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主讲老师:某某某整体把握问题探究重点剖析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故都的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01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明艳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常给人以明艳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陆游还是会写下居他乡、彻夜难眠,陆游还是会写下了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花”的佳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的佳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杨万里会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杨万里会发出发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样红”的赞叹。那么,秋天呢?秋天的赞叹。那么,
2、秋天呢?秋天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作者简介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名小说家,散文家。19221922年日本留学归来后,与郭沫若等组织年日本留学归来后,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创造社”。1930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战争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宣传抗日。新加坡宣传抗日。1945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于苏门答腊。代表作品有:小说代表作品有:小说沉沦沉沦春风沉醉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晚上薄
3、奠薄奠迷羊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出奔;散文散文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北平的四季等等创作背景从从19211921年到年到19331933年间,郁达夫积极参加左翼文年间,郁达夫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夫夫19331933年年4 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1934年年7 7月,郁达夫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都的“秋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故都的秋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
4、的;可是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秋”,这故都,这故都的秋味。的秋味。整体把握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
5、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秋景谭柘寺玉泉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陶
6、然亭然亭的芦花,的芦花,钓鱼台钓鱼台的柳影,的柳影,西山西山的虫唱,的虫唱,玉泉玉泉的夜月,的夜月,潭柘寺潭柘寺的钟声。的钟声。整体把握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
7、也能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8、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描写景物:描写景物:人的感受:人的感受:落蕊落蕊极微细极柔软极微细极柔软南国之秋景物:南国之秋景物:落叶落叶人的感受:人的感受:有声音,有气味有声
9、音,有气味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总写总写(1212段)段)北国的秋: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清、静、悲凉江南的秋:慢、润、淡江南的秋:慢、润、淡分写分写(311(311段段)
10、记叙记叙清晨静观清晨静观落蕊轻扫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雨话凉佳日秋果佳日秋果观秋色:清观秋色:清听秋声:静听秋声:静品秋味:悲凉品秋味:悲凉议论议论人皆感秋人皆感秋非到北方不可非到北方不可中国文人尤甚中国文人尤甚总写总写(1213(1213段段)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向往向往品味品味赞美赞美 眷恋眷恋整体把握02第二课时问题探究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为什么写“都市闲人”?4.“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5.作者为什么只选取
11、上述秋景来写呢?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第四自然段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第七自然段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
12、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
13、声衬无声,反衬了故都的静,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重点剖析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这种追求是否意味着消极和颓废?()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不。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第12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再见主讲老师: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