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园课程试题课程代码:0039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属于幼儿园课程主要特点的是( A )A.游戏性B.非义务性C.基础性D.适宜发展性2.在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中,感官训练最为重要的是( C )A.视觉训练B.听觉训练C.触觉训练D.嗅觉训练3.强调个体的兴趣和需要,注重让儿童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也是( D )A.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B.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C.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D.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4.课程评价本质上应该是( B )A.对人不对事的评价B.对事不
2、对人的评价C.既对人也对事的评价D.既不对人也不对事的评价5.五指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是( B )A.蒙台梭利B.陈鹤琴C.陶行知D.皮亚杰6.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 D )A.教师指导B.家长参与C.社区支持D.对儿童的正确理解7.对待各种课程模式的正确态度是( A )A.博采众长B.全盘照搬C.全盘抛弃D.选择一种最好的课程模式为我所用8.项目活动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主题,也可以是论题。下列属于论题的是( C )A.交通工具B.医院C.营养D.端午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9.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课程形态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
3、程。10.一般认为,(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11.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有准确性、有用性、(合法性)和可行性。12.幼儿园课程设计中的关键是(“教或学什么”)的问题。1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两种组织方法是论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14.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15.HIGH/SCOPE学前教育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以(主动学习)为核心,围绕发展所必需的一系列“关键经验”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从而支持儿童的学习。16.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工作)的方式。17.选择作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是(少而精
4、)。18.凯米课程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即日常生活、传统活动和来自(皮亚杰)理论启示的活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9.幼儿园课程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的各种“课”的集合。( )20.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课程组织的原则而非目的。( )21.支架式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22.课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 )23.过程模式应成为课程设计的基本趋势。( )24.在瑞吉欧课程中,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通常毫无计划。( )25.就目前情况来看,加强主题单元之间联系的出路似乎不是在主题内容本身,而是在幼儿前后学习经验和能力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上。( )26.幼儿园
5、的活动区中应投放高档化、逼真化、成品化的材料。(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27.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28.项目活动:所谓项目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主题或题目)或认识中的问题(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29.主题网:主题网或概念网,简单地说,就是将通过“脑力激荡”而调动出来的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经验或概念,经过归纳整理,建立起某种关系
6、和联系,并以“网状”的形式将这种关系和联系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30.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属性。答:(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32.对幼儿的认知学习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具有哪些特点?答:就幼儿的认知学习来说,有价值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1)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2)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3)能够让幼儿“研究”,并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
7、的研究方法。(4)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含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33.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应注意:(1)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2)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活动。(3)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并让幼儿了解,以利于形成时间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但执行时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不要定得太死,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4)每一环节(尤其是自由活动)结束前要有明确的信号提示,让幼儿做好转换活动的准备。(5)一旦多数幼儿完成转换环节,就立即转入下一个活动,即使还有少数幼儿未到,以免养成拖拉的习惯。34.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的具体角色是什么?答:(1
8、)环境的提供者(2)示范者(3)观察者(4)支持者和资源者35.确定班级中各个区域的空间位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一、教师首先要依据各个活动区的特殊需要在现行的活动室空间内寻找最佳位置。1、美工区经常需要用水,最好离水源近些。2、科学区、生物区需要自然光线,而且要便于将活动延伸到户外场地,因此,最好选向阳的一面,并能方便地通往阳台、院子等处。3、积木区、娃娃家活动量大,最好有-块比较宽敞的地方。二、也许每个活动区都有12个比较理想的地点,但教师在做最后决定时,还要做整体考虑:1、动静尽量分开避免相互千干扰。2、区域之间有适当的“封闭性”,避免因“界限”不明确而产生消极影响(如幼儿无目的地“
9、乱窜”分散注意力等)。3、活动室内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无阻,以避免儿童在入厕、变换区域、取水时产生拥挤、碰撞等情况。为此,活动室中央和各个门口(盥洗室、大门、阳台门等)最好不要设活动区。4、最好留有一块供集体活动用的场所。当然这个场所不一定非要单独开辟,如果有的活动区能够容纳下全班儿童则完全可以代替之。5、避免出现“死角”一教师的视线不能随时看到的地方。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36.单元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是什么?答:幼儿园或教师在选择单元“主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具体的问题,并尝试着回答:(1)这个主题幼儿会喜欢吗?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吗?(2)它蕴涵着什
10、么样的教育价值?它可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3)它能够涵盖哪些教育内容?可能引起哪些方面的学习?可以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学习经验?(4)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容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5)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无有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幼儿园课程设计是否只能以目标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唯一起点?请说明理由。答: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过程可以简化为一个基本公式:目标+兴趣+内容+目标在这个公式中,目标虽然写在最前面,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教育活动设计的惟一起点。任何情况下设计课程都必须从具体的目标出发
11、是目标模式的特征。当我们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模式来设计课程时,作为出发点的可以是上述公式中箭头左边的各个因素。一、从目标出发1、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设计过程。考虑到幼儿的基本发展任务,在每一个教育阶段(如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可能都有比较具体的教育目标。2、这种目标可以是对全班的,也可以是对某一组或某个幼儿的。但比较多的情况下,从目标出发设计活动主要是对全班的。二、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1、在富有弹性的课程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常常是一个新的课程活动的起点。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能敏感地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并与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加以对照,以最终决定取舍。2、从幼儿的兴趣
