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的回响 劳动的赞歌教学导入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的硕果。硕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劳动是最美的,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劳动是最美的,这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这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今天,让我
2、们走进劳作之歌,亲历劳作的情景。今天,让我们走进劳作之歌,亲历劳作的情景。品读诗意,认识古代劳动者不畏艰难、乐观积极的劳动精神。涵咏咀嚼,体味诗歌以自然质朴的口语所表现出的生活情趣。反复吟诵,感受诗歌叠章复沓的结构形式表现出的声情之美。学习目标123走进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西汉时期被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象、地貌
3、、动物、植物等方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走进诗经诗经的三种诗歌形式:风、雅、颂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宫廷乐歌,多为朝廷贵族及公卿大夫所作,分为大雅、小雅。颂:是祭祀和颂圣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走进诗经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比、兴赋: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叙述和描写就是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叙述和描写就是“赋赋”。比:比:“以彼物比此物以彼物比此物”,类比、比喻。,类比、比喻。兴:兴:“先言它物以引起
4、所咏之词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邶风 击鼓击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得我所。魏风魏风 硕鼠硕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周南 关雎关雎吟诵朗读感知文本芣苢即车前草芣苢即车前草 采集芣苢,传说是古老
5、的习俗。采集芣苢,传说是古老的习俗。毛传毛传说说“芣苢,车前,芣苢,车前,宜怀妊宜怀妊焉焉。”毛诗序毛诗序解释解释芣苢芣苢题旨题旨说说“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因为。因为相相传食芣苢能受胎生子,且可治难产,传食芣苢能受胎生子,且可治难产,故周南女子会基于繁衍种族的观念而故周南女子会基于繁衍种族的观念而采集采集,芣苢芣苢就是采集劳动时所唱就是采集劳动时所唱的欢乐歌谣。的欢乐歌谣。韩诗韩诗及汉以来论诗及汉以来论诗者大都以芣苢宜子来解说诗意,朱熹者大都以芣苢宜子来解说诗意,朱熹诗集传诗集传说:说:“化行俗美,宗室和化行俗美,宗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
6、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其事以相乐也。”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吟诵朗读思考一思考思考1: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有何区别?其顺序能够更换吗?结合诗歌分析原因。有有:采取,指已采起来:采取,指已采起来掇掇:拾取:拾取采采:采摘:采摘襭襭(xixi):翻转衣):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袺袺:提起衣襟兜东西:提起衣襟兜东西捋捋(lulu):顺着):顺着枝条把车前子抹下。枝条把车前子抹下。思考一字字甲骨文甲骨文 小篆小篆含义含义展
7、现的劳动场景展现的劳动场景采采采摘有有采取,指已采起来采取,指已采起来掇掇拾取拾取捋捋顺着枝条把车前子顺着枝条把车前子抹下。抹下。袺袺提起衣襟兜东西提起衣襟兜东西襭襭翻转衣襟插于腰带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以兜东西。采摘芣苢采摘芣苢越采越快越采越快越采越多越采越多收获满满收获满满(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劳动欢乐)(劳动欢乐)明确:明确:不能。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不能。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掐”到到“捋捋”再到再到“兜兜”的过程,生动地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表明她们
8、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愈来愈高涨。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思考一思考二思考思考2 2:这首诗歌描写了几个画面?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劳动画面?:这首诗歌描写了几个画面?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劳动画面?采摘前的喜悦图采摘时的竞技图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采而有之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高昂;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慢慢摘取的动作就
9、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的协作,从“拾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捋”。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热烈、紧张、繁复,充满欢欣的劳动图景。乐乐主旨概括 芣苢表现的是周代一群妇女一边唱着描述自己劳动过程的歌谣,一边采摘车前草的情景,她们的劳作虽然艰辛,但却
10、有一种出自天性、热情开朗的欢乐,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乐观情绪和苦乐相随的精神状态。走近杨万里 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南宋大臣,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南宋四大家宋四大家”(又作(又作“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亲书“诚斋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绍兴二
11、十四年(11541154年),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开禧二年(,开禧二年(12061206年),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
