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到这幅图,看到这幅图,你会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什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和感悟作品中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感知全文内容,掌握文中对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特点,欣赏朱自清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010302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民主战士。所作背影荷塘月色背影荷塘月色春春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作 者 简 介作 者 简 介1917年,他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朱自清”之名,
2、意出楚辞 卜居中“宁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为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他取“自清”为自己的名字,其寓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清白。作 者 简 介作 者 简 介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
3、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生字词生字词:xi p du wng m nio nu煤屑路 幽僻 踱着 蓊郁 弥望 袅 娜 s b qin yun zho lin j 羞涩 斑驳 倩影 媛女 櫂 敛 裾 fn zhu sho x hn wn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 酣眠 宛然【题【题 解】解】点明了点明了时间时间。指清华大学近春园里的大荷花池,指清华大学近春园里的大荷花池,表明表明地点地点;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象征作者象征作者心中向往的和谐宁静的境界。心
4、中向往的和谐宁静的境界。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找出作者的行踪。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32-3)描写去荷塘路上的景色。第四部分(第四部分(7-107-10)触景生情,思古、怀乡。第三部分(第三部分(4-64-6)观赏荷塘景色。【思考】【思考】1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 2、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文中的话回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作者的一次月下
5、散步的经历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找出作者的行踪。找出作者的行踪。赏四周(6)出家门(1)踱小路(2-3)观荷塘(4-5)回家(10)不宁静寻宁静便觉自己是自由的人:暂得宁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失宁静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明线游踪暗线情感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内容探究内容探究阅读2-3段,去荷塘的路上,环境有何特点?衬托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特点:幽静、寂静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平静内容探究内容探究第四段月下荷塘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是如何写的?荷叶:荷叶:荷花:荷花:荷香:荷香:荷波:荷波:舞女的裙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美人明珠、星星、美
6、人飘渺的歌声飘渺的歌声凝碧的波痕凝碧的波痕由远及近自上而下(比喻)(比喻)(比喻、拟人)(比喻、拟人)(通感)(通感)(比喻、拟人)(比喻、拟人)内容探究内容探究第五段荷塘月色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找出描写的词语。月光月光 月影月影光与影光与影泻 浮 洗 笼鬼、画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朦 胧、柔 和比喻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修辞手法通感通感通感,也叫“移觉”,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通感通感例:
7、(1)她笑得很甜。(2)人靓歌甜。(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味觉)(听觉转为味觉)(嗅觉转为听觉)(视觉转为听觉)第六段第六段荷塘荷塘四周四周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描写的景物有哪些?整体的风光整体的风光蛙声蝉声水里树上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杨柳荷塘的四面荷塘的四面由远及近、由静及动由远及近、由静及动“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在赏荷塘时什么样的心境?此时的作者内心还作者在赏荷塘时什么样的心境?此时的作者内心还是
8、宁静的吗?是宁静的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置身于热闹的氛围中,内心却依然是孤孤独独的,可见作者的无奈无奈,那种想要找寻让自己不孤独的方式却怎么也找不到的无奈。第第7-97-9段中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何作用?段中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何作用?提示:采莲赋和西洲曲写的是什么内容?它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共鸣?引用这两处古诗文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写写采莲赋采莲赋中少年男女传情、嬉游的热闹场面,含中少年男女传情、嬉游的热闹场面,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同时也表达出,同时也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不满。作者借用作者借用西洲曲西洲曲中男女
9、的相思之情来表达自己的中男女的相思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也表达了对眼前寂寞、毫无生机的环境的,也表达了对眼前寂寞、毫无生机的环境的不满不满及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及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u 作者引用作者引用西洲曲西洲曲与与采莲赋采莲赋各有什么作用?各有什么作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本文简要分析。一是朴素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
10、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本文简要分析。二是凝练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11、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本文简要分析。三是音乐美。作者常常运用叠字叠句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在荷塘月色中,共运用了“日日(走过)”、“渐渐”等叠词 25 个26 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本文简要分析。四是修辞美。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