻咽,口咽,口咽 界限:介于软腭和会厌上缘之间,通常所谓的咽部即指此区。 结构 舌腭弓 咽腭弓 扁桃体 咽侧索 悬雍垂 软腭 咽峡: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环行狭窄部分。,喉咽,喉咽 位于会厌上缘与环状 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 下连接食管,前与喉腔相通。 结构 喉口 梨状窝 环后隙,咽壁,咽壁的分层 1、粘膜层 2、纤维层,介于粘膜和肌层之间。 3、肌层 4、外膜层,又称筋膜层,覆盖于咽缩肌外。,咽壁,肌层 咽缩肌组: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包绕咽侧壁及后壁。 吞咽时,
10、各咽缩肌由上而下依次进行收缩,将食物压入食管。 咽提肌组:茎突咽肌、咽腭肌及咽鼓管咽肌。 收缩时可使咽、喉上提,咽部松弛,封闭喉口,开放梨状窝,协助完成吞咽动作。 腭帆肌组: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腭咽肌和悬雍垂肌。 上提软腭、控制鼻咽峡启闭,分隔鼻咽与口咽的同时,也有使咽鼓管咽口开放的作用。,咽壁,筋膜间隙,筋膜间隙 是咽筋膜与邻近的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间隙,较重要的有咽后隙、咽旁隙。 有利于咽腔在吞咽时的运动,协调头颈部的自由活动。,咽旁间隙,咽旁隙(parapharyngeal space) 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间隙仅隔一层筋膜,上至颅底,下达舌骨,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
11、肌与扁桃体相邻;外侧为下颌骨升支和腮腺的深面及翼内肌;后界为椎前筋膜。 以茎突及其附着肌为界将其分为前隙和后隙。 前间隙有颈外动脉及静脉丛通过,内侧与扁桃体毗邻,外侧与翼外肌紧密相连。 后间隙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交感神经干等通过,另有颈深淋巴结上群,咽部感染可蔓延此间隙。,咽淋巴环,咽淋巴组织 咽淋巴内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 咽淋巴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腺样体,腺样体 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交界 处,表面不平,有纵形沟 隙,出生后即存在,6-7岁
12、 最显著,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腭扁桃体,腭扁桃体 习称扁桃体,咽淋巴组织中最大的,6-7岁时淋巴组织增生明显,可呈生理性肥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恶性淋巴瘤,慢性扁桃体炎,扁周脓肿,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血供,有五条,均来自颈外动脉。 1、腭降动脉:上颌动脉的分支(上极) 2、腭升动脉:来自面动脉 3、面动脉扁桃体支(体) 4、咽升动脉扁桃体支 5、舌背动脉:来自舌动脉(下极),咽部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咽的生理学,咽的生理学 呼吸功能: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及清洁作用。 言语形成:发音时,口腔和咽腔可改变形状,产生共鸣,并由软腭、口、舌、唇、齿等的协同作用,构成语言。 吞咽功能 防御保护功能:通过咽反射来完成,封闭鼻咽和喉咽,避免食物吸入气管或反流鼻腔,有利于异物及有害物质的排出。 调节中耳气压功能:咽鼓管咽口的开放可以调节中耳内与外界的气压平衡。 扁桃体免疫功能,思考题,1.蝶窦各壁的毗邻关系。 2.何谓“窦口鼻道复合体”? 3.何谓“危险三角区”?(外鼻的静脉回流特点) 4.什么是“生理性鼻甲周期”? 5.鼻窦分几组?写出各组的名称及其开口位置。 6.咽淋巴环内环包括哪些淋巴组织? 7.咽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8.试述扁桃体的血液供应。,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