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 第 2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实例,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又生动的说明语言。2.积极储备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思考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实例,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又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积极储备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思考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一、课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作者由表及里,深入地为我们介绍了与物候相关的知识。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用到了许多的说明方法,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2、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二、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2.探究过程2.探究过程(1)小组分工,组内成员分别负责几个自然段,找出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并批注其作用。(2)组内交流讨论,查漏补缺,完善答案。(3)选派 1 位代表,展示小组探究成果。3.成果展示3.成果展示预设 1:说明方法:举例子。例句: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
3、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 1962 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预设 2:说明方法:作比较。例句: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作用:鲜明突出地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因素。预设 3:说明方法:列数字。例句: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作用:科学准确地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因素。预设 4:说明方法:引用。例句:根据
4、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作用:极具权威性地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4.活动小结4.活动小结一篇好的事理说明文,需要多种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说明方法等知识,体会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对于说明事理的重要作用。过渡:分析说明方法是从局部感受说明文的语言,那么这篇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呢?(二)合作探究二(二)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有的同学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严谨朴素,有的同学却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生
5、动形象,你支持哪个观点呢?请你从文中找出依据。2.探究方法2.探究方法(1)自主朗读课文,从直观感受上说说你认为本文整体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2)小组成员各自在书中勾画出能够支持自己想法的语句并旁批分析。(3)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明确答案后选出一位代表展示探究成果。3.成果展示3.成果展示预设 1:我认为本文的语言是生动活泼的,如:本文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一说法生动形象,易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处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
6、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富于形象之中,不可谓不生动形象。预设 2:我认为本文的语言是严谨朴素的。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这二处文字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
7、往是缓慢的,个体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这样说明显得严谨克制,语言十分朴素。4.活动小结 4.活动小结 其实严谨朴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并不完全矛盾,它们在本文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可见,采用“生动”还是“平实”的说明语言,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为了分析本文的语言再次反复阅读文章,在阅读中我们不仅掌握了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也领会到作者将平实朴素与生动形象完美融合的语言风格,更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感受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本文贯穿着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很深刻,富有启发意义,希望
8、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真正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学会读说明文,并通过学习本课,对科学方法有自己的体会,将来运用到自己的思考中。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科学之方法与精神竺可桢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1665 年已胸有成竹了。可是因为那时地球经纬度测量的错误,以为每度只有 60 英里。因此他估计地球直径只有 3436 英里,而地球吸引月亮之力只有每分钟 13.9 英尺,而非理想上每分钟应有的 16 英尺,所以他就不敢发表。直等到 1682 年法国人皮卡德测定地球上一度的距离为 69.1 英里,使牛顿所估计地球吸月亮之力正与其理想相吻合,他才敢把万有引力
9、的定律公诸于世。所幸近年来教育注重理工,受了科学训练洗礼的人们,已经慢慢地转移风尚。各大学研究院科学作品固希望其多,而尤希望其能精。因唯有这样,才能消灭我们固有的八股习气,亦唯有这样,才能树立真正的科学精神。批注:科学的方法与精神究竟是什么?我们中国应该怎样迎头赶上其他国家?作者在文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感兴趣的同学课下不妨仔细阅读。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1.1.课堂作业课堂作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农谚,有些诗歌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学知识。比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请联系课文中的物候学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2.课后作业2.课后作业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多种训练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清晰的说明思路恰当的说明方法灵活的语言风格