12、和需要出发设计的活动往往是针对某个群体的,也可以针对全班和个别儿三、从现有的材料、内容、问题出发一年的季节和节日,必要的学习内容,传统的优秀教材,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等也可以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然后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教育的目标,发掘内容中所蕴涵的教育与发展价值。四、从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出发教师从这些他人设计好或自己以往积累下来的活动案例出发组织教育过程的时候,应该思考几个问题:1、这个活动与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相符合吗?2、这个活动的目标与本班的阶段性目标关系密切吗?3、这个活动与本班以前进行过的活动之间有关联吗?有什么样的关联?4、这个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容易获得吗?如果这几方面的答复基本是
13、令人满意的,那么,需要进-步考虑的是这个活动有没有做一些修改的必要,然后再考虑如何实际进行活动。总之,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是有较大的灵活性、变通性的,但是可以灵活和变通的,只是设计的程序,而不是课程的要素。从上面以不同要素为出发点而设计课程活动昀图解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以哪个要素为出发点,其他要素的作用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充分考虑各个活动要素,最终都可以“殊途同归”,设计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来。38.项目活动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教师应关注的问题和幼儿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答:在某种意义上,项目可被形容为一个具有一段开头、中央以及结尾的好故事,每一部分都有它令人难忘的地方。项目的发
14、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教师对于孩子的学习都有其特别关心之处;一、阶段一1、此阶段教师应关注三方面的问题:(1)一是孩子已有的相关经验是什么,孩子已知的是什么。(2)二是孩子的疑问是什么,误解是什么,他们的问题在哪里。(3)三是如何让家长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2、对幼儿来说,主要的任务是:充分地回忆、表达、分享其与主题相关的已有经验,并逐渐意识到自已经验中的问题。二、阶段二当儿童表达和分享了过去的有关经验,表明了其当前认识的“底线”,发现了共同关心的内容,而且明确了希望探讨的问题时,即可进入项目活动的第二阶段。1、本阶段教师主要要关注的问题:(1)一是应该提供给儿童哪些第一手经验,如何
15、提供。(2)二是儿童能够获得什么经验?这些经验能达到哪些课程目标。(3)三是如何使活动多样化,以适应每个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兴趣。2、对幼儿来说,主要是获得并理解新的经验,同时整理和提升原有经验。三、阶段三项目活动最后阶段的一大特色,以某种形式与他人如园长其他班级的幼儿和教师、家长等分享经验和成果。1、在本阶段,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有两个:(1)一是哪些活动能使幼儿获得的新知识“个人化”。(2)二是最适合此项目的高潮活动是什么。2、对幼儿来说,评估、反思与分享自已及他人的学习经验是最有价值的内容。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8分)39.案例:一些幼儿园在学期末,通常会从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数名幼儿,让其背诵
16、儿歌、独立唱歌和做算术题等,以此作为评价本学期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依据。请从幼儿园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角度,谈谈上述做法的不当之处。答:涉及到幼儿的学习情况与发展水平的课程评价,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为的倾向。(2)应承认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好以幼儿自己的早期表现与现在的情况作比较,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不要轻率地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3)评价应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使幼儿感到舒适自然,没有压力。(4)注意多渠道、多方面地搜集资料,包括对幼儿连续的
17、定期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幼儿的学习作品等,客观地加以整理和分析。(5)除用作课程设计和课程改进之外,要慎用评价结果。与家长沟通情况时,要考虑怎样才能有利于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特别注意不要伤害家长的教育热情和对孩子的信心。八、活动设计题(本大题8分)40.根据学科活动设计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设计一节集体教学活动。要求:(1)简要说明学科活动设计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2)集体教学活动内容自定;(3)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应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幼儿已有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活动过程等。答:今天的学科活动已不同于过去的学科活动,它已开始融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但还有一些问
18、题需要特别注意。一、学科教育目标的“一般发展”性1、在本节一开始我们已经强调指出,幼儿园的学科活动要服从并服务于幼儿的“一般”发展,即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不以掌握学科知识和专门的技能为主要目的。2、学科教育也要注重基本素质的提高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学科教育改革(包括中小学学科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学科教育的学术性,也不是否认学科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价值,而是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强调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价值的东西。二、学科教育目标的综合性1、教育目标的综合化是与目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整体教育、课程整合的思想是相适应的。2、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不仅应体现在各领域目标这一层
19、次,它还应体现在教师设计的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因而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到一个教学过程对幼儿可能产生的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三、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1、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传统的学科教育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预先规定性和计划性,因而容易忽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2、怎样使教育目标和内容既符合幼儿的需求,又不会造成课程失控、难以达到预定的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这是学科教育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四、画龙“点睛”式的作业教学我们知道,按知识之内在逻辑联系而组织起来的学科课程,其最大优势是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并促进其思维逻辑性的发展。一些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20、也表明,以一定的结构原则组织起来的知识系统化教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益,改善儿童的智力活动方式。五、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结果的经验化1、重视学前知识系统化的作业教学相对也更重视教师及语言交往的作用。但这并不等于说,作业教学就是概念的直接讲解和知识的直接传递,就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教师提问,幼儿答”,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2、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特点,使他们很难脱离具体的操作材料和直接的感性经验来理解事物。所以,即使是设计学科教学活动,也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学习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宜活动化,以发现学习为主。同时,承认并尊重经验性的,即以表象形式存在的学习结果,不强求能“说出来六、教学
21、计划的弹性化和教学过程的灵活性1、学科教学一般计划性较强。无论计划得多么周密,但学习的主体一幼儿是活的,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不一定都能被我们预先准确地把握住,我们能把握的只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计划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学科教学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2、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学科活动虽是预成式的课程模式,但预成的式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可改变。教学过程不是计划或教案的一成不变的再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计划。但同时要明确,对教学计划或教案的修改、调整必须是有根有据、心中有数的,而不能随意而为。调整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迎合孩子即时而易变的兴趣,浮浅地取悦于他们,而是为了形成更加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