12、、抒发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诗歌背景淳熙六年(淳熙六年(11791179)春,杨万里常)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作该诗。水稻种植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步: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步:育苗,抛秧,插秧,施肥、杀虫,排水(补水)育苗,抛秧,插秧,施肥、杀虫,排水(补水)育苗:在苗圃、温床、温室或直接在水田里培育幼
13、苗,以备移植。水稻种植施肥、杀虫:水稻长成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和杀虫,否则可能减产甚至绝收。插秧插秧排水(补水):水稻前期排水(补水):水稻前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农民需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农民需要根据天气状况和田里的水量要根据天气状况和田里的水量进行排水或者补水。进行排水或者补水。水稻种植抛秧:水稻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插秧: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吟诵朗读感知文本吟诵朗读插秧歌插秧歌田夫田夫/抛秧抛秧/田妇田妇/接,小儿接,小儿/拔秧拔秧/大儿大儿/插。插。du mu ji笠是笠是兜鍪兜鍪/蓑是蓑是/甲,雨从
14、头上甲,雨从头上/湿到湿到胛胛。zho sh唤渠唤渠/朝朝餐餐/歇半歇半霎霎,低头,低头/折腰折腰/只不答。只不答。sh ch秧根秧根/未牢未牢/莳莳/未匝,照管未匝,照管/鹅儿鹅儿/与与/雏雏鸭。鸭。文本研读以诗译诗。模仿第一节翻译全诗(要忠于原文要求大体押韵请注意形式美以诗译诗。模仿第一节翻译全诗(要忠于原文要求大体押韵请注意形式美 插秧歌(民歌式)插秧歌(民歌式)田夫直把秧苗抛,田妇接住赶紧插。田夫直把秧苗抛,田妇接住赶紧插。小儿却把秧苗拔,大儿弯腰插苗忙,小儿却把秧苗拔,大儿弯腰插苗忙,草笠仿佛是头盔,蓑衣犹如穿铠甲。草笠仿佛是头盔,蓑衣犹如穿铠甲。濛濛细雨淅沥沥,家人从头湿到胛。濛濛
15、细雨淅沥沥,家人从头湿到胛。趁空赶紧吃早饭,顺便还能歇半霎。趁空赶紧吃早饭,顺便还能歇半霎。农夫忙着手里活,低头弯腰不说话。农夫忙着手里活,低头弯腰不说话。秧苗根虚难成活,栽种不完饭难下。秧苗根虚难成活,栽种不完饭难下。你别在这喊叫啦,快去照看鹅和鸭!你别在这喊叫啦,快去照看鹅和鸭!田夫田夫抛抛秧田妇秧田妇接接,小儿小儿拔拔秧大儿秧大儿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雨从头上湿到胛。唤唤渠朝餐歇半霎,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低头折腰只不答。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照管鹅儿与雏鸭。动作画面:插秧繁忙紧张修辞氛围:冒雨插秧细节精神:专注劳作语言语言心
16、理:心理:抢抓农时,唤食不歇,珍惜劳动成果的心理。文本研读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思考一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思考二思考2: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有人认为“游离诗外”了,你怎么看?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
17、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所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从插秧歌中你体会到了劳动什么特点?是和芣苢一样轻松快乐吗?(用一个词概括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考三1.1.繁忙。繁忙。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家人抛、接、拔、插,都在劳动。儿插,一家人抛、接、拔、插,都在劳动。2.2.紧张。紧张。“笠是兜鍪蓑是甲笠是兜鍪蓑是甲”,运用比喻,运用比喻,把农夫比作战士,把雨中插秧比作一场战斗,把农夫比作战士,把雨中插秧比作一场战斗,与老天抢界间。与老天抢界间
18、。“雨从头上湿到胛雨从头上湿到胛”,可见雨,可见雨中插秧也非常辛苦。中插秧也非常辛苦。3.3.辛苦。辛苦。“唤渠朝餐歇半霎唤渠朝餐歇半霎”,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吃饭,而且是而且是“朝餐朝餐”,想见为了抢时间,一大早就,想见为了抢时间,一大早就起来干活,一直没吃饭,劳动了老半天了,仍起来干活,一直没吃饭,劳动了老半天了,仍不肯歇,一小会儿也不肯歇。不肯歇,一小会儿也不肯歇。4.4.担心。担心。一方面担心来不及插完一方面担心来不及插完秧,一方面又担心鹅儿与雏鸭来秧,一方面又担心鹅儿与雏鸭来糟蹋秧田,更添忙碌。糟蹋秧田,更添忙碌。6.6.和谐。和谐。一家人齐心协力劳作,一家人齐心协力劳作,很有秩序,很
19、和谐。很有秩序,很和谐。忙概括主旨 插秧歌是杨万里写给农民的颂歌:歌颂他们辛劳中的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赞颂他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春种,秋收,这是劳动者发自内心的责任,也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比较阅读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劳动的喜悦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事的繁忙农事
20、的繁忙与艰辛与艰辛,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又,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又富于生活情趣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比较阅读 芣苢以系列动词的变换和重章叠句的写法,为我们真实再现古代普通劳动者丰收的喜悦,劳动之美;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劳动者齐心协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受古人辛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我们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总有劳动的旋律回响其中。让我们从古代劳动者身上感受劳动之美,自觉地在实践中丰富对劳动之美的体验,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搜集整理古代诗词中有关劳动的诗歌。2.以芣苢中的采摘者角度或插秧歌中任一人物形象的角度为他/她写一篇心灵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